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检验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各种传染源集中的地方。
检验科工作人员除了要与患者直接接触外,还要接触患者的各种标本。
这些标本蕴含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本身就是传染源,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须要加强自我防护,认真处理医疗废物,避免其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
一、加强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意识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预防职业性接触性感染的发生。
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餐、饮水、会客,个人食品不得存放在实验室冰箱里。
二、严格洗手污染的手是传播病原菌的主要媒介,患者的标本含有大量病原菌,处理标本时应戴手套、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但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洗手要严格按六步法,尽量使用洗手液。
如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强力致病菌污染时,应加用消毒剂洗泡。
处理不同类的标本也应洗手,洗手之后才可接电话、吸烟。
三、注意气溶胶的传染气溶胶由于其分子小,易漂浮在空气中。
在离心、烧接种环、剧烈震荡或混匀时极易形成带菌的气溶胶而传染给工作人员。
因此样本的离心工作必须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 min后才能打开。
细菌室酒精灯火焰上应套一个长管,使酒精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最好使用焚烧灯。
四、科室设施经常消毒科室的空气、工作台面、墙壁、血库冰箱、孵箱等应每日四次(工作前后)消毒,清洁不同区域的拖把要分开使用。
科室电话最好用免提式,话筒应经常消毒。
水龙头开关、门把手、电器开关、笔、鼠标、键盘、公共钥匙等接触较多的部位也应定期消毒。
五、临床送传染性血液、体液标本应在化验单上注明,使检验人员操作时专项处理,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六、建立规范制度,加强器具废物的消毒,避免医院感染隐患建立消毒责任制度,科室内可以设立1名~2名人员负责每天的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也可实行区域负责制,使消毒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000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为医院中关键科室之一,检验科不仅要保证检验质量,还需积极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下面就从检验科的角度,探讨几种常见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规范操作流程
检验科的工作涉及到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如试管使用、标本采集、处理及报告等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规范化流程,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规定。
另外,对于采样、采集器具的准备等需要特别注意规范流程,消毒、灭菌等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二、把好洁净隔离门
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洁净隔离门是很重要的一环。
检验科门口的洁净隔离门应该加强监管,禁止非本科室人员进入,进行专项消毒并定时更换过滤网。
同时定期对洁净隔离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开度进行核查和归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强化消毒操作
消毒操作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检验科中的细菌培养、血防等操作,应采用有效的消毒措施,确保操作台面、仪器器械等都达到清洁、无菌的标准。
常用的消毒措施有紫外线灯、电解水消毒、过氧乙酸消毒等,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四、加强人员管理
检验科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按规范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同时,科室还应积极开展培训,提高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了解和掌握感染防护知识和技能,避免潜在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总之,医院感染控制是所有科室的共同责任。
检验科还应注重提高内部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做好信息共享和沟通,持续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检验科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检验科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标题: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引言概述:检验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其感染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1.1 确定委员会成员:应包括院感科主任、感染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等相关人员。
1.2 制定感染控制制度:明确感染控制的目标、内容和执行步骤。
1.3 定期召开会议: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
二、建立感染控制标准操作流程2.1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检验科各项操作的规范和要求。
2.2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3 定期演练:组织感染控制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加强环境清洁消毒3.1 制定清洁消毒标准:明确各项设备、器具的清洁消毒频率和方法。
3.2 配备专业清洁人员:确保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的专业性和及时性。
3.3 定期检查设备器具:定期检查和维护各项设备器具的清洁消毒情况。
四、加强个人防护4.1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医护人员必要的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2 定期体检: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4.3 强化个人卫生意识:加强医护人员个人卫生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5.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检验科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5.2 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发现感染事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3 进行感染调查: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改进制度。
结语: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相关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有所帮助。
检验科医院感染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检验科医院感染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检验科医院感染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风险评估:
1、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
2、HIV 实验室的消毒。
3、标本溢洒的处理。
采取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建立控制院内感染的教
育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的宣传。
2、科主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
物表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
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
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4、菌种、毒液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5、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
按照医院制度的应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6、发现有院感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确保检验科的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检验科主任负责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对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负总责。
2.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提高自己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水平。
四、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 检验科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2.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3. 检验科应合理布局,洁污分离,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4. 检验科应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
5. 检验科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6. 检验科应加强手卫生管理,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施,对每位患者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7. 检验科应加强对特殊传染病检验的管理,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若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扩散。
8. 检验科应加强对菌种、毒种的管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五、监督与检查1. 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2. 检验科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检验科应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
六、奖惩制度1. 对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医院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违反本制度的工作人员,医院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应给予相应的处分。
检验科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检验科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控制制度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分工、操作流程和监测评估等方面。
一、制度目的感染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加强感染控制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感染控制水平,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医院的所有科室和工作人员,包括临床检验、微生物学、血液制品、病理学等相关部门。
同时,也适用于所有与检验科有关的医疗设备、器械和试剂的管理和使用。
三、责任分工1. 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感染控制制度,组织开展感染控制培训和宣教工作,监测和评估感染控制效果。
2.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推进感染控制工作,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计划。
3. 医务人员:负责按照感染控制制度的要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及时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4. 护理人员:负责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工作,监测和评估患者的感染情况,做好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操作流程1. 感染预防与控制a.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等。
b. 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定期进行器械和设备的维护和检测。
c. 建立有效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储存和处置。
d.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保持医院内部和科室的清洁和卫生。
2. 感染监测与报告a.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和类型,及时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b. 建立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包括感染的病原体、感染部位和临床症状等信息。
3. 感染事件处理a. 及时隔离感染患者,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戴口罩、穿戴手套和防护服等。
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感染管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加强教育。
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照办法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有关制度及控制感染方案,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对预防感染的认识与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医院感染知识,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实验室管理: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要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保持空气流通。
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污染的物体表面及地面用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
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及时消毒,以防止病原体扩散。
3.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工作前后要及时洗手,必要时做好洗手和手消毒,干手设备用烘干机。
4.检验物品的使用与管理:无菌物品要在有效期内使用,重复使用的器械与物品一律进行高压灭菌。
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使用后的废弃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检验报告单均采用电脑联机打印,以免检验报告单成为传染源,而发生医院感染。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概述•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实践经验分享01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概述检验科负责为医生提供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原学检测、实验室检查等。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监测与报告检验科参与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检验科负责监测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及时上报数据,为医院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03检验科在医院感染中的角色0201医院感染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医院感染影响医疗质量和效率,对医护人员健康构成威胁。
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的防控形势严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是关键之一。
防控形势医院感染的危害与控制的重要性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标准操作流程,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护规定。
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空气质量和物体表面清洁。
严格按照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防止交叉感染。
02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实验室的布局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区域划分明确,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
实验室设计与设施的改进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如通风系统、消毒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以满足实验需求并保障人员安全。
实验室设施完善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处理,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定,防止废弃物中的病菌传播。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评估根据实验类型和风险等级,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实验室菌种管理对实验室保存的菌种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菌种安全存放和使用,防止菌种污染和交叉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检验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建立健全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及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
(二)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志;临床微生物室应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与实验无关人员进入。
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三)无菌间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
无菌间应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并按要求记录。
(四)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检验科操作规程。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
湿式清扫,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
(五)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存放时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柜,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
(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检测(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每日监测);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监测符合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第三章预防与控制有关要求。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
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玻片);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八)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灭菌物品包外贴指示胶带,并标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姓名及无菌包名称等。
(九)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