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习报告
细菌的分离培养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细菌的生长特性,培养出单一菌株,为后续的鉴定和研究提供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的分离培养是将混合菌液中的不同种类的细菌分离出来并进行单独培养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菌的生长特性,将不同种类的细菌分离出来,培养出单一菌株,为后续的鉴定和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1.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
3. 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无菌棉签、无菌吸管。
4. 其他:酒精灯、酒精棉球、试管、试管架、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按照培养基配方,称取各成分,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分装于试管中,高压灭菌。
2. 菌液的制备:将待分离的细菌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
3. 平板划线接种法:取无菌平板,用接种环取菌液,在平板上划线,依次进行分区划线,每划完一个区域后,烧灼接种环进行灭菌。
4. 观察菌落:将划线平板倒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5. 挑取纯种:根据菌落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
6. 菌落纯度鉴定:将纯培养的菌落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确认菌落纯度。
五、实验结果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
2. 大肠杆菌:菌落呈白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
3. 肺炎克雷伯菌:菌落呈灰白色,圆形,边缘不整齐,表面粗糙。
六、实验讨论1. 细菌的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操作,对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3. 平板划线接种法是分离培养细菌的常用方法,通过分区划线,可以将菌液逐渐稀释,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
4. 在挑取纯种时,要仔细观察菌落特征,确保菌落纯度。
5. 本实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均成功分离培养,为后续的鉴定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

微生物检验实习小结微生物实习总结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在微生物室实习的时间已经结束了,但收获颇丰。
通过积极协助老师完成细菌学方面检验项目的同时,自己的基础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操作起来熟练了非常多。
而且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能辨认的细菌也更多了,像球菌科的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淋球菌以及杆菌科的肠杆菌,真菌孢子在显微镜下也能一眼辨认;全片查找结核杆菌的阳性率也提高了。
对什么类型的标本应做什么平板接种,培养温度等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比如:痰标本应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保平板而且还要做涂片染色以监测痰标本的合格程度。
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观察病人痰标本里的基础菌群的生长状态,沙保主要观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长。
总之在微生物一个月的实习日子里感觉自己受教颇多,通过亲身实践操作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已熟悉掌握了各类标本的接种、细菌培养以及细菌的初步鉴定、细菌的药敏试验等。
篇二: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总结实习总结报告自2013年5月参加实习以来,一转眼,我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十个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自己在实习阶段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心里面百感交集。
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第一次被人唤作医生时的欣喜,第一次学会操作仪器以及独立进行各种检验工作时的快乐,还有实习医院领导老师们无私的关心及教导仍历历在目,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
现在,我即将要离开这个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心里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但是,离开是为了能够在更多的地方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会让我铭记一生。
在实习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独立中作做准备。
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所以,我想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走出大学这个象牙塔步入社会,必然会有很大的落差,特别是医学这一相对而言特殊的行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生物实习报告四篇

Staff training is a strategic investment with the least risk and the greatest return for an enterpris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生物实习报告四篇生物实习报告篇1一、岗位实习的意义大三了,经过了两年多物流专业的学习,我们对物流的概念,基本功能,作业流程已经由朦胧到逐渐地清晰。
但是,对于实际物流工作上的一些操作管理,运营模式方面,我们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所以为了能够把课本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物流企业里的社会实践想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兴趣,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线,实现学生对仓储物流至上而下的完整认识、熟练操作以及整体管理,学校给予了我们去宁波龙星物流有限公司四天见习的宝贵机会,让我们能更早地接触到社会,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培养出社会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岗位实习的内容此次实习学校给我们安排在宁波龙星物流有限公司,一共有四天的时间。
第一天,我们满怀期待地进入龙星,给我的感觉就是好多的货车进进出出,真的是该注意安全。
随后举行了开班典礼,我们也回看了带给我激动澎湃心情的08级学生的实习视频,接着是蓓姐和邵老师的发言,发人深省,我一定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尽量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体会出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赚钱这个真谛。
随后,蓓姐给我们进行了正式的培训,向我们讲述了龙星的整体概况,组织结构和经营范围。
它是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迅洲投资有限公司与马士基物流仓储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__年4月7日正式成立,其主要业务有出口拼箱及整箱,整箱与保税出口,国际集装箱运作与堆场业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等等。
还有,龙星之所以越来越壮大,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先进的设备,为客户提供解决效率最具创新,服务水平更高,在同等服务上价格最具竞争力等,这些都值得我细细体会,悟出其中的道理。
微生物实习报告总结医学生

木本油料植物山桐子林下套种油莎豆栽培技术山桐子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原产于中国华南地区,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在山桐子栽培的过程中,山桐子林下套种油莎豆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山桐子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山桐子林下套种油莎豆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山桐子适宜生长的土壤为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pH值在6.5-7.5之间为宜。
在栽培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耕作,并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二、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需要进行处理,首先是浸种处理,将山桐子种子放入30-40℃的水中浸泡24小时,使种子吸水膨大;然后进行发芽处理,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暖、通风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湿度,待种子出现小苗后再进行播种。
三、种植密度山桐子林下套种油莎豆的种植密度以每亩种植8-10棵山桐子为宜,油莎豆的播种密度为每亩40-50公斤。
四、播种方法在山桐子林下套种油莎豆时,首先需要在山桐子的行间开沟,沟深20-25厘米,沟宽15-20厘米,然后将油莎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最后轻轻拍实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五、管理措施1.灌溉管理:种植后及时进行浇水,但要避免积水。
在成熟期适量增加水量,有效保证产量。
2.施肥管理:生长初期每隔10-15天浇施一次稀薄的有机肥料,开花前后再施一次磷钾肥料,有助于促进油莎豆生长。
3.除草管理:定期进行除草,保持杂草与油莎豆之间的距离,避免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防治:要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选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
六、收获加工山桐子的生长周期为3-5年,油莎豆的生长周期为3-4个月,山桐子林下套种油莎豆的收获时间一般为9月份。
采摘后先将油莎豆晾晒至半干后进行打壳,然后将油莎豆的颗粒分选整理,最后进行包装销售。
至于山桐子的收获,则需要用梯子攀爬采摘,采摘后的山桐子需要晾晒、去壳、炒制等加工步骤才能得到山桐子油。
微生物检验岗位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岗位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XXX医院的微生物检验室进行实习。
作为一名微生物检验实习生,我深刻认识到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它不仅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医院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安全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微生物检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感受到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严谨性和挑战性。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体会。
二、实习内容及体会1.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跟随带教老师学习标本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临床标本是微生物检验的基础,正确的收集和处理标本对于后续的检验工作至关重要。
我学习了不同类型标本的收集方法,如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并掌握了相应的处理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刻理解到严谨的操作流程和良好的无菌观念对于避免交叉污染的重要性。
2.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学习了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这是微生物检验的核心环节,涉及到微生物的鉴定和分析。
我学会了使用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并了解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技巧,并学会了如何判断分离效果。
3. 微生物的鉴定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了微生物的鉴定工作。
微生物的鉴定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等特性的分析,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我学习了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和现代的自动化鉴定系统,了解了各种鉴定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使用生化仪器进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检测,并掌握了微生物鉴定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微生物检验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严谨的操作流程和良好的无菌观念对于避免交叉污染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挑战性,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敏锐的观察力。
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对食品、水质、土壤等进行微生物检验,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地点:XX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三、实习过程与内容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对实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了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习过程(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我们首先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
通过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方法,成功分离出了食品、水质、土壤等样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纯化培养。
(2)微生物的鉴定在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样本中,我们运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通过对比标准菌株,准确地识别出了各种微生物。
(3)微生物的数量测定为了了解样本中微生物的数量,我们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等方法进行了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4)微生物的活性检测为了检测微生物的活性,我们进行了发酵实验、酶活性实验等。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微生物的活性。
(5)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与控制我们还学习了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与控制方法。
通过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空气质量检测等手段,有效防止了微生物污染。
3. 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掌握了微生物检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四、实习总结本次微生物检验教学实习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微生物检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水质监测、土壤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性。
大学微生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1.培养物处理2.无菌操作3.流式细胞仪和电子显微镜4.小型发酵罐和多功能显微镜二、实习目的和要求【目的】1.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
2.通过实验设计的讨论和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实验对理论课中的部分内容加以证明,用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
【要求】1.每次实习前必须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避免和减少发生错误。
2.实验过程中必须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3.对实验结果必须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认真地记录,然后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恰当结论。
4.独立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清楚,画图应根据实际标本的画。
5.切实遵守实验室规则。
㈠、培养物处理培养基原料必须放在冰箱存放,并由专人保管;实验用培养基由专人配制;培养基原料由指定地点订购而来;配制好的培养基可于121℃湿热灭菌30分钟,灭菌后冷却在2-8℃冰箱内保存;培养基应严防污染,一旦污染或变质、破损,不得使用;凡使用过的培养基经煮沸灭菌后方可导入废液缸,以免污染环境,堵塞下水道。
㈡、无菌操作为了得到正确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准确有效数据,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就必须在采样、取样及检验各个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否则检验工作就毫无意义。
要防止不规范操作所造成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污染,并且出于对检验人员自身安全的保护,无菌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概念的理解无菌是指物体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注意的问题(1)检验应在无菌室(指超净工作室,局部达到100级)内进行,无菌室应经常打扫,用2%~5%的来苏尔(煤酚皂溶液)擦洗桌面、台面及墙壁。
无菌室在使用前,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进行空气消毒。
(2)进入无菌室前先洗手,在缓冲室内换上洗净并经紫外线灯照射过的工作衣、帽、鞋。
工作鞋只能在无菌室使用,禁止在无菌室外使用。
(3)检验工作中样品及无菌物打开后,操作者在操作时应与样品及无菌物保持一定距离;未经消毒的物品及手绝对不可直接接触样品及无菌物品;样品及无菌物不可在空气中暴露过久,操作要正确;取样时必须用无菌工具(如镊子、勺子)等,手臂不可从样品及无菌物面上横过;从无菌容器中或样品中取出之物虽未被污染,也不可放回原处。
微生物实习心得

微生物实习心得
在微生物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微生物的知识,也获得了实验操作的经验。
以下
是我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
1. 实验操作技巧:在实习中,我学会了许多实验操作的技巧,比如无菌技术、培养基
的制备、菌落计数等。
这些技巧对于进行微生物实验非常重要,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
性和可重复性。
2. 微生物的观察和鉴定:在实习中,我学会了观察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
通过显微镜
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此外,在进行培养和鉴定时,也
需要注意微生物的菌落形态、色素等特征。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例如,通过菌
落计数可以了解细菌的密度,从而比较不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差异。
同时,还可以
通过生物化学试验等方法,对微生物的代谢特性进行分析。
4. 安全操作意识:在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意外发生。
5.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许多实验项目。
通过互相协作,我们共同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实习中的团队合作经验,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这次微生物实习,我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宝贵了实践经验。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测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菌落特征观察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待测样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分离成纯种;
2、掌握真菌、细菌的菌落特征,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真菌水玻片的制作方法。
二、实习原理
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的特征,对于微生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同时微生物也是物种最丰富的生物类群。
微生物广泛存在土壤、空气和各种自然状态的水中。
我们可以从土壤、空气、水中分离得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不同的培养基额培养温度就可分离得到。
真菌一般具有丰富的菌丝有的气生菌丝发达,有的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发达,真菌菌丝较粗而长,菌落表面干燥,如霉菌。
细菌菌落一般呈现出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菌落正反面颜色相近。
细菌的细胞壁有肽聚糖构成,有的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层多达50多层,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菌体细胞呈现紫色,另外一些细菌则是仅有几层肽聚糖层,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菌体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中常用的染色方法。
其机制是: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可在细菌的细胞壁内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碘复合物。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厚且交联程度高,在用乙醇脱色时复合物不会流出细胞壁,细胞始终保持紫色,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薄交联程度低,而且脂类物质含量高,在用乙醇脱色时,脂类物质会被溶解复合物流出,用番红染液染色后菌体细胞呈现出红色。
因此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两类。
三、实习方法
1、实验材料
采取东二院的植被下的土壤。
2、培养基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实验过程
3.1 按照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高压灭菌30min。
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糖糖20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氯化钠5.0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7.4。
3.2 土壤处理
将土壤放入洁净的研钵中轻慢磨细,再用细筛子滤去较大的颗粒。
称取5g土壤置于45ml无菌水中摇匀静置片刻。
将土壤磨细是为了使土壤中的微生物从土壤中尽量完全释放出来。
3.3 平板涂布
在无菌环境下向无菌试管中取9ml无菌水,从稀释好的样品中吸取1ml上清悬浮液放入9ml无菌水中再稀释。
此时土样总共稀释了100倍。
从试管中取200 ul样液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中。
用三角涂布棒涂匀,置于30℃下培养一段时间。
3.4 细菌和真菌形态的观察
细菌形态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菌染色,真菌制作水玻片观察其菌丝形态。
制作细菌涂片。
先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无菌水用接种环挑适量的细菌在无菌水上,在酒精灯附近将玻片烤干(玻片不能太热否则烤死细菌),已到达固定的目的。
固定好的玻片就可以进行革兰氏染色。
先用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卢戈氏碘液媒染1min水洗,酒精脱色,番红复染1min水洗。
盖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制作真菌水玻片。
同样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用接种环挑适量的真菌菌落在无菌水上,盖上盖玻片并
轻压盖玻片。
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真菌菌丝形态。
四、实习结果及讨论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和PDA培养基上的真菌菌落;细菌菌落小而湿润,菌落几乎透明;真菌菌落四周有丝状结构。
细菌菌落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细菌
真菌菌落
2、革兰氏染色后的细菌形态如下图
杆状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3、真菌菌丝的观察
4、细菌和真菌菌落真菌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