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好朋友》课件1
学前班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1)

学前班幼儿园大班教案《手拉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的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手拉手》。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手拉手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手拉手,感受友谊的美好。
难点: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拉手图片、故事书、音乐播放设备、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手拉手的场景,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展示手拉手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引导他们了解手拉手的意义,教育他们要关爱同伴。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手拉手游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一个关于手拉手的问题,如:“如果你看到一个小伙伴摔倒了,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正确答案。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关爱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手拉手》2. 内容:手拉手的意义关爱他人的方法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手拉手的画,并写下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例子。
答案示例:画面中两个小朋友手拉手,背景是阳光明媚的公园。
文字描述:“今天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小伙伴摔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起来,还帮他拍了拍身上的土。
我们要手拉手,一起快乐成长。
”2. 作业要求:画幅清晰,描述真实,体现出关爱他人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手拉手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关爱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3.手拉手找朋友》说课稿1

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3. 手拉手找朋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手拉手找朋友》是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手拉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手拉手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尝试。
此外,他们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团队合作还有很大的陌生感,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手拉手的基本方式,并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手拉手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体验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手拉手的基本方式,并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手拉手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手拉手作品,并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采用讲解、示范、学生实践、分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手拉手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讲解:讲解手拉手的基本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拉手的方法。
3.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手拉手的过程,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4.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
5.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6.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主要以关键词为主,如:手拉手、团队合作、创造力等。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师:“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交朋友的法宝,也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相信 有了这些法宝,你一定能认识更多好朋友!”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乐于助人
主动 讲礼貌 文明 《手拉手 交朋友 》板书 守规则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交往,获得与同伴交往及适应校园 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思想品德课尤其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在前 一个单元的学习中,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还不完全到位,主要原因是对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很了解,致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氛 围不够浓厚,比如,讨论问题时,我发现有的同学不够积极,甚至处于无事 可做的局面。我想,应对学生如何讨论问题多加指导,讨论应达到什么样的 要求应说得具体。以后,我会在学法上多注意引导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要 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 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我是 小学生啦 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旨在侧重对学生人际交往及 适应能力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交往的方法和技能,使之了解熟悉身边的同学、喜 欢和同学交往,对新环境的产生认同感和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尽快融入 学校、班集体生活。
《手拉手,好朋友》教学反思03

《手拉手,好朋友》反思《手拉手,好朋友》课的一开始我以找朋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在一阵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始内容的学习。
课前我预想势必会有学生剪错(即剪的小人没有连起来),也有学生剪对,于是在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制作的过程中,我就有意地观察哪些学生的方法是错的,哪些学生的方法是对的。
而后我就抓住这两类典型,问制作方法错误的学生你剪出来了吗,然后再问那些方法对的学生你是怎么做的,并让其到实物投影下进行示范制作。
这一环节的设置也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关键。
这一环节设计思路我想应该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课堂中特别要把握好当时的课堂纪律,因为是学生在上面示范制作并讲解,难免声音会比较轻,当时的课堂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自己拿着剪刀在下面自顾自地剪,而不听上的同学在讲什么。
这和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有关,当然更多的我想是我自己在课堂上没有更有效地强调纪律也有关。
只顾及到了一部分学生,而没有顾及全部学生。
我想这是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我特别注意的。
在让学生意识到制作拉手娃娃最关键的地方以后,我让学生又进行了再一次的制作,我想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做拉手娃娃。
让学生看老师的作品和欣赏别的小朋友的作品,看懂后自己尝试剪出手拉手的好朋友。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程中提倡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
只有在学会和巩固了最基本的制作方法以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拓展。
在拓展制作部分我让学生欣赏了一些图片,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最后学生的作业也较为丰富多彩。
对于整个的画法稍作演示,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人物的刻画和镂空的装饰上。
总的说来,这是一节还算比较顺利的课。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第1课时

课题第三课手拉手设计者佟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三感态度价值观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课件、图片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听听音乐进教室,生有秩序的进入教室坐好并将学具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初听全曲:聆听乐曲《让我们手拉手》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这是手呀!师:那你们把两只手伸出来,和旁边的同学手拉手。
师:你们觉得大家手拉手都代表了什么意义呢?生:代表友好,团结。
师:是呀,鲜花和鲜花手拉手就形成一片美丽的花海,美极了!一起去战胜困难!来我们一起听这首歌听完后看你有什么感受?初听乐曲交流师:同学们,听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生:我想说我们手拉手大家很团结。
师:是呀,我们手拉手也代表着要凝聚力量,我们也要心连心,团结就是力量。
在乐曲声中你听到了谁与谁手拉手吗?生:静静地听歌曲《手拉手》的录音。
听完后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揭开一幅幅图画。
加入发声练习曲学生讨论后回答三、演唱《雁群飞》四小组活动。
五)课堂小结2、复听:当你听到这些歌词中的景物时,请用动作表演一下。
学生与老师一起合着音乐跳舞。
3、再听:听歌曲的两声部,引导学生读出歌词的节奏(一)导入1、(出示大雁的图片)这是什么?想得到吗?2、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不分离。
3、创作活动。
(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4、大雁怎样飞? 自由创作,用自己的动作随乐律动。
(二)音乐游戏:用手势划出旋律线。
1、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
2、听唱歌曲至熟练。
1、在组长的带领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创设情景演一演。
2、各组随音乐表演。
随着音乐一起想象大雁回家时的情形,有感情的演唱,在想象中结束本课…学生与老师一起跳舞板书设计第三课手拉手教学反思《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音调昂扬,旋律欢快,节奏富有特点。
统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手拉手,交朋友》精品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拉拉手,交朋友》教学设计(4)你有几个好朋友呢?3.小结并板书课题:拉拉手,交朋友齐读课题的学习效果。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我的好伙伴1.图片+文本学习:我和好伙伴你的好伙伴是谁?怎么认识的?(1)一起唱歌她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唱歌时认识的,我们还喜欢一起看蚂蚁。
(2)同桌我俩是同桌。
2.图片+文本学习:你的好伙伴是谁?怎么认识的?3.图片+文本学习:我和好伙伴(1)宋萌萌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学滑旱冰时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运动。
(2)张帅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学习二胡时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参加演出活动。
(3)陈航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学习毛笔字时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讨论书法。
(4)李子欣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学跆拳道时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玩游戏。
(5)我和我的同学王楠是一起看故事书认识的,我们喜欢在课间讨论书里的故事情节。
4.素材:我的好伙伴5.图片+文本学习:把你和好伙伴一起玩的场景展示画出来写出来吧!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尝试填写交流汇报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本教学环节呈现了学生互相介绍入学以来自己认识新伙伴的活动场景。
在一周的小学生活里,同伴之间已经有了一些交往。
通过介绍活动,唤起学生已有的交往经验,由此一方面促进学生扩大交往面,体验适应新人际关系的快乐;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交友经验,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介绍伙伴依托游戏活动开展于课堂教学。
交流时应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介绍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交流时说清楚“好伙伴是谁?怎么认识的?一6.图片+文本学习:绘本故事——交朋友(1)小兔和小猫一起去上学。
(2)我不认识他们。
一起玩就成了好朋友。
小兔因不认识新同学而不敢和大家玩,小猫认为一起玩就成了好朋友。
(3)小兔在小猫的鼓励下与大家成为好朋友,一起游戏。
湘美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十六课 手拉手好朋友

《手拉手好朋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用熟悉的绘画工具,通过看看画画的方法大胆自由的表现生活中几个人一起玩耍的情景,教材从最常见最熟识的玩耍动态-------手拉手切入,发散学生思维的构想手拉手的多种姿态,以四幅手拉手的情景图说明画法,为教师如何去突破教学重点人物间的动态呼应指明了门径。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开始尝试运用多个人物表现趣味生活,丰富绘画语言,发展感知能力,养成健康人格。
让美术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真实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挑战每一位授课的老师,没有生动的教学是无法把他们吸引过来,没有有效的调控是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要想孩子们对整堂课保持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考虑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
而孩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又是无穷的,但需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
同时也应看到一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认知:能画出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玩的情景。
2、能力:能留心观察生活画面,训练形象记忆组合。
3、情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玩耍时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细节描述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抓住记忆画的要点------人物间的呼应。
师生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多媒体、颜色等。
学生课后活动:1、以“我们的故事”为题画画与好朋友之间的事情。
2、你自己的家人画下来介绍你的新朋友。
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不敢大胆发言、展示,不懂正确的观察方法,创作速度过慢,对此,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应给予及时鼓励、启发、引导。
教学评价:1、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2、是否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好朋友。
3、是否积极参与本课的游戏活动。
4、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对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见。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手拉手,心连心》精品课件

手拉手,心连心
湘美版上七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
新知讲解
庞大的中国承载着56民族
56民族一家
凝聚起56个民族团 结一心的力量!
五十六个民族,无论是这个民族还 是那个民族,我们都是同一个大家 庭,中华民族大家庭。要把中华民 族共同体建设好。团结在一起,像 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知讲解
中国民族舞蹈
新知讲解
舞蹈形式:手拉手成圈、肩并肩,共同演绎着锅庄舞的魅力。
青藏高原文化区
代表舞: 长袖舞 热巴舞 弦子舞 锅庄舞
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新知讲解
律动的生命
新知讲解
舞蹈纹彩陶盆(陶器)新石器时代 1995出土于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
舞蹈纹彩陶盆(陶器)新石器时代 1973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村
远舞蹈的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 演的情景,在这里古时候彩陶工艺家表现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盆沿和内侧运用了丰富而奔 放的弧线,极具节奏感。内 侧三个柳叶形像漩涡般引导 视线指向盆底中心。
三组舞蹈图案描绘的内容几乎相同,真实生动 地再现先民们的热烈场面,形象传达湖边用舞 蹈庆祝丰收真实场景。他们相连的手臂组成了 波浪线,富有动感之美。
新知讲解
青海大通县孙家寨
舞蹈纹彩陶盆
文物资料:
►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 ►距今约5200~4000年 ►高14.1厘米 口径28厘米
背景: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反映 当时人类既从事狩猎 又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在狩猎舞蹈和农耕舞蹈的交替时期 ►不但生动地表现了五千年前先民的精神面貌 ►更给我们对生命的愉悦开启一个探视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