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试题B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定义一、广播电视的定义(什么是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传播媒介,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只传送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
既传送声音,又传送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广播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
广播新闻的定义广播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一、基本规律:二、特殊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1、直线律(线性传播规律)报纸新闻是平面展开在报纸上,按空间顺序编排文字信息,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有选择地阅读。
广电新闻是按时间顺序直线传播的,受众只能顺着时间观看或收听,不可逆转.2、顺序律报纸新闻为了突出重大的信息,让人先睹为快往往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按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编排整条新闻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在表述事物发展过程时,一般顺着时间顺序,不打乱顺序段落结构.3、完整律人的听觉对于声音语言有一种完整性的要求,这种要求称为完整律。
广播电视新闻在运用人物现场讲话声或记者现场采访的对话声时,必须运用完整的意思,不可断章取义。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一)广播新闻的传播优势1.快捷及时,先声夺人广播新闻制作过程比印刷媒介比如报纸要简略,传输,接收环节少,免去排版,印刷,装订,运输,发行等工序。
与电视比,广播新闻的制作和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庞大的直播设置装备,只需具备现场的音响发射装置。
广播新闻中的现场报道、现场实况传播等,可以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几乎同步进行。
在突发大事件的新闻传播中,广播在时效性上更是屡屡扮演了先声夺人角色。
如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的报道等.2.广泛渗透,伴随性强广泛渗透(传播范围)电波的特性,使它不受地域,位置等因素干扰,使广播的传播范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在与卫星结合后,电波传送的信息可以覆盖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最新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简答题1.简述现场直播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答: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推进,媒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在传播的内容上越来越广泛,而且在传播的手段上也有了新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更使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但是,从另一面看,新闻宣传在局部范围内也出现了偏离方向、脱离群众的倾向。
所以这也群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
因而,现场直播作为一种尊重受众知情权的有效的形式,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重视。
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知情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对于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者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要求公开信息的权利,以及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不受妨害地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
首先,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性。
这种参与性也可以说是互动性。
在所有节目中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传收双方互动的形式之一。
电视现场直播气氛浓烈,真实感强,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参与意识。
现在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竞赛节目火爆,既是观众踊跃参与的成果,也体现观众对电视节目参与的热情。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在现场直播中,除了进行视频的转播外,还有记者在现场的报道,记者把在现场通过五官体验到的感觉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也能获得在现场一样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所有的经验积累进行提取和综合,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
由于现场直播的真实感比较强,因此与其他媒体和其他播出方式相比,观众更倾向于通过现场直播来修正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甚至对社会的刻板印象。
然后,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激发了集体想象力和集体情绪。
现场直播的内容一般比较重大,观众注意程度高,收看人数众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集体行为,有某种集体凝聚力。
最后,满足了受众迅速获得信息的需要。
而现场直播传递信息的快速、准确,成为这种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切实把尊重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及时报道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它新闻信息,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同时,生动、多样地阐述党的意图和主张,从而让百姓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
广播电视概论试题

2010级《广播电视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四题,20分)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第三章)2.《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章)3.新媒体(第六章)4.文艺类节目(第九章)5.纪录片(第十章)6.符号(第二章)p.25 包括含义与分类7.制播分离(第一章)p.168.节目主持人(第四章)p.64二、简答题(两题,20分)1.如何理解媒介融合?(第一章)2.简述广播电视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章)3.广播新闻文本有哪些特点?(第七章)4.电视谈话节目有意义话题选择标准是什么?(第八章)5.电视纪录片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第十章)6.广播电视机构的部门设置主要有哪些?(第十一章)7.简析广播电视广告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一章)三、论述题(两题,60分)1.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其1901年出版的《政治控制》一书中论述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如何在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为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必须有“控制”机制,而在各种社会控制中,政治控制的作用最为突出。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一章)2.霍夫兰等人在《传播与劝服》和《个性与劝服可能性》等著作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想象力丰富,对周围事情比较敏感的人,较容易被人劝服、接受影响。
请结合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谈谈你对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
3.你认为在网络时代,一个媒体如果想胜出,要拼的就不完全是信息的收集,而是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是否合理?为什么?(第二章)4.深度报道何以被称为“新闻金字塔顶端”,其终极价值何在?(第三章)5.结合某个广播电视栏目,比较中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第四章)6.面对新媒体的崛起,电视媒体的优势地位是否会被取代?为什么?(第六章)7.试述我国完成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转型之可能。
(第七章)8.试述电视纪录片打捞历史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简答题1.简述现场直播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答: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推进,媒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在传播的内容上越来越广泛,而且在传播的手段上也有了新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更使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但是,从另一面看,新闻宣传在局部范围内也出现了偏离方向、脱离群众的倾向。
所以这也群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
因而,现场直播作为一种尊重受众知情权的有效的形式,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重视。
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知情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对于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者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要求公开信息的权利,以及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不受妨害地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
首先,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性。
这种参与性也可以说是互动性。
在所有节目中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传收双方互动的形式之一。
电视现场直播气氛浓烈,真实感强,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参与意识。
现在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竞赛节目火爆,既是观众踊跃参与的成果,也体现观众对电视节目参与的热情。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在现场直播中,除了进行视频的转播外,还有记者在现场的报道,记者把在现场通过五官体验到的感觉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也能获得在现场一样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所有的经验积累进行提取和综合,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
由于现场直播的真实感比较强,因此与其他媒体和其他播出方式相比,观众更倾向于通过现场直播来修正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甚至对社会的刻板印象。
然后,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激发了集体想象力和集体情绪。
现场直播的内容一般比较重大,观众注意程度高,收看人数众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集体行为,有某种集体凝聚力。
最后,满足了受众迅速获得信息的需要。
而现场直播传递信息的快速、准确,成为这种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切实把尊重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及时报道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它新闻信息,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同时,生动、多样地阐述党的意图和主张,从而让百姓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试资料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试资料《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 一、广播电视的特征1. 对象广泛广播电视传播不像报刊阅读会受到受众文化程度的限制,也不会像报刊受发行渠道和其他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而是无远弗届,渗透性强。
2. 时效性强广播电视的传播和接受几乎同时的特性是印刷媒介不具备的,这不仅仅指广播电视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可以直接被受众接收,而不必像印刷媒介那样要经过一系列的运输、发行环节,而且更重要的是其现场实况直播,充分体现出现场事件发生发展、节目播出和受众收听收看这三个环节的共时同步。
3. 丰富直观广播电视不仅综合了文学、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而且,其传播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
同时,广播电视试听传播直观形象,也决定了其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际传播的亲和力。
4. 接受随意广播电视把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带进家庭,尤其是电视创造了独特的以客厅和家庭成员为主要依托的新的文化消费方式。
家庭接受的随意性、连续性和近距离观赏的特点,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介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其传播内容的大中华文化特征。
5. 顺序接受由于无线电信号的线性传输方式,广播电视节目也是按时间线性展开的,而不是像印刷媒介的内容是在实体的版面上展开的。
这决定了广播电视受众无法像报纸读者那样,可以不按照报纸的版面顺序进行阅读顺序的自由选择,而是必须按照节目播出的时间顺序收听收看。
6. 转瞬即逝与印刷媒介的易留存、易过后查阅不同,除非专门使用录音录像技术设备,否则,承载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电信号是转瞬即逝的、过而不留的,因此,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是无法像报纸那样可以被读者反复琢磨,甚至留存为以后查阅之用。
这就决定了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必须是直观易懂的,尤其广播仅仅使用单个的听觉通道,更需要明白晓畅。
可以说,广播电视的上述前四个特性,是其传播上的优势,而后两个特性,则是其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上的弱点。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

无线电传播
1844年
网络传播
1969年
二、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开办了广播电视机构
电视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广播电视已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之一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 为实现确定的目标,提出了实 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 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 针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政策等一 系列改革措施。 这次会议对广播电视的改 革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中 国 电 视 的 初 创 -1958年,北京、上海电视台先后开播 中国电视的停滞期(1966-1976年)
期
(
1958-1965
年
)
中 国 电 视 的 恢 复 期 ( 1977-1978 -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
年
)
段 ) ) ) )
人 民 广 播 事 业 的 诞 生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 播 电 台 在 窑 洞 里 的 “ 播 音 室 ” 开 始 试 验 播 出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念日 建国初期的我国广播事业 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
澳门。
SECAM制(Sequential Color with Memory)即顺 序传送和彩色存储,也称色康制。
技术标准:
每秒 25 帧,电视扫描线 625 行,分辨率为
720×576 ,画面的宽高比为 4:3。主要用于如法
国、俄罗斯。
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选择题:1.1906年12月25日圣诞之夜,航行在大西洋海岸边的一些船上的报务员偶然的在耳机中听到了人的声音,这是()主持进行的第一次成功的无线电广播试验。
A、费森登B、波波夫C、马可尼2.我国电视伴音采用的高频调制方法是()。
A、调相制B、调频制C、调幅制名词解释:1.高频调制:2.广播电视事业:简答题:1、简述广播电视舆论宣传原则的要求。
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3、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基本功能和特征是什么?4、广播电视有哪些传播特点?5、记者采访的基本任务是什么?6、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包括哪些内容?论述题:1、结合一定事例试述描写细节的真实中,新闻与文学艺术的异同。
2、结合一定事例谈谈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看法?1、简述广播电视舆论宣传原则的要求。
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答:一,面向所有听众和观众,提供各个领域重要的,公共普遍关心的最新信息。
二,高度重视时效性,主要介绍当天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三,注重节目的信息容量,力求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给听众或观众。
四,主要运用消息体裁,或简短精要的专稿、评论等体裁;对持续时间较长或重大典型问题事件,多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专题报道的形式。
3、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基本功能和特征是什么?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思想宣传,引导舆论。
三,传授知识,开阔眼界。
四,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五,提供服务,方面受众。
4、广播电视有哪些传播特点?答:(这个题如果是简述的话就采用每段开始的那句,那是核心)一,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在信息传播中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主要表现有,广播电视可以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告诉受众。
广播电视可以把突出的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的告诉受众。
广播电视可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远方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直接传递、展现给受众,使受众同步知晓事件的发展经过。
举例如:97香港回归,伊拉克战争的爆发,9.11恐怖袭击事件,都体现了这些特性。
广播电视概论考研题库

广播电视概论考研题库广播电视概论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传播原理、技术、艺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以下是针对广播电视概论考研题库的一些可能的题目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声音传播B. 视频传播C. 电子信号传播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娱乐C. 教育D. 广告3.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输方式B. 信号质量C. 节目内容D. 观众群体#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播出等环节。
2. 广播电台的频率分配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 三、简答题1. 简述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描述一下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过程。
# 四、论述题1. 论述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分析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
# 五、案例分析题1. 以某一个具体的广播电视节目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D3. 答案:A# 二、填空题1. 答案:策划、制作、编辑2. 答案:调频、调幅、数字广播# 三、简答题1. 答案: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传递信息、教育公众、娱乐休闲、引导舆论等多重作用。
它们通过广泛的覆盖和即时性,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 答案: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过程通常包括确定节目主题、目标受众、内容框架,进行市场调研,编写剧本或节目大纲,组织拍摄或录制,后期编辑和制作,以及最终的审查和播出。
# 四、论述题1. 答案: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包括新媒体的竞争、观众收视习惯的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等。
机遇则体现在数字技术带来的节目制作和传播方式的革新,以及与互联网、移动设备的融合,拓宽了传播渠道和互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一学期)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B卷(A/C卷)系别:专业: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姓名:任课教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为闭卷考试。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本试卷满分:100分
4. 试卷适用班级:2017级播音与主持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是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被称为“电视之父”。
3. 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是______________。
5. 我国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广播语言
2. 广播电视节目
3. 三位一体
4. 景别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广播电视的特点有哪些?
2. 广播电视体制模式有哪几种?
3. 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有哪些?
4.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有哪些社会功能?
四、思维拓展题(共1小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
假如让你策划一个校园广播电视节目,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和实施方案。
(节目名称、简介、播出时长、播出频率等)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B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北京电视台
2.约翰·贝尔德
3.事前限制事后惩罚强制近用
4.《东方直播室》
5.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第一原则服务受众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广播语言是口头语言的一种,一般被称为“规范化的口语”,具有口语表达通俗易懂、明快简洁的基本特性,但是比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在遣词造句上更加符合语法规范。
在我国,广播语言一般是普通话,也有少量使用方言的广播节目。
2.广播电视节目指的是广播电视机构播出内容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播出形式和构成单元。
由于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特征,广播电视节目也必须根据线性传播的逻辑和规律,不仅要按照时间段来划分节目单位,也要按照时间顺序来播出节目内容。
3.1997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肯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体制。
4.景别指的是被摄体在影像画面中所占的范围的大小,也可以被叫做成像面积,是由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及镜头的焦距决定的。
景别大体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三、简答题
1.(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2)传播速度迅速及时;(3)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4)接受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5)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的视听感受;(6)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2.(1)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2)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3)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
3.(1)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2)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ATV或aTV);(3)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4)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凤凰卫视)。
4.(1)促进新的媒介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分享方式;(2)拓展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3)特殊的社会减压阀;(4)为现代社会孤独冷漠的个体搭建沟通平台。
四、思维拓展题
主观开放题。
围绕节目名称、简介、播出时长、播出频率等回答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