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拓展阅读:木香花(汪曾祺)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简单学习)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简单学习)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投机:意趣相合;见解相同。
熟识: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
得比较透彻。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 文,小组抽代表读文。 2、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不明白的 小组讨论,还有不明白的圈画出来,全班 交流。 3、请大家自读课文,作者再文中主要写了 老舍先生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来 将事情概括出来,小组进行讨论。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 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 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 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 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 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 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 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 有深入钻研。
词语过关
豁亮 :宽敞明亮。 痴迷:深深地迷恋。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归纳一下这些时间都是从哪几方面来描 写老舍先生的?
生活和工作
课文内容
• • • • • • • 为花操劳 摆杏闻香 交友聚会 收藏画作 待客豪爽 为盲艺人谋划生计 解决芝麻酱供应问题
在这一桩桩小事中,你对老舍先生有了 怎样的了解?哪里让你感触最深?在书的旁 边把你的感触写一写。
拓展延伸
课下我看见大家都搜集了不少老舍先生的
资料,你能结合你的感受来谈谈老舍吗?
作业设计
本单元共学习了六篇有关老舍先生的文 章,我相信在你的心中一定留下了对他的独 特印象。课下请大家以“我心中的老舍先生” 为题,写出自己的感受。老舍先生一生描写 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课下有机会,大家可以 搜集来看看。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教材分析:《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是著名文学家汪曾祺先生。

国外有位诗人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必须走进他的生活。

”这篇课文就是通过汪曾祺先生记叙的老舍先生的一桩桩小事,使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老舍先生的情趣及为人。

正是在这一桩桩小事,让大作家老舍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生动起来、丰满起来、可爱起来。

先看生活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多么会生活、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写了老舍先生的小院,院中的花更像是主人,“到处是花”、“都长的很精神”,老舍夫妇倒像是仆人,“亲自侍弄”,常常“一身热汗”,但仍乐此不疲,真是到了“痴迷成性的地步”。

一个生活中与花为友的人想必心里也常是鲜花盛开。

除了养花,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还写了老舍先生品茶、闻杏、藏画,无一不流露出他的文人雅兴,特别是在夏天,在客厅等候老舍时,你可以一边闻着阵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边欣赏面壁上老舍先生收藏的画中精品,老舍先生让等候也成了一种享受。

这就是生活中的老舍:自然、文雅、情趣昂然。

老舍不仅有着文人的种种雅趣,还非常好客,“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平时待客“茶已经沏出色了”,“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这好客的背后,实际上体现出了老舍先生对朋友的尊重,怪不得“来访的客人不断”。

每年还要约朋友到家中大聚两次——赏菊、庆生日。

酒“敞开供应”,菜“亲自掂配”,最崇尚地地道道的北京风味,尤其是再普通不过的“熬白菜”却被老舍先生赞为“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生活中的老舍是多么的平民化!但平民化的生活又不失滋味——恬淡,怡然,妙趣横生。

课文第七至九段着重写了工作中的老舍,记叙了两件事,一是任文联主席关心解放前盲艺人的生活,二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提案解决芝麻酱供应问题。

工作中的老舍“常常想着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他是真正关心艺术家的疾苦,关心老百姓生活的人,难怪文章结尾汪曾祺感叹:“这就是老舍,北京人的老舍,平民写家老舍。

2019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相关资料)

2019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相关资料)

丹柿小院——老舍故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抗战期间,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为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

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

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王府井步行街世都百货西侧丰富胡同内老含故居准确点儿说应该叫“老舍纪念馆”,找到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刚看到故居的门脸儿,迎面正好碰上一对老外从人力车上下来。

1954年春天,老舍先牛在这个小院中亲手栽下了两棵柿树,每到秋天树上坠满沉甸甸的柿子,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美其名曰:“丹柿小院”。

1950年老舍先生在经历了山东岁月和美国风雨后应周总理之邀回国并购买了这处房子,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

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24部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小院是典型的北京二进三合院风格,大门坐西朝东。

一进二门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春节前后影壁上贴上“抬头见喜”和倒置的“福”字,特别有过年的味儿。

院中正房(北房)三间,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胡青的卧室兼画室。

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选的卧室兼书房,他说这是全院儿中最静的地方。

其实,这个故居就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老舍故居是最有人缘的地方,很多退了休的老北京有事没事都过来看看;也挺有银幕缘,一些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话剧翻过来还得到这里找感觉。

据说,故居的很多东西都是后来收集齐的,比如那个硬木大理石写字台上的收音机就是老舍先生生前送给别人,人家听说建了“老舍纪念馆”又亲自给送回来的。

在故居的陈列室里,你能看到《四世同堂》在国内外的各种版本、1936年《骆驼祥子》的手写稿,还能看到北京市人民政府1950年颁发给老舍先生“人民艺术家”的奖状,是繁体字、竖排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分段学习)教学 精选教学PPT课件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分段学习)教学 精选教学PPT课件冀教版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 了生活中得老舍是一个会生活、富有生 活情趣的人。
北京东城丰盛胡同有一座小院。 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 常豁亮。院里,有两棵柿子树,到处 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 的。
写出了老舍先生对花的喜爱。
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 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 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 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 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 而且很酽。
老舍不仅有着文人的种种雅趣,还 非常好客,这好客的背后,实际上体现 出了老舍先生对朋友的尊重与热情。朗 读时,要读出亲切、热情的语气。
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 访的客人不断。作家,画家,戏曲、 曲艺演员……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 往往谈得很投机。
一视同仁,以礼相待
课文分析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作 者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工作中的老舍, 赞叹他的可敬。
情窦初开的年华,一朵鲜花,谁采不是采,谁献不是献。也可以说、谁先采来谁先戴。但是、爱情还存有它诸多的要素与情感的诠释。 人到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寻求恋爱。恋爱会造就情侣的幸福与美满。爱情与年龄无关;有共同语言,相似情怀,类似的经历坦诚自然的交流,毫不做作的表现。只有深入了解,才有爱情的起因。爱情用真情来实现相互交流的过程。爱情是向往,是打造婚姻的基础。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从古至今,在世俗面前往往是种摆设。门当户对,门第观念。才会有爱情悲剧故事的上演:《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全面再现了封建世俗末世人性世态,揭示了弱势与强势的种种悲剧与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爱情的行为是柔,慢条斯理,不是急于求成。爱情是双方感情的因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叫爱情。爱情是有针对性的,千万别搞错,有的只是友情层面上对你好,那不是爱情。一个人来维持痴情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没有物质的爱情是可悲的,他保证不了爱情的延续性。 真正的爱情,不论贫富,不论远近。千般情怀,万般眷恋。红尘陌上,心系悠长。约言迢迢千里,只因情怀而来;邈路遥遥朝暮,只因眷恋而去。在这个世上,只要不是完全的独身主义者,爱情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的经历过程,只是有些人爱得轻松,有些人爱得枯涩,有些爱天长地久,有些爱曾经拥有而已。在爱情中,爱的伟大是经得起考验,爱的最高境界是两情相悦的欣赏,是彼此的懂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简单学习)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简单学习)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青少年励志名言 毕业班励志格言 1、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2、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7、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中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9、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坚持不懈的名言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有志者事竟成。 7、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8、百败而其志不折。 9、失败是块磨刀石。 10、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11、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1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4、勤勉。不浪费时间,该做就做。 15、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你就能够做到。
投机:意趣相合;见解相同。
熟识: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
得比较透彻。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 文,小组抽代表读文。 2、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不明白的 小组讨论,还有不明白的圈画出来,全班 交流。 3、请大家自读课文,作者再文中主要写了 老舍先生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来 将事情概括出来,小组进行讨论。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拓展阅读:老舍——勤劳的一生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拓展阅读:老舍——勤劳的一生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拓展阅读:老舍——勤劳的一生阅读提示:为什么说老舍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老舍家祖辈都是文盲。

到了他这一辈,靠母亲辛勤劳动供他上了学。

19岁那年,老舍以品学兼优的成绩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从此,开始了他劳动的一生。

当了两年小学校长之后,老舍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

这时,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个震撼整个中国大地的事件也震撼了老舍。

受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影响,老舍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偷偷地用白话文写小说,像发了疯、着了魔一样练着写白话文。

白话文的兴起,使老舍有了用武之地,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实践,从而在文字上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他到了英国,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讲师。

这时,他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一写就是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

1927年老舍回到了祖国。

1930年到济南齐鲁大学担任文学院文学教授兼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

1934年到青岛的山东大学文学院当教授。

在山东的七年里,他创作了《骆驼祥子》等二百篇作品。

这些丰硕的成果凝聚着老舍的辛勤劳动。

老舍与勤劳的农民一样,扛着他的“农具”:毛笔、钢笔……在他的稿纸上“耕耘”。

他每天早起早睡,极有规律地写作,平常连星期天也顾不得休息,暑假、寒假也全部用在写作上。

流下的是汗水,结出的是丰硕的果实。

老舍创作的笔始终没停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由济南奔赴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在周恩来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为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的成立给他带来了旺盛的创作热情,他以自己的作品,热情歌颂党,歌颂新社会。

十几年间,他写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二十多个剧本。

其中《龙须沟》影响较大,揭示了解放前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歌颂了新中国,他也因此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勤劳的一生。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6.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学设计_16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6.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学设计_16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是本单元的一片略读课文,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文学家汪曾祺先生。

本文通过记叙老舍先生的一桩桩小事,带我们走进老舍先生,走进他的生活与工作,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老舍先生的情趣及为人,使老舍先生在我们心中的形象生动起来,让我们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老舍平民写家的风采。

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了老舍先生坚强善良的《我的母亲》,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富有社会洞察力的《祥子买车》,以及富有情趣的《养花》和《母鸡》,学习了五篇老舍先生自己的作品都是通过作品了解老舍先生,学生就更加好奇老舍先生到底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个怎样的人,此刻再来学习汪曾祺先生眼中的老舍先生就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老师先生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与老舍先生的距离更近一步。

设计意图:本节课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我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本课的作者、字词以及围绕老舍先生写的一桩桩小事。

第二课时主要围绕一桩桩小事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以及感受,之后再结合自己课下查阅的老舍先生的资料,小组合作进行“说老舍”,说说自己以及组内成员对老舍先生的了解,让全体同学从不同角度了解老舍先生。

最后在结合同样是我国著名作家的感动中国人物-阎肃老师的颁奖词来设计一组老舍先生的颁奖词。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情感上的到升华,让老舍先生的形象扎根于学生心中,最后设计鼓励学生课下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继续了解老舍先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老舍先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概括、理解总结、表达能力,以及阅读长篇作品的能力。

2.以课文为依托,结合本单元资料与课外资料,进行口语交际,在交流中加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提高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写了老舍先生的哪些事,从中体会老舍先生的性情及为人。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老舍先生的为人。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简单学习)教学课件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简单学习)教学课件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 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 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 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 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 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 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 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 有深入钻研。
词语过关
豁亮 :宽敞明亮。 痴迷:深深地迷恋。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投机:意趣相合;见解相同。
熟识: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
得比较透彻。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 文,小组抽代表读文。 2、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不明白的 小组讨论,还有不明白的圈画出来,全班 交流。 3、请大家自读课文,作者再文中主要写了 老舍先生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来 将事情概括出来,小组进行讨论。
归纳一下这些时间都是从哪几方面来描 写老舍先生的?
生活和工作
课文内容
• • • • • • • 为花操劳 摆杏闻香 交友聚会 收藏画作 待客豪爽 为盲艺人谋划生计 解决芝麻酱供应问题
在这一桩桩小事中,你对老舍先生有了 怎样的了解?哪里让你感触最深?在书的旁 边把你的感触写一写。
拓展延伸
课下我看见大家都搜集了不少老舍先生的
资料,你能结合你的感受来谈谈老舍吗?
作业设计
本单元共学习了六篇有关老舍先生的文 章,我相信在你的心中一定留下了对他的独 特印象。课下请大家以“我心中的老舍先生” 为题,写出自己的感受。老舍先生一生描写 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机会,大家可以 搜集来看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拓展阅读:
木香花(汪曾祺)
木香花
汪曾祺
阅读提示:木香花是什么样的花呢?
我的舅舅家有一架木香花。

木香花开,我们就揪下几撮,——木香柄长,似海棠,梗带着枝,一揪,可揪下一撮,养在浅口瓶里,可经数日。

木香亦称“锦栅儿”,枝条甚长。

从运河的御码头上船,到快近车逻,有一段,两岸全是木香,枝条伸向河上,搭成了一个长约一里的花棚。

前几年我回故乡一次,说起这一段运河两岸的木香花棚,谁也不知道。

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做梦?
昆明木香花极多。

我和朱德熙曾于大雨少歇之际,到莲花池闲步。

雨下起来了,我们赶快到一个小酒馆避雨。

要了两杯市酒(昆明的绿陶高杯,可容三两)一碟猪头肉,坐了很久。

连日下雨,墙脚积苔甚厚。

檐下的几只鸡都缩着一脚站着。

天井里有很大的一棚木香花,把整个天井都盖满了。

木香的花、叶、花骨朵,都被雨水湿透,都极肥壮。

四十年后,我写了一首诗,用一张毛边纸写成一个斗方,寄给德熙: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德熙很喜欢这幅字,叫他的儿子托了托,配一个框子,挂在他的书房里。

德熙在美国病逝快半年了,这幅字还挂在他在北京的书房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