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812生物化学一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原理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812生物化学一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原理论述题精编

1.怎样确定双向复制是DNA复制的主要方式,以及某些生物的DNA采取单向复制?

【答案】通过放射自显影方法,在复制开始时,先用低放射性的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大肠

杆菌。经数分钟后,再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标记。这样在放

射自显影图上,复制起始区的放射性标记密度比较低,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就较低;继续合成区标记密度较高,银颗粒密度也较高。对于枯草杆菌、某些噬菌体和高等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等许多DNA来说,都是双向复制,所以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应该是中间密度低,两端密度高;而对于大肠杆菌噬菌体、质体和真核细胞线粒体等某些DNA来说,复制是单向的,则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应该是一端局、一端低。

2.简述反式作用因子DNA结合结构域中常见的模体结构。

【答案】(1)同源结构域:此结构一般由两段螺旋构成,其间通过转角或成环连接,但常靠伸出的另一段螺旋才能稳定。该模体中的第二段螺旋为识别螺旋,能够识别特异的DNA 序列,并使该模体能定向结合于DNA的大沟中。

(2)锌指模体:此模体通常由一段富含Cys或His残基的多肽链组成。该序列中的4个Cys 残基或His残基与形成配位键,其余残基盘绕成识别螺旋,靠与对侧的折叠结构相连,其识别螺旋能嵌入DNA双螺旋的大沟中而与之相结合。

(3)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此模体由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组成,各亚基N端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盘绕为螺旋,该螺旋的N端部分富含碱性氨基酸残基,而C端部分具有疏水性,且每隔7个残基规律性出现1个Leu,侧链交替排列而使两段螺旋呈拉链状。两段螺旋的N端部分呈八字形嵌入DNA大沟并与其特异的序列相结合。

3.以葡萄糖作为碳源进行谷氨酸的发酵,写出由葡萄糖转变成谷氨酸需要经过的几个代谢途径的名称,标出重要环节的酶及辅酶。

【答案】以葡萄糖为碳源生成谷氨酸需要经过糖酵解途径、有氧氧化、转氨基作用。

(1)糖酵解途径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重要的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辅酶是。

(2)丙酮酸进入有氧氧化经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三步反应生成酮戊二酸。重要的酶是丙酮酸脱氢酶系,辅助因子是TPP、HSCoA、FAD、、硫辛酸和;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辅助因子是。

(3)酮戊二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谷氨酸,重要的酶是谷丙转氨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4.葡萄糖分子的第五位碳用标记,在有氧情况下进行彻底氧化。问经过几轮三羧酸循环,该同位素碳可作为释放?

【答案】葡萄糖经酵解途径,一分子葡萄糖生成二分子丙酮酸,所以葡萄糖第五位标记碳,出现在丙酮酸的羰基上,即;进一步氧化产生的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经第一轮循环标记碳原子全部进入草酰乙酸,因琥珀酸是对称结构,标记碳形成两种异构体:和,在第二轮三羧酸循环

中,两种异构体中的标记碳原子都可在脱羧反应中以二氧化碳释放。

5.比较己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

【答案】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可在葡萄糖分解代谢中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P-葡萄糖。两者区别如下:

己糖激酶是催化从ATP转移磷酸基团至各种六碳糖上的酶;葡萄糖激酶催化从A TP转移磷酸基团至葡萄糖上的酶,与底物的亲和力低,不受底物的反馈抑制。

6.乙酰CoA的1位碳被同位素标记后,与草酰乙酸以及TCA循环所需要的酶及辅助因子一起温育,循环一周后,草酰乙酸和二氧化碳上是否有同位素标记,如果有请写出其位置。

【答案】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经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乙酰

CoA的1位碳被同位素标记,则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三羧酸循环的两次脱羧中,异柠檬酸脱羧是丢弃了草酰乙酸的1位碳原子,而酮戊二酸脱羧是丢弃了草酰乙酸的4位碳原子。当形成琥珀酸时,4个碳原子两个来自草酰乙酸,两个来自乙酰CoA。因为琥珀酸是对称分子,以后的反应这4个碳原子就没什么不同,所以产物有两种可能,即经过一次循环后,草酰乙酸的1位和4位可能被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没有被同位素标记。

7.生物体降解糖原(淀粉)为什么采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

【答案】糖原水解与磷酸解产物不同。糖原水解产生葡萄糖,糖原磷酸解产生、不

需要能量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可直接变成,进入糖酵解或其他相关代谢途径。如果采用水解方式,得到产物葡萄糖必须经过消耗ATP在己糖激酶或者是葡萄糖激酶的作用下才能产生,这种方式不仅消耗能量,而且葡萄糖本身还可以通过转运离开细胞,而磷酸解产物不能扩

散出细胞,保持了细胞中有足够的底物进行糖酵解等反应。所以生物体降解糖原(淀粉)

采用磷酸解生物更有利。

8.有一个七肽,经分析它的氨基酸组成为Lys、Gly、Arg、Phe、Ala、Tyr和Ser。此肽未经糜蛋白酶处理时,与FDNB反应不产生氨基酸。经糜蛋白酶作用后,此肽断裂成两个肽段,其氨基酸组成分别为Ala、Tyr、Ser和Gly、Phe、LyS、Arg。这两个肽段分别与FDNB反应,可分别产生DNP-Ser和DNP-Lys。此肽与胰蛋白酶反应,同样能生成两个肽段,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分别是Arg、Gly和Phe、Tyr、Lys、Ser、Ala。试问此七肽的一级结构是怎样的?给出分析过程。

【答案】(1)此肽未经糜蛋白酶处理,与DNFB反应不能给出任何有用的信息,表明该肽没有游离的氨基末端,系一环状多肽,由7个氨基酸组成。

(2)当用糜蛋白酶处理这个环状分子时产生两个小肽,与DNFB反应后水解可得到DNP-Ser 和DNP-Lys。从给出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小肽是:

(3)当用胰蛋白酶处理这个七肽时,产生的两个小肽是:

考虑到(2)给出的结果,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所得到的五肽的氨基酸顺序应为;

。又由于(3)给出了的顺序,进而可知糜蛋白酶处理环状分子后所

得到的四肽的氨基酸顺序是:。

上述总的结果是:

用糜蛋白酶处理:。

用胰蛋白酶处理:。

由于该物质是一个环状多肽,所以它的氨基酸顺序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