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划方案.doc

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划方案.doc

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学术型硕士专业名称:文艺学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2017.6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 年版):专业名称:文艺学( 专业代码: 050101)一、培养目标文艺学专业是人文学科之重要学科,研究文学活动、文学事实及相关艺术、文化活动,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总起来说是让在校期间的硕士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且具有应用于文艺实践的能力,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方向能够对理论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重要的文论家的文论思想、美学家的美学思想进行辩证的分析,古为今用。

马列文论与文艺学基本理论方向要求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关注文艺实践,对文艺学与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提升。

西方文艺理论方向则要求能够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线索较为熟悉,能够较系统地分析西方文艺理论家的思想,评价其地位与影响。

审美文化方向则需了解审美文化之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既可开展对大众文化的积极探索,也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审美意识进行研究。

文艺批评方向要求能够对中外文艺作品、作家进行科学的批评,具有一定的学理性和针对性,对于文艺创作与批评有建设意义。

二、培养要求通过对文艺学学科及其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并能满足社会尤其是影视新闻出版传媒机构、政府机关、文艺社会团体及院校需要的文艺学方面高层次专门实践人才。

使硕士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得到相应的科研训练。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工具,在文艺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从事实践工作。

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方向应与招生目录相符)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3西方文艺理论4审美文化学5文艺批评四、学制与学分1、学制要求与培养环节:本专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制为 3 年,分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践三个环节。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八大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八大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八大专业NO.1法律(非法学)专业1、专业介绍:法律硕士(简称法硕)是我国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明令不准本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

并且考研初试采用全国统考的形式。

因此,近年来报名人数名列前茅,实属考研热门专业,研究生考试竞争激烈。

2、报考资格:法硕在招生方面与法学硕士不同,其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但为求稳妥,考生在报名时一定要查询目标院校的具体招生简章,查看其具体要求。

3、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

4、就业前景:法律硕士毕业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公共事物、经济管理等工作。

比较多的毕业生会走向公务员(包括法院、检察院、参照公务员执行的单位)、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法务等工作岗位。

5、注意事项:其一,法律院校竞争激烈,教育发达城市所在院校比一般城市所在院校竞争激烈,现在很多同学都对名校偏爱有加,但报考前需认真分析自身实际情况;其二,各院校对报考条件均有其明确规定,尤其针对同等学力考生设有不同要求,如要求考生外语通过六级、获得学士学位、在核心期刊中发表文章等。

NO.2金融学专业1、专业介绍:金融学是最近几年报考较为火热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等。

而金融专业硕士MF,门槛虽低,但在考察科目方面较金融学硕士更为复杂。

我们称其为全科考研,即考察政治、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或经济类联考、431金融学,科目之间存在或的关系,考生一定要在考前明确到底考哪个。

2、就业前景:金融学毕业生可在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政府行政机构等部门就业。

2011年度中国传媒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一览表

2011年度中国传媒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一览表

附件2011年度中国传媒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一览表总序号课程名称所属大类开课学院主讲教师1 乒乓球教学与竞赛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白敬锋2 网球教学与竞赛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白敬锋3 武术散打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陈竺4 生态学基础健康教育与体育信息工程学院董跃5 十六式太极拳、剑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高敏6 网球专项提高课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刘春明7 形体健美操锻炼与欣赏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刘涛郭秋敏8 体育运动欣赏——排球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吕庆祝9 慢投垒球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乔培基10 棒球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石磊11 奥林匹克运动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宋立欣12 篮球文化与裁判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大中13 乒乓球文化与裁判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大中14 形体课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娟15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娟16 足球竞赛规则解析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鸣捷17 有氧拉丁操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欣18 舞蹈啦啦操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欣19 定向越野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志刚20 荷式篮球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王志刚21 瑜伽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闻鸣22太极功夫扇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于晶23 中国古典舞身韵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张弛24 运动、营养与健康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张云25 羽毛球教学与竞赛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赵子建26 乒乓球提高课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部钟宇静27 企业文化与CI战略经济与管理广告学院杜国清28 媒介经营管理经济与管理电视与新闻学院凌昊莹29 制片管理经济与管理电视台宣宝剑30 企业文化概论经济与管理政治与法律学院张傅、王雪野、何一冰31 媒介营销管理经济与管理广告学院张宏32 电视媒体经营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卜彦芳33 传媒经济学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程静薇赵亮金雪涛34 国际金融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方英35 证券投资经济与管理类理学院胡小莉36 信息资源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黄锐37 社会经济统计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李竹荣38 媒体资产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梁郑丽39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刘长迎、杨悦40 市场营销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刘戈41 中国税制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刘钰、王苏42 会计学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刘钰、唐自新、赵桂英43 媒体经营与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罗霆44 电视频道品牌营销与整体包装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罗霆45 营销策划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孟庆顺46 管理学原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孟庆顺、刘长迎47 财务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穆青、张颖丽48 管理运营模拟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任锦鸾、卢威49 影视商品的营销策略经济与管理类影视艺术学院司若50 博弈论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孙红51 商务智能与数据开发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孙江华、黄晓兰52 电子商务与商务网站设计经济与管理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谭志芳53 财务舞弊与反舞弊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唐自新、张黎焱54 金融学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王锦惠曲小刚55 跨文化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王娟56 财务分析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王苏、寇德广、王晓艳57 公司理财学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王晓艳、寇德广、穆青58 国际贸易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王越59 国际文化贸易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王越60 管理信息系统(变更教师)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严威、黄锐61 微观经济学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杨文、于晗62 宏观经济学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姚林青池建宇63 企业战略管理经济与管理类媒体管理学院张红64 体育运营管理经济与管理类体育部赵晓琳65 电工电子概论与仿真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白敏丹66 舞台灯光技术概论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白石磊67 单片机原理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柴剑平68 游戏概论科学技术类动画学院陈文娟69 环绕声技术科学技术类影视艺术学院陈小平70 三维实体造型科学技术类理学院陈彦杰刘静71 广播影视技术发展史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迟泽准72 物联网概论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杜怀昌73 生活中的化学科学技术类理学院方国强74 数字动画制作技术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冯欣75 网站设计与制作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龚隽鹏76 电子商务与网站建设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巩微77 数字影视编辑软件使用技法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郭建璞78 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洪志国79 媒体数据化基础科学技术类动画学院姜浩80 Micorosoft Access2007及应用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姜可扉81 基于MOS的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姜可扉82 信息安全与信息对抗概论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姜正涛83 工程数学方法科学技术类理学院康彤84 录音基础科学技术类影视艺术学院雷伟85 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are使用技法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李大震86 矢量绘画软件实用技法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李大震87 Excel的高级应用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李花88 开源3D图形应用科学技术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李建刚89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概论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李樱90 高等数学方法(2)科学技术类理学院理学院91 高等数学方法(3)科学技术类理学院理学院92 高等数学方法(1)科学技术类理学院梁瑞梅93 光纤通信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林金才94 设计图学科学技术类理学院刘静陈彦杰95 flash入门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刘青96 数值计算科学技术类理学院刘停战97 第五媒体:技术驱动与应用前景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刘燕玲98 无线电知识及应用(文科)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骆新全99 虚拟仪器技术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骆新全## 统一建模语言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石喜富##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史萍##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宋金宝## iPhone手机程序设计科学技术类动画学院孙庆杰## 智能机器人概述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孙象然## 软件测试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田沛## 软件工程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田沛## 生活中的物理科学技术类理学院田少华## 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王彤## 网络新媒体数据库应用技术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王彤## Visual Basi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王希辰## 环绕声技术科学技术类影视艺术学院王鑫## 现代光学技术科学技术类理学院王也## JS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科学技术类计算机与网络中心王兆华## 动态网页制作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温宇俊## 网站设计与制作科学技术类理学院邬丽云## 媒体内容安全与版权管理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杨成## 电视监控与平安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杨磊## 影视图像艺术处理技术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杨磊## 科技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巧用Google 百度科学技术类图书馆殷岚## 数学简史科学技术类理学院于欣妍## 网站实战科学技术类计算机学院张弛## 影视制作技术科学技术类影视艺术学院张歌东## 移动通信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张华清## 移动多媒体技术概论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张乃谦## 近代物理科学技术类理学院张霞## 游戏安全——信息安全的引申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张宜春##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张远## Linux系统应用科学技术类信息工程学院朱兵## 录音设备原理科学技术类影视艺术学院朱伟## 职场形象的自我塑造人文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赵小钦## 论语精读人文社科类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白岚玲## 宋词赏析人文社科类文学院白岚玲## 中国政治文化史专题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白文刚## 城乡社会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陈文玲## 婚姻家庭与社会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陈文玲## 《周易》与中国文化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刁生虎## 庄子与中国文化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刁生虎##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董希平## 中国传世名画赏析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董希平## 文学名著的影像解读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杜彩## 西方纪录片美学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杜彩## 文化礼仪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杜寒风## 文化遗产学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杜寒风## 中国电视剧美学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杜莹杰## 实用汉语知识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范慧琴## 现代汉语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范慧琴## 传媒社会学研究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冯波## 宗教社会学研究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冯波##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精神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耿波## 美学散步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耿波## 法制影视剧评析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韩新华## 文字与书法人文社科类文学院郝茂## 古代文化概要人文社科类文学院郝茂## 中文信息化办公基础人文社科类文学院何伟## 语音分析工具Praat 人文社科类文学院何伟## 媒体政策与法规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何勇## 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人文社科类信息工程学院胡红英##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季蕾##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江春鸣## 国学与中国审美文化人文社科类动画学院江逐浪## 韩国文化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姜连起## 《世说新语》导读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蒋成峰## 西方宗教信仰与文化精讲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荆学民## 媒介合同理论与实务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匡敦校## 民法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匡敦校## 语言符号学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李大勤## 逻辑与语言艺术导论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李大勤## 传媒法概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李丹林## 影视法与实务理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李丹林## 基督教文化概论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李贵森##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导论人文社科类传播研究院李汇群## 政治学说史专题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李静霞## 艺术哲学人文社科类影视艺术学院李胜利## 普通逻辑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李淑文## 中日韩文化比较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李顺刚## 日本文学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李顺刚## 大学生应聘语言形象塑造人文社科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李昕## 故宫国宝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李颖## 中国文化经典讲读/儒家哲学经典讲读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李有兵## 中西文化比较专题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李有兵##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研究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李玥阳## 古代汉语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李佐丰## 大学生职业指导人文社科类学生工作处林林## 现代文学流派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凌云岚## 鲁迅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刘春勇## 围棋与围棋文化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刘春勇## 写作与语言艺术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刘洪妹孟伟## 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刘婧一## 中国古代文学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刘丽文## 传统文化与历史剧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刘丽文## 物权法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刘文杰## 朋辈心理辅导理论与技巧人文社科类学生工作处刘鑫## 经典诗文诵读赏析人文社科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芦巍## 宗教学概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马成瑶## 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毛明华## 国际和平与战争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苗红妮## 亚太国际关系专题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苗红妮## 国际传播法理论与实务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彭珂##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的法律分析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戚春华## 劳动法基础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齐向梅## 周易与人生人文社科类传播研究院秦学智## 老庄人生哲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任素琴## 经济与社会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史乃新## 大学生心理知识漫谈人文社科类团委孙靖## 中国外交研究专题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孙璐##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人文社科类电视新闻学院唐远清## 汉语速记人文社科类外国语学院童之侠## 普通话正音与普通话水平测试人文社科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汪海燕## 教育与人生人文社科类发展战略规划处王保华## 美国文化与教育人文社科类发展战略规划处王景枝## 传播法基本理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王四新##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王晓丽## 古代散文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王永## 世界史通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王宇英## 中国法律史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魏晓阳## 宪法与人权法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魏晓阳## 世界政治与全球问题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肖欢容## 中国政治与外交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肖欢容## 汉字与文化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肖晓晖## 《老子》讲读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肖晓晖## 日常生活社会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谢进川## 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谢筠## 中国现代戏剧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谢筠## 都市语言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邢欣## 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人文社科类对外汉教学院邢欣## 社交礼仪人文社科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熊征宇## 网络语言概论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许蕾## 广告语言概论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许蕾## 世界民族问题研究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许铁兵## 现代中国与世界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许铁兵## 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文社科类文学院颜浩## 周氏兄弟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颜浩## 世界边界争端研究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杨勉## 世界热点问题研究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杨勉## 世界文明理论名著赏析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杨倩## 中国戏曲经典欣赏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杨秋红##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人文社科类高等教育研究所杨树雨## 经济法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杨孝怀## 西方哲学史讲座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杨雁鸿## 影像与人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姚皓韵## 诗经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姚小鸥## 公共关系概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姚旭## 国际组织概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仪名海## 全球公共议程与全球治理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仪名海## 心理学电影解读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阴军莉## 公共外交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桂珍## 十七年(1949-1966年)文学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张宏## 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张鸿声## 当代文化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张鸿声## 传媒法概论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鸿霞## 媒介侵权与维权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鸿霞## 唐宋诗词审美鉴赏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张晶## 幸福心理学人文社科类学生工作处张静## 经济学基础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静敏## 电影与人生哲学人文社科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张鹂## 中外服装史人文社科类影视艺术学院张玲## 有效沟通人文社科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张路斯## 古代汉语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张民权## 伦理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萍## 英国社会与文化人文社科类外国语学院张彤##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晓峰## 西方现代政治思想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张晓峰## 数字资源检索与应用人文社科类图书馆张秀坤、南玉霞## 中国电影中的都市文化人文社科类文学院张一玮## 中西文化漫谈-电影及民俗等维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赵波## 国际政治经济学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赵洪斌## 经济应用文写作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赵华伦## 电视语言概论人文社科类文学院赵雪##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专题讲座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赵永如##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周凯## 红楼梦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朱萍## 明清小说研究人文社科类文学院朱萍## SPSS数据分析技术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朱依娜## 社会学理论与生活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邹千江## 中西社会思想比较专题人文社科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邹千江## 报刊阅读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陈凯## 高级英语听说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邓磊## 英语语音语调技能训练与提高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邓磊## 英语散文名篇赏析外语类外国语学院丁维莉## 旅游英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付江## 法语精读外语类外国语学院盖莲香## 简明法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盖莲香尹明明、徐海燕## 影视翻译与制作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顾铁军## 实用英语翻译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郭新张轶蓓## 英语语音外语类文学院哈澍## 口译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郝险峰## 互动英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郝小梅## 美国新闻简史外语类外国语学院贺文发## 英语学术写作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洪丽## 英语新闻采访与报道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洪丽、李佐文、吴敏苏、Jason ## 中西文化比较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候福莉## 日语精读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黄美华## BBC社会与文化听说训练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黄小强## 日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李立军## 传播学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李烨辉## 英语演讲艺术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廖锦瑾## 中英语言文化对比外语类文学院吕东莲## 英语经典影视剧作赏析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吕晓志## 影视译制概论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麻争旗## 译制片赏析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麻争旗## 笔译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马建丽## 英语高级阅读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阮宇冰## 英语精读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阮宇冰## 英美戏剧外语类外国语学院舒笑梅## 新媒体英语外语类动画学院宋戈## 西班牙语初级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宋海莲## 实用法语入门外语类外国语学院童之侠## 中国文化遗产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汪涛## 新闻英语视听说外语类外国语学院王红## 日语外语类研究生院王文勋## 日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王玉霞王俊英## 英语演讲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吴敏苏## 动感英语课堂外语类文学院徐娟## 国际新闻编译外语类传播研究院徐琴媛## 广告英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严玲## 美国历史与文化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杨峰## 意大利语(初级)/中级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杨柳、朱益姝## 中西文化比较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杨敏## 商务英语(高级)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杨洋## 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外语类外国语学院曾晖## 基础法语外语类动画学院张骏## 英语语言与文化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张彤## 英美诗歌选读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张晓黎## 韩国语言文化外语类外国语学院郑梅## 实用旅游英语外语类信息工程学院钟丹丹## 危机中的话语传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庄琴芳## CNN(VOA/BBC)新闻英语外语类外国语学院庄琴芳## 流言传播:社会、公众与传媒新闻传播类传播研究院蔡静## 新媒体技术概论新闻传播类新媒体研究院曹三省## 实用媒体写作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曹晚红## 当代报刊编辑艺术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曹晚红## 电视节目主持现状与对策新闻传播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査谦## 新闻报道原理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陈作平## 广告文案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初广志## 电视新闻直播与报道新闻传播类电视新闻学院崔林## 电视购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新闻传播类团委邓文卿## 广告学概论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丁俊杰## 新闻统计学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丁迈## 传播效果研究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段鹏## 新闻编辑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方毅华## 公关媒介应用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冯丙奇## 公共关系:理念与实践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冯春海## 欧美新闻理论前沿新闻传播类传播研究院甘露## 电视广告新闻传播类中传资产管理公司高萍## 电视新闻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高晓虹## 大众传播与著作权新闻传播类政治与法律学院龚灏## 中国新闻史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哈艳秋## 舆论学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韩运荣## 纪录片创作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何苏六## 传播学新闻传播类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 中国媒介问题研究新闻传播类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 广告策划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黄升民## 俄罗斯大众传媒研究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贾乐蓉## 新闻理论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雷跃捷## 广播直播节目制作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中心李俊梅##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李舒## 中国广播电视史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李煜## 视听语言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李智## 国际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类传播研究院刘昶## 媒介与社会新闻传播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刘东建## 纪录片精品赏析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刘坚## 数字时代的媒介新闻传播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刘婧一## 电视新闻采访实务新闻传播类电视台刘谦## 广播广告理论与操作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刘英华## 中外广告史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刘英华## 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中心刘忠## 大众文化导论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刘自雄##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实训新闻传播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马谛##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孟群、高晓虹## 新媒体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类文学院孟伟## 美国电视概论新闻传播类文学院苗棣## 新闻发言人实务新闻传播类电视台牛慧清## 纪录片的文化历程新闻传播类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宋素丽##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新闻传播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宋晓阳## 电视文化传播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隋岩## 中国文化传统与对外传播新闻传播类政治与法律学院孙英春## 电视影像语言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孙振虎## ENG节目制作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中心汤思民、张俊、刘忠## 网络舆情概论新闻传播类电视新闻学院唐远清## 电视新闻实务与解析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田维钢## 报刊创意与策划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涂晓华## 传媒法规与伦理新闻传播类电视新闻学院王军## 女性媒介专题新闻传播类传播研究院王琴## 说服式传播—记者主持人传播的实战技巧新闻传播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王青## 电视编辑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王晓红## 中外媒介研究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王宇## 危机报道研究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王宇## 视觉传播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吴炜华## 广告设计思维与训练新闻传播类广告学院吴学夫## 传播学引论新闻传播类外国语学院肖弦弈## 电视写作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徐舫州、李智##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新闻传播类影视艺术学院徐智鹏## 新闻写作新闻传播类电视与新闻学院杨凤娇。

研究生外国语教学管理办法

研究生外国语教学管理办法

研究生外国语教学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关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熟练的专业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英语包括英语和英语口语,其中英语为学位必修课,英语口语为选修课。

硕士研究生英语包括英语学位课、选修课,其中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再分为英语和科技英语写作。

第四条英语1.教学要求按照《关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执行。

2.教学安排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计2学分,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

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课内学时为48学时,计3学分,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

3.免修免考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请免修研究生英语课程: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或具有专业英语八级证书者;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或具有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证书(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含425分),或具有专业英语八级证书者,可申请免修免考英语课程,成绩记载为“免修”,获得相应学分。

符合免修条件者须登录“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填写《研究生英语免修审批表》,并提交、打印,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学生本人及导师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审核后报送研究生院。

第五条科技英语写作1.教学要求按照《关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和我校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执行。

2.教学安排科技英语写作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计2学分,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第六条外语选修1.英语口语硕士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计2学分,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博士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的课内学时为16学时,计1学分,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2.第二外语学校鼓励英语水平高的研究生修读第二外语课程。

中国传媒mpa课程设置

中国传媒mpa课程设置

中国传媒mpa课程设置随着中国传媒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一行业中。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设立了MP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课程。

MPA课程主要面向那些希望在传媒行业中担任管理职位的学生,旨在培养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传媒管理人才。

首先,MPA课程设置了一系列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在传媒领域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些核心课程包括传媒管理、传媒经济学、传媒法律、传媒伦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传媒行业的运营模式、经济规律以及法律法规,并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MPA课程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在特定传媒领域的需求。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广告传媒、电视传媒、网络传媒等方向的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将深入研究特定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管理方法及创新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些领域的变化和挑战。

此外,MPA课程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实际项目合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体验真实的传媒工作环境。

同时,MPA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拓宽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MPA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程设置中,学生将有机会参加领导力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此外,MPA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论文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传媒大学的MPA课程在传媒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领导能力培养,该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卓越管理和领导能力的传媒管理人才,为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代码:050102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2017.6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版):专业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专业代码:050102一、培养目标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 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生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诚挚合作的工作作风,有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精神。

2. 业务上,要求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高度综合和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纯熟地进行该语言的听、说、读、写、译,并具有相当的外语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01.应用语言学的历史及理论02.计算语言学03.传媒语言研究04.对外汉语教学05.语言教学三、学制与学分全日制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学制为3年(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分为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三大环节。

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环节实行学分制。

博士生在其导师(组)的指导下,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具体制订其本人的《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原则上必须在第1个学年内完成,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总体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

博士生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如下:博士生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四、培养方式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博士生掌握创造性研究的工作方法,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同时,也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和开展学术交流,以达到加深基础、拓宽知识面、掌握学术前沿之目的。

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学术型硕士专业名称:文艺学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2017.6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版):专业名称:文艺学(专业代码: 050101)一、培养目标文艺学专业是人文学科之重要学科,研究文学活动、文学事实及相关艺术、文化活动,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总起来说是让在校期间的硕士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且具有应用于文艺实践的能力,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方向能够对理论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重要的文论家的文论思想、美学家的美学思想进行辩证的分析,古为今用。

马列文论与文艺学基本理论方向要求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与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关注文艺实践,对文艺学与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较为清楚的了解与认识,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提升。

西方文艺理论方向则要求能够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线索较为熟悉,能够较系统地分析西方文艺理论家的思想,评价其地位与影响。

审美文化方向则需了解审美文化之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既可开展对大众文化的积极探索,也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审美意识进行研究。

文艺批评方向要求能够对中外文艺作品、作家进行科学的批评,具有一定的学理性与针对性,对于文艺创作与批评有建设意义。

二、培养要求通过对文艺学学科及其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与研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并能满足社会尤其是影视新闻出版传媒机构、政府机关、文艺社会团体及院校需要的文艺学方面高层次专门实践人才。

使硕士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得到相应的科研训练。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与计算机工具,在文艺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从事实践工作。

具有延伸与拓宽自己的知识与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方向应与招生目录相符)0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0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03西方文艺理论04审美文化学05文艺批评四、学制与学分1、学制要求与培养环节:本专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制为3年,分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与实习实践三个环节。

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材

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材

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材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教材结合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从教材的整体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材的整体设置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材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教材。

每个级别的教材都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囊括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几个模块。

教材的编写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听力:教材中的听力部分以真实的日常对话和文章为基础,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学生在听力练习中能够接触到各种语速、语调和口音,提高他们的听力自信心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2. 口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材通过有趣的对话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材中还包括相关的语音练习,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方面的问题。

3. 阅读:教材的阅读部分涵盖了各种不同主题和文体的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名人演讲、社会热点话题等内容,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4. 写作:写作是英语学习中能力的重要展示方式。

教材中的写作部分涵盖了常见的写作形式,如应用文、议论文等。

学生在教材中学习写作技巧和范例,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三、教学方法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和运用所学知识;强调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具体任务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总之,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教材通过科学的设置、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国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和有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上(2年内有效)
④所有类别硕士生GRE成绩2000(2400总分)、1300(1600总分)以上(2年内有效)⑤所有类别硕士生GMAT成绩700分以上(2年内有效)
⑥CET6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优秀或550分以上(含)(2年内有效)
⑦本科阶段为英语专业并已通过专业八级考试
⑧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本科以上(含)学位(须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⑨ WSK(PET 5)考试合格(2年内有效)
⑩所有类别硕士生BEC考试高级(HIGHER)证书(2年内有效)
⑪所有类别硕士生TOEIC成绩800分以上
2.B类:修习英语文化与媒介英语课程
硕士研究生中未达到上述免修免考条件,但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即达到425分)或已通过专业英语四级的同学参加英语文化与媒介英语课程的学习。

①2学时/周/课程、4学分/课程
②教学内容:英语文化与媒介英语。

③由外国语学院选派教师授课。

④学生参加课堂学习,上交作业,且须通过期末考试,即获得成绩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⑤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可以申请重修,重修手续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办理。

(请阅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暂行办法》)
⑥外国语学院按照专业安排学生学习相应课程。

⑦开设的课程为:
“英语文化”课程包括:英国文学名著赏析、美国文学名著赏析、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流、英语演讲与辩论、翻译、英语报刊阅读、旅游英语、商贸英语等。

“媒介英语”课程包括:新闻传播论著选读、媒介英语阅读、英语新闻采写与编译、英语新闻视听、广告英语、影视艺术论著选读、英语影视节目赏析、信息通信论著选读等。

注:(1)上述课程为目前所能开设课程,待师资等条件充分后,将增加该部分选修课程。

(2)上述课程会根据师资等原因有所增减。

3.C类:修习英语基础阶段课程
未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即达到425分)或未通过专业英语四级的同学参加英语基础阶
段课程的学习。

①学生共参加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4学时/周、共4学分。

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

教学内容:《传媒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主要以传媒英语为主的语言教学,包括专业词汇、专业理论的英语阅读以及英语实践与操作。

②成绩评定:
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作业:40%;期末考试:60%。

③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可以申请重修,重修手续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办理。

(请阅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暂行办法》)4.所有硕士研究生须通过学校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外语学位考试”才能获得硕士学位,具体内容参见考试规定。

二、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
根据入学成绩及其他外语水平证明,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分为以下两类:
1.A类:免修免考
博士研究生达到下列水平之一的,可申请英语免修免考,附以下条件之一的证件复印件,交研究
生院培养办,批准后,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①在博士生入学考试中达到一定分数(当年适用)的学生(具体分数线由外国语学院确定)②TOEFL成绩达到610(677总分)、255(300总分)、103(120总分)(2年内有效,以入学年份计算,下同)
③IELTS成绩学术类6.5分以上(2年内有效)
④GRE成绩2000(2400总分)、1300(1600总分)以上(5年内有效)
⑤GMAT成绩700分以上(5年内有效)
⑥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优秀或550分(5年内有效)
⑦本科或硕士阶段为英语专业,或其他专业已通过专业8级考试
⑧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本科以上(含)学位(须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⑨WSK(PET 5)考试合格(2年内有效)
⑩所有类别硕士生BEC考试高级(HIGHER)证书(2年内有效)
⑪所有类别硕士生TOEIC成绩800分以上
2. B类:修习英语课程
学生在一学期内修完英语课程,4课时/周,共4学分。

①教学内容:阅读与写作:2课时,精读和泛读结合;
听说:2课时,侧重于基础听说和新闻的听说训练。

②成绩评定:平时:40%;期末考试:60%。

③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可以申请重修,重修手续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办理。

(请阅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暂行办法》)
三、研究生日语、俄语教学
1.日语、俄语教学安排
①达到规定程度的日语、俄语学生可申请免修免考,获得相应学分。

日语免修免考资格:日语能力考试达到一级水平
俄语免修免考资格:通过俄语专业八级考试
②学习日语、俄语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同堂上课。

③学习日语、俄语的硕士生共参加一个学期的学习,2学时/周,共4学分。

学生参加课堂学习,
上交作业,通过期末考试,即获得成绩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④通过期末考试则获得相应的学分,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可以申请重修,重修手续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办理。

(请阅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暂行办法》)
⑤学期成绩构成: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70%。

⑥学习日语、俄语学生的学位外语考试单独进行。

四、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英语教学
1.硕士研究生中的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英语课程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安排,母语为英语的硕士研究生免修并免考。

2.硕士研究生中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学位英语不作要求。

3.博士研究生中的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外语学习依照正常博士研究生教学安排进行;母语为英语的博士研究生免修并免考。

五、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1.由研究生院负责安排其教学
六、在职专业硕士的外语教学
1.在职专业硕士(包括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和MBA)的英语教学单独安排。

2.在职专业硕士须参加“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考试”,作为其获得学位的条件之一。

七、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1.该类学生不参加课堂英语学习
2.该类学生须参加“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考试”作为其获得学位的条件之一。

八、课外教学
1.定期举办英语文化和媒介英语方面的讲座
2.定期举办英语教学学生座谈会
3.举办各种英语竞赛活动和英语文化活动
4.举办英语角或英语沙龙等活动
九、教学管理
1.所有研究生的公共外语教学由外国语学院与研究生院负责管理,由外国语学院具体执行。

2.所有教师(包括外国语学院外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由外国语学院统一管理。

十、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考试
该项考试由研究生院和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作为硕士学位授予评定的条件之一,通过该考试则视同为达到学位英语要求。

此考试为英语
能力考试,故需要学生在英语基础应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或专业英语学习方式进行准备。

1.考试目的:考察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科方向的专业英语能力。

2.考试内容:英语基本技能、学科方向专业英语技能(包括对新闻传播、影视艺术、信息通信等专业方向专业英语技能的考察)。

3.考试资格:各类别硕士研究生。

4.考试时间:第二、三、四学期(2年制),第
二、三、四、五、六学期(3年制)及毕业后一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