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讲座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讲座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疾病和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举办了这次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讲座。
一、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1.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容易感染上流感。
2. 流感症状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等。
有些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3. 流感的严重性流感并非轻微的疾病,它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病和中耳炎等。
对于某些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流感可能会更加危险。
二、流感的预防措施1. 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年都会有新的流感疫苗问世,可以根据流行的病毒株进行选择。
疫苗可以帮助身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流感。
包括经常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和口等面部部位、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3.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病毒的侵袭。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等都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三、流感的治疗方法1. 家庭护理对于轻型的流感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护理。
如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接触他人等。
同时,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止咳药和鼻塞解决药等。
2. 就医治疗对于症状较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检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等。
四、流感的传播控制1.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流感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更容易传播,因此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一、背景介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较高的致病率。
每年流感季节,都会有大量的人感染流感病毒,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于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次讲座旨在向大家介绍流感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二、流感的基本知识1. 流感的病因: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和乙型病毒对人类感染最为常见。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而传播。
2. 流感的症状: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乏力等。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状更为剧烈,且发病迅速。
3. 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就会释放大量的病毒颗粒,被他人吸入呼吸道后感染。
此外,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而传播。
三、流感的预防措施1.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口腔等黏膜部位。
2.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3.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4.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滞留时间。
5.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每年秋季接种疫苗,尤其是易感人群。
四、流感的应对策略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 休息养身: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应尽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恢复健康。
3. 合理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等。
4. 隔离患者:对于已经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五、流感高发季节的应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醒公众流感高发季节的预防知识和应对策略。
2. 健康监测:建立流感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流感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中医药预防流感

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一、中医药预防流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炎和全身中毒症状。
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而目前使用西药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有其弊端:一是预防流感效果不明显;二是大量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加快病毒抗药性的进展,故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健康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
而我国中医中药预防流感有相当长历史和显著疗效,中医药在预防流感方面有一定的特色。
在中医整体调摄,因人、因地、因时三因施防,注重非特异性预防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应用中医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实践核心,不仅要考虑人体正气强弱、体质及精神状况、对病邪的易感性,还应包括人体与外界大环境(自然、社会)的融合状态。
立足于这种综合的考虑,兼顾整体与个体,实施中医药预防。
而且中医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色,更易于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
二、未发流感时,在流感好发季节,以宣传教育、家庭保健为主。
(一)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形式加强面向公众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公众了解掌握流感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3。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6。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二)药膳:药食同源,药膳是药与食物的有机结合,对预防流感是有益的。
豆豉二白汤:淡豆豉12g,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
每年流感季节来临时,流感病毒会迅速传播,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为了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识和预防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场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以下是讲座的详细内容:一、流感的基本知识1.1 流感的定义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变异性。
1.2 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易感染流感。
1.3 流感的症状流感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病情较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二、预防流感的措施2.1 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疫苗可提供针对当前流行病毒株的保护,减少感染的风险。
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
2.2 勤洗手流感病毒可通过手部传播,因此,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进食前等时刻。
2.3 避免接触患者在流感季节,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如果必须接触患者,应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并注意手部卫生。
2.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流感。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避免疲劳等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2.5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易受病毒感染。
使用纸巾或袖子掩盖口鼻,而不是用手直接捂住。
2.6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三、流感的治疗和就医建议3.1 流感的治疗大多数流感患者可通过休息、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但对于高龄人群、孕妇、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流感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需要及时就医。
3.2 就医建议如果出现高热、持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改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同时,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接触史和病情变化,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讲座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讲座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有关流行性感冒的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自身对流感的防范能力,避免感染流感。
一、什么是流感?流感,又称“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通过空气传播,可使人体的耐受力降低,导致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和打喷嚏等。
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易爆发。
二、流感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流感的病原体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它可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如打喷嚏、咳嗽、接吻、摸门把手、卫生间、公共场所等。
三、流感的症状和危害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一般会出现高热、头痛、畏寒、咳嗽、鼻塞、鼻炎、喉痛、肌肉酸痛、疲劳等。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繁殖迅速,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对各个系统造成影响和损害,威胁人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四、流感的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休息充足。
2、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尽量避免人群拥挤场所传染。
3、积极运动,增强体质。
4、从事有益健康的活动,如适当的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
5、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急性或慢性疾病患者和孕妇,更应重视预防接种。
五、流感的治疗方法1、注意休息和饮食,补充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2、适当用药,对症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感冒灵、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等。
3、注意预防症状的反弹,避免复发。
六、如何快速恢复1、多吃些柠檬、橙子、苹果、梨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增强机体免疫力。
2、多喝水,以便快速排出体内代谢物,促进身体恢复。
3、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时。
总之,流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切实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防范流感的侵害。
希望今天的讲座,对大家的健康生活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流感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流感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流感的中医预防健康知识讲座主讲人:成升七概念时行感冒:以憎寒、发热(39-40 C),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全身症状重。
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症状。
较一般感冒重。
少数病人可有腹泻,水样便。
流行性,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病因病机1.外感风邪疫毒:外感邪气或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使肺卫失和而发病。
2.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疲劳皆使肌腠不密,肺卫失调。
病机关键1、“非其时而有其气”(《诸病源候论》)。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中医药预防今年冬春我市气候寒冷少雪,天气干燥,因寒而少雪宜生燥,燥邪伤阴,与风热毒邪极易形成温病流行而成疫,加强人群预防至关重要。
(一)生活预防措施生活起居预防(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食饮有节,不过不失”,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食刺激之品。
(3)“起居有常,行止适度”,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祛除对流感恐惧心理。
饮食预防1.茶饮系列鸭梨(去核)、绿豆适量煮水代茶饮;莲藕、白萝卜、罗汉果各适量煮水代茶饮;葱白、白萝卜、香菜适量加水,煮沸热饮。
薄荷、生姜、大枣(去核)各适量沸水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芦根各适量,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2?保健粥系列薄荷、带皮鸭梨、大枣(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
用小米或大米煮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百合、薏米、绿豆和小米或大米共同煮粥。
3.防燥小窍门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日常生活预防注意事项(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6)若出现流感症状,尽量不要上班或上学。
流感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流感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组成:干姜6克,附子3克,桂枝3克,白芍9克,甘草3克。
适用人群:用于体质较弱,易受寒邪侵袭的人群。
服用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后分次服用。
总结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预防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我们应该从生活预防、饮食预防、药物预防等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免疫力,预防流感的发生。
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惯,避免接触病毒,及时就医治疗,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常用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包括喜炎平、痰热清、血必净注射液等,可用于治疗脱证。
脱证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或微弱,或需要辅助通气,神志淡漠甚至昏蒙,面色苍白或潮红,口燥咽干,舌暗淡,苔白,或舌红绛少津,脉微弱。
治疗方法是扶正固脱。
基本方案包括对气虚阳脱者选用人参、制附子、干姜、煅龙骨、煅牡蛎等;对气虚阴脱者可选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等。
常用的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包括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三穴位防治是一种预防感冒的方法。
易患感冒者可以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用手掌搓颈后风池穴,皆可预防感冒。
另外,取适量鲜薄荷叶,将其揉成团,在迎香、合谷穴各擦1-2分钟,每日4次,三日为一疗程,适用于感冒鼻塞者。
四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轻轻向下或向内、向外反复刮动前额、太阳穴、脊柱两侧、肘窝、腘窝等处,直至出现紫红斑点或斑块为度,一般持续约20分钟。
这种疗法具有发汗解表、退热止痛、辟秽祛浊之功,但危重患者及局部皮肤溃疡、损伤者不宜使用。
江合村卫生所于2019年02月24日在江合村村委会会议室开展了公众健康知识讲座,主题是春节流感中医药预防保健。
本次讲座共有30余人接受了健康教育,教育资料发放数量达60余份。
讲座内容包括流感的基本知识和中医药预报措施。
通过这次讲座,江合村居民对流感的基本知识和中医药的主要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的工作中,江合村卫生所将继续举办传染病健康预防保健知识讲座,为居民传授更多的中医预防传染病的健康保健知识,以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精选10篇)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关于健康的知识你懂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1(一)流感的预防一、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流行性感冒的病因,让教师知道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掌握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相比之下,流感更易引起传染和流行。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流感的主要症状及其危害。
2、流感的传播途径。
3、流感的预防方法。
三、教学过程:1、人为什么会生病,生病的原因很多,有些疾病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可是传染病的病因却已经研究明白了,得了传染病的人体内都含有很多病原体,是这些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病原体兴妖作怪,害得人得了传染病。
不同的传染病有着不同的传染途径。
大多数是通过三条途径传染的:一是从鼻子吸进去的;二是从嘴吃喝进去的;三是从皮肤“钻”进去的。
“吸进去的得呼吸道传染病;”吃喝进去的得消化道传染病;“钻进去的得虫媒传染病。
感冒就是呼吸道传染病。
2、人为什么会咳嗽和打喷嚏?我们每个同学都打过喷嚏,也咳嗽过,可是,我们为什么会打喷嚏、会咳嗽呢?原来打喷嚏或咳嗽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功能,当我们的鼻腔受到异物或冷空气刺激,或者在感冒或患气管炎时就会咳嗽。
一个喷嚏,一次咳嗽会把鼻腔或咽喉的细菌、病毒喷出好远,这个是对人有益的,对别人呢?所以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绢或手捂住口鼻。
有的同学会说:“我没有得呼吸道传染病,可以对人咳嗽或打喷嚏?”没有得呼吸道传染病不能说明你的呼吸道里没有病原体,再说,不对人咳嗽或打喷嚏不仅是防止向外界传染病原体,也是讲文明的具体表现。
3、对人咳嗽打喷嚏能传染什么病?对人咳嗽或打喷嚏能传染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多种,如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猩红热、肺结核等。
这些病都是通过呼吸把病原体吸入体内的。
在患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或者虽然没有患病却带有病原体的那些人的呼吸道里,有大量的病原,在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把鼻子、咽部气管的病原体,随着唾沫星子、鼻涕沫喷到空气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风清热)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 双黄连类口服制剂、小儿感冒颗粒,葛根芩连类制剂等。发热者可服 用金花清感颗粒。
4.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基本方药:
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先煎)30克、知母10克、芦根15克、牛蒡子15克、浙贝母10克、金银花15克、青蒿(后下)15応 荆芥10克、生甘草6克
2.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疲劳皆使
肌腠不密,肺卫失调。
病机关键
1、 “非其时而有其气”(《诸病源候论》)。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中医药预防
今年冬春我市气候寒冷少雪,天气干燥,因寒而少雪宜生燥,燥邪伤 阴,与风热毒邪极易形成温病流行而成疫,加强人群预防至关重要。
(一)生活预防措施
浙牛黄丸;
常用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喜炎平、痰热清、血必净注射液等
2.脱证
主症:呼吸急促或微弱,或辅助通气,神志淡漠甚至昏蒙,面色苍白
或潮红,口燥咽干,舌暗淡,苔白,或舌红绛少津,脉微弱。
治法:扶正固脱
1.温燥犯肺
主症:发热恶寒,头身酸痛,咽干咳嗽或咽红干痛,无汗。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润燥
基本方药:
桑叶10克、苏叶10克、杏仁9克、沙参15克、浙贝母10克、香豉
10克、炒梔子6克、苦桔梗10克、芦根30克
2.风寒束表
主症: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身痛头痛,鼻流清涕,无汗。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而润。
莲藕、白萝卜、罗汉果各适量煮水代茶饮;葱白、白萝卜、香菜适量
加水,煮沸热饮。
薄荷、生姜、大枣(去核)各适量沸水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芦根各适量,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2•保健粥系列
薄荷、带皮鸭梨、大枣(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 米煮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百合、薏米、绿豆和小米或大米共同煮粥。
(6)若出现流感症状,尽量不要上班或上学。
(7)如外出旅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症状,要马上
就医,并告知医生旅游记录。
药物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方
1.补气解表方。
组成:党参10克苏叶10克荆芥10克
适用人群:用于平时体弱易感人群。
服用方法:将上3味药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 代茶饮。
生活起居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食饮有节,不过不失”,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食刺 激之品。
(3)“起居有常,行止适度”,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祛除对流感恐惧心理。 饮食预防
1.茶饮系列
鸭梨(去核)、绿豆适量煮水代茶饮;
3.防燥小窍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日常生活预防注意事项
(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治法:辛温解表。
基本方药:
炙麻黄6克、炒杏仁10克、桂枝10克、葛根30克、炙甘草10克、
羌活10克、苏叶10克。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颗粒、散寒解热口服液。
3.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
银花15克、连翘10克、桑叶15克、菊花15克、炒杏仁10克、浙 贝母10克、茅根15克、牛蒡子15克、苏叶10克、芦根15克、薄 荷(后下)6克、生甘草6克
常用中成药:
清肺解毒类中成药或制剂,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
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二)危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热毒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
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
基本方:
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知母、葶苈子、鱼腥草、金养麦、黄芩、
2.温中散寒方
组成:生姜10克大枣15克防风10克
适用人群:用于普通人群。
服用方法:将上3味药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 代茶饮。儿童酌情减量。
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或熏香, 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等。
二、中医药治疗
(一)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流感的中医预防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成升七
概念
时行感冒:以憎寒、发热(39-40C),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全身症 状重。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症状。较一般感冒重。少数病人可 有腹泻,水样便。 流行性,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病因病机
1.外感风邪疫毒:外感邪气或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使肺卫 失和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