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实验指导书(初学的练习教程)
zemax手把手教程

ZEMAX手把手教程课程1:单透镜(a singlet)你将要学到的:开始ZEMAX,输入波长和镜片数据,生成光线特性曲线(ray fan),光程差曲线(OPD),和点列图(Spotdiagram),确定厚度求解方法和变量,进行简单的优化。
假设你需要设计一个F/4的镜片,焦距为100mm,在轴上可见光谱范围内,用BK7玻璃,你该怎样开始呢?首先,运行ZEMAX。
ZEMAX主屏幕会显示镜片数据编辑(LDE)。
你可以对LDE窗口进行移动或重新调整尺寸,以适合你自己的喜好。
LDE由多行和多列组成,类似于电子表格。
半径、厚度、玻璃和半口径等列是使用得最多的,其他的则只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光学系统中才会用到。
L DE中的一小格会以“反白”方式高亮显示,即它会以与其他格子不同的背景颜色将字母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没有一个格子是高亮的,则在任何一格上用鼠标点击,使之高亮。
这个反白条在本教程中指的就是光标。
你可以用鼠标在格子上点击来操纵LDE,使光标移动到你想要停留的地方,或者你也可以只使用光标键。
LDE的操作是简单的,只要稍加练习,你就可以掌握。
开始,我们先为我们的系统输入波长。
这不一定要先完成,我们只不过现在选中了这一步。
在主屏幕菜单条上,选择“系统(System)”菜单下的“波长(Wavelengths)”。
屏幕中间会弹出一个“波长数据(Wavelength Data)”对话框。
ZEMAX中有许多这样的对话框,用来输入数据和提供你选择。
用鼠标在第二和第三行的“使用(Use)”上单击一下,将会增加两个波长使总数成为三。
现在,在第一个“波长”行中输入486,这是氢(Hydrogen)F谱线的波长,单位为微米。
Z EMAX全部使用微米作为波长的单位。
现在,在第二行的波长列中输入587,最后在第三行输入656。
这就是ZEMAX中所有有关输入数据的操作,转到适当的区域,然后键入数据。
在屏幕的最右边,你可以看到一列主波长指示器。
zemax实验学习教程

第19页/共101页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四十分。
第三章 ZEMAX设计实例
例9 扫面镜(Scanning Mirror) 再看其3D Layout图,如图所示,此时扫描镜关于后表面倾斜。
第20页/共101页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四十分。
第三章 ZEMAX设计实例
例10 离轴抛物镜(Off-Axis Parabolas)
第17页/共101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四十分。
第三章 ZEMAX设计实例
例9 扫面镜(Scanning Mirror)
扫描镜分为两类:
Galvanometer反射镜和Polygon反射镜。 Galvanometer反射镜:镜面在顶点的倾斜; Polygon反射镜:在镜面顶点后面的一个偏置点处扫描。
现在移到第2面,在“tilt about x”列里输入45。 从主菜单选System,Update All,你将看到如图 所示的图形。
第3页/共101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四十分。
第三章 ZEMAX设计实例
例8 折叠反射镜面和坐标断点
注意近轴镜片的厚度为30,位于第一个坐标断点的旋转顶点。 坐标断点的厚度是0,表示反射镜面是在同一点上。但是, 坐标断点已将坐标系统旋转了45度。镜面本身是不旋转 的,只有它所在的坐标系统,才被旋转。镜面的厚度为0, 因为我们在移到下一个面前,要旋转另一个45度。第二 个坐标断点先旋转另一个45度,然后向焦点移动-70个单位。 注意所有的倾斜和偏心处理应在厚度改变之前。
第三章 ZEMAX设计实例
例10 离轴抛物镜(Off-Axis Parabolas)
在反射镜面2的前面增加一个CB面,并设置该CB在Y方向有+80mm的平移量。
Zemax编程语言(ZPL)入门基础教程

写入文件内容
使用`WRITE`函数向文件中写入 数据,可以指定写入的格式、精
度等参数。
数据格式转换技巧
数据类型转换
利用ZPL的类型转换函数,如`INT`、`FLOAT`等,实现不同数据类 型之间的转换。
字符串处理
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如`STRING`、`CONCAT`等,对字符串进行 拼接、截取等操作。
Zemax编程语言(ZPL)入门基础教 程
目录
• ZPL概述与基本语法 • 程序结构与控制流 • 函数与过程调用 • 光学系统建模与仿真 • 文件操作与数据处理 • 图形界面开发与交互设计 • 综合案例实战演练
01
ZPL概述与基本语法
ZPL语言简介
ZPL(Zemax Programming Language)是一种专门为光学设计 软件Zemax编写的脚本语言,用于创 建、修改和分析光学系统。
跳转语句与异常处理
示例代码 ```zpl ! 使用GOTO语句实现跳转
跳转语句与异常处理
IF (x < 0) THEN
GOTO ErrorHandler
跳转语句与异常处理
ENDIF ! ... 正常执行代码 ... EXIT SUBROUTINE
跳转语句与异常处理
ErrorHandler ! 处理错误情况 PRINT "Error: x is negative."
结果导出与共享
支持将仿真结果导出为图片、数据 表格等格式,方便与他人共享和交 流。
05
文件操作与数据处理
文件读写操作指南
打开和关闭文件
使用ZPL提供的文件操作函数, 如`OPEN`和`CLOSE`,进行文件
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整理版]zemax手把手教程
![[整理版]zemax手把手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82d38a767f5acfa0c7cd5c.png)
[整理版]zemax手把手教程ZEMAX手把手教程课程1:单透镜(a singlet)你将要学到的:开始ZEMAX,输入波长和镜片数据,生成光线特性曲线(ray fan),光程差曲线(OPD),和点列图(Spotdiagram),确定厚度求解方法和变量,进行简单的优化。
假设你需要设计一个F/4的镜片,焦距为100mm,在轴上可见光谱范围内,用BK7玻璃,你该怎样开始呢,首先,运行ZEMAX。
ZEMAX主屏幕会显示镜片数据编辑(LDE)。
你可以对LDE窗口进行移动或重新调整尺寸,以适合你自己的喜好。
LDE由多行和多列组成,类似于电子表格。
半径、厚度、玻璃和半口径等列是使用得最多的,其他的则只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光学系统中才会用到。
LDE中的一小格会以“反白”方式高亮显示,即它会以与其他格子不同的背景颜色将字母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没有一个格子是高亮的,则在任何一格上用鼠标点击,使之高亮。
这个反白条在本教程中指的就是光标。
你可以用鼠标在格子上点击来操纵LDE,使光标移动到你想要停留的地方,或者你也可以只使用光标键。
LDE 的操作是简单的,只要稍加练习,你就可以掌握。
开始,我们先为我们的系统输入波长。
这不一定要先完成,我们只不过现在选中了这一步。
在主屏幕菜单条上,选择“系统(System)”菜单下的“波长(Wavelengths)”。
屏幕中间会弹出一个“波长数据(Wavelength Data)”对话框。
ZEMAX中有许多这样的对话框,用来输入数据和提供你选择。
用鼠标在第二和第三行的“使用(Use)”上单击一下,将会增加两个波长使总数成为三。
现在,在第一个“波长”行中输入486,这是氢(Hydrogen)F谱线的波长,单位为微米。
ZEMAX全部使用微米作为波长的单位。
现在,在第二行的波长列中输入587,最后在第三行输入656。
这就是ZEMAX中所有有关输入数据的操作,转到适当的区域,然后键入数据。
在屏幕的最右边,你可以看到一列主波长指示器。
ZEMAX实验指导书初学的练习教程

4.调用ZEMAX自带的例子(根目录下Samples文件夹),学会打开常用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草图、3D草图、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5.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9. 分别调用点列图、OPD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来观察最优化后的成像质量。
10. 将此设计起名保存,生成报告。
(二). 以前一个实验内容设计优化后的单透镜为基础,添加一块材料为SF1玻璃的透镜来构建双透镜系统,进一步优化成像质量。
1. 插入新的平面作为第二块透镜的出射面,输入相关镜面的厚度、曲率半径以及玻璃类型值(BK7、SF1)。
3.在主菜单-系统中设置孔径值,并沿用默认的波长和视场角值。
4.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5.生成标准点列图,并与艾利斑对比来进行像质的简单分析。
6.在像平面前插入一个新的虚构面(未来放置反射镜),合理设置中断的坐标值以获得光阑面和虚构面的厚度,将两个厚度输入LDE中的相应位置。
3.学习点列图和3D图形分析像质的简单方法。
三.实验内容
利用ZEMAX软件来设计一个1000mmF/5的牛顿望远镜,即一个曲率半径为2000mm的镜面和一个200mm的孔径。
1.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建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在LDE(透镜数据编辑器)中输入相关平面的曲率半径、厚度和玻璃类型值。
4. 输入相关各镜面的厚度和曲率半径。
5.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ZEMAX实验指导书初学的练习教程

ZEMAX实验指导书初学的练习教程实验一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1、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2、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3、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三、实验内容1.经过桌面快捷图标或“开始—程序”菜单运行ZEMAX,熟悉ZEMAX的初始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ZEMAX用户界面2.浏览各个菜单项的内容,熟悉各常见功能、操作所在菜单,了解各常见菜单的作用。
3.学会从主菜单的编辑菜单下调出各种常见编辑窗口。
4.调用ZEMAX自带的例子(根目录下Samples文件夹),学会打开常见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草图、3D草图、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5.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6.掌握镜头数据编辑窗口的作用以及窗口中各个行列代表的意思。
7.从主菜单-报告下形成各种形式的报告。
8.经过主菜单-帮助下的操作手册调用帮助文件,学会查找相关帮助信息。
四、实验仪器PC机实验二基于ZEMAX的简单透镜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用ZEMAX对简单单透镜和双透镜进行设计优化。
二.实验要求1.掌握新建透镜、插入新透镜的方法;2.学会输入波长和镜片数据;3.学会生成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特性曲线、光程差(OPD)曲线和点列图(Spot diagram)、产生图层和视场曲率图;4.学会确定镜片厚度求解方法和变量,学会定义边缘厚度解和视场角,进行简单的优化。
三.实验内容(一). 用BK7玻璃设计一个焦距为100mm的F/4单透镜,要求在轴上可见光范围内。
1. 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建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4zemax入门指导说明

Zemax2005盗版软件的安装A、在打开文件压缩包之前,关闭杀毒软件;B、打开文件压缩包,ZEMAX05.exe是主文件,安装。
C、zemax 2005.exe和ZEMAX_CN.exe剪切到ZEMAX安装目录下,用ZEMAX_CN.exe启动就是汉化版。
D、(注意:若文件中不能出现zemax 2005.exe和ZEMAX_CN.exe两个文件,可能是因为杀毒软件把这两个文件当成了病毒文件,解决方法是把杀毒软件卸载后再解压,安装即可。
)E、将CDGM2010.6.AGF文件复制到Glasscat文件夹中,即可使用。
Zemax上机操作指导设计任务:设计一F数为4,焦距100mm的望远物镜。
1、初步操作:a、打开Zemax软件,下拉文件菜单,将下面2项打对勾。
b、设置入瞳直径:下拉系统→通用配置→光圈数值→填写25→确定c、设置波长:下拉系统→通用配置→光波长→选择→F、D、C(Visible)→确定d、在LDE中输入透镜参数:将光标放置在IMA中→下拉镜头数据编辑中的编辑→点插入曲面,在IMA前面插入一行。
e、输入透镜参数,如下表:d、玻璃库调用:工具→目录→玻璃目录→CDGM2010.6.AGF→重新加载目录→退出e、快速聚焦:工具→杂项→快速聚焦。
f、观察2D图:分析→草图→2D图g、观察光线扇形图:分析→特性曲线→光线像差h、观察光程扇形图:分析→特性曲线→光路像差i、观察点列图:分析→点列图→标准点列图j、观察像差图:分析→杂项分析→(要观察的像差图)k、观察剩余像差大小:分析→像差失真系数分析→赛德尔系数分析→SPHA(球差)、COMA(慧差)、ASTI(象散)、FCUR(场曲)、DIST(畸变)、CLA(轴色)、CTR(垂色)。
2、初步优化:在厚度为100的地方,右键打开,在求解类型中选择Marginal Ray Height(边缘光线高度),会发现100变味了96.08,更新像差曲线,发现像质有所提高。
zemax基本操作和透镜设计实验

Zemax基本操作和透镜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设计一个单透镜和一个双胶合透镜。
二、实验要求1、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2、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3、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三、实验内容○单透镜设计用BK7玻璃设计一个焦距为100mm的F/4单透镜,要求在轴上可见光范围内。
1. 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建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 在主菜单-系统-光波长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3个覆盖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设定主波长。
同样在系统-通用配置里设置入瞳直径值。
3. 在光阑面的Glass列里输入BK7作为指定单透镜的材料,并在像平面前插入一个新的面作为单透镜的出射面。
4. 输入相关各镜面的厚度和曲率半径。
5.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6. 利用Solve功能来求解镜片厚度,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7. 利用主菜单-工具-优化-优化来对设计进行优化,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8. 调用并建构优化函数(Merit Function),在优化后更新全部内容,然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9. 分别调用点列图、OPD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来观察最优化后的成像质量。
10. 将此设计起名保存,生成报告。
优化前优化后○双胶合透镜设计以前一个实验内容设计优化后的单透镜为基础,添加一块材料为SF1玻璃的透镜来构建双透镜系统,进一步优化成像质量。
1. 插入新的平面作为第二块透镜的出射面,输入相关镜面的厚度、曲率半径以及玻璃类型值(BK7、SF1)。
2.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3. 沿用前例的优化函数,在优化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并分别对比单透镜时的点列图、OPD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的相应变化,观察双透镜此时的成像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1、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2、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3、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三、实验内容1.通过桌面快捷图标或“开始—程序”菜单运行ZEMAX,熟悉ZEMAX的初始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ZEMAX用户界面2.浏览各个菜单项的内容,熟悉各常用功能、操作所在菜单,了解各常用菜单的作用。
3.学会从主菜单的编辑菜单下调出各种常见编辑窗口。
4.调用ZEMAX自带的例子(根目录下Samples文件夹),学会打开常用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草图、3D草图、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5.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6.掌握镜头数据编辑窗口的作用以及窗口中各个行列代表的意思。
7.从主菜单-报告下形成各种形式的报告。
8.通过主菜单-帮助下的操作手册调用帮助文件,学会查找相关帮助信息。
四、实验仪器PC机实验二基于ZEMAX的简单透镜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用ZEMAX对简单单透镜和双透镜进行设计优化。
二.实验要求1.掌握新建透镜、插入新透镜的方法;2.学会输入波长和镜片数据;3.学会生成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特性曲线、光程差(OPD)曲线和点列图(Spotdiagram)、产生图层和视场曲率图;4.学会确定镜片厚度求解方法和变量,学会定义边缘厚度解和视场角,进行简单的优化。
三.实验内容(一). 用BK7玻璃设计一个焦距为100mm的F/4单透镜,要求在轴上可见光范围内。
1. 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建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 在主菜单-系统-光波长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3个覆盖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设定主波长。
同样在系统-通用配置里设置入瞳直径值。
3. 在光阑面的Glass列里输入BK7作为指定单透镜的材料,并在像平面前插入一个新的面作为单透镜的出射面。
4. 输入相关各镜面的厚度和曲率半径。
5.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6. 利用Solve功能来求解镜片厚度,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7. 利用主菜单-工具-优化-优化来对设计进行优化,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8. 调用并建构优化函数(Merit Function),在优化后更新全部内容,然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9. 分别调用点列图、OPD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来观察最优化后的成像质量。
10. 将此设计起名保存,生成报告。
(二). 以前一个实验内容设计优化后的单透镜为基础,添加一块材料为SF1玻璃的透镜来构建双透镜系统,进一步优化成像质量。
1. 插入新的平面作为第二块透镜的出射面,输入相关镜面的厚度、曲率半径以及玻璃类型值(BK7、SF1)。
2.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3. 沿用前例的优化函数,在优化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并分别对比单透镜时的点列图、OPD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的相应变化,观察双透镜此时的成像质量。
4. 利用利用Solve功能来求解镜片边缘厚度,更新后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5. 定义视场(系统-视场)来测试此双透镜的离轴特性。
6. 将此设计起名保存,生成报告。
四.实验仪器PC机实验三基于ZEMAX的牛顿望远镜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ZEMAX软件对典型牛顿望远镜进行优化设计。
二.实验要求1.掌握设立反射镜、使坐标中断的方法;2.学会使用圆锥常量来优化成像质量;3.学习点列图和3D图形分析像质的简单方法。
三.实验内容利用ZEMAX软件来设计一个1000mm F/5的牛顿望远镜,即一个曲率半径为2000mm的镜面和一个200mm的孔径。
1.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建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在LDE(透镜数据编辑器)中输入相关平面的曲率半径、厚度和玻璃类型值。
3.在主菜单-系统中设置孔径值,并沿用默认的波长和视场角值。
4.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3D图层曲线和实体模型、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5.生成标准点列图,并与艾利斑对比来进行像质的简单分析。
6.在像平面前插入一个新的虚构面(未来放置反射镜),合理设置中断的坐标值以获得光阑面和虚构面的厚度,将两个厚度输入LDE中的相应位置。
7.从主菜单-工具-折叠反射镜里添加一个反射镜,设置交叠曲面为2,确定。
8.更新后观察此时的各分析图,注意分析那些图已经不再起作用了。
通过相应按键操作旋转缩放3D类的分析图来观察成像质量。
9.在光阑面(STO)前新添加一个圆形挡光面,设置合理的面厚度和挡光半径。
10.更新后重新观察此时的3D类分析图,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和效果。
11.更名存盘后生成报告。
四.实验仪器PC机实验四基于ZEMAX的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ZEMAX软件对带有非球面矫正器的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二.实验要求1. 掌握使用多项式的非球面的方法;2. 掌握遮拦、孔径的相关知识;3. 掌握OPD图和MTF分析像质的简单方法。
三.实验内容设计一个带多项式非球面矫正器的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要求10英寸的孔径,10英寸的后焦距(从主镜的后面到焦点)。
1. 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建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 从主菜单-系统-通用配置里设置孔径值和单位(英寸),同样在系统-光波长里设置覆盖可见光波段的3个典型波长,设置主波长值。
3. 在光阑面后插入两个面,输入相应的各面的厚度、曲率半径和玻璃类型值。
4. 生成2D草图来观察此时的光路和成像效果。
5. 新添加一个辅助镜面,合理设置各个平面新的厚度、曲率半径值,并将第四面的曲率半径设为变量,让ZEMAX自动求解。
6. 构建新的优化函数,在优化后更新全部内容。
7. 生成OPD图,分析成像质量。
8. 将第一面(STO)的表面类型改为“EVEN ASPHERE”以便为非球面矫正器指定多项式非球面系数。
将该面的“4th(6th、8th) Order Term”项分别设为变量。
9. 选择主菜单-工具-优化,优化后重新更新OPD图,分析此时的成像质量。
10. 将第一面的半径设为变量,再次优化,更新后生成OPD图,分析此时的成像质量。
11. 从主菜单-系统-视场里将视场角个数设置为3,输入适当的y角度,更新后对比观察此时的OPD图。
12. 重新构建优化函数对此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更新后再观察此时的OPD,分析成像质量。
13. 从主菜单-分析-调制传递函数-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MTF图,由图分析此时的像质。
14. 返回LDE,双击第三面的第一列,将Aperture标签中的光圈类型改为“圆形光圈”,设置最小半径为1.7,最大半径为6,完成主反射面上缺口的设计。
15. 在第三面前插入一个新的面(此时原来的第三面变位第四面),将新面(即现在的第三面)厚度改为20。
将第二面的厚度由60改为40。
16. 将第三面的第一列的孔径类型改为圆形挡光,最大半径设为2.5。
再将第三面的半口径定为2.5。
17. 更新全部内容后重新观察MTF图和3D类型的各分析图,分析此时的成像质量。
18. 存盘后生成报告。
四.实验仪器PC机实验五基于ZEMAX的激光扩束镜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ZEMAX软件对多重结构配置的激光束扩大器进行优化设计。
二.实验要求1. 掌握使用多重结构配置;2. 进一步学习构建优化函数。
三.实验内容设计一个激光扩束器,使用的波长为1.053μm,输入光束直径为100mm,输出光束的直径为20mm,且输入光束和输出光束平行。
要求只使用两片镜片,设计必须是伽利略式的(没有内部焦点),在镜片之间的间隔必须不超过250mm,只许使用1片非球面,系统必须在波长为0.6328μm时测试。
1. 打开ZEMAX软件,点击新建,以抹去打开时默认显示的上一个设计结果,同时新开一个新的空白透镜。
2. 在像平面前插入4个面,输入相关各面的厚度、曲率半径和玻璃类型值,如下表所示:3.在主菜单-系统里分别设置入瞳直径为100,波长为1.053微米。
4. 从主菜单-编辑-优化函数构建一个优化函数,在第一行将操作数类型改为REAY,为surf输入5,为Py输入1.00,target输入10,weight输入1。
5. 从评价函数编辑窗中选工具-默认优化函数。
再选reset,将“开始在”的值改为2,确定。
6. 从主菜单-工具中选择优化,优化完成后生成OPD图,分析此时的像质。
7. 将第一面的圆锥系数(conic)列设为变量。
再次优化后,重新生成OPD图,分析此时的像质。
8. 将三个曲率和圆锥系数的变量状态去掉。
(建议此时存档一次)9. 从主菜单-系统中重新配置光波长,将之前的1.053改为0.6328,确定后再次更新OPD图,分析此时的像质。
10. 将第二面的厚度250mm设为可变,然后工具-优化后,重新生成OPD图。
此时去掉第二面的可变状态。
11. 从主菜单-编辑中调出多重结构编辑窗,在这个窗口的编辑菜单中选“插入结构”来插入一个新的结构配置,双击第一行的第一列,从下拉框(操作数)中选wave,在同样的对话框里为wavelength#选择1,确定。
在config1下输入1.053,在config2下输入0.6328。
12. 按Insert为多重结构编辑器加入新的一行,在新的第“1”行的第一列双击,然后选THIC为操作数类型。
从surface列选2,确定。
在config1下输入250,在config2下输入250。
将config2下的第二面的厚度设为变量。
13. 回到优化函数编辑器。
选工具-默认优化函数,在显示的对话框中将“开始在”的值改为1,确定。
14. 在结构配置1的第一个OPDX行之前插入新的一行,将新加的这一行的操作数类型改为REAY,为surf输入5,Py输入1,target输入10.结构配置2中不需要更改。
15. 回到LDE,将第1、2和4面的曲率半径以及第1面的conic设为变量。
重新工具-优化。
16.此时若双击多重结构的config1列头,更新OPD图,得到关于1.053波长的OPD 图;若双击config2列头,则得到0.6328波长的OPD图,分析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