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课时:2教师:毛勇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导学方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0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似掺()脊()背枉()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掺和:。
知书识礼:。
酷似:。
3、作者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一)、导人(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答: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答: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答: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答:(四)、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答: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答:小结2分钟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和苦难生活中的以及生命乐趣。
作业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10分钟)1.抄写词语2.归纳文章主题:3、完成研讨练习三。
毛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3了解“第一本书”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牛汗,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2、查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作者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分组交流)四、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
生学生合作讨论,解决下面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五、探究局部,品味语言(一)这一本书中蕴含了太多的情感,如果让你来品味,你能从中品出什么滋味?学生自读,圈点批注,概括书中的“苦”与“乐”苦:乐: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这种苦乐掺半的生活?(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六、本课总结。
七、拓展练习: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通过什么能够看出来?设想父亲夜晚为“我”修补书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扩写成一段完整的文字。
要写出父亲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3、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知识链接】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牛汉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他的诗就是这种生命痛感的真实记录。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
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困、饥饿、寒冷,读书仔当时是有钱人的事。
“我”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酷似.( ) 掺.和.( ) 脊.背( ) 枉.读( ) 磨磨蹭.蹭()2.了解“知书识礼”的意思。
(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那些事?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对应的描写。
2、作者追忆起第一本书是心情是怎样的?3、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4、文章前文说父亲认为乔元贞比“我”有出息,结尾处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 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尝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育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挚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资料链接1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缄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 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知书识礼:有学问,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尝试着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温馨提示:复述时留意以下几点。
A 、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 、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噫亮。
C 、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4)文本研讨①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②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疑难反馈】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合作探究,展示风采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信任我能!(1)注音:酷()似 掺( )和 马鬃( ) 哄堂大笑( (2)释义: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奇妙:奥妙神奇。
脊( )背 枉( )读 )挎着() 凄惨:凄凉凄惨。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_____,(此处介绍作者的姓名、生平、主要作品等),其作品以_____(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著称。
2、写作背景(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四、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脊()背枉()读鬃()毛磨磨蹭蹭()2、解释下列词语(1)翻来覆去:(2)掺和: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和事?(2)“我的第一本书”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深入理解(1)文中的“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起“我的第一本书”的?(2)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3)作者通过描写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和事,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3、语言品味(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写作手法(1)本文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2)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第一本书”的重要性的?六、拓展延伸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书”的理解和感悟。
2、推荐阅读与“书”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窃读记》等,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与“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感受到了书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班级姓名
一、积累字词。
1.注音:掺和()()马鬃()
塾师()磨磨蹭蹭()
2.释义: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来覆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本文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
是我国现当代诗人、文学家,是“”诗派的重要成员。
曾用笔名谷风。
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
2.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学校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的看。
()
3.(他)脸又黑又皱,脊背弓的像个“驮灯狮子”。
()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思索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指那半本书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
4.如何理解“人不能忘本”这句话?
五、从文中二黄毛、乔元贞的人生经受中你有何感悟?
巩玺玺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我的第一本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为一个拥有梦想的少年,我的童年并不是只有游戏和娱乐,书本亦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在我童年迈出阅读的第一步时陪伴我走过的一本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的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导入:为何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能够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深刻的情感。
让我们回到年少时代,当时的我对书本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然而一本书让我看到了阅读的无穷乐趣,它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一、为什么选择《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籍,它是由我爷爷亲自捧着它,轻轻地递给了我。
那时的我还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书本,爷爷则是我的第一个阅读老师。
他一边拿出着这本书,一边告诉我:“读书可以让你学到很多,认识很多世界!”听了爷爷这句话,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发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路,也因为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埋下了阅读的种子。
二、《我的第一本书》带给了我哪些感动?1.开拓视野,丰富想象阅读《我的第一本书》让我拓展了视野,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起了我的想象力,让我更有趣地去体验整个故事情节。
我常常想象着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受着他们的惊险与快乐。
2.提高语言表达阅读《我的第一本书》不仅能够增长我的知识,也能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开始从文字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和用法,日复一日地阅读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自信。
3.树立正义感《我的第一本书》中有许多励志故事,这些故事始终陪伴着我前进。
这些故事让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同时,它们也带给我一种正义感,让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扬起了正义与勇气的旗帜。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初二下语文导学案学生使用时间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学习目标: 1、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酷( )似掺( ) 脊( )背枉( )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凄惨:奥秘:掺和:翻来覆去:酷似:知书识礼:三、读课文后小组内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四、揣摩与感悟: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五、拓展与延伸:1、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2)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3)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语(下)主备:刘勇备课组成员:审核:
班级:组别:姓名:小组评价等级:教师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真正含义及作者对第一本书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
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味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习过程】
一、查找作者的基本情况
二、字词积累
(1)注音:
酷( )似掺( ) 和脊( )背枉( )读
马鬃()哄堂大笑()挎着()
(2)释义:
幽默:凄惨:
奥秘:翻来覆去:
掺和:酷似:
知书识礼: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写出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复述提纲。
(温馨提示:复述时注意以下几点。
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
2、请用“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的书;对于这本书,我心中。
”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文章的感悟四、合作探究, 展示风采
1、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文章中蕴藏着哪些情感?
3、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
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4、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
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五、品味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里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的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
六、拓展延伸,放飞思绪
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
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
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将其写成短文,写在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