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3、我的第一本书【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题目的各项作用。

2、学会寻找并分析文章中关键性词句。

3、学会根据课文总结主旨。

【自主预习】作家作品牛汉,原名史成汉,蒙古族,生于1923年,山西定襄县人,现当代著名诗人。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

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字词积累1、查字典,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凄()惨马鬃()磨蹭()酷()似塾()师掺()和脊()背枉()自2、读一读,尽量结合语言环境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掺(chān)和:知书识礼:酷似:【合作探究】1、速读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怎样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内涵?3、课文最后一段说“人不能忘本”,“本”在这里指什么?4、在本文中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还有哪些呢?【解难答疑】赏析第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①父亲看到“我”那“简直一团纸”模样的课本,他为什么只是“愁苦”地望着“我”?②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

请你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③试评价“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

”④你认为第12段中“我”的做法对不对?【反馈拓展】1、深入理解下列句子的内涵。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②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2、“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怎样的理解?【中考链接】第一次真好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一:上周三的读书交流会上,大家都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寒假读过的书并谈了自己读书的收获,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学生简单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那段往事。

(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但诗人牛汉却对自己的第一本书永志难忘,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牛汉一起去了解他和他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吧!)设计一:上课前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吸引人的书》(多媒体播放《父与子》)。

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讲述漫画中发生的故事。

(学生观察。

)哪位同学能把漫画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爸爸陪儿子去买一本书,儿子忍不住在路上看,爸爸也忍不住跟在后面看。

回到家里儿子还在看,爸爸还想看,结果把烧开的水倒进了帽子里。

放洗澡水的时候,儿子还在看,最后爸爸实在忍不住了,坐在浴盆里拿起书和儿子一起看。

)这是漫画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故事,真可谓其乐融融,趣味盎然,让人忍俊不禁。

牛汉先生在谈到自己的第一本书时说:(多媒体出示)“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那么牛汉先生为什么说他的故事酷似这组漫画却很难笑起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牛汉去了解他和他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以下任务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笔在文中圈、点、勾,划。

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并适当进行指导。

)2、初读交流:(1)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呢?(写到黑板上,南北区)(师生共同正音释词)(2)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事。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归纳:(3)对照提示,复述课文:哪位同学能对照黑板上的提示,给同学们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放暑假,父亲回家,父亲考我背书,得知“我”裁书送人,于是父亲为“我”灯下补书,“我”拿到书后分外珍爱并将另一本送给了好朋友元贞,后来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小学去读书,“我”带着父亲为“我”补全的那本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3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3﹡我的第一本书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 上课时间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1、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2、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以及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1、给加点的字注音:迢迢.( ) 晾.晒( ) 哄.堂大笑( ) 挎.着( ) 掺和..( )( ) 泪水盈眶.( )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2、解释词语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奥秘:奥妙神秘.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酷似:极像.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3、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4、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作者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感受?合作探究(一)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二)再读课文,合作解决下面问题.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巩固提升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你能把你的“第一本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吗?3、小结:课文通过“第一本书”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课我的榜首本书教育意图1.了解、堆集“诙谐;惨痛,奥妙、曲折反侧”等词语,了解作者。

2.全体感知辞意,了解著作表达的情感,感悟常识改变命运的深化内在。

教育重难点全体感知辞意,了解著作表达的情感,感悟常识改变命运的深化内在。

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育方针1.了解、堆集“诙谐;惨痛,奥妙、曲折反侧”等词语,了解作者。

2.全体感知辞意。

教育内容与进程景象激趣牛汉(1923年10月2日-2013年9月29日),原名史成汉,蒙古族。

今世闻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

山西定襄县人。

1955年因为受胡风作业的牵连,遭到两年的逮捕软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人“牛棚”,从事强制性劳作。

70年代初,创造了不少诗篇著作,其间比较闻名的有《华南虎》《吊唁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书诗集《五颜六色的日子》《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茸毛》等。

1940年开端宣布文学著作,首要写诗,近20年来一同写散文。

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我国》履行副主编,我国作家协会全国声誉委员、我国诗篇学会副会长。

牛汉于2013年9月29日7时30分在北京家中病逝,享年91岁。

他的吊唁会在10月9日上午在八宝山举办,11月29日上午,人民文学出书社在京为其举办追思会。

今日,咱们将学匀他的一篇漫笔《我的榜首本书》,去感触承载着人生进程和共同感悟的“榜首本书”,去考虑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论题。

探求生趣榜首步,泛读课文。

辅导学生阅览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方针,用横线标出文章的头绪、文眼等,用序号标出含义段,用波涛线标出抒发或谈论的文字。

一、在阅览进程中堆集词语,校对读音:诙谐:风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欣喜:喜欢而心安。

磨磨蹭蹭:缓慢地向前跋涉,比方干事动作缓慢。

惨痛:苍凉惨痛。

温厚:温文宽厚。

曲折反侧:原文是指一次又一次,屡次重复的意思。

苦楚:苦楚(多指日子上受折磨)。

装订:把零星的册页或纸加工成本子。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

我的第一本书【自研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我的第一本书》,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收集作者牛汉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用词生动、准确的语句。

自我感悟:理解作者所展示的苦难生活。

【晨读课导学】1 齐声朗读词语手册中的字词注音部分两遍。

2有感情地自由诵读《我的第一本书》。

3 导生(课代表)检查各组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 3《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课时:2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二、围绕这一本书一、二、三、用双色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得分一、基础题1、本文作者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

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解释下列词语。

(1)磨磨蹭蹭:(2)翻来覆去:二、发展题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4 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 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体会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诗意感悟。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我们从跨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双手捧读过很多书,也许很多人已经记不起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了,但是我们从书中体会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们所要品读的不仅是一本一本带着文字的书,还有社会、人生这本无字的大书。

我们常常告诫自己要快快乐乐地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甘苦呢?今天这篇课文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枉.读(wǎnɡ)酷.似(kù) 红薯.(shǔ)晾.晒(liànɡ) 掺.和(chān) 蹲.(dūn)马鬃.(zōnɡ) 挎.(kuà) 愣.(lènɡ)翻来覆.去(fù) 脊.背(jǐ) 盈眶.(kuànɡ)调.教(tiáo) 沙哑.(yǎ) 训斥.(chì)迢迢..(cènɡ cènɡ)..(tiáo tiáo) 磨磨蹭蹭(2)词义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三、读课文后小组内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学生根据训练达标题,当堂完成。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
总结反思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我的第一本书
课题
3、我的第一本书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一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4、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
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跟随老师的点拨,突破难点。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1) 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学生自主思考,同桌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我家的变化
时间 2015年2月 27日第 2 周第 4-5课时
课题我家的变化课型写作课
1、感悟生活,体验亲情。

教学目标
2、学习选材方法。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选择素材,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主题的确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出题:
家,对于每个人都意义非凡。

高兴时,她添你的喜悦;辛苦时,
他写你疲惫的身心;遇到挫折,她又给你力量----春节期间,
全家团聚,其乐融融,你对“家”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的“家”和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请以“我家的变化”为题,
写一篇文章。

二、写作自导
1、从生活中选材表达主题。

2、注意细节描写。

3、景物的渲染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交流。

五、总结。

板书设计:我家的变化
1、从生活中选材表达主题。

2、注意细节描写。

3、景物的渲染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章)第3课(节):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音字形词义
能力目标:2.阅读全文内容,理解“我的第一本
书”的内涵。

能力目标:3.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
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
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时间分配自学 30分、导课 1 分、交流展示 35分、小结 4 分、巩固 0 分
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一走近作者
1.走近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1923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
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

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
来同时写散文。

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

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2.背景资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
钱人的事情。

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
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二字词预习
1.识记音形
枉.费()磨蹭.()掺.和()驮.灯()哄.堂大笑()
shú()师马zōnɡ() jǐ()背规jǔ()kù()
似 qī cǎn()
2.辨识字形
(shú)悉私(shú)
(shǔ)名红(shǔ)
(cái )剪(zāi)树
(chān)和(shèn)透
出(bǎn)(fàn)运
(chónɡ)敬鬼鬼(suìsuì)
3.理解词义
(1):有趣或可笑且意味深长。

(2):凄凉悲惨。

(3)奥秘:。

(4)掺和:。

(5)翻来覆去:。

(6)知书识礼:。

(7):形容动作迟缓。

问题与思考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在文中指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
2、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引发出父子之情以及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

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
第四部分(第段):
(二)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2.文中写了哪些温情?请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