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公开课

小学语文阅读公开课

小学语文阅读公开课篇一:《小语教——阅读教学》公开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公开课授课教师:韩山师院潮州师范分院欧阳秀青教学内容:1、阅读和阅读的意义2、阅读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意义教学过程:导入:英国有个说法,不会干事,就去教书。

不会教书,就去教教师怎样教书。

小语教是一门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是语文并教同学们怎么教语文的课程。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如果同学们能把小语教这门课学好,那不是因为我的缘故,那是因为同学们对这门课很重视,更主要的,是同学们热爱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本身很复杂,语文怎么教更复杂,教同学们怎么教语文,那就是复杂加复杂!下面,我们继续小学语文教学五大板块之二——阅读教学这个内容的学习。

【课件】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学的主要环节。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语文课本24本以上,24本的百分之八九十是由一篇篇课文构成,语文老师花了是多年的时间教语文,教阅读,老师们尽心尽力,语文教学现状却很不尽人意。

请看【课件】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课? “中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名单上,语文课名列榜首。

(《中国新闻周刊》)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

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70(分),不学也70(分)”。

学生辛辛苦苦学语文,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做作业写作文,到头来,“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

”作文不可能的满分,要提高作文分两三分,也许你的比别人多读几百本书。

再看看大学教授怎么说语文。

【课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老师和学生的大量精力消耗于那些很容易查找到又很容易忘记的知识之上,“不仅浪费了儿童的宝贵时间,而且摧残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因此,尽管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中语文教学占用了大量的课时,但相当大比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却没有掌握好自己的母语。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推荐的时候,要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并学会使用摘录或转述、引用评价等方法推荐一本书。

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3.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内容要点,把推荐理由有条理地说清楚、讲明白。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用多种方法推荐一本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读书漂流活动创设情境,以《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中国民间故事》为例知道推荐的必要性,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推荐的目的是什么推荐哪些内容能让人有兴趣阅读你推荐的书让学生明白推荐要讲究方法,要投其所好。

二、新授(一)利用课前“推荐卡"学习推荐方法课前填写的“好书推荐卡”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根据各组代表所述的推荐理由,进而总结推荐一本书的方法,同时板书。

理由具体:故事、情节、人物、语言……转述、摘录:精彩片段(二)学习引用评价语1.老师向学生推荐两本书,第一本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会通过借鉴护封内容写推荐语,同时,这段推荐的语言也是片段练习的范文。

第二本是《孔子》,引导学生知道腰封内容中也有推荐的理由。

2.让学生翻看自己书桌上的那本书,学会从序言、阅读小引、后记等内容学写推荐语。

3.出示本单元《我的“长生果"》中的片段,让学生明白喜欢读一本书的理由既简单又多样。

从而帮助学生总结推荐的理由。

(三)片段练习用学到的方法推荐自己喜欢的那本书。

写作的过程中再次提示可以借鉴书中序言、后记等内容。

同时,大屏出示写作时还应注意什么,近而,完成习作要求的内容。

1.你想向谁推荐这本书。

推荐的书名是什么?2.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注意分段写。

3.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展示:师生互评。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 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 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书的阅读, 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 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 善与恶, 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 到书中去体验快乐, 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三、阅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揭示主题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 他就是安徒生, 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 认为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四.阅读交流(一)小组内交流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 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优美的语句, 以及其中的段落, 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1.组内选代表发言2.其他同学认真听, 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五、拓展延伸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2教学目标:1、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阅读)一、解题激趣小朋友, 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 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 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 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二、读文感受1、自由读文章, 要求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2、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小班公开课绘本教案(精选13篇)

小班公开课绘本教案(精选13篇)

小班公开课绘本教案(精选13篇)小班公开课绘本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公开课绘本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公开课绘本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听听、看看、猜猜中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尝试用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集体阅读,进一步理解绘本中蕴含的道理:小孩安心做好小孩,长大后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活动准备PPT课件;绘本图书若干;根据孩子的本领,适当准备道具。

活动过程1、聊一聊,现场展示,介绍拿手本领。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有许多本领,是这样吗?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刚才每位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本领,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会跳骑马舞哟。

老师准备了音乐,请他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好吗?掌声送给他!2、猜一猜封面人物有什么本领,引出绘本故事。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他叫毛头小鹰,一起向他打个招呼吧!猜猜看,毛头小鹰的本领是什么?怎么知道的?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毛头小鹰的故事吧。

3、听一听,观察画面,猜想故事情节。

师:(讲述故事)小毛头假装可怜的说:“我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没有半个亲人,我是个孤儿”那么小猫头鹰是孤儿吗?小朋友们肯定说“是”。

师:那我们接着往下读,“说什么傻话呢,你当然有爸爸,也有妈妈”,呵呵,小毛头鹰不是孤儿,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师:小毛头说:“我当然知道,我在表演呀”爱表演的毛头师:小毛头学习蜂鸟在空中悬停;学习大嘴鸟向下俯冲;飞进大雁的编队假装大雁,一起排成人字飞行,大雁“嘎嘎”地叫着,而毛头的叫声却是“胡!胡!”惹人发笑;毛头还学鸵鸟把头伸进沙子里,学火烈鸟在水边“金鸡独立”……小朋友是不是也爱表演呢?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

爱学习小毛头师:小毛头讨爸爸的欢心,学习医生和律师,也讨妈妈的欢心,学习表演和跳踢踏舞。

小朋友猜一下,小毛头在什么上跳的踢踏舞呢?小朋友故事马上就要讲完了,你们知道小毛头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吗?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答案就藏在书里。

用《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从娃娃抓起,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用《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从娃娃抓起,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用《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从娃娃抓起,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我们需要认识到,幼儿时期的审美认知是一种感性认识,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渠道去感知和感受美的对象和现象。

而这个过程不同于成年人,不需要通过语言的文字表述和理性思考。

因此,我们需要从幼儿喜欢的事物、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去考虑,关注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以此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我的第一本书》这个教材作为一种启蒙教材,从画面、色彩、文字等方面切入,孩子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感受美、领略美、了解美、认知美。

其中第一步是让孩子们接触各种绘本,先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接触环境。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们注意绘本的画面,讲述画面中的故事,识别形状和色彩,并引导孩子们为绘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第二步是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引导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意识。

众所周知,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他们会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成长和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去关注和感知故事中的美妙之处,例如故事中的情感传达、与人物形象相符的色彩和造型等。

让孩子们逐渐认识、懂得和领略美的力量。

第三步是采用互动形式,进行思维启发和表达训练。

在此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绘画、艺术创作等互动形式来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美的表达和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编故事,涂色或画画,体验出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孩子们回应和赞扬,增强他们对美的自尊、自信和爱好。

实际上,《我的第一本书》这个教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数不尽的好书可以为孩子们打开学习成长的大门,只要我们懂得细心倾听、灵活创新和适度引导,就能让幼儿在审美意识上不断突破自我,感受到美的存在,并愉悦地将其表达出来。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家长和教师们要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从各个方面去提升孩子的审美触角,让孩子们能够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中理解并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和认知,从而更好地面对成长中的变化和挑战。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激发起他人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听说咱们学校这个月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阅读书目就从教材中《快乐读书吧》里选择,为了让你们阅读方便,编写教材的叔叔阿姨们将《快乐读书吧》中的内容整理成了一套书。

(大屏出示快乐读书吧推荐书图片)上周你们读了哪本书(生:《中国民间故事》)。

下周,这本书就要漂流到九班了,我们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怎么样板书:推荐一本书(设计意图:以读书漂流活动创设情境,以《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中国民间故事》为例,知道推荐的必要性,在学生渴求关于“推荐一本书"方法时,再引出课题教给学生知识。

) 师:推荐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生:能够让人产生兴趣来阅读。

(板书:兴趣)师:可以推荐哪些内容让人喜欢读呢生:介绍这本书最有趣的一个内容。

生:语言有趣。

生:可以介绍书中的图片。

师:看来推荐一本书还真得讲究方法,投其所好啊!(二) 新授1.展示课前推荐卡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填写了“好书推荐卡”,先组内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推荐比较好,好在哪里生:通过介绍《孟姜女哭长城》变化的情节来推荐《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以阅读的感受开头——时而笑出声,时而又想哭。

生:介绍《九色鹿》《年的故事》等故事的插图,并从图案、颜色、插图作文文字补充的作用,引导同学们通过看插图,理解故事背后的内容,让人兴趣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生: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摘抄文中的两句话,学生从语言优美、语言背后的内容等方面赏析民间故事。

生:在推荐中用风趣的语言写到介绍《十二生肖的故事》,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师:根据以上各组学生代表读课前推荐卡的内容,进而总结推荐一本书的方法。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名师公开课教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名师公开课教案

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目标1.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重点)2.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重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及交流所需的表格。

学生准备: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填写表格,上课时带上这本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教师描述情境:上个星期天,小林和妈妈去书城挑选图书,各种各样的图书让小林眼花缭乱,到底买哪一本呢?小林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2.引发思考:同学们,你们读过什么好书?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小林吗?(学生踊跃推荐自己读过的书。

)3.导入:同学们读过这么多的书,真了不起!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那到底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为好书呢?大家能不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给小林推荐一本更适合他的书?(板书课题:推荐一本书。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本次习作主题与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利用学生乐于助人的本性,激起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迅速进入课堂教学。

二、明确好书,准备推荐1.组织讨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3.集体汇报好书标准:(1)内容健康、新奇有趣;(2)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3)人物个性鲜明;(4)给人思想的启迪,教人做人的道理;(5)图文并茂,给人以美感;(6)使人获得有益的知识。

4.指导学生默读教材习作提示,并弄清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可以怎么写。

预设:生1:这次习作要求推荐一本书,要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重点写推荐理由。

生2: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注意分段写,把重要的理由写清楚。

生3: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的推荐能够激发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5.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预设:生1:我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下书名、作者、书的主要内容。

生2:我想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3: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科普读物,主要想说说我获得了哪些有趣的知识及产生的独特的想法。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评课稿精选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评课稿精选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评课稿精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感知内容,体会独特的思想情感;2、阅读探究,品味重点语句。

3、增加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重难点:阅读探究,品味重点语句。

【课文感知】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课前二分钟】简介《死魂灵》。

(体会果戈理独特的幽默风格,感受讽刺文学的魅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识记重点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组织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情感丰沛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三、揣摩与感悟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为“我”抄写、装订课本的段落(3~8自然段)。

问题探究:1、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2、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四、拓展与延伸1、阅读训练:⑴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⑵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⑶文中的“居然”去掉好不好?为什么?⑷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公开课教案
王爱政
济源市邵原镇第二初级中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章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我的第一本书》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文章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我的第一本书》讲述的是牛汉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那本书承载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即使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人生征途,饱尝了世间甘苦,回首往事,依然铭记那“第一本书”,我们结合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注重抓着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一起在品味,分享这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重点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通过课文,认识和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难点: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对于人生的
意义。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思路:整体感知---复述故事---自主阅读(品味关键词句)---合作探讨阅读(研读赏析)----拓展延伸(课后练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痛苦和磨难造就了伟人,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苦.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惟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贝多芬,米开郎琪罗,托尔斯泰正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段苦难的生活,学习牛汉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2、默读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积累几个重点词语,请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文中,写一本书仅仅指那课本吗?明确:否
(2)、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点拨:父子之情,同学友谊,人与狗的情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明确: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4)、探究:讨论“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

明确:“我的第一本”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三)研读与赏析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明确: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穷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地补述了他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什么“出息”?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交待?
明确: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这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乔元贞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

这样,那半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
明确:这里的“枉”可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的,无意义地。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

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作者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本”既指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四)小结
本文是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五)拓展延伸
我知道,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苦,也有乐。

(留守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你们的苦难也许要多一些.)请大家来畅谈我们的苦难,让我们正确认识生活的苦难。

苦难是一个人成长中的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也不能忘本!
作业:写一写,自己成长中的苦难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课本
我的第一本书生活的艰辛
人生第一课父子情
同学情
人和狗的情趣
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特别注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在合作探究中提深对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的认识,去想象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