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

HE N AN ME D I CA L RE S E ARC H J u l 2 0 1 4 ,V o 1 . 2 3, N o . 7
超 敏 C 反 应 蛋 白和 血 常 规 联 合 检 测 对 小 儿 肺 炎 的 诊 断 价 值
蒋 丽
( 项 城 市妇 幼保 健 院 检 验 科 河南 周 口 4 6 6 2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超 敏 c反 应蛋 白 和 血 常 规 联 合 检 测 对 小 儿 肺 炎 的 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 选取 6 O例 小 儿 肺 炎
患者作为观察组 , 另选 6 O例 健 康 儿 童作 为对 照组 , 对 两 组 儿 童 进 行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 及 血 常 规 检 测 , 比 较 各
2 . 2 阳性检 出率 比较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联 合 血 常 规 阳性检 出率 为 9 6 . 7 %, 明显 高 于 单 一 检 测 方 法 , 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具体 情况 见表 2 。
表 2 单 独 及 联 合 检 测 对 肺 炎 患 儿 的 阳性 检 出率 比较 ( n , %)
河南医学研究 2 0 1 4年 7月 第 2 3卷 第 7期
HE NA N ME DI C AL R ES E AR CH J u l 2 0 1 4 ,V o 1 . 2 3, N o . 7
具有 较好 的诊 断价值 , 但 血 常 规 检测 易受 检 测 重 复 性 的影 响 。本 研 究 将 两 种 检 测 方 法 进 行 联 合 , 以探
检测指标的水平差异 。结果 : 观 察 组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及 白 细胞 水平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 差 异具 有 统 计 意 义 ( P< 0 . 0 5 )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联 合 血 常规 阳性 检 出 率 为 9 6 . 7 %, 明显 高于单 一检测 方法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结 论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与 血 常 规 联 合 检 测 对 小 儿 肺 炎 患 者 具 有 较 高 的 诊 断 准 确 率 , 值 得 临 床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1 1 0例细菌性感染 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 着重 分析 总结 了血 常 规检查 与高 敏 c反应 蛋白联合 检查 的临床价值 , 具体分析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床检查 的阳性率 , 对于感染性疾病 的诊治工作而言具有显著 的指导作用 。 【 关键词1 小儿 ; 细菌性感染疾病 ; 血 常规 ; 高敏 C反应蛋 白
[ 中图分类号】 R 7 2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5 ( a ) - 0 1 3 5 - 0 2
M E 口 工 c A L L A 目 口 口 A T 口 口 Y B c 工 E N E B医 学 检 验 l
[ : H工 NA HE A L TH 工N口U B T日 Y
高敏 c反应蛋 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 感染性疾病 中 的临床分析
蒋玉 莲 张 聪
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长沙 4 1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高敏 C 反 应蛋 白与血常规 检查在 小儿细 菌性感染性 疾病 诊治 中的应用价 值 。方法 选 取我 院 2 0 1 3 年 1 月一2 O 1 3 年6 月收治的 1 1 0 例小儿细菌性感染 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 , 所有患者行高敏 c反应蛋 白与血常规 检查 , 统计分析疾 病 诊断正确 率。结果 高敏 c 反应蛋 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查 的阳性率为 7 0 . 9 %, 血 常规 检查阳性率为 5 3 . 6 %, 高敏 c 反应蛋 白 检测的阳性 率为 5 9 . 1 %. 联合行高敏 c反应蛋 白与血常规检查 阳性 率明显高于单纯 的血常规检查及高敏 c反应蛋 白检查 , 组间 比较差异明显 ( P < 0 . 0 5 ) , 有统计学意 义O 结论 对4 , J L 细菌性感染 患者行 血常规与高敏 c反应蛋 白联合检 测能够提高临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引言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二者联合可为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帮助。
本文将对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C反应蛋白的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在机体发生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肿瘤等病理状态时能够显著升高。
其生理作用主要包括促进炎症反应、增强巨噬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活性、参与免疫调节等。
在临床上,C反应蛋白常被用于判断感染程度、评估患者疾病风险、观察治疗效果等。
二、血常规的临床应用血常规是临床诊断中常规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对机体的炎症、感染、贫血、出血等病理状态进行评估。
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常规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
三、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1. 提高诊断准确性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是两个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检验项目,它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进行评估。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指导治疗方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感染程度和患儿的个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联合检测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3. 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接受抗感染治疗的患儿,定期监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尽快康复。
四、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局限性1. 非特异性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儿存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某些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也会引起这两项指标的异常改变,因此不能单纯依靠这两项指标来诊断疾病。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细菌性感染是造成儿童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细菌性感染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血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血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通常在感染或者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中升高,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
CRP的升高可以提示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是临床上常规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也是机体炎症反应的表现。
全血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患儿的炎症情况,提高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全血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对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细菌性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全血CRP升高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而其他原因导致的炎症常常不具备这些特点。
基于此,全血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可以较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排除其他非细菌性感染疾病,并且缩小诊断的范围。
这对于医生来说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全血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还对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全血CRP和血常规的联合使用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患者炎症状态,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感染的部位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这有助于医生快速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效率,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全血CRP和血常规的联合检验能够为治疗的效果评估提供辅助数据,指导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全血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引言细菌性肺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临床症状严重,易发生并发症,并且病死率较高。
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细菌性肺炎对于患者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用于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方法有血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查。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一、血清纤维蛋白原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血清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重要的凝血蛋白,它参与了凝血过程的激活、加速以及稳定阶段。
在感染性疾病中,炎症反应会导致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
对于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常常会明显升高。
临床医生通过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从而进行及时治疗。
血清纤维蛋白原在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血常规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中,血常规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常规常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的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增加等情况,这都是机体对于细菌感染产生的典型炎症反应。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常规,临床医生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性肺炎,并及时进行治疗。
四、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以上述三个方面来看,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都是用于诊断细菌性肺炎的重要指标。
单独依靠其中任何一个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性肺炎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合运用这三个指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细菌性肺炎的检出率,降低误诊率。
通过联合检测这三个指标,临床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更恰当的治疗措施。
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价值分析

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9-05-23T11:18:42.0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8期作者:徐卓颖胡忠圣[导读]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江苏省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检系江苏南通 226010)(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患儿中随机性选择5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非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指标。
结果:研究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计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中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诊断阳性率高于单一全血C-反应蛋白或血常规诊断阳性率(P<0.05)。
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可提高儿童细菌感染性阳性检出率,为儿童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068-02 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传染性疾病等均属于儿童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不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是进行有效与针对性治疗的前提。
实验室检查作为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单一实验室指标在疾病诊断方面存在局限性。
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其中研究组为50例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性别: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岁~12岁,平均年龄(6.13±1.35)岁。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近年来,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而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要点、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意义以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要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各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细菌。
诊断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要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炎症指标的检测等。
二、C反应蛋白的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指标。
在细菌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激活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程度,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临床上,CRP的升高常常伴随着感染性疾病的发作,是很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三、血常规的意义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参数,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炎症程度等。
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而淋巴细胞计数会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增加,这些指标都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四、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应用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析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一方面,C反应蛋白可以及时反映出机体的炎症程度,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血常规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详细的血液参数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C 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缩短诊断时间,指导临床治疗。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中细菌感染40例,病毒感染30例,将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CRP及血常规检验,对比检验效果。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细菌感染患儿CRP及WBC水平有显著差异,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的CRP及WBC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
CRP+血常规检验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单独血常规检验(P<0.05)。
结论 CRP及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鉴别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儿科;感染性疾病;CRP;血常规检验【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combined with blood routine test in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70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ing 40 cases ofbacterial infection and 30 cases of viral infection, and 7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atient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RP and blood routine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test effec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RP and WBC levels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RP and WBC levels between viral infection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P<0.05). The detection rat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viral infection in CRP+ blood routine te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ingle blood routine test (P<0.05). Conclusion Thecombination of CRP and blood routine test is effective in distinguishing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 】 Pediatrics; Infectious diseases; CRP;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儿童在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因其发病急,情况复杂,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症状在临床中难以区分,过去多依靠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判断感染类型进行给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检测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共40例,同时选择我院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
上述患儿分别作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
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儿共40例,作为对照组。
所选4组儿童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结果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19.6±2.372)mg/L、(15.9±2.1)×109/L。
病毒感染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2.532±1.175)mg/L、(7.6±1.8)×109/L;支原体感染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7.524±1.019)mg/L、(8.2±1.7)×109/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3.296±1.136)mg/L、(6.5±1.3)×109/L;细菌性肺炎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童细菌性肺炎诊断,操作简便易行,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儿童;C反应蛋白;血常规
肺炎主要是在由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反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导致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支原体等。
其中细菌性肺炎在儿童肺炎患者中也较为常见。
本文观察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检测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共40例,同时选择我院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
上述患儿分别作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
细菌性肺炎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1±3.4)岁;病毒性肺炎组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9±
2.7)岁;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0±1.9)岁。
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儿共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8±2.1)岁。
1.2 方法所选4组儿童均在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 ml,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等。
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具体测定步骤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
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5 mg/L,大于上述范围即为检测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总数检测结果比较
病毒感染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2.532±1.175)mg/L、(7.6±1.8)×109/L;支原体感染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7.524±1.019)mg/L、(8.2±1.7)×109/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3.296±1.136)mg/L、(6.5±1.3)×109/L;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19.6±2.372)mg/L、(15.9±2.1)×109/L。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是由不同种类的病原体感染所致,主要有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等。
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其实验室检测指标也各有不同。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巨噬细胞释放白介素刺激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增加,其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所以C反应蛋白是最敏感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性蛋白,对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对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与其他非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进行鉴别[1,2]。
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水平与炎症感染的程度成正比,对于细菌性肺炎来说,其炎症反应程度越高,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
细菌性肺炎的白细胞总数会升高,而病毒性肺炎或支原体肺炎的白细胞总数不升高或稍有改变[3,4]。
本文结果显示,细菌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对照组儿童。
细菌性肺炎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也高于其他三组。
所以,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肺炎中检测较其他两类病原体感染所致肺炎更加敏感,所以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童细菌性肺炎诊断,操作简便易行,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参考文献
[1] 焦瑞宝,唐吉斌,成冰,等.hs—CRP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2085—2086.
[2] 孙侠.快速CRP检测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北京医学,2008,30(4):238.
[3] 方琼,杨楚奉.CRP联合WBC检测在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85—87.
[4] 杜正银.儿童肺炎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意义.淮海医药,2009,27(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