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主要增修订内容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2.1制剂通则论述框架和技术要求进⼀步完善2.1.1系统修订制剂通则整体框架0100制剂通则旨在通过对药物制剂的总体论述来指导医药⼯作者对不同剂型、亚剂型进⾏合理的应⽤。

《中国药典》2015年版制剂通则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化学药和⽣物制品制剂通则的简单整合,缺少关键考察项的汇总和归纳。

为进⼀步引导⽣产企业全⾯关注制剂⽣产质量控制和整体要求,对0100制剂通则进⾏修订,主要修改包括两个⽅⾯:⾸先完善了叙述结构。

从药物制剂制备的原则“安全、有效、可控、依从性”的⾓度出发,增加对剂量单位均匀性、稳定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剂型与给药途径、包装与贮藏和标签与说明书等部分的分论述;强调中药制剂在整个⽣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关注每个关键环节的量值传递规律。

其次,完善了具体内容。

提出剂量单位均匀性的要求,保障制剂⽣产质量的批间和批内药物含量等的⼀致性,体现制剂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在稳定性中提出复检期概念,促进⽣产企业根据产品⾃⾝的稳定性特性进⾏前瞻性的质量考察;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中提出“通过⼈体临床试验证明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后,药物才能最终获得上市与临床应⽤”,提⽰上市制剂的处⽅和⼯艺不得随意变更。

2.1.2系统修订各制剂通则的框架和表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制剂通则统⼀了各剂型论述框架及主要制备技术的简单论述。

除0110糊剂及0186膏剂外,其他36个剂型均不同程度修订了体例格式。

为进⼀步统⼀⽬前各剂型的表述问题,规范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项下内容,按照原辅料→⼯艺与技术→质量与控制→包装与使⽤→贮存与运输等五⽅⾯的技术要点,着重补充⼤多数剂型缺少的⼯艺与技术⽅⾯的阐述。

增加特殊亚剂型临床使⽤关注点,如泡腾⽚不得直接吞服等,指导临床合理⽤药。

2.1.3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体现《中国药典》的先进性和对我国临床成熟新制剂技术的⽀持。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增修订概况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增修订概况

中国药品标准DrugStandardsofChina2021,22(1) ·5 · 第一作者简介:赵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制品研发及质量控制。

Tel:010 67079598;E mail:zhaoxiong@chp org cn 通讯作者简介:郭中平,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制品。

Tel:010 67079561;E mail:guozhongping@chp org cn《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增修订概况赵雄,王晓娟,曹琰,郭中平(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100061)摘要: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物技术产品国家标准的不断提升。

本文介绍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及相关通用技术要求的增修订概况,阐释了增修订的考量和特点,旨在为正确理解和执行生物技术产品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品;国家标准;增修订中图分类号:R92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56(2021)01-0005-05doi:10 19778/j chp 2021 01 001UpdatesandAmendmentsofBiotechnologyProductsin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Ⅲ)ZHAOXiong,WANGXiaojuan,CAOYan,GUOZhongping(ChinesePharmacopoeiaCommission,Beijing100061,China)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thebiotechnologyindustryhaspromoted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nation alstandardsforbiotechnologyproducts Theupdatesandamendmentsofbiotechnologyproductsandgeneralrequirementsin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Ⅲ)areintroduced,andtheconsiderationsandcharac teristicsoftherevisionsareexplained Thataims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accurateunderstandingandimple mentationofnationalstandardsforbiotechnologyproducts.Keywords:biotechnologyproducts;nationalstandards;updatesandamendments 生物技术产品是指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的大分子生物制品[1]。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

第一作者简介:曹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制品。

Tel:010 67079595;E mail:caoyan@chp org cn 通讯作者简介:郭中平,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制品。

Tel:010 67079561;E mail:guozhongpin@chp org cn《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曹琰,王晓娟,赵雄,郭中平(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100061)摘要:《中国药典》是中国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目前已正式发布。

本文通过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三部的增修订情况进行介绍,分析新版药典的特点及其修订原因,以期广大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更好地执行新版药典。

关键词:中国药典;药品标准;新增与修订中图分类号:R92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56(2020)-4-0290-5doi:10 19778/j chp 2020 04 002Updatesandamendmentsof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Ⅲ)CAOYan,WANGXiaojuan,ZHAOXiong,GUOZhongping(ChinesePharmacopoeiaCommission,Beijing100061,China)Abstract:The"ChinesePharmacopoeia"isthelegalbasisfordrugdevelopment,production,operation,use,su pervisionandmanagementinChina,andithasbeenissued Thisarticleintroducesupdatesandamendmentsaswellasmajorfeaturesandreasonsforitsrevision,of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Ⅲ)forbetterun derstandingandimplementationofthelatesteditionofthepharmacopoeia.Keywords:ChinesePharmacopoeia;drugstandard;updatesandamendme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科学为基础,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为指导,结合生物制品特点,围绕《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高与淘汰相结合,扩大了品种收载范围,强化了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完善了国家药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推动了现代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主要增修订内容介绍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主要增修订内容介绍

第一作者简介:岳志华,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控制及国家药品标准制定。

Tel:010 67079576;E mail:yuezhihua@chp org cn通讯作者简介:李慧义,研究员: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控制及国家药品标准制定。

Tel:010 67079550;E mail:lihuiyi@chp org cn《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主要增修订内容介绍岳志华,王志军,程奇蕾,王绯,周怡,张筱红,岳瑞齐,李慧义(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100061)摘要:《中国药典》2020年版即将颁布实施。

本文从《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的制定过程、体例优化、品种遴选、通用名规范、凡例修订以及正文品种标准增修订情况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并相应举例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版药典。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增修订;药品标准提高中图分类号:R92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56(2020)-4-0285-5doi:10 19778/j chp 2020 04 001Updatesandamendmentsof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Ⅱ)YUEZhihua,WANGZhijun,CHENGQilei,WANGFei,ZHOUYi,ZHANGXiaohong,YUERuiqi,LIHuiyi(ChinesePharmacopoeiaCommission,Beijing100061,China)Abstract:ThePharmacopeia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2020(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ChP2020)willbepromulgatedandimplementedsoon Thisarticleintroducestheestablishmentprocedureofdrugqual itystandards,standardformatoptimization,drugselection,druggenericnamesandmainrevisionofmonographsandgeneralnoticesoftheChP2020(VolumeⅡ),andprovidessomeanalysisandexplanationexamples,whichwillhelpthereaderstounderstandandimplementtheChP2020.Keywords: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Ⅱ)(ChP2020,volumeⅡ);Updatesandamendmentsofthedrugqualitystandards;Drugqualitystandardimprove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1]的编制工作历时又一个五年,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并于2020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

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2.1制剂通则论述框架和技术要求进一步完善2.1.1系统修订制剂通则整体框架0100制剂通则旨在通过对药物制剂的总体论述来指导医药工作者对不同剂型、亚剂型进行合理的应用。

《中国药典》2015年版制剂通则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制剂通则的简单整合,缺少关键考察项的汇总和归纳。

为进一步引导生产企业全面关注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和整体要求,对0100制剂通则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完善了叙述结构。

从药物制剂制备的原则“安全、有效、可控、依从性”的角度出发,增加对剂量单位均匀性、稳定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剂型与给药途径、包装与贮藏和标签与说明书等部分的分论述;强调中药制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关注每个关键环节的量值传递规律。

其次,完善了具体内容。

提出剂量单位均匀性的要求,保障制剂生产质量的批间和批内药物含量等的一致性,体现制剂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在稳定性中提出复检期概念,促进生产企业根据产品自身的稳定性特性进行前瞻性的质量考察;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中提出“通过人体临床试验证明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后,药物才能最终获得上市与临床应用”,提示上市制剂的处方和工艺不得随意变更。

2.1.2系统修订各制剂通则的框架和表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制剂通则统一了各剂型论述框架及主要制备技术的简单论述。

除0110糊剂及0186膏剂外,其他36个剂型均不同程度修订了体例格式。

为进一步统一目前各剂型的表述问题,规范统一“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项下内容,按照原辅料→工艺与技术→质量与控制→包装与使用→贮存与运输等五方面的技术要点,着重补充大多数剂型缺少的工艺与技术方面的阐述。

增加特殊亚剂型临床使用关注点,如泡腾片不得直接吞服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1.3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体现《中国药典》的先进性和对我国临床成熟新制剂技术的支持。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权威性规范和指导性文件,是我国实施《药品管理法》的法定依据。

作为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内容,《中国药典》编订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高度重视。

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补本经过严谨审定,对药品的质量、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全面更新和补充,以满足国内外新药研发和生产需求,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补本共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编附则》四部分,分别对药品的命名、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使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新版《中国药典》中,增加了大量国产新药的相关内容,包括对新药的质量标准、鉴别方法、检测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规定。

同时,针对一些常用药品和化学品的质量标准也进行了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此外,新版《中国药典》还对一些生物制剂、中草药提取物、天然药物等进行了新增和修订,以符合现代医药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和特殊用途药品也进行了新增内容,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在编订过程中,《中国药典》四部增补本充分体现了科学、全面、权威的原则,保证了药品质量标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和对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的引进,使得新版《中国药典》更加符合国际通行标准,有利于我国药品进出口和国际合作。

针对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和健康领域发展需求,《中国药典》四部增补本也着重对一些疫情相关药品和药物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时期,《中国药典》对于防控疫情和救治疾病的药品标准指南,将更有利于我国药品生产和医疗救治。

新版《中国药典》的出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将对我国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同时,新版《中国药典》还将对我国药品标准制定和实施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推动我国药品生产技术创新,提升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国内外药品交流与合作。

2020中国药典三部全文内容

2020中国药典三部全文内容

2020年我国药典三部(简称2020年版药典)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文献,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2020年版药典的全文内容进行介绍,分析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公众健康的意义。

一、2020年版药典的编纂背景2020年版药典是我国药典的第三次修订,是在充分吸取前两次版本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情况而编写的。

本次修订共分为三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我国药典附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编》。

编纂工作由我国药典委员会牵头,全面深化对药品的审评审核工作,力求使药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二、2020年版药典的主要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药典的主体部分,详细收录了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的药材、制药工艺、理化性质、炮制鉴别、贮藏和药用等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多种药材,并对中药鉴别、品质评价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以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 《我国药典附录》《我国药典附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补充和扩展,主要包括了罕用药材和一些外国传入的新药材等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我国药典附录》增加了对罕用药材的详细描述和鉴别方法,以帮助临床上遇到少见药材时的鉴别和使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编》是对已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现代化补充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国际通用的一些新增药材和用药技术的收录。

在本次修订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补编》新增了多种国际通用的药材和药物制剂制备技术,以满足医药行业对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求。

三、2020年版药典对医药行业的影响2020年版药典的发布对医药行业有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它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权威的药品质量标准,有助于规范药品生产和监管,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它促进了中医药传统药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了对中药材的产地保护和质量控制,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
摘要:
一、前言
二、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的概述
三、增补本的主要内容
1.药品品种的增加
2.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
3.药品生产技术的更新
四、增补本对我国药品研发与生产的影响
五、结论
正文: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是我国药品行业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于推动我国药品研发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增补本进行概述。

首先,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在药品品种方面进行了大量扩充。

新增品种涵盖了临床急需、短缺药品及各类药品,使药典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其次,增补本对药品质量标准进行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原有药品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使药典中的药品质量标准更加科学、严谨,有利于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增补本还收录了药品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包括新型制剂、生物技术
药品等领域的技术更新,体现了我国药品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增补本对我国药品研发与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它推动了药品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了药品质量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难溶性药物制成的口崩片,还应进行溶出度检查(通则0931),对于经 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制成的口崩片,还应进行释放度检查(通则0931) 除另有规定外,非包衣片应符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通则0932) 根据原料药物和制剂的特性,除来源于动、植物多组分且难以建立测定方法 的片剂外,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应符合要求。
编号 0500
0502 0512 0531 0532 0600 0631 0632 0633 0700 0701 0702
通则名称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新增) 临界点色谱法(新增) 物理常数测定法
pH值测定法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黏度测定法 其他测定法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
0101片剂
口腔贴片应进行溶出度(通则0931)或释放度(通则9031)检查 分散片应进行溶出度(通则0931)和分散均匀性检查 缓释片应符合缓释制剂的有关要求(通则9013)并进行释放度(通则0931)
检查 肠溶片除另有规定外,应进行释放度(通则0931)检查 除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口崩片外,口崩片应进行崩解时限检查(通则0921)。
二部原附录名称 ⅠⅡⅢⅣⅤⅥⅧ ⅤB薄层色谱法 ⅤD高效液相色谱法
ⅥH pH值测定法 ⅨG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ⅥG黏度测定法
ⅦA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ⅦB非水溶液滴定法
0800 0900
编号
0801 0821 0831 0832 0861
0901 0902 0903 0904 0921 0923 0931 0941 0942 0982
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重量差异】 【崩解时限】
崩解时限检查法(通则0921)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分散均匀性】 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通则0921)检查,不锈钢丝网的筛孔内径为710μ m,水温为 15~25℃;取供试品6片,应在3分钟内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 【微生物限度】 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和控制菌检查法(通则 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检查,应符合规定。
编号
1101 1121 1143
1421
8002 8003 8004 8005 8006 8061
通则名称 生物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 抑菌效力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灭菌法 中药 生物制品相关检查方法 试剂与标准物质 试药 试液 试纸 缓冲液 指示剂与指示液 滴定液 标准品 对照品
编号 9000
9001 9011 9013 9015 9101 9102 9103 9203 9204 9205 9206 9601 9621 9622 9901
0102注射剂
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在1μ m 以下,不得有大于5μ m的乳滴。(丙泊酚项下2015版药典未收入)
多剂量包装的注射液可加适宜的抑菌剂,在制剂确定处方时,该处方的 抑菌效力应符合抑菌效力检查法(通则1121)的规定。
通则名称 制剂通则
片剂 注射剂 胶囊剂 其他通则 药用辅料 制药用水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通则 一般鉴别试验 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部原附录名称 ⅠⅡⅢⅣⅤⅥⅧ
ⅠA片剂 ⅠB注射剂 ⅠE胶囊剂
Ⅱ药用辅料
第二增补本 Ⅲ一般鉴别试验 Ⅳ分光光度法 ⅣA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ⅣC红外分光光度法 Ⅳ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主要增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名称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总则” 内容包括2010版药典一部、二部、三部的附录(现改名为“通则”)
内容和药用辅料品种正文。 详情如下:
编号 0100
0101 0102 0103 0200 0251 0261 0291 0301 0400 0401 0402 0406
【装量差异】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胶囊剂,一般不再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
【崩解时限】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剂,一般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04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检查项
【装量】 注射液 第一种检查法 与2010版一致 也可采用重量除以相对密度计算装量。准确量取供试品,精密称定,求出每 1ml供试品的重量;精密称定用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出或缓慢倾除供试品 内容物的重量,再除以供试品相对密度,得出相应的装量。
【装量差异】注射用无菌粉末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一般不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通则名称 限量检查法 氯化物检查法 重金属检查法 干燥失重测定法 水分测定法 残留溶剂测定法 特性检查法 溶液颜色检查法 澄清度检查法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可见异物检查法 崩解时限检查法 片剂脆碎度检查法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最低装量检查法 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
1100
1400 2000 3000 8000 8001
0103胶囊剂
肠溶胶囊应符合迟释制剂(通则9013)的有关要去,并进行释放度(通 则0931)检查
根据原料药物和制剂的特性,除来源于动、植物多组分且难以建立测定 方法的胶囊剂外,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应符合要求。必要时, 内容物包衣的胶囊剂应检查残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 9.0%。
通则名称 指导原则 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 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 药物引湿性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 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研究指导原则 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 药用玻璃材料和容器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制备指导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