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影像学征象丨肺部驼峰征
肺部疾病CT征象

肺部疾病常见CT征象一、肺实变1.概念:肺泡腔内的气体被液体、蛋白、细胞等取代,使肺内原有的血管纹理显示不清并常伴有含气支气管分支影像。
2.常见疾病:(1)慢性弥漫性实变:①慢性嗜酸性肺炎、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③细支气管肺泡癌、④脂质性肺炎、⑤结节病、⑥淋巴瘤。
(2)急性实变:①感染性肺炎、②肺水肿、③肺出血、④急性嗜酸性肺炎、⑤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⑥放射性肺炎、⑦肺梗死、⑧肺泡蛋白沉积症。
大叶性肺炎细支气管肺泡癌二、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 /GGO)1.概念:肺实质CT衰减值轻度升高,其内支气管、血管轮廓清晰可见。
2.原因:肺泡部分充盈、肺泡部分萎陷、间质增厚、毛细血管血容量增多、正常呼气位扫描。
3.常见疾病:①磨玻璃影是一种常见但又非特异性表现。
一项慢性侵润性肺疾病研究显中,肺部GGO区活检显示,肺部GGO的54%主要由间质性疾病引起,32%由间质组织和气腔同时受累,14%主要为气腔疾病。
②特征性地合并GGO的急性肺疾病包括肺炎、肺出血、肺水肿。
③艾滋病患者,GGO 高度提示卡氏肺囊虫肺炎。
肺移植患者,GGO常见于巨细胞病毒肺炎或急性排斥反应。
④骨髓移植术后1月内,弥漫性GGO,感染和肺泡出血都可能。
⑤另外,小的孤立的GGO 常是细支气管肺泡癌或支气管肺泡腺瘤的早期表现,⑥GGO也是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脱屑型间质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主要而常见的表现。
肺泡蛋白沉积症三、小结节影(略)四、囊状影:单发、多发或弥漫性肺实质内的透明区和肺结构破坏。
即前述肺空腔病变。
五、小叶间隔增厚(略)六、空气支气管征1.概念指一个或多个线状或分支管状含气透明影,是肺实质病变中走行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
2.常见疾病:最常见于肺炎和肺水肿。
不常见的原因包括正常呼气位像、非阻塞性肺不张、间质纤维化和部分肿瘤(淋巴瘤和细支气管肺泡癌)。
七、树丫征(tree-in-bud pattern/TIB)1.概念:小叶中心性结节和分支线状影组成,实质为细支气管扩张,管腔内为粘液、脓液或其它物质嵌塞。
影像学名词解释2

Kerley B线:肺静脉高压时,胸平片在肋膈角区见水平横线,长约2-3cm,宽约1mm高密度的线状影,多见于二尖瓣狭窄等患者。
漏斗征:“漏斗征”是动脉导管主动脉端管腔漏斗状扩张在后前位上的投影,此种现象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烟雾征:房颤合并陈旧性附壁血栓者,冠状动脉造影时可见对比剂在左房内溢出称之为“烟雾征”,是左房附壁血栓的特征性表现。
wes征:胆囊内充满结石时仅见一条半月形的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或因少量胆汁使结石与胆囊之间存在一条暗带,形成囊壁,胆汁,结石三合征
多普勒效应:声源和观察者之间发生运动状态时,观察者感觉到声源的频率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多普勒效应。变化的频移称多普勒频移。
声影 (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导致超声能量 衰减,使其后方呈一回声缺少的条状暗区。结石、骨骼、疤痕组织、致密的结缔组织、钙化灶等均可形成声影。)
蜗牛胃(snail-shaped stomach):胃小弯溃疡愈合过程中,由于瘢痕收缩使小弯缩短,致幽门与贲门靠近,形成蜗牛胃。
葫芦胃(cucurbit-shaped stomach):胃溃疡愈合过程中,由于瘢痕收缩使胃体部呈环状狭窄,形成葫芦胃。
肝角:肝下缘与肝外缘相交形成肝角,一般呈锐角。
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其形成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90%的硬脑膜外血肿与颅骨线形骨折有关。
心胸比率:心胸比率是正常吸气状态下心影最大横径与右膈顶水平胸廓肋骨内缘之间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0.5。它是判定心脏增大的最简单的方法。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四)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四)1肺胸膜下弧线影像(即胸膜下线征)是指在胸部CT上位于胸膜下1cm以内的,与胸膜平行的线形影像。
其厚1mm至5mm。
一般认为在石棉肺患者较多见,也见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
有些作者对其病理基础进行了探讨,认为胸膜下线是伴有肺泡扁平和萎陷的早期纤维化,系周围肺不张致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阻塞所引起,经治疗可消失,是肺纤维化早期病变。
2血管集束征血管集束征在影像上表现为肺结节周围一支或几支血管到达瘤体内或在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的现象。
其形成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肺血管进入肿瘤内或穿过肿瘤;(2)肺血管受牵拉向病灶移位;(3)肺血管到达肿瘤的边缘截断。
血管集束征的形成是由于肿瘤组织向血管支气管鞘或小叶间隔生长,瘤体内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牵拉临近血管向瘤体集中所致。
其中进肺门侧的血管束、支气管构成,血管壁多为扩张的小动脉,说明肺癌供血丰富;远肺门侧的血管束由扩张的小静脉组成,可能和静脉回流受阻有关。
血管集束征的形成机制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产生肿瘤生成因子诱发肿瘤形成新生血管,尤其是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生长活跃,常致使肿瘤供血的血管代偿性增粗,这些血管长扩张或伴有肿瘤细胞的支气管动脉鞘浸润或瘤栓形成。
这就意味着,肿瘤或结节周围血管是否增粗表明该病变的良恶性程度。
血管集束征的出现与肿瘤或结节的大小有关,小于1公分的病灶较少出现;腺癌出现的的几率较高,因为腺癌供血丰富,纤维化形成的更明显。
尤其要注意的是,一支血管引向结节或肿瘤内,不只仅见于恶性结节,也可见于良性病变如结核球、炎性假瘤或错构瘤。
对于引向两性结节的这支血管可看作血管连接,而不是血管集束征。
多支血管引向病变即出现了血管集束征这在恶性肿瘤出现的机会较高。
此外,肺恶性结节累及静脉的机会更多,病灶不论大小,如果见到结节累及静脉,强烈提示恶性可能。
判断某支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主要根据其走形来判断,动脉主要和支气管伴行,静脉主要位于病灶的边缘绕行。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肺部CT影像征象与疾病诊断
肺部炎症
CT影像中可能出现磨玻璃样改变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征象,提
示肺部炎症的存在。
肺癌
肺部CT影像中若出现结节、肿块 、支气管阻塞等征象,可能提示
肺癌的可能性。
肺结核
CT影像中若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 、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征象
,有助于诊断肺结核。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肺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肺部正常CT影像征象 • 肺部常见异常CT影像征象 • 肺部CT影像征象的临床意义 • 肺部CT影像征象的病例分析
01
肺部CT影像基础知识
CT成像原理
X线束从多个方向穿过人体,计算机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建,形成断层 图像。
肺栓塞的CT影像征象
血管栓塞征
血管纹理稀疏
肺栓塞时,受累血管在CT影像上表现为血 管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闭塞。
肺栓塞导致相应区域的血管纹理稀疏或消 失。
肺梗死灶
胸膜改变
肺栓塞可能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肺 梗死灶,CT影像上表现为楔形高密度影。
肺栓塞可能引起胸膜改变,如胸腔积液或 胸膜肥厚等。
04
肺气肿的CT影像征象
肺透亮度增加
肺气肿时,CT影像上可见肺野透亮 度增加,肺纹理变细。
肺体积膨大
肺气肿导致肺体积膨大,可伴有肋骨 聚拢和胸廓扩张。
肺泡间隔破坏
肺气肿时,肺泡间隔破坏,CT影像 上表现为肺泡间隔变薄。
胸膜下肺大泡形成
肺气肿患者胸膜下可形成肺大泡, CT影像上表现为薄壁囊状低密度影 。
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病例二:肺癌的CT影像征象分析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肺不张及容积减少Atelectasis and Volume Loss(左)进行性右肺上叶肺不张。
正位示意图可见水平裂抬高、内移,侧位示意图上可见斜裂和水平裂上移。
塌陷肺叶的密度增高,体积逐渐减少。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与上述一致的表现,最后证实为阻塞性右肺上叶肺癌。
(左)进行性右肺中叶肺不张,斜裂下部前移和水平裂下移,在侧位示意图上形成三角形阴影,逐渐变细至右肺门。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心脏右侧边界模糊,侧位片显示不张的中叶呈三角形阴影。
(左)进行性右肺下叶肺不张,正位示意图上斜裂向内侧移位,形成三角形阴影,水平裂下移。
下肺的密度增高,投影至下胸椎上,相邻的右半膈顶模糊。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右肺下叶肺不张,并见移位的斜裂(弯箭)和水平裂(直箭)。
(左)进行性右肺中、下叶肺不张,通常由中间支气管阻塞引起。
正侧位示意图显示沿肺底部的条带状阴影。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右肺底部的高密度影,右肺门下移,因中间支气管类癌引起。
(左)进行性左肺上叶肺不张,肺门周围和胸骨后区域密度增高,侧位示意图显示斜裂向前移位。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左肺上叶肺不张。
移位的斜裂沿不张的左肺上叶后缘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
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肺癌。
(左)进行性左肺下叶肺不张,正位示意图(PA)示斜裂向内侧移位,形成三角形阴影。
侧位示意图显示下肺的密度增高,投影于下胸椎处。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左侧膈顶内侧抬高、模糊,下胸椎投影区密度增高。
右肺上叶肺不张右肺上叶肺不张。
气管右移(黑箭),水平裂上移(白直箭),右肺门增大上移(白弯箭),这一系列表现被称为金S征(反S征),是由中心肿块引起的右肺上叶肺不张。
同一患者的侧位胸片显示右肺上叶肺不张伴斜裂前移,密度增高。
同一患者,轴向NECT显示右肺上叶肺不张,呈三角形等密度,内部无空气支气管征,提示中央阻塞性病变。
注意水平裂向前和向内侧旋转。
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和闭塞。
常见胸部CT征象

细胞替代的状态。 CT表现:形态与大小不一的很高密度影,边界 多不清楚,累及大叶时叶间裂处清楚;透过其 中不能见到肺纹理;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可见于:普通肺炎性疾病、肺结核、肺创伤、 肺不张、肺肿瘤。
CT征象四:肺实变影
CT征象五:结节与肿块
肺内孤立性结节:肺实质内一个不伴有肺门或
CT征象十五:空泡征
CT征象十五:空泡征
CT征象十五:空泡征
CT征象十五:空泡征
CT征象十五:空泡征
CT征象十六:支气管截断征
CT征象十六:支气管截断征
CT征象十七:血管造影征
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 前可见病变以肺叶,肺段分 布,呈楔形的实变,病变尖 端指向肺门;外围与胸膜相 连,密度均匀一致,边缘平 直,也可以稍外凸或内凹, 无支气管充气征;增强扫描
CT征象十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恶性肿瘤血管集束征阳性率较高。 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程度间接预示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10mm周围型肺癌绝大多数没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10mm以上的周围型肺癌出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机会增加。 随着肺癌病理分期的提高,出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比例增高。 支气管集束征在瘤体的4个象限均可以出现,但以肺门和外周
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
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
CT征象十四:胸膜凹陷征
CT征象十五:空泡征
空泡征为肿瘤内小的低密度影,大小多为2-3mm,1个或多 个,CT扫描仅限于1-2个层面见到,边缘光滑。
病理基础:空泡征是未闭塞的小支气管或肺泡,主要原因
同支气管空气征一样,为癌细胞呈伏璧生长,部分肺泡腔和 细支气管未被肿瘤组织填充,再加上肿瘤内的纤维组织或瘢 痕组织的牵拉而扩张,常常为气肿状态 空泡征多见于腺癌,尤其是肺泡癌。
胸片中常见的22个影像征象

胸片中常见的22个影像征象导语阅读胸片时,这些影像征象是有助于诊断疾病。
1膈上尖峰征(Juxtaphrenic peak sign)膈上尖峰征见于上叶肺不张,是指三角形的高密度影在膈肌内中点处向上突出。
常与下副裂的存在有关。
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种机制认为,上叶肺不张形成的负压可能是导致脏层胸膜及突出于胸膜外的脂肪进入下副裂的原因。
膈上尖峰征也可见于右肺上叶及中叶不张或仅中叶不张时。
图1 膈上尖峰征2银杏叶征(Gingko Leaf Sign)胸颈部可见的软组织呈广泛的双侧外科气肿。
左侧胸大肌纤维间气体踪迹更明显,呈现银杏叶征。
图2 银杏叶征3浮莲征(Water Lily Sign)见于肺包虫病感染,当肺包虫外囊破裂,内囊塌陷并漂浮于囊液面上,形成典型浮莲征样改变。
图3 胸部正位片显示浮莲征图4 胸部侧位片显示浮莲征4冬青叶征(Holly Leaf Sign)指胸片上胸膜斑块的外观。
结节边缘不规则的增厚被比作冬青叶。
图5 冬青叶征5Fleischner征(Fleischner sign)由肺动脉高压或大面积肺栓塞的血管扩张引起的中央肺动脉突出。
常见于大面积肺栓塞。
图6 Fleischner征6Naderio “V”征(Naclerio V sign)见于继发于食管破裂的纵隔气肿患者。
它被视为V形气体积聚。
“V”形的一边是纵隔气体勾勒的左下侧纵隔边缘,“V”形的另一边是胸膜壁层和左侧膈肌中央的气体形成。
图7 Naderio “V”征7Shmoo征(Shmoo sign)前后位平片中,圆形的左心室和主动脉扩张突出,很像Li'l Abner连环漫画中虚构的Shmoo人物。
此征象提示左心室扩大。
图8 Shmoo征8胸膜外征(Extra pleural Sign)沿X线切向方向观察病灶时,肺部阴影的斜边向胸壁缓慢变细。
此征象说明病变为胸膜外病变,而非肺内;病灶位于肺外周时,夹角可能是锐角。
此术语可能与extrapleural air sign混淆,后者是一种鉴别发现。
胸部放射影像征象

FIGURE 2. Bulging fissure sign(胀裂征). PA (A) and lateral (B) radiographs of the chest show dense consolidation of the right middle lobe secondary to Klebsiella pneumoniae. Although classically the bulging fissure sign is demonstrated with right upper lobe consolidation and bowing of the minor fissure posteroinferiorly, the consolidated segment in this case is causing upward bowing of the minor fissure (arrows).
Signs in Thoracic Imaging
FIGURE 1. Air crescent sign(空气新月征 或空气半月征). Frontal radiograph (A) of the chest shows cavitating lesion within the superior aspect of the right lower lobe (arrow). Follow-up enhanced CT of the chest (B) confirming the “air crescent sign” (arrow) in a patient with documented angioinvasive aspergillosis.
1, posterior wall of the bronchus intermedius; 2, left upper lobe bronchus; 3, right upper lobe bronchus; 4, approximate level of the car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影像学征象丨肺部'驼峰征'
概述
驼峰征(Hampton hump sign)为肺栓塞患者中,胸部CT显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其底部宽基于胸膜面,尖部指向肺门,常提示肺栓塞患者。
“驼峰征”影像表现
胸部CT肺窗提示右下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白箭)、宽基于
胸膜面。
纵隔窗显示右下肺动脉充盈缺损(白箭)
影像学表现驼峰征(Hampton hump sign)为肺栓塞患者中,
胸部CT显示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其底部宽基于胸膜面,尖部指向肺门。
临床意义驼峰征提示肺栓塞患者,其栓塞动脉供血远端的肺实质出现肺梗死,约可见于30%的肺栓塞患者。
在吸收期,肺梗死灶可出现另一个征象,即冰山融解征(melting iceberg sign),表现为实变影周缘模糊,自外周起体积缩小,类似冰块融解。
相关疾病:肺栓塞
概述肺栓塞(PE)是指肺的部分血供,因供应血管为来自栓塞的凝块所阻塞而中断的情况。
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
广义的肺血栓病还包括由脓毒性、肿瘤、羊水、脂肪、空气等所致的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病因长期卧床不起或制动,妊娠或大手术后,心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组织损伤,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存在狼疮抗凝因子等。
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喀血、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热和胸膜磨擦音、休克、死亡等。
病理特征肺泡腔内充满嗜酸性、不可溶性、均匀一致、无结构富磷蛋白物质,同时见肺泡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小叶间隔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而水肿、增厚;大体标本肺的体积多正常,但重量可增加3~4倍,切面见坚硬、灰白色的结节。
有时肺切面有黄白色的渗出。
影像学表现胸部X 线虽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变细或消失,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的局部浸润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影,膈上外周楔形密实影(驼峰征),右下肺动脉增宽或截断征,右下肺动脉呈香肠和威斯特麦克征;小量胸腔积液。
无梗塞的急性肺栓塞1.局部肺血流减少,检出率2.主或下肺动脉增粗。
3.盘状肺不张。
4.有梗塞的急性肺栓塞
5.病后12-24小时出现病灶,多位于下肺,楔状,尖指向肺门,无空气支气管征。
6.早期边缘模糊,以后变得清楚;几周后才吸收,留有纤维。
7.大于4cm者可出现空洞。
50%有胸水。
CT增强检查CTA是一种无创性、能为病人和医生都能接受
的技术,特别在不能接受血管造影的病人中意义更大。
并可指导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
急性肺栓塞CT表现①部分性充盈缺损:中央或边缘性血管内低密度区,周围绕以多少不等的造影剂,边缘规则或不规则。
②完全性充盈缺损:血管内低密度区,占据全血管,周围无造影剂。
③轨道征:栓子浮动在管腔内,造影剂可从血管壁和栓子间通过。
④血管壁缺损:管壁周围低密度区。
肺梗死与肺栓塞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肺梗死是指栓子阻塞肺动脉后,肺组织因肺动脉血流灌注和或肺静脉流出受损,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肺栓塞是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分支后所造成的病理过程,肺栓塞后可使肺实质发生坏死开成肺梗死,但是也可以只有肺栓塞而无肺梗死,仅有10-15%的肺栓塞产生肺梗死。
原因肺组织供氧来自三个方面:肺动脉系统、支气管动脉系统、局部肺野的气道。
当肺动脉完全栓塞后,只有支气管动脉和或气道受累时才形成肺梗死,在CT上才显示基底部为胸膜,尖端指向肺门的特征性的三角形或楔形影。
特别注意对于有栓子脱落条件的病人,临床表现起病急,剧烈胸痛、咯血,X线平片局限性肺纹理稀少或肺段实变阴影时,要考虑到此病;此外楔形或锥形是梗死的典型表现,宽基底面靠近胸膜,尖端指向肺门,密度一般较均匀,边缘清楚而光滑编
辑| 长孙孜墨(文中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