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公共广播系统 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 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1. 引言公共广播系统是一种用于向大面积人群传播信息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所,如学校、办公楼、商场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现代技术的公共广播系统方案,旨在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传播服务。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数字化音频传输技术,将音频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公共广播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音频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音频信号,如话筒、麦克风等。

•音频转换设备:将采集到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编码器:将数字音频信号编码成网络传输所需的数据格式。

•解码器:接收网络传输的数据并解码为数字音频信号。

•扩音设备:放大解码后的音频信号,以提供足够大的音量。

•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广播系统的运行,如播放控制、音量控制等。

3. 系统设计3.1 音频采集设备音频采集设备主要包括话筒、麦克风等,用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采集设备应考虑音质的要求,并具备抗干扰能力。

3.2 音频转换设备音频转换设备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常见的转换方式包括模数转换器(ADC)等。

转换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系统需求确定,并尽可能选择高性能、低失真的设备。

3.3 编码器编码器用于将数字音频信号编码成网络传输所需的数据格式,常见的编码算法有MP3、AAC等。

选择合适的编码算法应考虑传输带宽和音质的平衡,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3.4 解码器解码器接收网络传输的数据并解码为数字音频信号,常见的解码算法与编码器相对应。

解码器的选型应匹配编码器,并具备稳定、高效的解码能力。

3.5 扩音设备扩音设备用于放大解码后的音频信号,以提供足够大的音量。

扩音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音质、低噪音、高效能,并能够适应广播区域的大小。

3.6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广播系统的运行,如播放控制、音量控制等。

控制设备可以采用物理按钮、遥控器或远程控制等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操作需求。

4. 系统特点本方案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数字化传输:通过数字化音频传输技术,避免了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提供更好的音质和稳定性。

校园广播系统方案通用

校园广播系统方案通用

校园广播系统方案通用校园广播系统方案通用1一、客户需求我们是某市的一所幼儿园,现想建设一套智能广播系统,幼儿园具体建筑结构如下:1)有一栋教学楼,3层,每层有教室6间,每间60平米,午睡室6间,每间60平米,每层楼道长60米。

2)教学楼入口两侧各有一个2米宽30米长的绿化带,绿化带前有一个500平方米小广场。

3)教学楼的西侧有一栋办公楼2层,楼道长40米。

4)办公楼前有一个200平方米儿童游乐场。

5)幼儿园东西两侧围墙前各有3米的绿化带。

所建智能广播系统的具体功能要求如下:1、每天早上,在孩子入园时间内自动播放幼儿歌曲、音乐、致欢迎词和问候语,下午放学时,自动播出欢乐的儿童音乐欢送小朋友回家,并叮嘱注意事项等。

2、幼儿园上下课时使用欢快的音乐作为上下课铃声。

3、幼儿午睡开始时播放一些轻柔的摇篮曲,午睡结束时用音乐将小朋友唤醒。

4、定时播放少儿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音乐。

5、在绿化带内安装草坪卡通音箱,使之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统一协调。

6、临时的`广播如:通知、园长统一讲话、宣传表扬先进等可以随时切换到手动控制。

二、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1、幼儿园是一个特殊公共场所,根据少儿天性好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本广播系统应当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成分。

根据需求我们需在广播系统的前端加上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并配备自动播出软件,即可将每天需固定播出的。

广播内容,提前排成播放表,到时自动播出,整个系统造价低,实现简单。

2、对系统进行分区广播,根据幼儿园的具体布局,我们将幼儿园广播系统分为5个区,教室分一个区,午睡室一个区,办公楼、教学楼楼道一个区,操场、游乐场一个区。

以满足幼儿园对广播不同区域的不同需要。

3、每个教室和午睡室各安装一个6W音箱,为方便各班的幼教老师可及时的调节广播音量,我们在每个音箱前加一个音量调节开关。

4、根据绿化带的长度及广场、游乐场的面积我们在绿化带内安装6只30W 草坪卡通音箱,以满足广场、游乐场的广播需求。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方案文档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方案文档

校园广播作为学校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从留声机到CD,经过了数次革命,但其设备技术水平及档次参差不齐,在实际使用及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缺陷。

特殊是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多媒体等一批高新技术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使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现有广播系统的这种状况,显然已不能与其它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相配套,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落后,兼容性、扩展性差:现有校园广播基本都是采用摹拟音源,人工播放、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无法播放现代数字格式(如MP3、WAV)的音频文件,无法实现播放管理自动化。

2 、音质差、功能单一:目前校园广播设备所应用的技术落后,音质较差,只能用于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广播通知等少数教学与管理活动,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外语听力训练、考试、课间音乐音质要求。

3、安装复杂、维护不便、故障率高:由于定压有线广播是严格按照阻抗与功率匹配的原则进行配置,往往因一台变压器或者音箱故障而烧坏功放,影响整个广播。

基于上述原因普遍存在,传统老式的校园广播已极大地限制了校园广播在学校教学实践与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推进及“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并逐步走进教学与教务管理。

这就为开辟性能更高,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教学用数字化智能广播成为可能。

近年来的外语升温,高考也已将外语听力作为考试内容,学校现有语音室容量小、机动性差、学生多,难以进行外语听力同步训练及考试,如何创造一个幽雅轻松的学习工作环境,也已被许多教育专家提了出来,让优美的音乐代替刺耳的铃声,让学生在课间听到轻松的音乐,不仅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并可陶冶情操,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各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CDKPA 公共广播系统是专为公共场所提供背景音乐、公共广播及消防报警的专业设备,且设备齐全,产品多元化,多年前已获ISO9001 国际品质认证、国内3C 认证,产品由设计开辟到品质控制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1. 简介公共广播系统是指覆盖较广范围的广播系统,用于播放广播节目、应急警报、公共服务信息等内容,一般用于学校、商场、医院、公共场所等地方。

本文将介绍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方案。

2. 系统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由如下部分组成:2.1 主机主机是公共广播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节目的存储与播放、音效处理、应急广播等功能。

2.2 音响设备音响设备包括功放器、扬声器、麦克风等,通常安装在每个广播区域或房间内,通过主机信号线路连接进行控制和播放。

2.3 信号线路信号线路是将主机和音响设备连接起来的重要途径,需要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及稳定性,通常使用双绞线或者同轴电缆。

3. 布线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布线设计需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美观性。

要求每个房间或区域都要有一个音响终端,需要将这些音响终端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连接到主机的输出端口。

建议使用模块化布线系统,将音响终端、转换器、音频放大器等设备安装在模块化控制板中,以便于配置和扩展。

4. 控制中心设计控制中心应设置在主要区域中,以便于操作员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

控制中心需要安装主机、音频输出器、控制器、调音器等设备,以便于实现音乐播放、与外界交流、应急警报等功能。

5. 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应急广播功能非常关键,应急广播需要确保系统高可靠、操作简单。

建议在主机上安装应急广播单元,实现应急广播功能,应急广播器可通过现场按扭启动,也可以通过后台控制中心远程启动,以实现快速应急广播。

6. 安全防护措施在公共场所、大型商场、学校、医院等场所,往往需要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安全防护,以防止系统遭受破坏、危害安全。

通常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密码保护,限制使用权限•安装物理隔离装置,防止外部干扰•设置安全警报回路,远程监控系统运行状态7.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易操作性,同时要满足应急广播和安全防护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线方案,可以实现较好的音乐播放效果和应急广播功能,为公共场所提供更好的服务。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一、前言 (4)二、用户功能需求说明 (5)三、设计原则和依据 (6)◆设计原则 (6)1、先进性与适用性 (6)2、经济性与实用性 (6)3、可靠性与安全性 (7)4、可扩充性 (7)5、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7)6、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7)◆设计依据 (8)四、具体设计解决方案 (9)◆广播主控室配置 (9)◆分控点部分 (10)◆普通教室和多功能厅配置 (10)◆教学楼走廊配置 (11)◆操场配置 (11)◆信号传输部分 (11)五、智能寻址调频广播功能介绍 (12)◆常规功能 (12)1.???????背景音乐的实现 (12)2.???????教学管理广播的实现 (12)3.????紧急事故广播的实现 (12)◆特色功能 (12)六、万凯校园广播系统设备优势 (14)七、校园智能寻址广播系统拓扑图 (16)八、系统配置清单及预算价(单位元) (17)九、主要设备介绍 (23)1、智能寻址广播主机(WK-FCB600) (23)2、数码遥控可寻址音箱(WK-F605S) (24)3、寻址接收控制机(WK-F601) (25)十、工程施工及验收 (26)1.工程施工安装 (26)2.工程验收 (27)十一、技术培训、售后服务 (27)十二、软件主界面说明 (29)一、系统设置 (30)二、播放区域 (33)三、播放方案 (35)四、作息表 (39)五、手动控制 (40)一、前言广播系统在校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每个学校每天都需要用到广播来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通知及上下课铃声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校园广播系统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校园广播系统的职能再也不局限于公共广播的功能,现代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考试等新的需求仅靠传统的公共广播已经不能满足。

学校对于广播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功能强大,音质清晰,操作方便,自动播放,分点、分区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针对这些功能需求,我公司南京万凯自主研发一种基于有线电视传输的智能广播系统---智能一线通寻址调频广播系统。

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1、校园数字广播系统1.1系统概述某项目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园区,工程规模较大,建成后将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区域之一,因此,对数字化校园的智能化系统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先推出较为成熟的方案,再进行详细设计和论证,最后施工,是科学、严谨、节约成本和时间的的做法。

智能化系统规划不同于一般工程的系统规划,必须从需求出发,进行深入调研,对设计、产品、信息、环境等作出科学的分析,制定合理方案。

数字化校园应体现前瞻性、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要求,在智能化系统的规划上充分考虑上述要求。

某项目是新建园区,为了完善自动化的校园管理,并为整个园区内师生以及就行政工作人员增添几分温馨和舒适的工作及就学环境,同时也为信息的发布提供便捷的途径,所以在某项目区内部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广播系统。

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需求,方案设计该子系统,平时可播放音乐节目、发布业务信息等;当火灾及其他紧急事件发生时,可切换至火灾报警广播或紧急广播,其系统功能包括:校园背景音乐广播校园消防广播1.2系统需求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具体需求及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案设计功能包括:校园背景音乐广播校园消防广播根据某项目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建设需求和实际情况,我们公司严格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确立该广播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次根据消防防火分区进行数字化校园广播分区的划分,室外部分单独设置广播分区,划分到各学校进行管理。

根据实际环境需要分别设置壁挂音箱、吸顶喇叭。

在自然分区和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合理划分控制区,进行分区或集中控制。

其中声源包括:远程寻呼话筒、CD/MP3播放器等。

要求在宣传、管理上达到全方位高质量的广播效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业务广播、音乐播放,节目定时定点播放等应用,为大楼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奠定基础。

在设计上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而且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人性化的管理功能,在设计广播系统时,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音频设备,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以保证公共广播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ITC-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

ITC-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

I n t e l l i g e n t P A S y s t e m D i a g r a m设计方案用户单位:增城区郑中钧中学设计单位:广州鸿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份校园广播系统一、项目概述项目概况增城市郑中钧中学位于增城市区教育路,创办于1988年,临增江河畔,居松子山上,毗邻市体育广场,环境幽雅,风景秀丽。

学校教学场室齐全,设备先进,教学电脑室3个,多媒体教学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课室全部教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现有教职工13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50多人,市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批;教学班30个,学生1600多人。

这次主要设计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实验楼和功能室的教室,还要覆盖室外区域;二、方案设计设计原则及依据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

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

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设计原则:1.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2.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过早被淘汰;3.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4.开放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5.兼容性:系统设备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和扩展;6.标准化:进行设备选择时,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设计,避免因新技术不支持而造成设备淘汰。

设计依据:本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4.《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20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95)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客户技术要求和相关建筑平面图(客户提供),根据此规格书及最新版的有关标准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ITC-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

ITC-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

I n t e l l i g e n t P A S y s t e m D i a g r a m设计方案用户单位:增城区郑中钧中学设计单位:广州鸿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份校园广播系统一、项目概述项目概况增城市郑中钧中学位于增城市区教育路,创办于1988年,临增江河畔,居松子山上,毗邻市体育广场,环境幽雅,风景秀丽。

学校教学场室齐全,设备先进,教学电脑室3个,多媒体教学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课室全部教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现有教职工13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50多人,市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批;教学班30个,学生1600多人。

这次主要设计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实验楼和功能室的教室,还要覆盖室外区域;二、方案设计设计原则及依据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

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

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设计原则:1.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2.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过早被淘汰;3.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4.开放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5.兼容性:系统设备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和扩展;6.标准化:进行设备选择时,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设计,避免因新技术不支持而造成设备淘汰。

设计依据:本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4.《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20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95)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客户技术要求和相关建筑平面图(客户提供),根据此规格书及最新版的有关标准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技术响应一览表 (5)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内容 (6)1. 概述 (6)2. 设计原则 (10)3. 设计规范和依据 (12)4. 系统功能和特点 (13)5. 方案设计 (14)5.1. 系统构成及原理 (14)5.2. 用户需求分析及前端分布 (16)5.3. 实施方案设备选型及配置 (17)5.3.1 公共广播工程设计的一般顺序 (17)5.3.2 广播扬声器的选用和配置 (18)5.3.3 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 (21)5.3.4 节目源设备 (23)5.3.5 传输线路 (24)5.4. 设备清单及报价 (26)5.5. 选型设备性能及参数 (29)6. 工程实施方案 (50)6.1. 施工组织 (50)6.1.1. 施工组织架构图 (50)6.1.2. 人员调配及职责分工 (51)6.2. 施工前期实地勘测 (53)6.3. 系统图纸设计 (53)6.4. 系统设备订货计划 (54)6.5. 施工人员进场计划 (54)6.6. 线管、线槽、线缆施工 (56)6.7. 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计划 (56)6.8. 工程进度计划与控制 (59)6.8.1. 工程进度计划表 (59)6.8.2. 工程进度控制过程 (60)6.9. 工程质量控制 (63)6.9.1 质量程序文件 (63)6.9.2 质量体系 (64)6.9.3 质量体系文件 (64)6.9.4 质量保证文件 (67)6.9.4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 (68)6.10. 工程系统调试 (69)6.10.1 一般规定 (69)6.10.2 调试 (70)6.11. 工程验收 (70)6.11.1 一般规定 (70)6.11.2 验收条件 (70)6.11.3 验收资料 (72)6.11.4 验收判据 (72)6.11.5 工程验收 (73)7. 培训计划书 (74)7.1 现场培训 (74)7.2 培训计划 (75)7.3 提供质保服务的机构及人员 (77)8. .................................................................................................................................. 售后服务778.1 提供货物“三包” (78)8.2 售后服务 (80)8.2.1 “三包”期间保修承诺 (80)8.2.2 “三包”之后保修服务 (82)9. .................................................................................................................................. 技术差异表84第三部分:公司相关资质 (84)1. .................................................................................................................................. 公司简介842. .................................................................................................................................. 业绩清单843. .................................................................................................................................. 公司相关证件 (84)第四部分:相关设备的资料及彩页 (85)第一部分:技术响应一览表说明:根据对应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逐条应答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逐条对应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的条目,对完全响应的条目在下表相应列中标注“O” 。

对有偏离的条目在下表相应列中标注“某”。

用户需求书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内容1•概述建设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创建丰富多彩的学校广播文化,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通过学校广播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学模式的制高点,更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服务。

建设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实际,本着高效、适用的原则,严格规范学校公共广播系统针对目前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建设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满足层次的教育信息化需求,切实地为教育教学划时代的变革服务,为教育教学的革新,变通提供决策性的依据,根本性的实现平台。

一个完备的学校网,应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高全面、切实的支持。

学校的公共广播主要作用是信息发布及休息时间的背景音乐播放,创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我们设计的公共广播系统采用单声道播放。

在一些不同功能的区域播放不同的节目内容。

公共区域主要是轻音乐为重点。

公共走道以低音量的音乐为主。

这些优美的音乐在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惬意的环境。

由于学校教学楼楼层较高,楼内人口密度大,所以防火是重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紧急广播系统长期不用使其可靠性大大成问题,往往平时试验没有问题,但是在正式使用时候便成了哑巴。

所以在背景音响和紧急广播设计在建议把两者集成在一起,组成通用性极强的公共广播系统。

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使系统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口。

只要任何地点发生火警,传感器即时发出信号并传送给消防中心,消防中心通过计算机处理,排除误操作后,随即开通报警信号及紧急广播,自动喷淋设备等,对火场面积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协助人员安全疏散。

近年来,学校广播有了新的定义和要求,在提供广播、出操、呼叫、通知、可持续扩容的教学环境的同时,还需要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

广播系统应用定压技术,解决了因距离产生的局限。

为学校公共广播提供了一种实现的方案。

如果通过计算机增加了“自动播放系统” ,可十分容易地做到无人值守及定时、定内容的播放,实现智能化学校的功能。

广播系统在学校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每个学校每天都需要用到广播来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通知及上下课铃声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学校公共广播系统的职能再也不局限于公共广播的功能,现代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考试等新的需求仅靠传统的公共广播已经不能满足。

学校对于广播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功能强大,音质清晰,操作方便,自动播放,分点、分区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学校希望根椐其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推进及“校校通” 工程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并逐步走进教学与教务管理。

这就为开发性能更高,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教学用数字化智能广播成为可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国际间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逐渐同世界接轨,对教育部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的外语升温,中高考也已将外语听力作为考试内容,学校现有语音室容量小、机动性差、学生多,难以进行外语听力同步训练及考试,如何创造一个幽雅轻松的学习工作环境,也已被许多教育专家提了出来,让优美的音乐代替刺耳的铃声,让学生在课间听到轻松的音乐,不仅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并可陶冶情操,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各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根据各种不同学校的需要,从项目的具体实际出发,做到配置合理,留有扩展余地,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确保系统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

本方案根据项目提供的相关文件,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公司从事过的多个项目所积累的经验,编制出这套技术方案。

若对本方案的内容或其它方面有不详尽之处,我们随时欢迎您们的宝贵意见。

2. 设计原则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1、先进性与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

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2、经济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4、可扩充性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该项目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5、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6、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

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时时动态撑握监视及报警情况。

公共广播系统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