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小学趣味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小学趣味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
式中: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
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s :星期几。
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
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x =2010。
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
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
y x x x x s +⎥⎦⎤⎢⎣⎡-+⎥⎦⎤⎢⎣⎡--⎥⎦⎤⎢⎣⎡-+-=40011001411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
而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
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
(相当于公式中的x=1,y=1,所以s=1。
)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
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
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
“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
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
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给出年月日,计算星期几--算法及算法来历

= 2524;
2524 / 7 = 360……4.这和实际是一致的。
公式(5)已经是从年、月、日来算星期几的公式了,但它还不是最简练的,对于年份的处理还有改进的方法。我们先来用这个公式算出每个世纪第一年3月1日的星期,列表如下:
因为其中的-7和(M-1)*28两项都可以被7整除,所以去掉这两项,W除以7的余数不变,公式变成: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 13 * (M+1) / 5 ] + d.
(5)
D = [ 13 * (M+1) / 5 ] - 7 + (M-1) * 28 + d. (3≤M≤14) (4)
上面计算星期几的公式,也就可以进一步简化成: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 13 * (M+1) / 5 ] - 7 + (M-1) * 28 + d.
(Y-1)*365 ≡ Y-1 (mod 7).
其中,≡是数论中表示同余的符号,mod 7的意思是指在用7作模数(也就是除数)的情况下≡号两边的数是同余的。因此,完全可以用(Y-1)代替(Y-1)*365,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那个著名的、也是最常见到的计算星期几的公式: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D. (2)
显然,W这么大的原因是因为公式中的第一项(Y-1)*365太大了。其实,
给出年月日计算星期几

【转】给出年月日,计算星期几--算法及算法来历最常见的公式:W =[Y-1] + [(Y-1)/4] -[(Y-1)/100] + [(Y-1)/400] + DY是年份数,D是这一天在这一年中的累积天数,也就是这一天在这一年中是第几天。
最好用的是蔡勒公式:W = [C/4]- 2C+ y + [y/4] + [13 *(M+1) / 5] + d- 1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
1月和2月要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这时C和y均按上一年取值。
两个公式中的[...]均指只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
算出来的W除以7,余数是几就是星期几。
如果余数是0,则为星期日。
---------------------------------------------------------------------------星期制度是一种有古老传统的制度。
据说因为《圣经·创世纪》中规定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世纪,第七天休息,所以人们也就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星期日是休息日。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以七天为一个周期,长短也比较合适。
所以尽管中国的传统工作周期是十天(比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说的“十旬休暇”,即是指官员的工作每十日为一个周期,第十日休假),但后来也采取了西方的星期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要知道某一天是星期几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还想知道历史上某一天是星期几。
通常,解决这个方法的有效办法是看日历,但是我们总不会随时随身带着日历,更不可能随时随身带着几千年的万年历。
假如是想在计算机编程中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预先把一本万年历存进去就更不现实了。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之星期计算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计算
同一月:(后面日期-开始日期)÷7
①看余数,余数是几就推几
②算的是过去,用逆推
算的是未来,用顺推
跨一月:(后面日期+开始月份总天数-开始日期)÷7
数-开始日期)÷7
星期计算例子
【同一月】2019年5月21日是星期二,那么5月3日是星期几?5月31日是星期几?
(2+31+30+31-21)÷7=10余3,因为是未来,顺推得6月7日是星期五。
【第一个31指开始的5月总天数,30和第二个31指的是中间的6月和7月总天数】
(7+31-21)÷7=2余3,因为是未来,顺推得6月7日是星期五。【31指开始的5月总天数】
【跨多月】2019年5月21日是星期二,那么3月18日星期几?8月2日是星期几?
(21+31+30-18)÷7=9余1,因为是过去,逆推得3月18日是星期一;
【31指开始的3月总天数,30指中间的4月总天数】
(21-3)÷7=2余4,因为是过去,逆推得5月3日是星期五;
(31-21)÷7=1余3,因为是未来,顺推得5月31日是星期五。
【跨一月】2019年5月21日是星期二,那么4月28日星期几?6月7日是星期几?
(21+30-28)÷7=3余2,因为是过去,逆推得4月28日是星期日;【30指开始的4月总天数】
计算星期几的常用公式

计算星期几的常用公式
S =x -1+[41-x ]-[1001-x ]+[400
1-x ]+c 其中x 是公元的年数,c 是从这一年的元旦算起到这一天为止〔包括这一天在内〕的天数,方括号表示其中算式的整数部分,即在计算S 的值时,3个方括号中只要算出商数的整数部分,把余数略去不计、
按此算式求出的值后,除以7,余几确实是星期几,除尽了确实是星期日、 例1: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试计算当天是星期几? 解:x =1936,c =347
因此可得,
S =1936-1+[411936-]-[10011936-]+[400
11936-]+347 =1935+483-19+4+347
=2750
2750÷7=392 (6)
因此,西安事变发生在星期六、
例2:试计算1998年圣诞节是星期几?
解:圣诞节是12月25日,因此,x =1998,c =359
S =1998-1+[411998-]-[10011998-]+[400
11998-]+359 =1997+499-19+4+359
=2840
2840÷7=405 (5)
因此,1998年圣诞节是星期五、
那个计算方法依照的是每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历法,即格里历、格里历是从公元1582年开始实行的、因此,用那个方法能够计算公元1582年以后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
计算星期几的公式

计算星期几的公式日期格式y-m-d,y为年份数(y>1582),m为月份数(0<m<13),d为日数(0<d<28、29、30、31)。
y、m、d为整数。
例如2008-8-1,各变量分别是y=2008,m=8,d=1。
1、常用公式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D式中变量说明:W为星期数,y为年份数,D为该日期在该年中的排序数;[X]为对X取整,下同。
2、蔡勒(Zeller)公式W=Y+[Y/4]+[C/4]-2C+[26(M+1)/10]+d-1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如下:W为星期数;C为世纪;Y为年(两位数);M为月数(M=m (当m>2);M=m+12(m<3));d为日。
相比于通用通用计算公式而言,蔡勒(Zeller)公式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3、基姆拉尔森计算公式W= (d+2*m+3*(m+1)/5+y+y/4-y/100+y/400) mod 7在公式中d表示日期中的日数,m表示月份数,y表示年份数。
注意:在公式中有个与其他公式不同的地方:把一月和二月看成是上一年的十三月和十四月,例:如果是2004-1-10则换算成:2003-13-10来代入公式计算。
4、蔡勒公式一种改进相比于另外一个通用通用计算公式而言,蔡勒(Zeller)公式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不过,另外有一个似乎更加简洁更简单的改进公式,提出这个公式的人是冯思琮:W=[y/4]+r(y/7)-2r(c/4)+m’+d下,其他符号与蔡勒公式中含义相同。
r(X)为对表达式X取余;m’是m的修正数。
1至12月的修正数1’至12’如下:(1’,10’)=6;(2’,3’,11’)=2;(4’,7’)=5;(5’)=0;(6’)=3;(8’)=1;(9’,12’)=4特别地:在笔者给出的公式中,y为润年时(1’)=5;(2’)=1。
三年级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三年级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
式中: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
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s :星期几。
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
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x =2010。
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
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
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
而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y x x x x s +⎥⎦⎤⎢⎣⎡-+⎥⎦⎤⎢⎣⎡--⎥⎦⎤⎢⎣⎡-+-=40011001411“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
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
(相当于公式中的x =1,y =1,所以s =1。
)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
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
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
“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
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
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之星期计算

星期计算:【跨多月不多见,但注意中间月份可以有多个】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计算
同一月:(后面日期-开始日期)÷7
①看余数,余数是几就推几
②算的是过去,用逆推
算的是未来,用顺推
跨一月:(后面日期+开始月份总天数-开始日期)÷7
跨多月:
(后面日期+开始月份总天数+中间月份总天数-开始日期)÷7
(2+31+30+31-21)÷7=10余3,因为是未来,顺推得6月7日是星期五。
【第一个31指开始的5月总天数,30和第二个计算例子
【同一月】2019年5月21日是星期二,那么5月3日是星期几?5月31日是星期几?
(21-3)÷7=2余4,因为是过去,逆推得5月3日是星期五;
(31-21)÷7=1余3,因为是未来,顺推得5月31日是星期五。
【跨一月】2019年5月21日是星期二,那么4月28日星期几6月7日是星期几
(21+30-28)÷7=3余2,因为是过去,逆推得4月28日是星期日;【30指开始的4月总天数】
(7+31-21)÷7=2余3,因为是未来,顺推得6月7日是星期五。【31指开始的5月总天数】
【跨多月】2019年5月21日是星期二,那么3月18日星期几?8月2日是星期几?
(21+31+30-18)÷7=9余1,因为是过去,逆推得3月18日是星期一;
【31指开始的3月总天数,30指中间的4月总天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
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
式中:
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
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s :星期几。
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
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
x =2010。
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
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
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
y x x x x s +⎥⎦
⎤⎢⎣⎡-+⎥⎦⎤⎢⎣⎡--⎥⎦⎤⎢⎣⎡-+-=40011001411
而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
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
(相当于公式中的x=1,y=1,所以s=1。
)
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
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
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
“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
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
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现在,可以解释公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了。
①x -1: 说明从公元元年开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先按平年把求元旦是星期几向后推
x -1天; ②⎥⎦
⎤⎢⎣⎡-41x :说明已经过去了多少个4年,按照“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的规定,
在①的天数上再向后推这么多天; ③⎥⎦
⎤⎢⎣⎡-1001x :说明已经过去了多少个100年,按照“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的规定,
把②向后多推的天数减去; ④⎥⎦
⎤⎢⎣⎡-4001x :说明已经过去了多少个400年,按照“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是闰年”的规定,
把③多减去的天数补上;
⑤y :说明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这样一来,s 就是在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的基础上,需要把这一天是星期几向后推的总天数。
所以,s 除以7取余数,就能说明这一天是星期几。
看起来上面的叙述是够啰嗦的,不过,通过对公式的解读,重温一下闰年的规定,顺便了解一点星期制的由来,还是值得的。
何况这个公式还是有点用处的。
比如,你想知道自己出生的那天是星期几,就可以算一算。
再比如,你想知道爸妈的金婚纪念日是星期几,也可以预先算出来。
这样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