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日本 PPT

合集下载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社会状况;掌握大化 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其影响;掌握 武士集团与幕府统治形成的背景及其发 展历程。 2.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理 解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学习他国长处以发 展自己的明智之举,并认识到一个国家应 该善于借鉴与学习。
(2)隋唐的先进强大,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 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 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 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 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 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叁 武士兴起建幕府
1.背景:
武士兴起建幕府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 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大化改新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此后200余年,藤原氏一族世 代为外戚,专擅国政。每当天皇幼少、病弱或是女帝当政,藤原氏 就以摄政掌权。天皇亲政后,藤原氏又改任关白,成为变相的摄政, 继续掌权。藤原氏被称为“摄关家”,取代天皇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源赖朝
武士兴起建幕府
3.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 着国家大权。
源氏 镰仓幕府 (1192-1333)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武士兴起建幕府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 么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天皇大权再次旁落,地 方上土地私有和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 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即不向国家 缴税,也不准地方官员进入庄园,干涉庄园 事务。等同于独立王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①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造成天皇大权旁 落,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②武士阶层形成武士道精神,不效忠国家, 而是效忠主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武士的 组织者 组织的 目的 武士的 组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有时候代表庄园的利益与政府对抗
有时候响应朝廷的号召对外征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 课件(共 14张PP T)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 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 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的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 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 进入长达700年的幕府统 治时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 课件(共20张PPT)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 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 进本民族的发展。
课堂小结
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随堂训练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
己的自信心和带店的多种技巧。 xx店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加强与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导入新课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日本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新课探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2.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含义
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 的庄园,把自己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 装起来,组成一 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结合的军 事集团,成员称 为“武士”。
武士团: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 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 士团。
2.幕府统治: 时 间: 12世纪晚期 人 物: 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 镰仓
茶 道
二、大化改新
1.背景(原因):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根本因素) 2)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
兴起
(催化因素)
2.时间: 646年
3.代表人物:孝德天皇
中臣镰足
4.内容:
①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 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 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 能买卖;统一赋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9张PPT)

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 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
材料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
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与
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
材料 将土地颁给农民,六年一颁,不能终

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 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 化改新的内容
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武士
2.幕府统治:
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镰仓幕府特点:拥有独立于朝 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 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 的摆设。
课堂小结
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由于日本早期没有 史料记载,历史时 期只能根据考古发 现以及地名来命名
3世纪的日本: 在本州中部出 现了一个较强 大的国家,叫“ 大和国”。
4世纪末5 世纪初, 大和国基 本统一日 本
二、大化改新
背景

6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 照中国儒家的政治 ,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
的势力。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随堂训练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 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 军权归属中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27张PPT)
治的经典济制章度制,度又,吸进收了行中了国一唐系朝的列政改治
经济制度,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
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
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
革改新新措施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日 本 “ 平 安 京 ” 学 习 唐 朝 长 安 城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



改革性质
都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 渡改革。
鞅 变 法
大化改新 |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政 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把氏族豪强改造成为律令 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传统特权,形成 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 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 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 会 结 构
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
他私们有有自民己的,家地庭,位地位近近
似于奴隶。在贵族和部民之
间是似大批于平民奴,隶他们。的地位
由于财产变化也在变化,时
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国 内 │ 矛 盾 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国 际 │ 矛 盾 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
社|会|结|构
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 矛盾空前尖锐,奴隶、部民和平 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混乱。 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 路,于是,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 改革开始酝酿——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

习他国的长处。

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

革求新,与时俱进。
武 士 和 武 士 集 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幕府统治
王室衰微 地方做大 社会动荡
武士阶层崛起
10世纪时期日本的城堡分布
幕府统治
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 员成为“武士” 对抗对象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征战
幕府统治 武士效忠对象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
今日日本称自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大 和
初步统一
经济形态 领地经济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王室和贵族的关系?
王室只是地位高于普通贵族,属于大贵族阶层。
古代日本领地上的部民与哪里的什么居民相似?
西欧庄园里的农奴。
大化改新 背景
人物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 学习中国的吗?
茶 道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大和兴起 的地方
大和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结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 靠贵族统治全国。 2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3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4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2、改革者: 孝德天皇 3、时间: 从646年开始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南无阿弥陀佛”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大化改新被称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日本日是本一是个一岛个国岛,国国,土国有土限有,限资,源资匮源 乏 匮,乏但,日但本日现本在现已在是已居是世居界世第界三第经三济经大济 国 大。国学。习学了习古了代古日代本日的本历的史历,史你,有你何有启何 示 启呢示?呢?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有了保障,从而 稳固了统治根基。
c.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 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5、性质: 是一场学习中国唐朝典章制度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第11课 古代日本
(部编版)九年级_古代日本完美课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 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大和国原来 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 断的扩张中,大和国逐渐占领邻近地 区,领土越来越大。 5世纪时,这个国家已经统一了如今日 本的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日本国就是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和国家的 最高统治者最初被称为“大王”,后 来称天皇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应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四个政治 条约的精神和共识。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 阳春”,要防止“倒春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 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2018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日关系?
贵族贵极族力势想力独强自大控制中王央政权权衰,落从中获得政更局大混的乱利益。
贵族加紧内部争夺,政局十分混乱。
7世纪的中国: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
盛,民勤本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二、大化改新
1. 背景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奴隶制
国 中 奴隶王朝
封建王朝
夏朝
秦朝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世纪
本日
大和国 5世纪
奴隶制国家
7世纪的日本: 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社会矛
盾空社前会尖矛锐盾。尖在锐这种情况动下荡,不奴安隶、部财民政纷纷危起机来造
反,大量逃亡。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王室,一些较大的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材料:
“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
脑,“大王”依赖中央、地 最高统治者: 大王
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 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 依靠力量:
贵族
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 经济基础: 领地和部民制
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 济 基 础 是 大 王 的 直 辖 领 地 大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贞观之治
中王央权集衰权落制度(天皇) 中央集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名义上由天皇任命; 天皇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 层手中。
武士阶 层的长 期统治
武士道(展现武士阶 层道德与行为规范)
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武士是主人的私人 武装。“武士道” 精神的核心是 ”忠君”“节义 ”“勇武”等是日 本军事封建专制的 产物,对以后日本 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
12世纪晚期,源氏首 领赖源朝获得“征夷大将 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 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 百的幕府统治时期。
赖源朝
知识拓展-幕府统治
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幕府的最高统治 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在日本历史上, 幕府统治共历三朝。1192年-1333年为源赖朝的镰仓幕 府时期;1336年-1573年,为足利尊氏开始的室町幕府 统治时代;1603年-1868年,为德川家康开始的江户幕 府时代。
地方势力强大,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 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二)目的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三)形成
地方豪强把自己家庭和仆从中的青 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 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 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镰仓幕府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 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 战。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
平洋西北岸,一个四面
环海的岛国,是我国“一 衣带水”的近邻。
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
出 现 早 期 国 家 公元1 世纪 前后
大 和 兴 起
统 一 日 本 本 土
5世纪
大和兴起的地方
公元3 世纪 中叶
日本概况
民族:大和民族 国花: 樱花 国旗: 日出之国 国徽: 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 菊花瓣图案 国服: 和服 东瀛、东洋、扶桑 国名: 天皇、武士道……
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
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二、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2)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催化因素)
(1)时
间:
从646年开始,日本的天 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大化改新”。
(2)人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二、日本“大化改新”
内容
(1)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 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 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本课主要知识点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2.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 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
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 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
2、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奴隶主贵族在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权被取消,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3、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建立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成为一个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4、改革后的日本成功地进行了社会转型,从奴隶社会过
渡到封建社会。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 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 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 示?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朱 雀 大 街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东 市
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和同开珎
(始铸708年)
还有哪些中国元素?
茶道、佛教、书法、诗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一)背景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 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2.大庄园“不输不入”,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 进入庄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结果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 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
到封建社会)
为什么说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大化改新以前,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奴隶制国家,国家政权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奴隶主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部民,最 高统治者天皇的权力和地位受到极大威胁和挑战;
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阅读课本和资料,了解天皇的由 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7世纪初,日本首次使用“天皇”称号。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大和国最高 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传说是天照大神 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 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 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 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大化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意为”日出之国“。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 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日本和服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 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1、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仅是国家。
2、 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
仆。
课堂小结
古 代 日 本
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统一:5世纪时,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改革:6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 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统治:幕府统治时期,形成武士道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