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和武士集团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 从中的青壮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 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 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 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 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 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 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 时俱进 。
作业:大化改新之内容有哪些?大化改新有什么 作用(影响)?
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日本三大幕府
“幕府”是中文词,本指将军出征在外的办公营帐。 日本古代史上的“幕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名词。
日本幕府统治共分三个时期,即镰仓幕府时期 (1192—1333)、室町幕府时期(1338—1573)、 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镰仓幕府的开创者 是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今日本神奈川县)。室町 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幕府 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 东京)。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 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 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  (共19张PPT)

(2)中国史书多次出现有关日本的记录说明了什么?
中国史书多次出现有关日本的记录说明中日之间交往比较密切。 (3)从材料中看出日本正式称日本是在中国的哪个朝代?从“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看出日本国名的含义是什
么?
日本正式称日本是在中国的唐朝;“日出之国”的意思。 (4)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的一次最重要的改革发生在何时?史称什么?有何意义?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书籍;《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 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新唐书·日本传》也记载:成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
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音(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
请回答: (1)从材料中看出中日之间的交往最早始于哪一朝代?汉朝。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大和政权的统一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 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大和国”。5 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 统治全国。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 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 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7世标志。
古 代 日 本
(1)出现小国 1 . 6世纪前的日本 (2)统一 (3)社会结构 (1)背景 2.大化改新 (2)开始 (3)内容 (4)影响 ①庄园形成 (1)背景 ②武士出现 ③武士集团形成 3.幕府统治 (2)开始 (3)幕府的地位 (4)武士道形成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 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D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租庸调制、班田收授制)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27张PPT)
治的经典济制章度制,度又,吸进收了行中了国一唐系朝的列政改治
经济制度,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
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
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
革改新新措施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日 本 “ 平 安 京 ” 学 习 唐 朝 长 安 城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



改革性质
都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 渡改革。
鞅 变 法
大化改新 |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政 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把氏族豪强改造成为律令 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传统特权,形成 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 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 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 会 结 构
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
他私们有有自民己的,家地庭,位地位近近
似于奴隶。在贵族和部民之
间是似大批于平民奴,隶他们。的地位
由于财产变化也在变化,时
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国 内 │ 矛 盾 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国 际 │ 矛 盾 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
社|会|结|构
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 矛盾空前尖锐,奴隶、部民和平 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混乱。 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 路,于是,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 改革开始酝酿——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

习他国的长处。

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

革求新,与时俱进。
武 士 和 武 士 集 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幕府统治
王室衰微 地方做大 社会动荡
武士阶层崛起
10世纪时期日本的城堡分布
幕府统治
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 员成为“武士” 对抗对象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征战
幕府统治 武士效忠对象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
今日日本称自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大 和
初步统一
经济形态 领地经济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王室和贵族的关系?
王室只是地位高于普通贵族,属于大贵族阶层。
古代日本领地上的部民与哪里的什么居民相似?
西欧庄园里的农奴。
大化改新 背景
人物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 学习中国的吗?
茶 道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应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四个政治 条约的精神和共识。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 阳春”,要防止“倒春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 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2018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日关系?
贵族贵极族力势想力独强自大控制中王央政权权衰,落从中获得政更局大混的乱利益。
贵族加紧内部争夺,政局十分混乱。
7世纪的中国: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
盛,民勤本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二、大化改新
1. 背景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奴隶制
国 中 奴隶王朝
封建王朝
夏朝
秦朝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世纪
本日
大和国 5世纪
奴隶制国家
7世纪的日本: 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社会矛
盾空社前会尖矛锐盾。尖在锐这种情况动下荡,不奴安隶、部财民政纷纷危起机来造
反,大量逃亡。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王室,一些较大的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材料:
“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
脑,“大王”依赖中央、地 最高统治者: 大王
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 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 依靠力量:
贵族
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 经济基础: 领地和部民制
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 济 基 础 是 大 王 的 直 辖 领 地 大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贞观之治
中王央权集衰权落制度(天皇) 中央集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19张PPT)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 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 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 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 步、强盛。
古代日本
课堂总结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改革背景
改革时间

大化改新
重要人物
改革内容 改革意义
政治 经济
庄园制形成
庄园“不输入不入”
武士和武士集团产生 武士和武士集团 源氏武士集团崛起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
——《日本书纪》
遣唐使船
关于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 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 师、译师、史师,各类工 匠等组成。
遣唐使印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 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日本书纪》
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室町幕府
德川幕府
幕府统治
首领: 征夷大将军 地位: 凌驾于天皇之上 影响: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一套武士道。
本课小结
一、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二、大化改新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三、幕府统治的建立 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材料一: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
唐朝
均田制: 丁男可分得100亩土地
租庸调制:粟2石 服劳役20天(或纳绢3尺/天)
材料一: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 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传》
“旧百余国,汉朝有朝见者,今使所通三十国”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
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了 什么变化?
政局动荡
同时期中国 Leabharlann 情况繁荣稳定“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 须达。”
——《三世一身法》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武士出现 幕府掌权) 1.武士集团的形成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 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形成封建庄园(不输不入)
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 武士。
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 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时间: 646年开始(7世纪中期) 3.人物: 孝德天皇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影响?
4.主要内容
政治: 加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地方设国、郡、
里,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①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②实行班田制; ③统一赋税。
5.影响:走向封建
日本
唐朝
统大治化危改机新
(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奴隶制
国 中 奴隶王朝
封建王朝
夏朝
秦朝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世纪
本日
大和国 5世纪
奴隶制国家
7世纪的日本: 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社会矛
盾空社前会尖矛锐盾。尖在锐这种情况动下荡,不奴安隶、部财民政纷纷危起机来造
反,大量逃亡。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王室,一些较大的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材料:
“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
脑,“大王”依赖中央、地 最高统治者: 大王
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 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 依靠力量:
贵族
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 经济基础: 领地和部民制
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 济 基 础 是 大 王 的 直 辖 领 地 大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贵族贵极族力势想力独强自大控制中王央政权权衰,落从中获得政更局大混的乱利益。
贵族加紧内部争夺,政局十分混乱。
7世纪的中国: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
盛,民勤本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二、大化改新
1. 背景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武士道的实质:
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合作探究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 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 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 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 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应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四个政治 条约的精神和共识。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 阳春”,要防止“倒春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 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2018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日关系?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和平友好、相互学习、合作共赢……
课堂小结
大和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
古代
日本
武士与幕府
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当堂训练
1. 7世纪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
C 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国统一日本 B.幕府统治的建立
C.大化改新
D.武士阶层的出现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颁,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贞观之治
中王央权集衰权落制度(天皇) 中央集权
中地贵央方族::势二国力官、强八郡大省 、里
中央:三省六部制 地方:州县制
班社田会收矛授盾法尖锐
土地国有
统财一政赋危税机(租加庸剧调制)
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善思
根据课文和插图,你觉得在古代日本发展 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借鉴了中国制度和文化?
学习了本课,你有何启示?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日本《田令》 材料二 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租);农民必 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大化改新
(2)上述改革内容中,农民要承受哪些负担? 交租、服劳役或是纳布代役
(3)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何影响?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仅是国家。
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 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 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 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 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以血缘关系 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 集团成员
小武士团—大武士团
对抗地 方政府
响应朝 廷征战
2.幕府统治:
时 间: 12世纪晚期 人 物: 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 镰仓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特点: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幕府与天皇 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 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11课 古代日本
课程目标 ①知道大化改新 ②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中考要求 (理解)大化改新
一、6世纪前的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社会状况如何?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本目, 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1—2世纪: 3世纪: 5世纪:
大事 小国林立,与汉有往来 本州中部 “大和国”兴起 大和国基本统一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