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课件 (32页PPT)
合集下载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社会状况;掌握大化 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其影响;掌握 武士集团与幕府统治形成的背景及其发 展历程。 2.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理 解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学习他国长处以发 展自己的明智之举,并认识到一个国家应 该善于借鉴与学习。
(2)隋唐的先进强大,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 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 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 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 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 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叁 武士兴起建幕府
1.背景:
武士兴起建幕府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 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大化改新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此后200余年,藤原氏一族世 代为外戚,专擅国政。每当天皇幼少、病弱或是女帝当政,藤原氏 就以摄政掌权。天皇亲政后,藤原氏又改任关白,成为变相的摄政, 继续掌权。藤原氏被称为“摄关家”,取代天皇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源赖朝
武士兴起建幕府
3.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 着国家大权。
源氏 镰仓幕府 (1192-1333)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武士兴起建幕府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 么问题?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社会状况;掌握大化 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其影响;掌握 武士集团与幕府统治形成的背景及其发 展历程。 2.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理 解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学习他国长处以发 展自己的明智之举,并认识到一个国家应 该善于借鉴与学习。
(2)隋唐的先进强大,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 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 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 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 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 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叁 武士兴起建幕府
1.背景:
武士兴起建幕府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 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大化改新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此后200余年,藤原氏一族世 代为外戚,专擅国政。每当天皇幼少、病弱或是女帝当政,藤原氏 就以摄政掌权。天皇亲政后,藤原氏又改任关白,成为变相的摄政, 继续掌权。藤原氏被称为“摄关家”,取代天皇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源赖朝
武士兴起建幕府
3.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 着国家大权。
源氏 镰仓幕府 (1192-1333)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武士兴起建幕府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 么问题?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5张PPT)

神武器。
武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
士 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
道 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
精 勇于战斗。
神
本课小结
统治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古 代
大 时间、人物: 646年开始,孝德天皇
化 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日
新 经济上: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授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 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 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的 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 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 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 是学习中国的吗?
室生寺五重塔
日本仿唐建筑
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了 什么变化?
社会矛盾十分 尖锐,统治阶 级内杠,下层 民众反抗。
那时的中国什么样子呢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
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 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 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 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 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
中国唐朝的相扑俑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
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 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 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 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 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 本》
日本武士道
武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 产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 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 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和武士集团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 从中的青壮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 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 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 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 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 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 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 时俱进 。
作业:大化改新之内容有哪些?大化改新有什么 作用(影响)?
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日本三大幕府
“幕府”是中文词,本指将军出征在外的办公营帐。 日本古代史上的“幕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名词。
日本幕府统治共分三个时期,即镰仓幕府时期 (1192—1333)、室町幕府时期(1338—1573)、 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镰仓幕府的开创者 是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今日本神奈川县)。室町 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幕府 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 东京)。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 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 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27张PPT)

4、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 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
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1
5 646
12
19
世世
世
世
纪纪
纪
纪
大和国 日本国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睡觉
时 ,时 间 在 飞 快地跑 动、溜 走。比 如,你扫 地要15分 钟, 15分 钟 后你因 为没好 好扫,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记住大和政权基本实现日本统一,说出大化改 新的内容及其影响,了解幕府统治及武士道精 神。
通过阅读史料提升史料分析能力;通过了解武 士道精神的形成,学会辩证地看待其影响。
扩展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为篮的球文魅化力土所壤征。服的
少年,通过不懈努力 ,最终打进全国大赛
在“天人”控制幕府时期 ,仍然坚持并贯彻自己“ 武士道”的坂田银时
历史上中日之间交往与冲突的史实
隋唐 元末明初 清末 民国 1972年
遣隋使、遣唐使、鉴真东渡 戚继光抗击倭寇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中日正式建交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 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应 当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 又出现怎样的新情况?
按照不同功劳、职 位、地位等把土地 分给公民使用
10世纪左右,日本各地出现 了不同规模的庄园
(A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 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
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1
5 646
12
19
世世
世
世
纪纪
纪
纪
大和国 日本国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睡觉
时 ,时 间 在 飞 快地跑 动、溜 走。比 如,你扫 地要15分 钟, 15分 钟 后你因 为没好 好扫,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记住大和政权基本实现日本统一,说出大化改 新的内容及其影响,了解幕府统治及武士道精 神。
通过阅读史料提升史料分析能力;通过了解武 士道精神的形成,学会辩证地看待其影响。
扩展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为篮的球文魅化力土所壤征。服的
少年,通过不懈努力 ,最终打进全国大赛
在“天人”控制幕府时期 ,仍然坚持并贯彻自己“ 武士道”的坂田银时
历史上中日之间交往与冲突的史实
隋唐 元末明初 清末 民国 1972年
遣隋使、遣唐使、鉴真东渡 戚继光抗击倭寇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中日正式建交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 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应 当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 又出现怎样的新情况?
按照不同功劳、职 位、地位等把土地 分给公民使用
10世纪左右,日本各地出现 了不同规模的庄园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时间:646年,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 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 一赋税。 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2.教师提问: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
3.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 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汉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服饰
建筑
中国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钱币铸造
开ēn (始铸708年)
目标导学二: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 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 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 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 己的势力。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 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 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 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 步、强盛。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 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订正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新课导入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 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 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 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 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 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 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 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 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租庸调制、班田收授制)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茶
道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大
街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朱
雀
大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茶
道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大
街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朱
雀
大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应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四个政治 条约的精神和共识。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 阳春”,要防止“倒春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 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2018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日关系?
贵族贵极族力势想力独强自大控制中王央政权权衰,落从中获得政更局大混的乱利益。
贵族加紧内部争夺,政局十分混乱。
7世纪的中国: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
盛,民勤本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二、大化改新
1. 背景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奴隶制
国 中 奴隶王朝
封建王朝
夏朝
秦朝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世纪
本日
大和国 5世纪
奴隶制国家
7世纪的日本: 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社会矛
盾空社前会尖矛锐盾。尖在锐这种情况动下荡,不奴安隶、部财民政纷纷危起机来造
反,大量逃亡。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王室,一些较大的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材料:
“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
脑,“大王”依赖中央、地 最高统治者: 大王
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 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 依靠力量:
贵族
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 经济基础: 领地和部民制
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 济 基 础 是 大 王 的 直 辖 领 地 大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贞观之治
中王央权集衰权落制度(天皇) 中央集权
———2018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日关系?
贵族贵极族力势想力独强自大控制中王央政权权衰,落从中获得政更局大混的乱利益。
贵族加紧内部争夺,政局十分混乱。
7世纪的中国: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
盛,民勤本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二、大化改新
1. 背景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奴隶制
国 中 奴隶王朝
封建王朝
夏朝
秦朝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世纪
本日
大和国 5世纪
奴隶制国家
7世纪的日本: 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社会矛
盾空社前会尖矛锐盾。尖在锐这种情况动下荡,不奴安隶、部财民政纷纷危起机来造
反,大量逃亡。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王室,一些较大的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材料:
“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
脑,“大王”依赖中央、地 最高统治者: 大王
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 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 依靠力量:
贵族
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 经济基础: 领地和部民制
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 济 基 础 是 大 王 的 直 辖 领 地 大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贞观之治
中王央权集衰权落制度(天皇) 中央集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的概念在幕府时期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 诚、义、勇、忠、仁、礼、名誉、克己的武士信条。
在幕府时期,将军任命御家人担任各地武的士守道护。、地头,
御家人则要无条件服从主君,为其作战,定期前往幕 府或京都担任警备,自行承担费用。
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 “ 大和国”。5 世纪初,大和政权 统一了日本。
合作探究
大和国王古坟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3)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4)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本
✓ 大化改新的特点与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 武士集团的崛起 ✓ 幕府政治的建立
小试牛刀,我能行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 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C.阿拉伯
B.拜占庭 D.朝鲜
小试牛刀,我能行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 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地位: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
从整个日本古代史看,天皇掌握实权仅局限于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实权先后由豪强、 摄关、武士掌握,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中央集权。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3.武士道。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
“武士道”的概念在幕府时期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 诚、义、勇、忠、仁、礼、名誉、克己的武士信条。
在幕府时期,将军任命御家人担任各地武的士守道护。、地头,
御家人则要无条件服从主君,为其作战,定期前往幕 府或京都担任警备,自行承担费用。
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 “ 大和国”。5 世纪初,大和政权 统一了日本。
合作探究
大和国王古坟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3)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4)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本
✓ 大化改新的特点与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 武士集团的崛起 ✓ 幕府政治的建立
小试牛刀,我能行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 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C.阿拉伯
B.拜占庭 D.朝鲜
小试牛刀,我能行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 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地位: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
从整个日本古代史看,天皇掌握实权仅局限于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实权先后由豪强、 摄关、武士掌握,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中央集权。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3.武士道。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日本小国林立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 本
大和政权的管理
材料:“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脑,“大王”依 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 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 进行生产。
贵族
田部、海 部 锦织部 锻冶部
……
奴隶制国 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①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② 中国先进制度的影响(隋唐)
2、改革者: 孝德天皇
3、时间: 从646年开始
孝德天皇
4、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贵族掌权
中央集权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
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贵族土地私有 公有
国家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三、幕府统治
1、背景: (1)庄园的出现
土地私有、兼并
一
按照不同功劳、职 位、地位等把土地 分给所有国民收租
三
建立庄园(特权)
二 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中央失权
为了刺激大家积极性天皇改变 了想法,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南无阿弥陀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3)武士集团形成
小的武士团 追随、服从一个 更强大的首领组 成大的武士团。
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 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10世纪左右经过100多年土地 私有化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 的庄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2)武士出现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 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一 庄园主开始蓄养
二
这些打手不再种地, 专职练武成为了职业 军人,后来就慢慢地 就形成了日本武士。
大化改新被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日是本一是个一岛个国岛,国国,土国有土限有,限资,源资匮源 乏 匮,乏但,日但本日现本在现已在是已居是世居界世第界三第经三济经大济 国 大。国学。习学了习古了代古日代本日的本历的史历,史你,有你何有启何 示 启呢示?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2、幕府建立——镰仓幕府 (1)建立标志: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史称“镰仓幕府” (2)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6、启示:
(1)改革是强国之路,要适时改革,大胆创新。 (2)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大化改新几百年后, 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怎 样的情况?
出现幕府统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让所有的公民都有田可种,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有了保障,从而 稳固了统治根基。
c.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 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5、性质: 是一场学习中国唐朝典章制度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知识拓展-幕府统治
幕府本指将领军帐,后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 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幕府的最高统治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 “幕府将军”。在日本历史上,幕府统治共历三朝。1192年- 1333年为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时期;1336年-1573年,为足利尊氏 开始的室町幕府统治时代;1603年-1868年,为德川家康开始的 江户幕府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唐 代 仕 女 图
日本的和 服与妇女 的发式都 与唐朝相 似。
日本仕女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的茶道源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唐都长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文字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 上改造出来的
5、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被称为“唐风时 代”,为什么?(请用史实说明)
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知识延伸 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
唐朝的封建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日 本全面向中国学习实际上是把中国式的封建制度搬到 了日本,使日本逐渐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建立起 崭新的封建制度。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日本小国林立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 本
大和政权的管理
材料:“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脑,“大王”依 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 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 进行生产。
贵族
田部、海 部 锦织部 锻冶部
……
奴隶制国 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①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② 中国先进制度的影响(隋唐)
2、改革者: 孝德天皇
3、时间: 从646年开始
孝德天皇
4、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贵族掌权
中央集权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
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贵族土地私有 公有
国家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三、幕府统治
1、背景: (1)庄园的出现
土地私有、兼并
一
按照不同功劳、职 位、地位等把土地 分给所有国民收租
三
建立庄园(特权)
二 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中央失权
为了刺激大家积极性天皇改变 了想法,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南无阿弥陀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3)武士集团形成
小的武士团 追随、服从一个 更强大的首领组 成大的武士团。
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 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10世纪左右经过100多年土地 私有化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 的庄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2)武士出现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 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一 庄园主开始蓄养
二
这些打手不再种地, 专职练武成为了职业 军人,后来就慢慢地 就形成了日本武士。
大化改新被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日是本一是个一岛个国岛,国国,土国有土限有,限资,源资匮源 乏 匮,乏但,日但本日现本在现已在是已居是世居界世第界三第经三济经大济 国 大。国学。习学了习古了代古日代本日的本历的史历,史你,有你何有启何 示 启呢示?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2、幕府建立——镰仓幕府 (1)建立标志: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史称“镰仓幕府” (2)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6、启示:
(1)改革是强国之路,要适时改革,大胆创新。 (2)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大化改新几百年后, 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怎 样的情况?
出现幕府统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让所有的公民都有田可种,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有了保障,从而 稳固了统治根基。
c.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 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5、性质: 是一场学习中国唐朝典章制度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知识拓展-幕府统治
幕府本指将领军帐,后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 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幕府的最高统治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 “幕府将军”。在日本历史上,幕府统治共历三朝。1192年- 1333年为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时期;1336年-1573年,为足利尊氏 开始的室町幕府统治时代;1603年-1868年,为德川家康开始的 江户幕府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唐 代 仕 女 图
日本的和 服与妇女 的发式都 与唐朝相 似。
日本仕女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的茶道源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唐都长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文字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 上改造出来的
5、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日本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被称为“唐风时 代”,为什么?(请用史实说明)
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课件 (32页PPT)
知识延伸 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
唐朝的封建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日 本全面向中国学习实际上是把中国式的封建制度搬到 了日本,使日本逐渐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建立起 崭新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