病害用药速查大全
作物病虫害最新用药指南

作物病虫害最新用药指南各种作物遇到病虫害,该用什么药?有时候,农民朋友不太知道,今天就将一些作物病虫害的用药名单给大家汇总一下,供大家参考:一、小麦病虫害1.播种秋苗期:防控全蚀病、黑穗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锈病等,可对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硅噻菌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等。
2.返青拔节期:重点防控纹枯病、条锈病等病虫,兼顾白粉病、蚜虫、麦蜘蛛、茎基腐病等。
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苦参碱、耳霉菌等生物农药控制纹枯病、蚜虫。
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喷雾。
3.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控赤霉病、吸浆虫,兼顾白粉病、条锈病等。
选择氰烯菌酯、戊唑醇、高氯等。
4.灌浆成熟期:重点控制麦穗蚜,兼顾锈病、白粉病、黏虫。
选用氟环唑、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杀虫剂,并与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混用,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一喷多效。
赤霉病:对高感品种,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 2 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第一次防治后隔5- 7 天再喷药1-2 次,确保控制效果。
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长江中下游、江淮等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咪鲜胺、福美双、甲基硫菌灵、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等单剂及丙硫唑·戊唑醇、井冈·腊芽菌等复配制剂。
条锈病: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粉唑醇、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
白粉病: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严重发生田,应隔 7-10 天再喷 1 次。
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喷雾防治。
蔬菜死棵、烂秧等病害的用药配方大全

蔬菜死棵、烂秧等病害的用药配方大全青枯病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硫酸铜·钙+叶枯唑使用方法:每15千克水,加77%的硫酸铜·钙30克、20%叶枯唑30克,灌根使用,每株用量100克-125克,一般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
方案二:乙蒜素十噻霉酮十嘉美红利使用方法:每15千克水,加80%乙蒜素10毫升、3%噻霉酮15克、嘉美红利30克,灌根使用,每株用量100克-125克,一般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同时配合整株喷雾相接合。
细菌性髓部坏死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3%噻霉酮使用方法:以西红柿为例,定植前,每20千克水用3%噻霉酮15g蘸穴盘约2300株;定植后15天:3%噻霉酮稀释1000倍,每株100克水灌根;三穗花时,冲施3%噻霉酮,400g/亩;定植后间隔7天/次喷雾,全生育期最少使用3次。
方案二:叶枯唑+喹啉铜+春雷霉素+有机硅使用方法:该配方预防、治疗均可。
使用时每15千克水,加20%叶枯唑30克、33.5%喹啉铜20克、20%春雷霉素20克,再加助剂有机硅,叶面喷施,预防3-4天/次,治疗2-3天/次,连续使用2次。
或者茎杆注射使用。
根结线虫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阿维菌素十嘉美金利十颗樟脑丸(白酒溶解)使用方案:苗期灌根使用,每15千克水,加5%阿维菌素20-30毫升、嘉美金利30克、3颗樟脑丸(研成粉末用52度以上白酒溶解后),灌根约200株,成株期用量加倍。
苗期冲施时,亩用量5%阿维菌素1000毫升、嘉美金利400克、15颗樟脑丸。
方案二:苦参碱+生根剂使用方法:建议配合生根剂使用。
预防根结线虫,可以在缓苗后第三水时,随水冲施苦参碱1000毫升/亩,间隔2-3个月,冲施一次,连续使用两次。
治疗时,每亩冲施2000-3000毫升。
方案三:阿维菌素+壳聚糖使用方法:冲施时,每亩地5%阿维菌素500克加壳聚糖1千克,间隔1-2个月,冲施一次,连续使用两次。
蔓枯病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苯甲·嘧菌酯+中生菌素+丙森锌使用方法:喷药时,48%苯甲·嘧菌酯10克、3%中生菌素30克、50%丙森锌30克,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对于开裂的茎蔓,可将上述三种药剂调成糊状,涂抹患处。
作物病害及用药

作物病害及⽤药作物病害分类、简易诊断及⽤药⼀.病害的种类:⽬前我们所接触的作物的病害分三⼤类,第⼀是真菌侵染形成的病害,也是数量最多、范围最⼴的病害。
第⼆类是细菌性病害。
第三类是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
⼆.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共有五个亚门,即鞭⽑菌亚门;结合菌亚门;⼦囊菌亚门;担⼦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它们的侵染⽅式不同,繁殖⽅法不同,危害部位不同,因此,各亚门病菌的防治⽤药也不相同。
1.鞭⽑菌亚门病菌:病孢⼦⽆性繁殖在⽔(⽔滴⽔膜)中产⽣具有鞭⽑的游动孢⼦。
这种具有鞭⽑的游动孢⼦在叶⽚或其他器官上寻找到⽓孔或⽔孔后钻⼊,⼀般经7天左右完成⼀个世代繁育,产⽣新的病孢⼦。
可引起幼苗瘁倒病、作物疫病、霜霉病、绵疫病、晚疫病等病状。
2.接合菌亚门:菌丝体⽆隔,少数在幼嫩时产⽣隔膜。
细胞壁由⼏丁质和壳聚质构成。
⽆性繁殖主要产⽣在孢⼦囊内的孢囊孢⼦,孢囊孢⼦⽆鞭⽑,不能能游动。
少数种类还可形成⾍菌体、节孢⼦、变形细胞等。
有性⽣殖有相同的或不同的菌丝所产⽣的两个同型等⼤或不同型不等⼤的配⼦囊,经过结合后形成球形或双锥型接合孢⼦。
陆⽣,寄⽣性弱,多腐⽣,引起腐烂性病害。
该亚门分接合菌纲,⽑菌纲,约7个⽬,600多种,多为⼈畜寄⽣。
与植物有关的有两个属:根霉(壳)菌属,⽑霉属。
可引起⽢薯、果实储藏期腐烂病和⽠类腐烂病(根腐、茎腐、果穗腐、枝枯、叶斑等)。
防治接合菌亚门病菌引起的病害⽤药同鞭⽑菌亚门相同。
3.⼦囊菌亚门:多细胞,菌丝有隔。
有性繁殖出芽断裂。
⽆性繁殖产⽣分⽣孢⼦。
多引起各种病斑、腐烂、坏死、肿瘤、丛⽣、缩叶、粉状、霉状物、绵絮状菌核等症状。
是真菌中最⼤的⼀个亚门。
4.担⼦菌亚门:属⾼等真菌,都可产⽣担孢⼦。
主要病害有锈病、⿊粉病、⿊穗病等病害。
如苗⽊紫纹⽻病、根朽病、柑橘膏药病、雪腐病等。
5.半知菌:仅发现⽆性世代,尚未发现有性世代,因此⽽得名半知菌。
菌丝均有隔膜,每个细胞中有多核。
能以分⽣孢⼦或菌丝体繁殖。
辣椒各种病害用药

辣椒各种病害用药余方志2013-04-17 20:02蔬菜医余方志2013-04-17 20:03 1、问:辣椒定植后4天,才长出3叶1心,茎基部发生褐色病斑,缢缩,植株已出现10%左右的死棵,是什么病,怎样防治?答:这是辣椒茎基腐病,也不排除丝核菌立枯病的可能性。
根据你说的情况,发病是相当严重的,应立即采取措施灌根防治。
方法是:30斤水加金雷50克+阿米妙收1包,每棵灌1-2两水。
可以在10天左右再灌根一次。
2、问:辣椒的果柄上一开始萎蔫,无病斑,不失绿,果实逐渐失水,这是什么病害?怎样防治?答:辣椒该病不常见,也无法确定病原和名称。
是否折断果柄看一下木质部,如果变颜色应为真菌性病害,不变颜色为细菌性病害。
若为细菌性病害。
建议喷施铜制剂或者抗生素类药物,如铜高尚600倍或春王铜800倍,链霉素和中生菌素也是可以的。
3、问:辣椒秸秆上变色腐烂是什么病?答:秸秆腐烂色较浅,灰黄色,不生霉毛,软腐状的是细菌性软腐病,应该用链霉素或铜制剂防治。
色较浅生白毛的是菌核病,可喷用农利灵或多霉清或异菌脲防治。
色黑褐色不生霉毛的是疫病,可用霜霉威或安克锰锌防治。
4、问:我的辣椒叶片上出现一些黑褐色斑点,有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这是什么病?怎样防治?答:这是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浇水后遇到阴雨天,温度低,湿度大,易发病。
请注意保温,排湿,发病初期可用30%王铜500倍液,或27%铜高尚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等防治。
注意铜制剂最好单用,不能与多菌灵和托布津混用,以免失效或药害。
5、问:我的辣椒死棵子,从茎基部近地面处烂表皮,只剩下茎秆。
这是什么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这是菌核病。
病菌在土壤中随流水传播。
浇水后地湿发病重。
此病一般不连片,个别植株死棵。
发病后可用倍克+霉唑定500倍液,或其它防治灰霉病的药兼治菌核病,直接喷洒根部。
6、问:我种的辣椒前一段时间发现秆上有烂斑,有小有大,多从分杈处从、叶痕处发生。
地下害虫及玉米病害防治用药

地下害虫及玉米病害防治用药蝼蛄(1)拌种。
用50%辛硫磷乳油20毫升加水2公斤拌麦种(或玉米种、大豆种、花生种)15公斤,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或玉米种、大豆种、花生种)10公斤,堆闷3~5小时后播种。
(2)毒饵诱杀。
用麦麸、豆饼、米糠等2公斤,50%辛硫磷乳油25毫升,将饵料炒香,加适量水稀释农药制作毒饵,傍晚撒于田间,可兼治蛴螬、金针虫等。
(3)喷雾。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稀释1500倍,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稀释1500倍,顺麦垄喷施。
地老虎、蛴螬、金针虫(1)喷施药液。
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2天),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安全间隔期5天),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在防治适期内喷洒地面(后三者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2)撒施毒土、毒沙。
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适量,喷拌125~175公斤细土,或用1份20%速灭菊酯乳油拌2000份细沙,撒在作物心叶里。
(3)毒饵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3~4公斤,喷在50公斤碾碎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拌棉籽饼5公斤(或铡碎的鲜草)撒施。
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每亩撒15~20公斤。
(4)药剂灌根:在虫龄较大时每亩用80%敌敌畏或50%辛硫磷200毫升加水400公斤灌根,或涂于植株茎秆防治(安全间隔期5~7天)。
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近几年在沿海、淮北等地半夏玉米上发生较重。
传毒介体灰飞虱在2006年冬前虫量高,品种抗病性差,预计2007年发生程度为3级,沿海、沿淮及淮北半夏玉米4~5级。
预防玉米粗缩病应推广种植中玉4号、西玉3号、苏玉9号等抗耐病品种,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
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及时防治灰飞虱,常用药剂有敌敌畏、吡虫啉、扑虱灵等。
40种病害用药速查表

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
噻呋酰胺+吡唑醚菌 睛苯唑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 异菌脲
杜邦 阿砣 瑞士先正达 阿米西达
先正达世高 杜邦 阿砣 瑞士先正达 阿米西达 美国陶氏益农 应得 德国拜耳 拿敌稳 陶氏益农 稻艳 先正达 阿米妙收 瑞士先正达 阿米西达 美国陶氏益农 应得 先正达 世高 美国陶氏益农 信生
26
软腐病
素
各种铜制剂
噻唑锌+春雷霉素+中生菌 27 性青枯病
素各种铜制剂
噻唑锌+春雷霉素+中生菌
28
溃疡病
素各种铜制剂
噻唑锌+春雷霉素+中生菌
29
角斑病
素各种铜制剂
噻唑锌+春雷霉素+中生菌
30
疮痂病
素各种铜制剂
31
立枯
嘧菌酯
32
猝倒
咯菌腈+精甲霜灵
33
根腐病
咯菌腈+精甲霜灵
34
枯萎病
咯菌腈+精甲霜灵
15 穗轴褐枯
16
黑斑病
17
锈病
18
紫斑病
19
麻皮病
斑点落叶 20
病
21
黑星病
大小叶斑 22
病
23
纹枯病
24
菌核病
啶氧菌酯 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 啶氧菌酯 嘧菌酯 睛苯唑
肟菌酯+戊唑醇 三环唑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 嘧菌酯 睛苯唑
苯醚甲环唑 晴菌唑
苯醚甲环唑 晴菌唑 三唑酮
苯醚甲环唑 异菌脲
苯醚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
德国拜耳 路富达
葡萄病虫害防治药剂大全

葡萄病虫害防治药剂大全
毛毡病:用一次2%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3000倍液加2%阿维菌素3000倍液,兼治绿盲蝽。
绿盲蝽:全园喷雾一次50%狂刺3000倍液,晴天下午用药,5天后用一次10%联苯菊酯3000倍液。
花期出现烂花序:施用22%抑霉唑1500倍液加25%嘧菌脂喷花序。
花期同时出现灰霉病和霜霉病侵染:施用25%嘧菌脂1500倍加22%抑霉唑1500倍液加50%烯酰吗啉3000倍液喷花序。
出现夜蛾类幼虫为害幼果时:全园施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500到3000倍液。
霜霉病侵染果穗时:第一次用25%嘧菌脂1500倍液加50%烯酰吗啉1500倍液全园喷雾,3天后第二次全园施用40%金乙霜1500倍液,再4天后第三次用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
发现白粉病:全园用易保加40%苯醚甲环唑3000倍液加70%甲基硫酸灵800倍液,5天后用1.8辛秀安800倍加40%氟硅唑8000倍液,再5天后用25%嘧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保护。
一旦发现霜霉病:第一次用25%嘧菌脂1500倍液加50%烯酰吗啉3000倍液,3天后用40%金乙霜1500倍液,再5天后90%乙磷铝800倍液。
作物病虫害最新用药指南

作物病虫害最新用药指南各种作物遇到病虫害,该用什么药?有时候,农民朋友不太知道,今天就将一些作物病虫害的用药名单给大家汇总一下,供大家参考:一、小麦病虫害1.播种秋苗期:防控全蚀病、黑穗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锈病等,可对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硅噻菌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等。
2.返青拔节期:重点防控纹枯病、条锈病等病虫,兼顾白粉病、蚜虫、麦蜘蛛、茎基腐病等。
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苦参碱、耳霉菌等生物农药控制纹枯病、蚜虫。
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喷雾。
3.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控赤霉病、吸浆虫,兼顾白粉病、条锈病等。
选择氰烯菌酯、戊唑醇、高氯等。
4.灌浆成熟期:重点控制麦穗蚜,兼顾锈病、白粉病、黏虫。
选用氟环唑、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杀虫剂,并与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混用,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一喷多效。
赤霉病:对高感品种,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第一次防治后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
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长江中下游、江淮等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咪鲜胺、福美双、甲基硫菌灵、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等单剂及丙硫唑·戊唑醇、井冈·腊芽菌等复配制剂。
条锈病: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粉唑醇、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
白粉病: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
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喷雾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害用药速查大全
1、霜霉病
氢氧化铜、松脂酸铜、百菌清、霜霉威、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福美双、乙磷铝、
代森锌、嘧菌脂、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丙森锌、多抗霉素、氧化亚铜、乙蒜素、氟环唑、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代森锌、百菌清、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晴菌唑、己唑醇
2、菌核
咪鲜胺、甲托、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戊唑醇
3、白粉
硫磺、晴菌唑、嘧菌脂、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氟硅唑、宁南霉素、腐霉利、咪鲜胺、甲托
4、叶斑,叶枯
代森锰锌、代森锌、嘧菌脂、苯醚甲环唑、百菌清、福美双、乙蒜素、丙环唑、戊唑醇、三唑醇、甲托、晴菌唑、中生菌素
5、灰霉
嘧霉胺、乙蒜素、多抗霉素、腐霉利、异菌脲、咪鲜胺
6、立枯
恶霉灵、乙蒜素、代森锌、多抗霉素、宁南霉素
7、根腐
福美双、丙环唑、多菌灵、宁南霉素、恶霉灵、甲托
8、疫病
代森锰锌、代森锌、百菌清、嘧菌脂、氧化亚铜、多抗霉素、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丙森锌、氧化亚铜、异菌脲、嘧菌脂、苯醚甲环唑、乙磷铝、乙蒜素
9、枯萎
中生菌素、春蕾霉素、核苷酸、水杨酸、乙蒜素、多抗霉素、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嘧菌脂、咪鲜胺、甲托、恶霉灵:地衣芽孢杆菌
10、炭疽
咪鲜胺、代森锰锌、嘧菌脂、百菌清、松脂酸铜、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烯唑醇、多菌灵、腐霉利、甲托、
11、疮痂病
代森锰锌、百菌清、硫磺、中生菌素
12、纹枯病
井冈霉素、己唑醇、氧化亚铜、百菌清、乙磷铝、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烯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15、猝倒病
霜霉威、乙酸酮、恶霉灵、代森锰锌、多抗霉素、烯酰吗啉、甲霜灵
16、果实轮纹病
代森锰锌、戊唑醇、甲托、多菌灵、中生菌素
17、黑星病
代森锰锌、戊唑醇、烯唑醇、腐霉利、晴菌唑、嘧菌脂、氟硅唑、苯醚甲环唑18、软腐病
叶枯唑、中生菌素、春蕾霉素、异菌脲
19、细菌性角斑病
氢氧化铜、松脂酸铜、乙蒜素、中生菌素、硫酸链霉素
20、病毒
宁南霉素、吗呱乙酸酮、二核苷三氮唑、盐酸吗啉胍·锌、十三烷胍、松脂酸铜、氨基寡糖素、三十烷醇、磷酸钠、土霉素、四环素
一、杀菌剂
1、代森锌
广谱;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
2、代森锰锌
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高温避免用药;雨后不必补喷;
3、甲基硫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灌根,防治枯萎病;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甘薯、桃;水稻于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雾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油菜在盛花期喷雾可防治菌核病;大豆结荚期喷雾防治灰斑病;
4、百菌清
广谱;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易受雨水冲刷,残效期长;番茄、蘑菇、草莓、茶树、桃、烟草,对某些苹果、葡萄品种有药害;防洽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及灰霉病在封行前;防治葡萄炭疽病、白粉病、果腐病在开花后2周开始喷药;防治桃褐腐病、疮痂病在孕蕾阶段和落花时,祧穿孔病通常在落花时;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及白粉病通常在开花初期、中期及未期各喷药1次;
5、多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桃、烟草、番茄;麦类在始花期喷雾防治赤霉病;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药可防治纹枯病;
6、甲霜灵
具上下传导,保护和治疗;残效期10~14天;瓜类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
7、腐霉利
保护和治疗;持效期长,且能阻止病斑发展;叶、根内吸;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配;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草莓、桃和樱桃;
8、异菌脲
广谱,触杀型,保护和治疗,根部吸收起治疗作用;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盘菌、交链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药;樱桃、桃、李;防治葡萄灰霉病可在葡萄花托脱落、葡萄串停止生长、开始成熟和收获前20d各施1次;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春梢生长期初发病的开始喷药;核果类(杏、樱桃、桃、李等)花腐病、灰星病、灰霉病、花腐病于果树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l次药;
9、氟硅唑
广谱、内吸性三唑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均有特效;持效期约7d;在多变的气候条件和防治病害有效剂量下,没有药害;
广谱抗生素类,内吸传导;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
12、噁霜锰锌
接触杀菌和内吸传导;卵菌纲和霜霉目病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白粉病、霜霉病,疫病;
13、霜脲锰锌
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真菌性病害如疫霉病、霜霉病均具特效;采收前7~14天停止使用;先将药剂配成母液;
14、霜霉威
抑制病菌细胞膜;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有优异的效果,适用于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促进作物生长;用于喷施要保持土壤湿润;
15、咪鲜胺
保护和治疗;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具特效;不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水稻恶苗病,芒果炭疽病,柑橘青霉病及炭疽病和蒂腐病,香蕉炭疽病及冠腐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用于水果采后处理,防治贮藏期病害。
另外通过种子处理,对谷禾类许多种传和土传真茵病害有较好活性。
单用时,对斑点病、霉腐病、立枯病、叶枯病、条斑病、胡麻叶斑病和颖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萎莠灵或多菌灵混用,对腥黑穗病和黑粉病有极佳防治效果;
16、恶霉灵
土壤消毒杀菌;能被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提高生理活性;腐霉病、镰刀菌等引起的土传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等;湿拌或闷种易发生药害;应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抑制作物生长;
17、戊唑醇
广谱三唑类;促进生长,提高产量;高粱、茶;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
20、嘧霉胺
属苯胺基嘧啶类;防治灰霉病活性最高;抑制浸染酶的产生;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幼果等部位;药效更快、更稳定;对温度不敏感;灰霉病以及果树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等;露地菜用药应选早晚风小、低温进行;气温高于28度时应停止施药。
21、福美双
有机硫类保护性杀菌剂,中等毒性;有一定渗透性,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对作物安全性较低,幼叶、幼果期易发生药害;广谱性杀菌剂,目前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炭疽病,梨黑星病、黑斑病,苹果早期落叶病,枣褐斑病、烂果病,蔬菜立枯病、根腐病、叶斑病、灰霉病等;
22、叶枯唑
保护和治疗;对鱼类安全;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具有强烈的内吸传导性能;对作物细菌性病害具有特效;秧田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以及柑橘溃疡病具有优良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喷药后4h遇雨对药效无影响。
23、井冈霉素
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菌体细胞吸收;纹枯病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盛发初期;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棉花立枯病的防治;麦类纹枯病的防治;
24、稀酰吗啉
肉桂酸衍生物,对霜霉科和疫霉属的真菌有较强活性;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均有作用,尤其在孢子囊梗及卵孢子的形成阶段更敏感;内吸性较强,可进入植株的各个部位;当黄瓜、辣椒、十字花科蔬菜等幼小时,喷液量和药量用低量。
25、霜霉威
有保护、治疗及刺激生长;抑制细胞膜;藻状菌;对蔬菜霜霉病、疫病、猝倒病、番茄晚疫病、茄子或番茄绵疫病、十字花科白锈病等效果理想;黄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
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芽鞘(单子叶)或幼芽、幼根(双子叶)吸收;花生、大豆、蔬菜、玉米、甘蔗、瓜地等旱地作物除草;药后一定要保持土壤湿度;
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除草通、胺硝草)
抑制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不影响杂草种子的萌发。
在杂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芽、茎和根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花生和多种蔬菜及果园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防除单子叶杂草效果比双子叶杂苹效果好;先浇水后施药;
4、精稳杀得(精吡氟禾草灵)
内吸传导型的选择性茎叶处理剂;禾本科杂草;茎、叶吸收,并被水解成酸;阔叶作物;禾本科杂草;作用速度慢;持效期可达45天左右;湿度较高时除草效果好;
5、高效盖草能(高效吡氟氯禾灵、精盖草能、高效吡氟)
内吸传导型的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残效期长;夏天1周见效,冬季20天才能见效;阔叶作物田;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无效;收获前60天停止用药;
8、杀草丹(灭草丹、稻草完、稻草丹、除田莠)
内吸传导型的选择性除草剂;幼芽和根吸收;种子萌发后吸收药剂才起作;稗草二叶期前使用效果显著,三叶期效果明显下降;水稻、蔬菜、大麦、油菜、紫云英地除草。
瓜地使用一般在播后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