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
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
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读与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读与赏析语文课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文的解读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进行解读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篇课文:《草地上》《草地上》是一篇以夏天草地为背景的描写性文章。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里的草地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这篇文章采用了抒情的叙述方式,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第二篇课文:《黄山》《黄山》是一篇描写风景的记叙文。
作者以黄山为背景,通过详细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黄山的雄奇、秀美和奇特之处。
文章中描写了黄山的云海、奇松、怪石等景观,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神奇美丽的感觉。
同时,文章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黄山的热爱和敬佩之情。
第三篇课文:《补天》《补天》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大禹治水中的一个小插曲,通过“补天”的形象化手法,展现了智慧和勇气的力量。
故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开,给人以轻松诙谐的阅读体验。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智者的智慧和勇士的勇气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第四篇课文:《夏夜》《夏夜》是一篇描写夏天夜晚的散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夏夜的美丽和神秘。
文章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人们的生活和夏天的气息,表达了对夏夜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这篇文章采用了抒情的叙述方式,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
通过对以上四篇课文的解读与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语文课文。
这些课文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和描写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希望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读者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与乐趣。
注:本文所提到的《草地上》、《黄山》、《补天》、《夏夜》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真实课文。
详细内容请查阅相关课本。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时间的脚印-课文

4.第四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不偏离主旨,因为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上文谈到 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 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承上启 下,很自然。
课后练习
1、选择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
C、B、D、D 2、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就要经受住各种困难。(经受) (2)好大的雪呀!很快就覆盖了大地。(覆盖) (3)他的胳膊受伤了,渗出了很多鲜血。(渗) (4)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们就要毕业了。(转眼) (5)这次你就放弃吧,以后有的是这样的机会。(放弃) 3、根据课文选择答案: B、C、C、C、C、D
石炭纪
离现在大约三亿到两亿多年前,是古生代的第五个纪,当时气
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 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纪
思考些列问题: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手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3、大自然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大自然用岩石记录时间。 4、除了岩石、还有哪些可以记录大自然的时间? 各种生物化石、各种矿产资源。
奇形怪状的石头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 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 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砾岩
长毛象
琥珀
三叶虫化石
寒武纪:离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 这一时期,最繁荣的生物是节肢动物三叶虫。 寒武纪是最早的地质时代,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述了生活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第二部分529自然段讲解了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课文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英勇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快乐。
在这叫喊声里──布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生气的力气、热忱的火焰和成功的信念。
海鸥在暴风雨降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惊,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害怕地把肥胖的身体隐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傲慢的海燕,英勇地,自由自由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翱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生气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翱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飘舞着,像个精灵,──傲慢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由于快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曲折游动,一晃就消逝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英勇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傲慢的翱翔;这是成功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教材简说:《海燕》是首有名的散文诗,写于1901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高尔基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制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降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布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锋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宠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钳qián:1.夹东西的用具。
2.夹住;约束。
撮cuō(zuǒ):[ cuō ] 1.聚合;2.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
3.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4.摘取(要点)5.吃:我请你上馆子~一顿。
6.容量单位。
10撮等于1勺。
1市撮合1毫升。
7.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盐。
一~芝麻。
b)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
[ zuǒ ] 成丛的毛发:一~胡子。
偏僻piān pì: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的山区。
行辈háng bèi:辈分:他~比我大。
照例zhào lì:按照惯例;按照常情:春节~放假三天。
欺侮qī wǔ:欺负:备受~。
~弱者。
宽慰kuān wèi:1.宽解安慰:她用温和的话语~着妈妈。
2.宽畅欣慰:儿子总算理解了自己的苦心,嘱咐zhǔ 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再三~。
怠慢dài màn:1.冷淡:不要~了客人。
2.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凫水fú shuǐ:游水。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踊跃yǒng yuè:1.跳跃:欢呼~。
2.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参加。
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家眷jiā juàn: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皎洁jiǎo jié:(月亮等)明亮而洁白好歹hǎo dǎi:1.好坏:这人真不知~。
2.指危险(多指生命危险):万一她有个~,这可怎么办?3.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做某件事):时间太紧了,~吃点儿就行了!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她要是在这里,~也能拿个主意。
行辈:辈分。
礼数lǐ shù:礼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满井游记》课文分析

《满井游记》课文分析一、整体感知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
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于江南(湖北公安)。
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
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
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
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
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
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欲出不得”的压抑并没有打消作者出游的念头,反而激发了他出游的热情。
等待“天稍和”,作者就偕同“数友”,如脱笼之鸟,飞出城门,来到郊外。
但见长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旷辽远,一派生机。
作者写景,主要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
其中写水写山的部分是重点。
作者先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鲜妍明媚”画出春山之态。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拼音注释及课文原句(人教版2016.2最新整理) -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第一单元:第一课: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fēi hóng( )的轻云。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yóu guāng kě jiàn(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biāozhì( )极了。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3、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zé( )干事tuō cí( )检查的无礼。
绯红(fēi hó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标致(biāo zhi):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标致的面孔。
落第(luò 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ú xùn):没有礼貌;骄傲;蛮横:出言~。
诘责(jié zé):诘问谴责。
托辞(tuō cí):找借口;推辞的话。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原指镜子,这里作动词,照镜子。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第二课:4、小时候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wén zhōu zhōu( )的。
5、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yì( )眼。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教版初中语⽂⼋年级下册(2018年春季修订版)第16课的课⽂,本⽂是顾拜旦在1919年4⽉瑞⼠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上发表的演讲。
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献,顾拜旦⽤诗歌般的语⾔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原⽂ 联邦主席、⼥⼠们、先⽣们: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堂,同我们⼀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周年。
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是⽆所畏惧、⽆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的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充满⾃信的青少年所推祟。
古⽂明的魅⼒,时有衰退,平和与⾃信正⽇益成为其有⼒的⽀撑。
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中诞⽣的新⽣⽂明必不可少的⽀柱。
然⽽,⼈类并⾮⽣⽽就平和⾃信。
还在襁褓中的婴⼉,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将就⽊时,给他致命⼀击使其崩溃。
恐惧是⼈类⼯作和休息的天敌,⾯对它,⼈类学会⽤勇⽓来针锋相对。
有些⼈认为,勇⽓这⼀⾼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常尊重先⼈。
在他们的想象中,勇⽓之花在我们当代⼈的⼿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世中造就英雄。
正如我最近在⼀篇关于教育学的⽂章中所暗⽰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的良药,更多的是⾃信⽽⾮勇⽓。
⾃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并进、相辅相成。
这样,我们⼜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般体育运动的地⽅,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远远超越了⼀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下⼆者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钳qián:1.夹东西的用具。
2.夹住;约束。
撮cuō(zuǒ):[ cuō ] 1.聚合;2.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
3.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4.摘取(要点)5.吃:我请你上馆子~一顿。
6.容量单位。
10撮等于1勺。
1市撮合1毫升。
7.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盐。
一~芝麻。
b)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
[ zuǒ ] 成丛的毛发:一~胡子。
偏僻piān pì: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的山区。
行辈háng bèi:辈分:他~比我大。
照例zhào lì:按照惯例;按照常情:春节~放假三天。
欺侮qī wǔ:欺负:备受~。
~弱者。
宽慰kuān wèi:1.宽解安慰:她用温和的话语~着妈妈。
2.宽畅欣慰:儿子总算理解了自己的苦心,嘱咐zhǔ 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再三~。
怠慢dài màn:1.冷淡:不要~了客人。
2.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凫水fú shuǐ:游水。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踊跃yǒng yuè:1.跳跃:欢呼~。
2.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参加。
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家眷jiā juàn: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皎洁jiǎo jié:(月亮等)明亮而洁白好歹hǎo dǎi:1.好坏:这人真不知~。
2.指危险(多指生命危险):万一她有个~,这可怎么办3.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做某件事):时间太紧了,~吃点儿就行了!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她要是在这里,~也能拿个主意。
行辈:辈分。
礼数lǐ shù:礼节。
撺掇cuān 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第二课《回延安》盏zhǎn:1.小杯子:灯~。
2. 用于灯量词。
登时dēng shí:立刻糜子méi zi:穄子油馍yóu mó:饼状食物脑畔nǎo pàn :方言。
指窑洞顶上。
眼眶yǎn kuàng:1.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里含着泪水。
2.眼睛周围的部位:他揉了揉~。
第三课《安塞腰鼓》瞳仁tóng rén:指眼珠恬静tián jìng:安静;宁静:环境幽雅~。
束缚shù fù:1.捆绑。
2.使受到约束限制闭塞bì sè:1.堵塞:管道~。
2.交通不便;偏僻;风气不开:那里十分~。
3.消息不灵通:老人久不出门,~得很。
严峻yán jùn:1.严厉;严肃:~的考验。
2.严重:形势~。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人心。
磅礴páng bó:1.(气势)盛大,雄伟:气势~。
2.(气势)充满:~宇内。
辐射fú shè:1.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直线伸展出去。
2.电磁波或微观粒子流(如电子流、质子流等)从它们的发射体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过程。
渺远miǎo yuǎn:同“邈远”。
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
精神~。
晦暗huì àn:文中指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jī bà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挣脱~。
冗杂rǒng zá:繁杂。
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形容彻底醒悟。
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戛: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第四课《灯笼》争讼zhēng sòng:争辩是非。
领域lǐng yù: 1、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
2、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静穆jìng mù:安静庄严:气氛~。
思慕sī mù:思念(自己敬仰的人):~前贤。
怅惘chàng wǎng: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神情~。
锵然qiāng rán: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2.形容书声琅琅。
褪色tuì sè: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燎原liáo yuán:火烧原野。
熙熙然xīxīrán:1.温和欢乐的样子。
2.热闹的样子。
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状态词。
暖烘烘斡旋wò xuán:调解,把弄僵了的局面扭转过来。
马前卒mǎqián zú: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
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为人处世的道理。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萌发méng fā:1.种子或孢子发芽:雨后杂草~。
2.比喻事物发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孕育yùn yù: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温床。
农谚nóng yà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海棠hǎi táng:1、落叶乔木。
2、这种植物的果实。
悬殊xuán shū:相差很远:众寡~。
次第cì dì:依次。
翩然piān rán: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花香鸟语huā xiāng niǎo yǔ: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
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莺:黄鹂。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臀tún:骨骼gǔ gé:漂移piāo yí: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流逝liú shì:像流水一样消逝:时光~。
褶皱zhě zhòu :1.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压力而形成的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2.皱纹:满脸~。
携带xié dài:1.随身带着:~家眷。
2.提携:多承~。
两栖liǎng qī:1.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2.比喻工作或活动在两种领域:影视~明星。
彗星huìxīng: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
潮汐cháo xī: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发生的定时涨落。
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劫难jié nàn:灾难;灾祸:历经~。
致密zhì mì:细致精密:~的网。
~的观察。
结构~。
陨石yǔn shí: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追溯zhuī 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两国交往的历史可以~到许多世纪以前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
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第七课《大雁归来》雾霾wù mái: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迁徙qiān xǐ:1.迁移,改变居住的地方。
2.动物学上指鸟类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
有迁徙习性的称为候鸟,没有的称为留鸟赌注dǔ zhù:赌博时所押的钱或物。
沼泽zhǎo zé:地表常年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的地带,其上主要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其下有泥炭形成或发育。
瞄准miáo zhǔn:1.射击时为使子弹、炮弹打中一定目标,调整枪口、炮口的方位和高低:~靶子。
2.泛指对准:工厂~市场需求,生产出多种产品狩猎shòu liè:打猎。
盘旋pán xuán:1.环绕着飞或走:飞机在天空~。
山路曲折,游人~而上。
这件事在我脑子里~了好久。
2.徘徊;逗留:他在花房里~了半天才离开。
喧嚷xuān rǎng:(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人声~。
千万别把事情~出去呀!邀请yāo qǐng: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
凋零diāo líng:1.(草木)凋谢零落:万木~。
2.衰落:家道~。
枯燥kū zào:单调,没有趣味:生活~。
~无味。
稀疏xī shū:(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的头发。
~的枪声。
弥漫mí màn:(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烟雾~。
乌云~了天空。
缄默jiān mò:闭口不说话:保持~。
~无言。
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一切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
偷偷摸摸tōu tōu mō mō: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第八课《时间的脚印》掸dǎn: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掉衣服上的雪。
shàn:我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踪迹zōng jì:行动所留的痕迹:各个角落都找了,仍然不见~。
装置zhuāng zhì:1.安装:降温设备已经~好了。
2.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自动化~。
烘烤hōng kǎo:由加热作用而使其(如面包)发脆、受热、变为棕色。
腐蚀fǔ shí:1.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如铁生锈2.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黄色读物会~青少年。
沙砾shā lì:沙和碎石块。
山麓shān lù:山脚。
沟壑gōu hè:坑谷,山沟。
壑(hè)。
龟裂jūn liè:1.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
2.(物体)裂开许多缝,出现许多裂纹。
帷幕wéi mù: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海枯石烂hǎi kū shí làn:海水干涸、石头腐烂。
形容历时久远。
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第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晓得xiǎo de:〈方〉知道。
卑劣bēi liè:(品质、言行等)卑鄙恶劣。
无耻wú chǐ:不顾羞耻;不知羞耻: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