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人教版)★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第三课收复新疆1.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时间:1895年②地点: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对外关系逐渐紧张。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过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1842年,英军占领香港岛,逼近南京。
4.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需经双方协议。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修约遭拒。
2.过程:●1856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近北京。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等。
●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等。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3.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口号:“自强”与“求富”。
4.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5.结果: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签订《马关条约》。
初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1)第一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鸦片的输入危及到清朝的统治。
2.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人物: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5.《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军: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在浙江宁波被太平军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1.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
2.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3.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4.1976年,左宗棠进入新疆。
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5.为收复伊犁,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交涉。
6.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备。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7.左宗棠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1课鸦⽚战争【知识要点】1.爆发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业品、掠夺原料。
2.导⽕线:1839年6⽉3⽇,林则徐虎门销烟。
3.时间:1840年6⽉-1842年4.过程:1840年6⽉,英舰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
1841年,英军占领⾹港岛、关天培在虎门奋起抵抗战死。
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标志: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解析]1.为什么中国会在鸦⽚战争中失败?①清政府腐败⽆能。
②清政府由于闭关⾃守,经济发展⽔平远远落后于西⽅国家。
③⼤英帝国武器装备先进,性能优良。
2.你知道鸦⽚对中国有哪些危害?①导致⽩银⼤量外流、国家财政收⼊减少②腐化统治集团、毒害⼈民⾝⼼健康③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军队战⽃⼒。
[重点考点]1.鸦⽚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业品,掠夺原料。
)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时间:1842年内容:①割⾹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④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下,鸦⽚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割⾹港岛给英国,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量赔款,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开放⼝岸、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侵略,结果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4.(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为了抗击英军,(关天培)在虎门率兵抵抗、最后战死。
6.第⼀次鸦⽚战争,由(虎门销烟)引起。
7.(林则徐)领导了禁烟⽃争,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是当之⽆愧的民族英雄。
第2课第⼆次鸦⽚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知识要点]⼀、第⼆次鸦⽚战争爆发原因:鸦⽚战争后,西⽅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提纲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3.时间:1856-1860(在位)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5.结果:(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为商埠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中俄《》——割占领土最多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面积
共计150多 万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 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
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时间
1851年——1864年
地点
广西金田
定都
南京 天京
拜上帝教
慈溪战役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火烧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学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利
益,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
答案:B
【对应训练】 1.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他的主要依据是( C )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8.沙俄侵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沙__俄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1_5_0_多__万_____平方千米领土。
9.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 ___东__南__沿__海___ 一 带 深 入 到 __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地__区____ , 中 国 的 半 殖 民 地 化 程 度 ___进__一__步_____加深。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C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6.1860年,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圆__明__园_____进行抢 劫并放火烧毁。 7.《北京条约》:奕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 ___《__天__津__条__约__》_____ 继 续 有 效 外 , 又 增 开 _____天__津______ 为 商 埠 , 割 ____九__龙__司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 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 (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 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借口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 披着宗教外衣,为非作歹,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 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 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 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
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
之中。”
维克多•雨果 (l802~1885)
1860年10月,震撼世界的大抢劫开始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 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 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 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 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火烧圆明园。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