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 (共37张) PPT课件 图文

645年 646年
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大和国统一日本
最
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大德天皇继位,建年号“大
“大化改新”
日本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神道教
天皇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
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君的后权裔神。明授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
,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
会 用 SQL建 数 据 库 及所需 表格的 具体方 法;
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 国
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火山活动频繁 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土地贫瘠,资源匮乏
1、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2、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角度简单介绍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1世纪前后 5世纪
地方:州县制
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
均田制、租庸调
材料二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图片可以看出,唐朝文化在哪些方面对 了重要影响?
① 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 ② 日本建筑的样式,几乎与唐朝的建筑样式相同; ③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④ 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 ⑤ 进行改革;
知识延伸
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唐朝的封建 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日本全面向中国学习实际上 式的封建制度搬到了日本,使日本逐渐废除了落后的奴隶 立起崭新的封建制度。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经济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 土地国有,
土地和劳动者
税,发展迅
探究点二 中国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一 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比较
政治 经济
日本
唐朝
中央:二官八省(太政官相当于 中央:三省六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讲义: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1课古代日本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1.1~2世纪时,日本曾与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2.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3.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4.开始:从646年开始,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5.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6.结果: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7.武士的形成(1)背景: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目的: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3)形成: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8.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9.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1.根据我国的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中国发生过“通使”关系。
当时中国的朝代是(B)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这是现代日本的富士山。
5世纪时,本州中部兴起的统一了日本。
(C)A.犹太人B.日耳曼人C.大和D.苏美尔人知识点二大化改新3.假设你是一名7世纪40年代从大唐归国的大和遣唐使,想向天皇介绍当时中国唐朝的社会状况。
请问你能见到的是哪位天皇?(A)A.孝德天皇B.中臣镰足C.圣德太子D.苏我入鹿4.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A)A.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民主政治C.奴隶制共和国D.资本主义制度5.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但是日本是一个注重学习、擅长模仿的民族,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就是日本参照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改革。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ppt课件

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实 行变革。
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 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 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因为日本民 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日本” 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至唐代,倭国是遵照唐 代女皇武则天的意见才改国名为日本的。 “日本” 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名正式使用始于7 世纪。
二、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6.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日本学习中
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以下不属于此次改革在经
济方面的措施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③把很多贵族地土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④国家定期把地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③④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二官八省制
646年(大化二年),日本统治者进行 “大
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
政 中央 治 地方
日本大化改新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设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中国隋唐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 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
改革 内容大 部分是 对中国 隋唐政 治经济 的模仿
非武士外壳的武士
部编版版九年级历史上课古代日本精选课件

“部”
部民的地位近似于奴隶。
贵族
私有领地
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 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
锦织部、锻冶部等
二、大化改新,走向封建
1、大化改新背景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 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
局十分混乱。①国内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因素)
——《汉书·地理志》
3、3世纪的日本: 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 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3、统治: 阅读课本,了解大和国是怎样统治全国的?
(1)贵族和王室有何特权?
贵族和王室各有自已的私有领地和私有民。
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私有领地
王室
私有领地
贵族
(2)领地上的居民以什么形式组织生产?
•
7.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其他生 物比人 类更高 明,也 不只是 为我们 提供生 物交流 技术方 面的有 趣知识 ,更是 以一个 医学家 、生物 学家的 睿智和 敏锐的 洞察力.
•
8.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 动物本 能的观 点进行 了反思 ,也对 人类盲 目自大 、不能 充分认 识自身 生存危 机作出 了警示 。
2.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其主要
原因是( D )
A.废除了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 D.把土地分给公民耕种,收取赋税
课后练习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
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
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C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2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武士
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 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的实质
以最大的勇
敢和牺牲精
神做主人的
忠实奴仆。
日本 武士
海贼王
为了实现与因救他而断臂 的香克斯的约定而出海的 路飞
死神
为了同伴,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黑崎一护
非武士外壳的武士
1.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 镰仓幕府特点: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
镰仓幕府特点: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 1、大化改新以前,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奴隶制国家,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奴隶主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部民,最高统治
成果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日本在古
大化改新的作用有哪些
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 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 体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 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后的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说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大化改新以前,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奴隶制国家,国 家政权长期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奴隶主贵族占有 4、改革后的日本成功地进行了社会转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知识点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6、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
成为“___武__士___”。 7、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 “ 征_夷__大__将__军__”称号,设_ 幕府 _ 于镰仓。
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8、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 武__士__阶__层 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展现武士阶 层道德与行为规范的_武_士__道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统一: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 _大__和__政权统一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__大_王____”,大和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 位近似于___奴__隶__。
二:大化改新
1、背景:①6-9世纪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 ②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_孝__德__天_皇__继位,年号“大化”。 2、时间:从_6_4_6_年_开始,仿效__唐_朝__的典章制度进行改 革 3、主要内容: (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①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3.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 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汉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服饰
建筑
中国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钱币铸造
Hale Waihona Puke 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
和同开珎zhēn (始铸708年)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 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 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 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2.教师提问: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人教部编版_九年级历史古代日本_课件完美版

大化改新之影响——文明开化
日本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
唐招提寺
长安大慈恩寺
改新之后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同时铁制农具普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
同时铁制农具普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
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编入织锦部、锻冶部等。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 奴隶。
大和兴起的地方
本
州
九 州
四国
平安京 奈良
二、 大化改新
1.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日 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动日本进行改 革 2.改革前提: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 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大化改新之内容——除旧布新
意为”日出之国“。 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室町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 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贵族与部民: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武士的主人则为武士提供装备、俸禄和土地,双方形成依附关系。 国家大全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公民即自由民,包括皇族、贵族和平民(主要是农民)。 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思考: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会给日本社会带了什么积极作用?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何时出现100多个小国?何时什么 政权实现统一?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 们以什么形式组织生产?根据什么来划分“ 部”民?部民地位如何?
① 日本出现小国时期:1——2世纪 ① 统一时间:5世纪 ② 统一国家: 大和政权 ③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④ 组织生产的形式: “部” ⑤ 划分“部”民依据:从事行业或特长 ⑥ 部民地位:私有民(奴隶)
课后活动(P54) 1、查阅资料,了解日文是怎样产生、成熟的。从中你可以得 出什么结论?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借用汉字创制本国文字,用汉 字的音、义和形,发展了书写日语的方法。据说,吉备真备用汉 字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后来空海创造了平假名。这表明了汉字、 汉语在日文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① 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② 中国文化影响日本,推动改革。
③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④ 日本阶级矛盾尖锐,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 乱。
(3)时间: 646年
(4)改革方式 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 (5)人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二、大化改新 2、什么是大化改新?说出改革的背景、开始时间、改革方式、重要人物,内容 和意义。 (1)大化改新内容:
镰仓。 (3) 镰仓幕府的权力: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奥 州
西国
镰仓
三、幕府统治 6、镰仓幕府统治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日本进 入幕府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1)镰仓幕府统治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形成
武士道精神;并且逐渐形成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 与行为规范的武土道。
本
影响 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庄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