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设计所用规范如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 20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 2006 (2014年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 —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设计范围:1. 本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消防等管道系统及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
2 .室外总水表井至城市给水管和本工程最后一个污(雨)水检查井至城市污(雨) 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管道系统: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生活给水系统:1) .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20 MPa。
2) .本工程日用水量为342.00 m3/d ;3) .给水系统分区:a. 本工程给水系统由给水管网市政两路供水。
市政管网给水压力为0.20MPa.b. 市政引入管管径为DN150c. 各供水压力不超过0.20Mpa2. 生活热水系统:无3. 生活污水系统:1) .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
室内土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2)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3) .本工程最高日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90颁定,为307.8 m3/d ;4. 雨水系统:1) .地下室上盖地面雨水排水。
雨水设计采用10年重现期,屋面雨水管道降雨历时取5min.。
2) .本工程参照惠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3) .地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系统,排至室外雨水沟。
4) .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市政雨水管。
民用建筑与太阳能水热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规程

《民用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规程》(DBJ13-80-2006)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验收规程DBJ13-80-20062006年福州前言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
我省是能源消费大省,又是能源缺乏的省份,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民用建筑中推广应用太阳能供热技术,是促进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创新与系统的完善,在于产品与建筑、结构、给排水、补充热源及装修工程的一体化设计与建设。
本规程是根据省建设厅闽建科[2005]40号文要求,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现有太阳热水器安装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标准,学习借鉴了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有13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民用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检验及验收和交付使用。
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认真总结经验,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
技术与政策指导:赵士怀刘珠雄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黄夏东陈仕泉李光旭程宏伟陈汉民梁章旋卢文英卢达洲杜云贵主审人员:审定人员: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术语4 基本要求4.1基本规定4.2技术要求5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计5.1 建筑总体规划设计5.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5.3 太阳能集热器的布置6 太阳能集热系统6.1 太阳能集热器6.2集热循环水箱6.3 集热循环管路6.4 集热循环水泵6.5辅助热源和辅助加热装置6.6热泵供热系统的应用7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7.1 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7.2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7.3 热水量、耗热量和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的计算8 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9 控制与操作10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检验10.1 质量管理10.2 材料、设备管理10.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1 试运行11.1 水压试验与冲洗11.2 系统调试12 验收13 交付使用附录A 福建省主要代表性城市建筑气象参数、太阳纬度和集热器倾角附录B 全玻璃真空管型家用太阳热水器不同规格及有关参数表附录C 平板型家用太阳热水器不同规格及有关参数表附录D 热管真空管型家用太阳热水器不同规格及有关参数表附录E 水在各种温度下的密度(压力100kPa时)附录F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附录G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1 总则1.0.1 为规范我省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的设计、安装和工程验收,确保我省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与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及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及解决策略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及解决策略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喝水,洗漱需要用水,可见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在建筑中也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意义是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也将建筑内部所有的生活污水及时排出。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能够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保证。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我国城市的建筑都具有面积大、用电设备多、供电要求高、人员集中等特点,这些都给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中,建筑给排水系统常会出现一些普遍性问题,需要我们在进行合理分析后,才能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
(一)给水的大压力缩短了管材与卫生器具的寿命多层建筑中的给水需要的压力较小,可以在选择管材与卫生器具时就降低设计标准。
而高层建筑中的差异较大,一些设计人员仅仅利用水泵机组的高压区与低压区开展分组设计,并未综合思考小区内分区给水压力,进而造成水压较高的情况,不但浪费了大量电能,还降低了管材与卫生器具的寿命。
(二)给水管道材质影响了水质管网是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经水厂净化后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水输送至用户。
传统的给水管道的材质基本都是铸铁,但是铸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氧化而发生水锈,引起的“红水”问题,它降低了输水能力,增加了供水成本,严重影响着供水水质,给用户感官上带来不悦,是用户普遍投诉的问题。
为了提高供水质量,更换了给水管道的材质,使用塑料材质,大大的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虽然塑料材质的管道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但是噪声却比铸铁材质大很多,尤其是将管道设计在客厅或者卧室等位置的建筑中,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三)给水支管布置与敷设给水管道的敷设主要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其实是指管道外露,这种方式安装维修方便,所需的成本较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外部美观性,容易出现表面结露等不足的问题。
给排水工程设计概况

1.1.1给排水工程设计概况序号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1生活冷水给水1.市政给水压力O.20MPa,各区供水详见第5,6,7,8条。
2.要求所有小商铺及卫生间内户内水表均采用远传水表。
3.接空调专业热水机房,锅炉房以及屋面太阳能热水罐的给水管,冷却塔补水管均需安装倒流防止器。
4.地下车库内冲洗地面的给水龙头需安装真空破坏器。
屋面预留的冲洗地面及绿化给水龙头需安装真空破坏器。
5.地下车库除超市以外部分的给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应。
6.超市位于建筑地下一层,由于超市水压要求为0.25~0.40MPa,故超市给水均由设于地下一层超市生活水泵房的变频给水泵供给。
7.商业分区如下:1)地上一,二层及地上一层由市政压力直接供给,二层及以上由商业水泵房加压供给。
2)商业生活水泵房位于地下二层,地下二层生活水池容积250用3,分为两格,设有生活变频水泵一组;3)商业冷却循环水总量2861m3∕h,冷却塔可提供的冷却水为3291m3∕h,冷却塔补水量35m3∕h;8.公寓式酒店(出售)分区如下:1)5层〜23层均为变频加压供水供给。
加压一区:5〜11层,加压二区:12〜17层,加压三区:18~23层。
2)变频加压供水均由地下二层的公寓式酒店的生活水泵房内加压设备及生活水箱供给。
住户一共324户,最高日用水量:145.8m3,生活水箱有效容积30m3.9.屋面预留的冲洗地面及绿化给水龙头需安装真空破坏器。
10.管材见表格一11.阀门:生活给水管DNW50mm者采用铜截止阀,DN>50mm者采用软密封闸阀(不锈钢)。
其工作压力按其所在位置的管道工作压力Pt确定,Pt=O.4-0.6MPa,阀门工作压力采用LOMPa;Pt=O.67〜L2MPa,阀门工作压力采用1.6MPa.12.试压:市政供水部分的给水试验压力为0.6MPa,需增压供水的冷热水部分,试验压力为水泵扬程的L5倍。
序号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2污水废水1.本工程采用污水、雨水分流管道系统,建筑物内采用生活污水与废水合流管道系统。
合肥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建筑一体化设计

合肥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图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年6月目次1 总则2 建筑设计3结构设计4 给排水设计5 电气设计1 总则1.1为加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图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图文件编制。
1.3施工图设计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要求。
1.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一般包括集热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循环系统、辅助加热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应符合节能要求。
1.5太阳能热水系统专项设计应由原施工图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核、审查确认后方可实施。
1.6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文件中相关专业应有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说明,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 50604及安徽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DB34/1801、合肥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导则》DBHJ/T005的规定。
1.7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合肥市相关政策的规定。
2 建筑设计2.1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2.1.1 工程概述建筑规模和性质(单幢建筑功能、总建筑面积、层数、户数)、屋面形式等。
2.1.2应用概况太阳能热水应用范围、使用要求及使用人数或单位,系统形式(集中、分散、集中-分散)、循环方式、集热器形式、倾角、色彩、规格、辅助加热方式、防光污染和防泄漏措施等。
2.1.3安装概况太阳能集热器、水箱、辅助设备、管线等的安装部位、布置形式、与建筑连接方式和安装要求。
2.2平面图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2.2.1给排水、电气管井,设备用房的平面位置;2.2.2太阳能集热器、水箱、辅助设备、基座平台定位,安装与检修通道的平台定位;2.3 立、剖面图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2.3.1 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及辅助设备立面布置图;2.3.2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及辅助设备剖面投影图。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和对策分析

水电工程建筑给排水在房屋使用中有重要作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效果。
而建筑给排水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与安装质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居民生活。
在对其设计要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严谨性,并加强监管、审核和监督,以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难点问题1.水管缺乏合理封存后出现的地漏水封问题。
地漏水封问题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的话还会给居民带来一系列的建筑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后期建筑的发展是毁灭性的破坏。
因此,地漏水封问题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顺利进行影响深远。
2.前期考虑不周导致的倒流防止器问题。
如果为了经费和利益考虑,或者是工程中的麻痹大意造成倒流防止器的装备缺失,那么一旦在城市环网中出现高低相差巨大的压力情况时,就会发生因为压力过高的接口,其中所拥有的水流在进行流向时经过某一压力低的接口时,两者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就会导致城市的水表发生了严重的倒转情况,甚至遍布在城市管网内的水流将会与小区管道网内的水发生交汇,进而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3.给水压力问题与管道噪音问题。
除了高楼层居民供水问题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不合理还会导致给水系统混乱导致内部结构的不合理配置。
因为当今城市生活中城市居民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各方面的需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城市建筑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居民在生活方面的需求变化,因而在设计时各种独立的空间包括独立卫浴、独立卧室等等成为建筑中的大势所趋,房屋空间的各项独立设置带来的是对于供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高强度要求。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1.设计思路。
思路上看,建筑项目排水系统强调符合排水多样化需求,如商民两用建筑,商用部分排水具有持续性特点,集中于日间;民用部分排水具有间断性特点,集中于早间、晚间;部分特殊时间段,如晚间17-21h,民用部分和商用部分的排水量均较大。
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技巧建筑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建筑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讨论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
建筑物的结构和给排水系统应能承受预期的荷载,保证在正常使用和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
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材料,确保其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2. 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的处理与回收。
3. 舒适性原则建筑物的设计应追求舒适性,确保居民或使用者在建筑内外有良好的生活体验。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供水和排水的稳定性、正常工作和高效运行,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4. 灵活性原则建筑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能够适应不同使用需求的变化。
考虑到建筑物的可变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使得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
二、建筑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技巧1. 合理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建筑与给排水系统的布局是设计中的重要一步。
建筑布局要考虑到供水与排水设备的位置、管道的走向以及主要管线的连接方式。
给水管道尽量短、通畅,排水管道应有适当坡度,以保证水流畅通。
2. 选用优质材料在建筑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选用优质耐用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非常重要。
水龙头、浴室器具、水管等设备和材料应具备漏水和破损的防止能力,选用具有良好密封性和抗腐蚀能力的材料,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 考虑节能效果建筑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节能效果,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使用。
在给水系统中,可以采用节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降低能源及水资源的消耗。
高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施工图设计及审查要求(修订)

二.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施工图审 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太阳能热水系统缺少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施 工图审查内容
• (2)施工图缺少有关专业内容的设计
• 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在太阳能热水 系统一体化设计中应完成上述各专业应完成的设 计内容。通过检查发现,有的专业没有完成本专 业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内容。
• 2.施工图设计没有牵头专业
• (1)牵头专业要在完成好本专业太阳能热水系统 设计工作的同时,与建设单位协调好与本建筑工 程项目相适应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督促、帮 助建设单位尽快按有关程序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 太阳能产品。
• (2)牵头专业要在完成好本专业太阳能热水系统 设计工作的同时,协调督促建筑、结构、给排水、 电气等专业尽快完善本专业的有关太阳能热水系 统的设计工作。
二.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施工图审 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太阳能热水系统缺少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施 工图审查内容
• (1)太阳能热水系统各专业应完成的设计 • a.建筑专业:
*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定位。 *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日照时间。 *考量立面效果。
二.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施工图审 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施工图审 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太阳能热水系统缺少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施 工图审查内容
• (3)缺少有关专业的施工图审查内容
• 施工图审查应对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 业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中应完成的上述 设计,进行全面施工图审查。通过检查发现,有 的专业对没有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的施工图, 没有提出审查意见。
二.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施工图审 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8-05-31T15:08:08.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黄贵重
[导读] 太阳能是目前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取暖、供水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太阳能热水系统已经普遍被运用在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
本文主要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的作用和设计原则,并就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引言
太阳能是目前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取暖、供水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资源丰富,既可免费利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又无任何污染。
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太阳能技术,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
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的前提下,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始大量应用在新建住宅上面。
因此,如何合理进行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和任务。
1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简介
1.1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主要作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将冷水转化成热水,供人们使用的系统。
目前,我们常用的是需要放置在屋顶的普通型太阳能热水器。
这种热水器采用紧凑型设计,把太阳能集热板和储水箱设计在一起,安装简单方便,成本也低。
但是需要较大面积的平屋顶,维护也是各自为政,不便于管理,也很容易对建筑屋面产生破坏。
还有就是受天气影响很大,阴雨天气或光照不足时,不能解决全天候供应热水问题。
因此,太阳能集中布置,统一管理和增设辅助加热,组成全天候热水供应系统被更多的采用和推广。
(1)减少能源消耗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型能源,将其运用到给排水工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效果。
因为人们广泛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使得煤气等其他能源的消耗逐渐减少。
除此之外,还能给人们提供诸多方便,进而降低成本的消耗。
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进水管道安装应该秉持就近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缩减管道应用数量,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一定施工时间,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同意还能起到节省能源消耗的目的。
(2)降低环境污染
在开展给排水设计工作时,主要把空气能热泵党走主要的辅助加热设施,热水箱容量应该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建立,从而保证给水环节中水量始终保持充足状态,同时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其进行调整。
在一般设计时,因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用户服务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运用空气热泵具备的辅助功能实施加热,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即使所处的条件环境在恶劣,也可以较好的满足用户要求。
这种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应用在医院以及家庭中。
太阳能热水系统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的应用,主要因素就是其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具备清洁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 设计原则
第一,采用整体设计原则,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设计的整个过程,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用水的特点、使用工况、集热器规格及性能参数、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使用和维修、节能与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均应符合工程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二,力求使太阳能与常规能源最佳组合,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限度降低常规能源消耗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之目的。
第三,系统设计的先进行、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综合考虑。
第四,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环保、节能、合理用水等方面全面考虑。
2 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2.1选择集热器
给排水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需要合理选择集热器类型,通常集热器分为平板型、金属-玻璃真空管、全玻璃真空管,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运行期最低温度、集热效率、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设备。
在安装集热器时,要按照以下要点进行:①安装倾角。
尽量和本地纬度相同,若太阳能热水系统多应用于夏季,则安装倾角可以设置为本地纬度减去10°,若多应用于冬季,则安装倾角可以设置为本地纬度加10°。
选用水平热管集热器时,可以将安装倾角设置为0°,若选用热管式集热器,则安装倾角要>10°。
②安装方位。
朝向正南或者南偏东西30°范围内,以确保集中热效果,尽量不将集热器安装在背阴区域,要确保日照时间>4h。
③联接方式。
可以采取并联或者串联等方式,来连接集热器组,尽量选择并联方式。
若为自然循环系统,则可以并联集热器。
平板型设备并联,其数目要<16块,各系统全部集热器设备数量要<24块。
对于全玻璃真空管,以东西方向设置的集热器设备,在相同斜面上采取多层布置的,集热器采取串联方式,数量要<3块。
2.2 管路设置
在设置管路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冷热水系统压力保持平衡,压差要<0.02MPa。
对于管道,需要做好保温措施,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水温度。
对于室外管道,需要做好防冻措施,按照排水方向来设置,以避免管内水滞留,发生管道冻裂问题。
合理安排管道方向,室外管线采取隐蔽布设的方式,穿越围护结构的管线,需要做好预埋处理,使用套管做好防护工作。
竖向管线尽量布设在竖向管道井内,做好安全隐蔽工作,以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
建筑室内的水平管线,采取隐蔽设置的方式,在楼板或者墙体面层中,来布设水平管道沟槽,对于隐蔽工程,要确保管线无接头。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合理的选用管材,按照现行标准,从管道工作压力与温度等方面考虑,尽量选择金属管材,做好防腐措施。
2.3 辅助热源加热设备设置
建筑设计中应留有相应的位置,满足其技术要求,确保辅助热源设施安全运行及安全操作、维护。
辅助热源应尽量靠近贮热水箱(罐)设置,并应便于操作、维护。
辅助热源启动方式分为手动启动、全日重点启动和定时自动启动三种。
启动方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应结合不同的热水供水方式、采用适宜的控制方式。
2.4 控制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设置集热系统运行控制、辅助热源的自动切换控制、防冻控制、防过热控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还应设置热水循环控制。
控制方式应尽量简单、可靠,便于用户操作,宜设置可数字化显示的控制仪表盘,重点显示每日系统的太阳能得热量、辅助热源用量、供水温度、管网温度、贮热水箱(罐)温度等,便于用户直观了解该系统节约的能源量。
为保证系统的使用功能及安全,应相应设置电磁阀、温度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泄水阀、自动排气阀、止回阀、安全阀等控制元件,产品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并预留检修空间。
2.5 注意事项
有的某工程项目给排水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①办公建筑中系统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使得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受到影响。
②无效冷水较多。
集中式或者集中-分散系统,由于管线较长,管路设计无循环,使得水资源浪费严重。
③辅助能源消耗量较大。
由于热水管路损害,加之设置地点的特殊性,使得太阳能热水系统散热损失较大,使得常规能源消耗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在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用户实际热水负荷方面考虑,合理的设计,考虑到办公建筑非工作日热水供应问题,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需要确保热水管道循环,可以在管路上设置温度控制器,科学的设置温度,开启供水循环模式,尽量减少无用冷水。
为了减少辅助能源消耗,可以将贮热水箱布设在设备间,做好管路保温,以减少热量损失。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高层采取分散式供热水系统,低层则可以采取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以满足建筑内热水需求。
3结束语
总之,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随着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广泛利用和发展,节能降耗的措施不断加强,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给我们带来的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逐渐显现出来。
会让我们的建筑更节能,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谭斌.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J].城乡建设,2015(03):84~85.
[2]李思丽.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商业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一体化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3(0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