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 地层构造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课件第3章地层构造详解

工程地质课件第3章地层构造详解

中生代( 2.5-0.7亿年前)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纪三个时期,三叶虫、腕足、笔石、 四射珊瑚等大量无脊椎动物都灭绝, 产生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 并繁盛直到衰亡。陆生植物苏铁、银 杏、松柏等棵子植物占了统治地位。 大陆面积进一步增大,各大陆的雏形
K
T T
三、地质年代表
▪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 1、地质历史时期的时间单位划分:
宙、代、纪、世、期
▪ 2、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单位划分: 宇、界、系、统、阶
▪ (二)地质年代表
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前寒武纪(42-6亿年前)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 从出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又称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 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 地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 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 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
水平岩层形成的地貌-平顶山
(二)倾斜岩层
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岩层。 它是构造挤压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使岩层向某个方向倾斜而成的。
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穿插接触。 脉体被切割者比切割者老。
由老到新:1、2、3
(3)沉积岩与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 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体而形 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O
2)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 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 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 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
地 球 生 物 的 演 化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 生物遗体或遗迹。 化石化作用是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述(工程地质课件)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述(工程地质课件)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 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工 程地质勘察工作,为确定工程路线、工程构造物的位置和编制施工
详勘工作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资料 整理等顺序进行,具体的详勘工作任务和内容见书中表8-2。由于详 勘工作需在初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 质区段、各构造物场地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应比初勘工作更 为详细、深入。最后提交的资料也包括基本资料和专项资料两部分 ,其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一般测绘开始时,应在踏勘基础上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 层实测剖面,以便了解测区内岩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 及地质年代,建立正常层序,为测绘填图工作提供标准和依 据。工程地质测绘一般采用路线测绘法、布点法、野外实测 地质剖面法等。除此之外,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也得
1.路线测绘法
(1) 路线穿越法
(2) 界线追索法
路线穿越法布置示意图1~13—不同地层Fra bibliotek2.布点法
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不同的比例尺,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 数量的观测点及观测路线。观测点的实际位置可用罗盘仪或用经纬仪测 量,并标定在地形图上。布点法适用于大、中比例尺测绘。
3.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法
在地质测绘工作的初期,为了认识与确定测区内岩层的性质、层 序、分层标志和界线,以提供测绘填图作为划分岩层的依据和标准 ,往往在测绘范围内选择岩层露头良好、层序清晰、构造简单的路 线作为实测地质剖面,如图8-2所示。
初勘的目的是根据合同或协议书要求,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上,对工程建筑场地进一步做好工程地质比选工作,为初步选定工 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条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并 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量评价。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三章 地质构造

1)剪节理 ,是岩层受剪应力产生的裂隙。
2)张节理, 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张拉应力作 用产生的节理称张节理。
3)压性节理, 压性节理是岩层受到强大的挤压作 用时所形成的节理。
(2)广义节理
除构造裂隙以外,岩体的原生裂隙和风化裂隙以 及其它次生裂隙也常被称为节理或称为非构造节 理。
图3-13节理组合形成危岩
(6)板块构造说:1968年,由海底扩张说引申、发 展起来的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表层由大小不等 的岩石圈板块拼合而成。这些板块"飘浮"在地幔 的粘性层上,每一个板块能独立运动,并在运动 中相互挤压、摩擦、碰撞。地幔物质对流是大板 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大板块的运动引起中、小 板块活动,地球的旋转极和旋转角速度对板块运 动也有制约作用。
图3-2 岩层产状要素 AB为层面走向 DC为倾向 a为层面倾角
3.岩层产状的测量 在野外的岩石露头上用地质罗盘直接测量(见图33)。所测量的层面应具有代表性。 (1)测走向。 (2)测倾向。 (3)测倾角。
图3-3 岩层产状测量图示
4.岩层产状的表达形式 一组走向为北西320°,倾向南西230°,倾角35°的 岩层产状,可写成:N320°W,S230°W,∠35°由 于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90°,所以在野外测量岩层 的产状时,往往只记录倾向和倾角。如上述岩层的 产状,可记录为SW230°∠35°或230°∠35°形式。如 需知道岩层的走向时,只需将倾向加减90°即可。
华蓥山断裂
33/63
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 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 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类。 3.4.1节理 (1)狭义的节理—构造裂隙(图3-13) 岩层或岩体中分布着具有一定方向受构造应力作 用发生的裂隙,但裂隙两侧的岩块又没有显著的 位移,这些断裂构造称构造裂隙或构造节理,按 形成节理的作用力特征可将节理分为以下3种:

工程地质基础-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基础-地质构造

2.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1)方位角表示法:用倾向和倾角表示
210°∠25°,读倾向210度,倾角25度。
(2)象限角表示法(用走向、倾角、倾向线表示)
N45°E∠30°SE 北偏东45度,倾角为30度, 倾向南东
(3)符号表示法——地质图中常用
40°┴:长线代表走向,短线代表倾向,度数是倾角
:岩层产状水平
交线
(3)岩层的厚度是其顶、底面间的高差。 (4)岩层出露宽度:岩层顶层和底面地界线间的水
平距离,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3.2.2 倾斜岩层
岩层层序正常,上层为新岩层,下层为老岩层,层面与水平有一交角的岩 层称为倾斜岩层。岩层的倾斜方向及倾斜角度基本一致,称单斜岩石
单斜构造的力学成因
图 4-3 地层层序
2、褶皱的形态分类
按轴面产状分类
(a)
直立褶皱
(b)
倾斜褶皱
(c)
倒转褶皱
(d)
平卧褶皱
按轴面产状分类
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轴面近直立 两翼倾向相反 倾角近相等 轴面倾斜 两翼倾向相反 倾角不等
轴面倾斜 两翼倾向相统 一翼倒转
轴面近水平 一翼正常 另一翼倒转 轴面弯曲 平卧
3.如图所示的岩层的接触关系是( B )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平行不整合接触
4.某地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产状基
本一致,则它们的接触关系是( C ) A.整合接触 B.沉积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角度不整合
5.如图所示,关于岩层接触关系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断裂构造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压性、张性、扭剪 性以及压扭性和张扭性
(1)压性断裂 (2)张性断裂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

34/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 任一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 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 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 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 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锐角。
35/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9/63
各种内力地质作用是相互关连的—

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引起地震,并为岩浆活
动创造通道。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10/63
外力地质作用:
由太阳辐射能引起,产生大气环流,形成水的循 环,动植物生长,在运动的过程中改造地表。
11/63
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
64/63
第六节 地质图
一、地质图(geological map)的类型:
普通地质图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地质平面图 地质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
65/63
二、地质图规格
地质平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 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等。 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图的精度,比例尺越大, 图的精度越高,对地质条件的反映也越详细、 越准确。
• 岩石学方法:利用岩层的原生构造现象 判断新老层位方向。 • 小构造方法:观察由于层间扭动引起内 小构造方法 部小构造现象。 古生物方法:判断年代序列
45/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隧道工程
46/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 对深路堑和高边坡
山坡岩层地质构造的影响 a-向斜山;b-背斜山;c-单斜山 1-有利情况;2-不利情况
13/63
搬运(transportation)

03第三章地质构造

03第三章地质构造

断盘
断层两侧相对位移的岩层。
断距
岩层中同一点被断层断开后的位移量。
(1)断层分类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特点可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 正断层:
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下移动,下盘相对向上移动。
受地壳水平拉张力作用或受 重力作用形成。 断层面陡直,倾角大多在45º 以上。
构造节理:
表生节理: 包括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爆破裂隙等。主要分布地表 表层;大多无一定方向。
分类:成因、力学性质、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张开程度
按力学性质分
1)剪节理:
是由剪应力作用形成的,一般成对出现,称为共轭剪节理。与主应力 成45º -φ/2;构造节理。
2)张节理:
多数张开,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距大,沿走向延 伸不远就消失,但在附近不远处又会继续出现,并有分支复合现象。 透水性好;
褶皱的组合形式
1)复式褶皱
2)隔档式构造、隔槽式构造
褶皱的组合形式
1)复式褶皱
2)隔档式构造、隔槽式构造
3.4 断裂构造
1、概念
岩层在构造应力的长期作用
下,岩层连续性被破坏,岩层 中产生破裂面,为断裂构造。
断层和节理最明显的区别?
断裂构造的力学机制
常见的断裂构造有节理构造和断层构造。
断裂构造的分类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任一假想水 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有两个; 倾向(dip):垂直于走向线顺岩层倾 斜面向下引出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 影所指的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有
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层面与水平面 的最大锐角。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地质构造
地壳发生大的构造运动之后,自然地理 条件发生明显改变,各种生物也将随之 演变,这样形成了地层发展历史的阶段 性。
✓ 地球发展的时间段叫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期、 时(从大到
小)
✓ 地层单位: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的总 体的名称。 地层单位:界、系、统、阶、 群(从大到小)
地层单位
A台易产生 顺层滑动
B台位于断层 带上
C台较为有利
5、断层的识别
地层界限不连续或岩层中断
岩层不对称重复或缺失
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 牵引构造及伴生节理
擦痕
地貌标志
【增加内容】
活断层
活断层:第四纪以来仍
在活动的断层。
注:2002年《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指全新地 质时期(1~1.1万年) 以来活动着的断层,且 在今后100年可能继续 活动。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
单斜构造
3.3 褶皱构造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强烈作 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 连续性的构造叫-。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 基本构造之一。昆仑山、祁连山、泰岭都 是复杂的褶皱构造山脉。
褶皱构造 (fold)
(a)
(b)
(c)
图 4-5 褶曲的力学成因 (a)水平挤压力;(b)垂直作用力;(c)力偶作用
2、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表3—3 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裂隙发育程度等级 基本特征
附注
不发育
裂隙1-2组,规则,构造型, 对基础工程无间距1米以上,多为Fra bibliotek闭裂 影响,对岩体
隙,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 稳定性影响不
割成巨块状

较发育
裂隙2-3组,较规则,以构 对基础工程无

工程地质学基础 第三章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

工程地质学基础 第三章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

3) 褶曲的类型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类:背斜和向斜(读图)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构造,称为背斜。
向斜:岩层向下凹的弯曲构造,称为向斜。
背斜的特点是:
A 两翼产状倾向相背 B 核部岩层老、翼部岩层新 C 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
向斜的特点是:
A 两翼产状倾向相向 B 核部岩层新、翼部岩层老 C 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
工程地质学基础
史付生
课程基本内容
1 绪论(1) 2 矿物与岩石(7+8) 3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8) 4 水的地质作用、土体的形成与特征、地貌学基 本概念(6) 5 岩、土体工程性质(6) 6 常见地质灾害(3) 7 工程地质勘察(1)
3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
3·1 构造运动的概念 3·2 地质构造的概念及地质构造类型 3·3 地史学基本知识 3·4 地质图
根据褶皱的对称性分类:
对称褶皱:褶皱的轴面与水平面垂直,或与褶皱包络面垂直,而 且两翼的长度也基本相等。 不对称褶皱:褶皱的轴面与水平面斜交,或与该褶皱的包络面斜交,而 且两翼不等长
根据翼间角大小分类:
平缓褶皱: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 开阔褶皱:翼间角小于120°,大于70°。 闭合褶皱:翼间角小于70°,大于30°。 紧闭褶皱:翼间角小于30°。
则取与南北方向平行的边与层面贴触,并使罗盘放水平(水准气 泡居中),此时罗盘长边(或S—N)与岩层的交线即为走向线,磁 针(无论南针或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2)测量倾向:把罗盘的N极指向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同时 使罗盘的短边(或与东西方向平行的边)与层面贴触,气泡居中, 罗盘放水平,此时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1)测量方向 用罗盘测量任一目标的方向时,永远以00(即N方 向)对准目标,使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读磁针北端所指方位刻度盘上 的数字,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记录时除记方位角值外,还要冠 以所处象限名称,如SW230°,其中230°是方位角,SW是象限称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形成槽 型褶皱,自核部向翼部 岩层时代依次由新到老, 两翼岩层常相对向内倾 斜。
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差异性侵蚀逐渐明显,背斜遭受侵蚀的速度较 快,向斜遭受侵蚀的速度要缓慢得多,经过长期地质演变,发生了 地形倒置现象,这就是逆地形。
2020/10/10
褶皱构造对公路工 程建设的影响
对于隧道等深 埋地下的工程,从褶皱 的翼部通过一般是比较有利的。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 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 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但如果中间有 松软岩层或软弱构造面时,则在顺倾向 一侧的洞壁,有时会出现明显的偏压 现象,甚至会导致支撑破坏,
发生局部坍塌。
2020/10/10
• 第四节 断层构造
1.构成地壳的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变形,变形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 时,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 断裂构造。
剪节理
节理
断层构造
断层
张节理 工程地质评价 正断层 逆断层 平推断层
2020/10/10
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 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也被称为裂隙
2020/10/10
2020/10/10
断层往往 还成组出现, 造成叠瓦状 构造、阶梯 状构造、地堑、 地垒等各种复杂 地质构造形
4.断层对公路工程地质的影响
① 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 由于断裂带及其两侧上、
下盘的岩性可能不同, 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2020/10/10
② 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岩层时易 发生坍塌。在断层发育地段修建 隧道,是最不利的一种情况。隧 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 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器所指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角
将罗盘仪的短边紧 据岩层层面,罗盘 北端则指向岩层倾 斜方向,调整罗盘 位置使水准气泡居 中,待磁针静止, 读指北针所指的 方位角度数为所测 之倾向方位
2020/10/10
3.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用罗盘测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度,倾向为 220度,倾角35度,则记录为220度∠35度。
节理
2020/10/10
节理
2020/10/10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 下盘下降)和平推断层 (断层面两侧的岩体明 显发生了错位,但几乎 没有落差)。
2020/10/10
断层的主要类型 主要断层类型有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上升)
2.断层素
断层面、上盘、下盘、断层破碎带(多数的断层其断裂面附近的 岩石被构造应力挤碎,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碎裂岩 石.亦称之为断层带)、断距、错距、落差等。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近于或等于90°时,称为直立
岩层;如果在—定的地质区域内,一系列岩层的倾斜方向
及倾斜角度都基本一致,则称其为单斜构造。
2020/10/10
单斜构造:是由于地壳运动 使原始水平的岩层发生倾斜,岩 层层面与水平面倾斜构造,亦称 倾斜岩层。
倾斜构造
它常是褶皱的一翼或断层的一 盘,也可是区域内的不均匀上 升或下降所形成的。
虽然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层形态极其复杂多变,但 地质构造可被划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倾斜构造,另 一类是褶皱构造,第三种是断裂构造。
2020/10/10
• 第二节 倾Βιβλιοθήκη 构造• 一、倾斜构造倾斜构造是原来水平或近水平沉积的地层,在地壳运 动的影响下产状改变而发生倾斜变化。此时岩层面与水平 面就有了一定的倾角,成为具有倾斜构造的岩层。
2020/10/10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近于或等于0°时,称为水平岩层
2020/10/10
水平岩层
直立岩层
2020/10/10
二 单斜岩层与公路工程的关系 如图:a.b.c三种岩层产状对公路边坡稳定有利 d.e 两种岩层产状易形成边坡 坍塌和滑动 f 一种岩层产状极易形成滑坍
岩层产状与路基工程的关系 如图:a.c. e 三种岩层产状,布设隧道一般是稳定的
2020/10/10
一. 概述 二. 倾斜构造及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三. 褶皱构造及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四. 断层构造及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2020/10/10
第一节 概述 一、地质构造的概念
地壳运动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水平运动,即 地壳运动时所产生的作用力是沿地面水平分向发生的,这 种运动使岩层遭受到巨大的水平挤压,并最终产生一系列 复杂的地质构造型式,如一些大型复杂的褶皱构造和巨大 的逆掩断层、平移断层等;另一种是地壳的垂直运功,即 作用力的方向与地表垂直,它引起地壳局部地区的上升或 下降,不断改变着海陆轮廓,并伴随有岩层的倾斜、弯曲 和断裂的发生。 二、地质构造的类型
倾向
与走向线垂直,沿岩层倾斜 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为倾向 线,也称最大倾斜线;倾向 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所指的方 向称为倾斜岩层的倾向。倾 向与走向相差90度。
倾角
倾向线与其水平面上的投影 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倾斜岩层 的倾角。
2020/10/10
2.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
将罗盘仪竖放在层面上,使其长边与走向 线垂直旋钮.待测角水泡居中,倾角指示
在地质图或平面图上标注产状要素时,需用 符号和倾角表示,岩层的产状可用符号“┢”
表示,长线表示岩层的走向,与长线垂直 的短线表示岩层的倾向(长短线所示的均为
实测方位),数字表示岩层的倾角。
2020/10/10
第三节 褶皱构造 原来呈水平或近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所 产生的强大水平力的挤压后产生柔性弯曲但末失去其连续性.
2020/10/10
褶皱构造中岩石的每一个弯曲 (一个完整的波形)都称为一个 褶曲。
褶曲的中心部分被称为核部或轴部 ;大体把褶曲平分的理想面称轴面;
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轴线; 褶皱要素如图。
2020/10/10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风 化,剥蚀后露出地面 的地层,向两侧成 对称出现,即两翼 2020/10/岩10 层常相背向外倾
b. d. f 三种岩层产状,布设隧道可能引起隧道边墙坍塌或顺层滑动.
2020/10/10
三、倾斜岩层的产状 1. 岩层产状三要素 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一般是指倾斜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相 交线被称为倾斜岩层的走向 线,走向线的方向称为岩层 的走向。同一岩层走向有两 个值,数值相差180度,如 走向北东30度,即南西210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