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异常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表现

五、继发性肺肿瘤 (肺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 of pulmonary
肺转移瘤
肺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头颈 部、乳腺、消化系统、肾、睾丸、 骨等原发恶性肿瘤均易转移到肺部。
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 移,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三 、 肺结核
病理与临床
临床表现以发热(午后低热)、 盗汗、咳嗽、气急、消瘦为主,可 出现结核中毒症状,有时可出现胸 痛咯血。
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
三 、 肺结核
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 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 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 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病变的形态、密度及范围等方面有限度, 且不能保留影像资料,因而此种方法逐 步被胸部摄片所代替。
透视
方法简单 多体位、 动态观察
不易发现 细小病变 没有永久 记录
胸部摄影
摄片是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最基本的方法。
1、正位:通常为后前位,X线自背部射入。 2、侧位: 患侧胸壁靠片,X线自健侧射入。 3、斜位:常用于显示肋骨腋段的骨折。
度影,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多见于两肺 上叶。
增殖性病变(肉芽肿)中等密度圆形或 类圆形病灶,边缘清楚。
纤维化病变:为吸收好转后遗留改变, CT呈中等偏高密度,形态不规则,粗细不均, 走向紊乱。
钙化病变:为结核后遗留钙质沉着, CT 呈高密度。 CT值100—500HU。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的类 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按组织类型分为:① 鳞状细胞癌; ② 小细胞癌;③ 腺癌;④ 大细胞癌。
胸部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最终版

表现为多形性病灶,如渗出、增殖、干酪坏死、钙化和纤维化等, 易形成空洞和播散。
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改变鉴别
肺水肿
肺栓塞
表现为蝶翼状阴影,肺 门周围血管增粗、模糊。
表现为楔形阴影,尖端 指向肺门,底部与胸膜
相连。
肺不张
肺气肿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体积 缩小,密度增高,邻近
结构向患侧移位。
表现为肺透亮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监测治疗效果
03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影像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 影像检查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检查技术进行融合, 如CT、MRI、PET等,可以更全 面地评估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密度特征
良性肿瘤密度均匀,多无钙化;恶 性肿瘤密度不均,可出现坏死、囊 变和钙化。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长期随访形态 变化不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短 期内可出现明显形态和密度变化。
不同病原体感染鉴别
细菌性肺炎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可伴有支气管充 气征。
病毒性肺炎
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小片状阴影或磨玻璃样改变。
02
常见胸部疾病影像表现
肺炎
01
02
03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片状、云雾状 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 糊。
伴随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症治 疗如止咳、化痰等。
肺结核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点状、结节状、 索条状阴影,密度不均匀, 边缘较清晰。
胸部影像诊断正常影像介绍

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如症状、体 征等,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MRI图 像。
05
正常胸部影像表现
正常X线胸部影像表现
胸廓对称
正常X线胸部影像中,胸廓左右 两侧对称,无畸形或异常凸起 。
肺部纹理清晰
正常的肺部纹理清晰,无增粗 或模糊的现象。
肺野透亮度正常
肺野透亮度正常,无增高或降 低的现象。
肋骨
肋骨呈环形,左右对称, 主要作用是支撑胸廓,保 护胸腔内的脏器。
脊柱
位于背部正中,主要作用 是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 神经根。胸部软组织结构 Nhomakorabea皮肤
覆盖在胸部表面的组织, 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 觉等功能。
肌肉
包括胸大肌、胸小肌等, 主要作用是控制呼吸和运 动。
脂肪
分布在胸部皮下组织中, 具有缓冲和保温的作用。
X线的成像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人体组织 ,但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当X线穿过人体后 ,会留下不同的影像。
X线胸部影像构成要素
胸廓
纵膈
胸廓是胸部X线影像的主要构成部分,呈椭 圆形或圆形,由肋骨、胸骨、脊柱等组成 ,正常时两侧对称。
纵膈位于胸廓中央,由心、肺、大血管等 组成,在X线影像中呈较暗的区域。
胸部血管结构
动脉
包括主动脉、肺动脉等,为胸腔 内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静脉
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主 要作用是回流血液。
毛细血管
是血管系统中的最小血管,主要 作用是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
02
胸部X线影像基础
X线产生及成像原理
X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运行的电子撞击靶物质时产生的,当电子被高能 量加速至高速后,撞击特定的靶物质,如金属钨,会产生高 能量的电磁波,其波长位于0.01-10nm之间,落在可见光的 范围内。
胸部CT常见病

.
33
常用的窗宽和窗位
肺窗:其窗位为-400一-700Hu,窗宽为 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
纵 隔 窗 , 其 窗 位 为 3 0 — 6 0 Hu, 窗 宽 为 300—500Hu,适于观察纵隔内的结构。
.
34
1.纵隔胸腔入口平面:
该平面相当胸骨切迹水平,包括两肺尖及上纵隔。 气管居中线在胸椎前方,气管与胸椎间略偏左为 食管断面。
一般将直径小于2cm者称为结节,直径大 于2cm者称为肿块。
包括良恶性肿瘤,炎性假瘤,球形肺炎,
机化性肺炎,真菌感染,细支气管囊肿,
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球形肺不张,结
核球等。
.
79
观察重点
大小:病变大小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 指标。病变越小,良性概率越高,反之, 病变越大,恶性概率越高。
随着检查技术和方法的提高,很多恶性 肿瘤在很早期就被检出
.
18
6. 肺实质与肺间质
1、肺实质: 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肺腺泡,包括一、二、
三级 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2、肺间质: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围和小叶之间的
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肺泡壁的胶原纤维组织、 弹力纤维和嗜银纤维等属
.
19
(三)纵 隔
1、位置: 上自胸廓入口、 下至膈肌 前自胸骨后、后至胸椎、左 右肺 之间。
.
25
膈 肌
心膈角
.
膈肌 肋膈角
26
右波浪膈
.
27
(五)肺淋巴循环
1、浅层---胸膜淋巴网--胸膜内---淋巴管---肺门淋巴结--吻合支
2、深层---肺动脉支气管淋巴网 肺泡管丛---淋巴管---肺门淋巴结--肺静脉淋巴网
胸部CT常见异常征象【讲课】

毛刺征
毛刺征: 毛刺征表现为自结节边缘向周围伸展的、放射状的、无分支的、直而有力的细短线 条影,近结节端略粗;可密集呈毛刷状。 特点:不与胸膜相连,应与胸膜凹陷相区别; 以宽度2mm为界:<2mm为细毛刺,>为2mm粗毛刺 以长度5mm为界:<5mm为短毛刺,>5mm为长毛刺。
毛刺征的准确定义包括以下方面: 不与胸膜相连,否则定义为胸膜凹陷征 放射状但无分支,此与血管影鉴别 边缘的条索或线状影,而不是表现为尖角或棘突征 结节旁弯曲的线样结构为瘤旁脉管,不应算是毛刺。
常见胸
层数较上面多
纵膈窗:看心脏、血管、淋巴结、骨、肌肉; 肺窗:可以看到肺纹理;
基本结构
气管 支气管 肺纹理(血管) 食管 纵膈(血管、心脏)
肺病科常见疾病CT征象
斑片渗出影
肺实变-肺炎链球菌
肺实变
支气管充气征
肺实变:是指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细胞替代的状态。 CT表现:形态与大小不一的很高密度影,边界多不清楚,累及大叶时叶间裂处清楚;透过其中不 能见到肺纹理;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可见于:普通肺炎性疾病、肺结核、肺创伤、肺不张、肺肿瘤。
肺大疱
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 气的肺囊肿及肺气囊。
病理上为边缘清晰的、直径大于1cm的扩张气腔,周 围常有一小于1mm的上皮薄壁。
CT表现为圆形、直径大于1cm的局灶性薄壁(常小 于1mm)气腔,常多发并伴有肺气肿的其他征象。
钙化
肺结节
肺内孤立性结节:肺实质内一个不伴有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 肺不张或肺炎的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 直径≤2.0cm,有足以测量 其直径的有一定锐利度的边缘,病变内可有钙化或空洞。 直径>2.0cm者称为肿块。 结节或肿块可单发或多发;良性或恶性。
2024版胸部影像学解读

对于一时难以确诊的病变,应进行动态观察, 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学表现,以协助诊断。
05
常见胸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细菌性肺炎
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边缘 模糊,可伴有胸腔积液;CT表现 为磨玻璃样阴影或实变影,可见
支气管充气征。
病毒性肺炎
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小 片状阴影或广泛浸润、实变;CT 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小叶间隔增 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胸膜炎
表现为胸膜增厚、粘连,可伴有胸 腔积液。
胸膜间皮瘤
表现为胸膜弥漫性增厚或肿块,可 伴有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纵隔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02
03
纵隔淋巴结肿大
原因多样,如炎症、结核、 肿瘤等,表现为纵隔内圆 形或椭圆形肿块。
纵隔肿瘤
包括胸腺瘤、畸胎瘤、神 经源性肿瘤等,表现为纵 隔内肿块,良性者边缘光 滑,恶性者边缘不规则。
预后评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历史影像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疾病发展 趋势和患者预后情况。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多模态融合成像
将不同影像技术(如CT、MRI、PET等)融合 在一起,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诊疗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会诊、 移动阅片等,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item2_c{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此处添加 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单击此处 添加正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此处添加 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单击5*48}
胸片常见异常报告

胸片常见异常报告引言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发现胸部疾病的异常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医生会根据胸片的结果生成异常报告,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胸部疾病的情况。
本文将以标题为“胸片常见异常报告”的主题,对胸片中常见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常见异常情况肺部结节肺部结节是指胸部胸腔或肺组织中出现的小型圆形密度增高区域,直径通常在3cm以下。
肺部结节有多种原因,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炎性病变等。
根据胸片的结果,如果发现肺部结节存在异常,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CT扫描,以确定结节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肺炎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感染引起的疾病。
在胸片中,肺炎常表现为片状、斑点状或小片状模糊阴影。
伴随着肺炎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表现来判断胸片中出现的异常是由肺炎引起的。
肺气肿肺气肿是指肺组织中的气体异常聚集,导致肺组织膨胀。
在胸片中,肺气肿表现为肺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减少或消失。
主要由吸烟、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等因素引起。
肺气肿的异常情况可以与其他胸部疾病相鉴别,如肺炎、结节等。
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积聚的液体,常见于肺炎、心力衰竭、肺癌等疾病。
在胸片中,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腔模糊阴影增密,并且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医生通过胸片中胸腔积液的表现,可以判断出胸腔积液的程度和原因。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肺部。
在胸片中,肺结核表现为片状阴影、空洞形成、钙化灶等病变。
伴随着咳嗽、咳痰、盗汗、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肺结核的异常情况。
结论胸片常见的异常情况包括肺部结节、肺炎、肺气肿、胸腔积液和肺结核等。
通过对这些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医生可以提供出更加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
同时,及早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定期进行胸部胸片检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好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胸片常见异常报告的相关内容介绍。
放射科病例影像解读实例

放射科病例影像解读实例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科作为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放射影像学,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情况,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分享一些放射科病例影像解读的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一、胸部X光片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胸部X光片的病例。
一名患者入院时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症状,医生为其进行了胸部X光检查。
影像显示左肺下叶有大片状浸润阴影,呈不规则状,边缘模糊,伴有空洞形成。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医生诊断为左侧下肺叶感染性疾病,需进一步行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液培养确诊。
二、脑部MRI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个关于脑部MRI的病例。
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头痛频繁就诊,医生为其安排了脑部MRI检查。
MRI影像显示患者左侧颞叶内有一直径约2cm的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晰,信号异常。
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医生初步判断该病变可能为颞叶胶质瘤,建议患者进一步行脑部手术治疗。
三、腹部CT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关于腹部CT的病例。
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入院时出现明显腹痛和腹胀,医生为其进行腹部CT检查。
CT影像显示患者肝脏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影,伴有明显增大和囊肿壁分裂,提示为多发性囊腺瘤病。
根据影像结果,医生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并提醒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放射科病例影像解读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放射科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医生通过观察影像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能够准确诊断疾病类型和程度,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放射科影像学的作用和应用,促进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CT表现
– 模糊实变影,边缘不清,形态各异,大小不 等;小范围的实变可融合为大片实变;中心 密度高而均匀,边缘部分较淡。
– 实变的密度增高影中显示含气支气管影,称 为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像。
– 有的病变密度较低,可见重叠的血管影,称 为磨玻璃密度。
– 渗出性病变变化较快,实变区失去均匀性。
弥漫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CT表现
除了X线所见 病理上可分为 小叶中央型 全小叶型 间隔旁型 疤痕旁型
半侧肺气肿
(二)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
肺的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而导致的肺体积缩小。
1)一侧肺不张:一侧主支气管完全性阻塞的后果。
X线: ①患侧肺野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 ②胸廓塌陷、肋间隙窄 ③纵隔向患侧移位; ④膈升高 ⑤心缘、膈影不清 ⑥健侧肺代偿性肺气肿;
不张)
四.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小量、中量、大 量;
–局限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叶 间积液,肺下积液。
气胸、液气胸:无纹理气带影;横贯 胸腔的气液面
右中叶肺不张
左上叶肺不张
右下叶肺不张
左下叶肺不张
小叶性肺不张
二.肺部病变
(一)肺泡实变(渗出性病变): 系机体的急性反应,肺泡腔内的气体被炎症、水
肿、出血等病理组织取代而形成片状阴影 见于急性炎症、肺结核、肺水肿、肺梗死、肺泡
癌等 炎性渗出经治疗1~2周内吸收 肺出血和肺泡性肺水肿吸收更快
• 恶性病变:钙化多为弥散形、细点状, 钙化越小、越少,恶性度越高。病理: 营养不良,瘢痕包裹,内分泌功能异常。
三.肺门改变
大小: 增大:肺血管病变、淋巴结增大、支气管腔内外 癌 – 单侧:多见结核及肺癌转移、中心型肺癌 – 双侧:淋巴瘤、结节病 等
密度:肺门增大多伴密度增高。 位置:上移(上叶不张、纤维化),下移(下叶
胸部异常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改变 肺部病变 肺门的改变 胸膜病变 纵隔的改变 膈的改变
一. 支气管的改变
支气管的改变主要是指支气管的阻塞 – 分为腔内机械性阻塞和腔外压迫性阻塞 – 按阻塞程度可分为部分阻塞(肺气肿) 和完全阻塞(肺不张)
(一)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a) 1)慢性弥漫性肺气肿X线表现: – 胸廓桶状,前后径加宽,肋骨变平,肋间隙增 宽,膈低平; – 两肺野透过度增加,可见肺大疱,肺纹理分布 稀疏 – 心影居中而狭长,呈垂位心型; 2)局限性肺气肿X线表现: – 一叶或一侧肺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 支气管异物时呼吸时可见纵隔摆动。
(五)空洞与空腔
– 空洞(cavity):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
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吸入气体后形成。 包括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厚壁空洞
– 空腔:为肺部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形成的含气囊腔(肺大疱、肺囊肿)
良性和恶性空洞的鉴别
外壁边界模糊或光 整、有尖角
内壁多光整或规则
周围卫星灶或伴随 病灶
2)肺叶不张:为肺叶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 X线:①不张肺叶体积缩小并移位
②密度增高,均匀一致 ③肺门及纵隔向患侧移位; ④邻近肺叶代偿气肿; 3)肺段不张: X线: 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肺段体积缩小 4)小叶肺不张:终末支气管被粘液阻塞所 致。X线:为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不典 型,易与肺炎混淆。
良性肿瘤:球形,边缘光滑锐利、均匀; 错构瘤内软骨组织,可钙化。 注意肉瘤及转移瘤也可为密度均匀肿块
恶性肿瘤:分叶状,边缘见短毛刺,不均 匀,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
肿 瘤 的 良 恶 性 性 特 征
良恶性肿瘤特征
肿瘤性病变的内部构造
肿瘤病变的边缘性状
肿块
中度分化肺腺癌
高分辨率CT 三维CT
肺 实 变
肺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肺实变
渗出性病变
(二)增殖性病变: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 内形成的肉芽组织。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楚。可见于慢性肺炎、肺结核、矽肺等
X线、CT: 结节状、肿块状、肺段或肺叶密度增高影 病变密度增高,边缘较清晰,无融合趋势 动态变化缓慢
增殖病灶
粟 粒 病 变
淋巴管周围结节:在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和 小叶间隔分布,多见于癌性淋巴管炎和结节 病;
小叶中心结节:主要位于小叶中心部位,多 见于过敏性肺炎和某些感染性病变;
小气道结节:在小叶中心有小结节及短线影, 与支气管血管束分支相连,如树芽状,见于 细支气管多种炎性病变和支气管播散型肺结 核。
肺内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部位、形态:
密度:实性、磨玻璃和混合密度结节 空泡征,空洞,钙化,脂肪 强化:均匀、轻度、环行强化等
边缘:光滑,短毛刺,长毛刺,分叶征 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卫星灶等 肺内小结节:1cm以下 粟粒性结节:5mm以下
肺小结节在HRCT上的分类
血源性结节(随机分布的结节):转移瘤和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清楚锐利,大小、形状不同,可为斑点 状,块状及球形 局限型:多为肺结核、错构瘤,某些肿 瘤壁和内部有时也可见小的钙化 弥漫型:矽肺、骨肉瘤肺转移、肺泡微 石症
良性和恶性病变钙化特点
良性病变:钙化可表现为层状(肉芽肿 性病变)、爆米花状(错构瘤)、蛋壳 状、环状钙化(多为淋巴结),钙化在 病灶中占的比率越大,良性可能性越大;
(三)纤维性病变: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类
X线:1)局限性:索条状僵直的高密度影;气 管、纵隔向患侧移位或肺门上抬等。 2)弥漫性:弥漫分布的网状、线状及蜂窝 状影,自肺门区向外伸展至肺野外带。 3)弥漫性纤维化网状影背景上多数弥漫颗 粒状或小结节状影——网状结节病变。见于 尘肺及慢性间质肺炎
(四)结节(nodule)与肿块(mass):。
空洞多小于3cm 可有液平
空洞壁厚度多小于 3mm
外壁有分叶、毛刺
内壁不规则,有壁 结节
无卫星灶
空洞多大于3cm 一般无液平
空洞壁多大于1.5cm
支气管阻塞或淋巴 结肿大
(六)钙化(calcificat来自on)病理上属于变质性病变 X线上密度很高,CT值≥100HU,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