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2)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精品课件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 0.5N 。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 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 数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 大运动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 伟大的一个成就”。
因为牛顿对力学贡献卓越,人们把他 的名字定义为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改变了橡1(皮.力力泥可可的以以形改状使变物物体体发力的生改形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大力士可以搬起一般人搬不动的“元宝”,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有关系。
向右用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右 运动;向左用 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左运动。说明:力的作 用效果跟力的 方有向关。
将盒子竖放,分别在A、B位置慢慢 推动盒子,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
2.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线段的 长短 表示;箭头的方向用
来指示力的 方向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 起点 或
终点 来表示。
3.力的示意图就是要把力的 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 表现 出
画力的示意图
画出人对箱子水平向右、大小为100N的力的示意图。
1.找作用点(在受力物体 F = 100 N 上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ChangL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想想议议
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能够把 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不动吗?
跟踪练习
1.游泳时,人用力向 后 (填“前”或“后”)划水
,因为力的作相用互是的
,所以人会受到水对前人向
(填“前”或“后”)的推力,使人前进。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归纳第1节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2、单位: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有1N3、条件:①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相互作用力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答:(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G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3、重量:重力的大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课题第七章第1节力教材分析《力》这节课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

课本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对以后物理概念的教学起着参照、类比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无疑"力"这节课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的三要素;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同学们能用“力”组一些词吗?(学生自然能组很多与力有关的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课件
力的方向 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比如:拧茶杯,关门与开门, 拧螺丝。
讲授新课
A B
➢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
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
把门推开。
B
A
➢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 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力的作用点 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讲授新课
小结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 点和方向
F=80N
➢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讲授新课
2.力的示意图
如何简单方便地表示力呢?
起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标出力的符号 (大小和单位)
沿力的方向画 一条线段,用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讲授新课
作图步骤 例题: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力的示意图将这 个力表示出来。
讲授新课
一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提出问题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进行猜想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设计并进行实验
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身边的物品设计并进行 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讲授新课
力的大小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大人和小孩提水,拉 弹簧,坐沙发。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起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 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 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符号:F 单位:牛单位符号:N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判断标准:力作用于哪个物体,哪个就是受力物体3、力的作用效果(2个):①改变物体形状②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4种):⑴由静止变为运动⑵由运动变为静止⑶运动快慢的改变⑷运动方向的改变4、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5、力的示意图画法: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②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③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④线段末端标出力的大小。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手推车,手对车有一个作用力的同时,车对手也产生一个力);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③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第2节弹力1、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并发生弹性形变。

3、区分概念(2个):①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撤销挤压(或拉伸),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②塑性:物体发生形变后,撤销挤压(或拉伸),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4、注意:①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它接触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②在一定范围内,同一物体形变量越大,其产生的弹力越大;③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力的方向相反。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与所受拉力(压力)成正比;②使用过程:⑴使用前:Ⅰ明确量程;Ⅱ明确分度值;Ⅲ明确指针是否指零⑵使用时:Ⅰ拉力的方向要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Ⅱ注意弹簧、指针等不要和外壳摩擦,以免影响准确度。

⑶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的刻线垂直,即与刻度面板垂直。

第3节重力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符号:G 单位:牛单位符号:N3、重力大小的三点研究:①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②公式:G=mg g=9.8N/kg 重力=质量×比值③g在不同星体上数值不同,如g月=1/6 g地;g在地球不同位置数值也略有不同,但一般不考虑。

第七章 第1节《力》(最新修改)

第七章 第1节《力》(最新修改)

排球的 运动方向发 生改变,这 是因为排球 受到力的作 用
形状改变
使物体形变 力的作 用效果
(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静止↔运动
改变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射点球时,脚踢的部位不同 产生的效果相同吗? 射点球时,用力的大小不 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吗?
二、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改变
竿子的形状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竹子形状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海绵发生的形变,它受到了力 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投球手把静止 (2)棒球被接 的棒球投掷出去; 球手接住;
(3)接球手将 棒球击出。
静止
运动
运动
静止
棒球的运动方向 发生了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七章 第1节 ---力
一、什么是力?
归纳
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 手拉弹簧,手对弹簧用了力. 推土机推土,人对重物用了力. 磁铁吸引铁钉,磁铁对铁钉施 加了力。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 推、提、 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归纳:
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 体.人、推土机、人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 铃、土、车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1牛顿的力多大?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 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 受到了力。
线段的长短 箭头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就是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到力的作用点(一般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地方); 3、从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 4、在箭头附近标上力的符号、大小、单位(如F=100N) ,(有时还要 标上角度)。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本卷须知: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第1节力 P1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知识拓展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课后巩固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
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