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古代日本(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PPT课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时间:646年,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 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 一赋税。 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随堂练习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THANKYOU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6世纪前的日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地理环境: 岛国
汉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服饰
建筑
中国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钱币铸造
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
和同开珎zhēn (始铸708年)
目标导学二: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 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 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 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 己的势力。
日本武士
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源 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 灭亡。1192年,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 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源赖朝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
的武将、政治家。镰仓幕府首任 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 的建立者。1192年,源赖朝正式 出任征夷大将军。此后在朝廷之 下建立武家政权。源赖朝所建立 的武家政权被历史学家称为镰仓 幕府。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 本长达680年的幕府时代的开始, 直到明治天皇在1868年颁布王政 复古之后才宣告终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0张PPT)

意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建立
武士道
思维迁移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
C 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
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
B 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 “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
B 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
大化改新意义:
大化改新使 日本发展成 为一个中央 集权制的封 建国家。
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名为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 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 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 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武士和武士集团
请同学们三至五分钟认真阅读课本53~54页,用 铅笔画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是一种怎样 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什么? 2、幕府统治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创者是 谁?形成标志是什么? 3、幕府与天皇的关系是怎样的?
幕府统治
(1)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 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组成庄园。
• 大和政权组织: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时间:646年,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 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 一赋税。 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2.教师提问: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
3.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 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汉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服饰
建筑
中国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钱币铸造
开ēn (始铸708年)
目标导学二: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 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 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 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 己的势力。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 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 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 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 步、强盛。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 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订正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新课导入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 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 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 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 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 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 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 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 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幕府统治
王室衰微 地方做大 社会动荡
武士阶层崛起
10世纪时期日本的城堡分布
幕府统治
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 员成为“武士” 对抗对象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征战
幕府统治 武士效忠对象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
今日日本称自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大 和
初步统一
经济形态 领地经济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王室和贵族的关系?
王室只是地位高于普通贵族,属于大贵族阶层。
古代日本领地上的部民与哪里的什么居民相似?
西欧庄园里的农奴。
大化改新 背景
人物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 学习中国的吗?
茶 道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幕府统治
王室衰微 地方做大 社会动荡
武士阶层崛起
10世纪时期日本的城堡分布
幕府统治
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 员成为“武士” 对抗对象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征战
幕府统治 武士效忠对象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
今日日本称自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大 和
初步统一
经济形态 领地经济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王室和贵族的关系?
王室只是地位高于普通贵族,属于大贵族阶层。
古代日本领地上的部民与哪里的什么居民相似?
西欧庄园里的农奴。
大化改新 背景
人物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 学习中国的吗?
茶 道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张PPT)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二、大化改新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张PPT)人教部编版
背 景
6--9 世 纪 , 日 本 积 极 吸 收 中 国 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 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人 物
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 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 化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6、武士道(日本的民族精神)
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 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 扇上,交给近侍说“你后,并不知道是谁写 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 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第11课 古代日本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一、6世纪前的日本
统 1--2世纪时,日本出现100多个 一 小国,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 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基 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本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 状 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 况 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 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 地位近似于奴隶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幕府统治
5、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 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 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 阶层手中。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二、大化改新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张PPT)人教部编版
背 景
6--9 世 纪 , 日 本 积 极 吸 收 中 国 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 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人 物
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 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 化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6、武士道(日本的民族精神)
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 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 扇上,交给近侍说“你后,并不知道是谁写 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 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第11课 古代日本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一、6世纪前的日本
统 1--2世纪时,日本出现100多个 一 小国,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 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基 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本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 状 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 况 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 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 地位近似于奴隶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幕府统治
5、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 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 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 阶层手中。
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7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古代日本 (共28张PPT)

中央 政治 地方
经济
大化改新时的日本 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中国隋唐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 国的吗?
西
东
市朱 市
雀
大
街
朱
雀
大
街
西
东
市
市
学有所获
史料:从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及其建筑、雕刻、佛画,此外还有服装、 器具和生活样式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了。
武士集团: 武士集中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 贵族旗下,组成武士集团。
源氏 平氏
击败
• 目的:
总结归纳:武士与武士集团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 组成成员: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 性质: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
• 特点:
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汉
日本尚未统一时,日本岛30多个小国与汉朝发生“通使”关系。
唐
遣唐使
明
倭寇
清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民国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回看历史,凝望现实,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如何看待中 日关系的变化?
课堂总结 统一:
5世纪初 , 大和统一日本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中国文化的直接影响着日本
时间:646年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
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B )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 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 共17张PPT

二、大化改新
背景 (1)内外因素:6—9 世纪, 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 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 宫廷政变, 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推行改革: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 改称日本国。
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天 皇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 中。
武士阶层的 长期统治
武士道(展现武士阶层道德 与行为规范)
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武士道的实质
以最大的勇敢和 牺牲精神做主人 的忠实奴仆。
日本武 士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人的思维方式是无穷尽的,使得汉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发展。日本则利 用其创造了许多只有日语中才存在的日语汉字。
2、想一想,在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 时期,日本的天皇处于什么地位?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 “征夷大将军”名义上 由天皇任命, 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 礼仪性的摆设。
地方豪强把自己家庭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 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 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镰仓幕府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 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 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 赖源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今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责任担当, 和平友好,合作共赢。
1、查阅资料,了解日文是怎样产生、成熟的,由此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日本最早出现文字的文物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那时的日本学者使用汉 字来给日语表音、称为“训读”。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了万叶假名、 最早出现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这种方式借用了汉语 的表音功能而舍弃了其结构性,再加上汉语没有词形的活用和缺少助 动词。在公元9世纪先后创造了以汉字正体为蓝本的片假名和以汉字草 体为蓝本的平假名、将日本的文字彻底进化到表记文字的时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4张PPT)

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幕府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
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东京)。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 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 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 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 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 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课后练习
制陶技术、和汉字书写,被编为织锦部、土师部和文部等。
部民身份近似奴隶。历史上把这一制度称作“部民制”。
废除豪强势力的经济与社会基础——部民 制,将部民和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 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经济 国家向六岁以上的人口授予土地,土地不 方面 能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人口要向国家缴纳稻米和绢布,并为 国家服劳役。
君主被称作“大王”。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的了
古代日本是如何走向统一的?
时间 约3万年前 大事
经历了新石器时代; 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 特点:一、古代日本进入文明社会
较 晚,发展相对滞后; 公元前3世纪—公 形成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二、受中国影响,古代中日关系 元3世纪 密切。(如:东汉皇帝赠予 大和国兴起 3世纪 日本某国君金印。) 4世纪末—5世纪初 日本政治统一 思考:从教材内容和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古代日本 社会发展有何特点?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 方面 地方划分为国、郡、里三级行政区。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
)的改革,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
大化改新使部民分得了土地,
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使日
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P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士
课堂小结
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含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大化改新
1.背景(原因):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根本因素)
2)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 兴起
(催化因素)
2.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 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 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 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含义
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 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 为“武士”。
武士团: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 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幕府统治: 建立时 间:12世纪晚期 建立者:源氏首领源赖朝
建立地 点:镰仓
统治时间:近700年
幕府统治特点:拥有独立于朝 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 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 的摆设。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 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 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 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 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 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 不进行切腹自杀。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 溯到中国的孔孟之道和神道教、佛教。 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随堂训练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 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 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法令规定的? ②以上法令是哪个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③这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 义?
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叫“大和国”;
3)5世纪时,大和统一 了日本;
大化改新
材料一:大化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断占 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贫民无立足之地,大批 劳动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 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视大王和朝廷, 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 然向朝廷进调。 材料二: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 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不足 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总人口中 的比重相当大。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员、僧侣、留 学生和工艺、艺术等各方画的人才。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 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 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 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 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材料一: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两官、八省,地方设 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在中央,废除官职终 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改新之诏》
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 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 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 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 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的可以交纳绢 或者布来代替。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3.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日出之国
大和统一日本
1)1-2世纪,日本有
100多个小国。
2) 3世纪时,在本
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