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报告单

血气分析报告单

(一)首先要看水电解质的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1、血清钠的正常值:135~145mmol/L

当Na+升高常见于摄入水分不足、丢失水分过多等。

当Na+降低常见于大量消化液丢失、使用排钠利尿剂等。

2、K+正常值:3.5~5.5mmol/L

当K+>5.5mmol/L时,表现为微循环障碍甚至心搏骤停。

当K+<3.5mmol/L时,表现为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

3、Cl-正常值:96~106mmol/L

当Cl-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呼吸性碱中毒、高渗性脱水等。当Cl-降低,常见于呕吐、大量体液丢失等。

4、Ca2+正常值:2.1~2.55mmol/L

当Ca2+升高,常见于甲亢、维生素D过多、肿瘤转移等。

当Ca2+降低,常见于急性胰腺炎、肾功能障碍等。

(二)判断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

PH正常值为:7.35~7.45,平均值为7.40

当PH>7.45为碱中毒,PH<7.35为酸中毒

(三)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判断有无呼吸衰竭主要根据PaO2和PaCO2来决定。

PaO2正常值:80~100mmHg

PaCO2正常值:35~45mmHg

PaO2<60mmHg作为呼吸衰竭的临床实验室依据。

当PaO2<60mmHg,伴有PaCO2升高为ll型呼吸衰竭;当PaO2<60mmHg,,PaCO2正常表现为l型呼吸衰竭。

(四)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1、PaCO2主要判断肺泡通气量及呼吸性酸碱失衡。正常值:35~45mmHg 当PaCO2>50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常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是ll呼吸衰竭的实验室依据。

当PaCO2<35mmHg,为肺泡通气过量,常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2、HCO3-正常值:22~27mmol/L

HCO3-<22mmol/L,为代谢性酸中毒

HCO3->27mmol/L,为代谢性碱中毒

(五)其他一些参考数值

1、AB、SB的正常值:22~27mmol/L

当AB>SB,为高碳酸血症,AB<SB为低碳酸血症。

2、SaO2正常值:96%~100%

3、BE正常值:±3mmol/L

4、乳酸浓度正常值:1.0±0.5mmol/L

对指导重症监护救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心梗、心功能不全、缺氧等。

5、葡萄糖浓度正常值:4.2~6.0mmol/L,浓度升高常见于糖尿病、心梗:脑外伤+肝硬化等;浓度降低常见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急性肝炎等。

血气分析报告单

血气分析报告单 (一)首先要看水电解质的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1、血清钠的正常值:135~145mmol/L 当Na+升高常见于摄入水分不足、丢失水分过多等。 当Na+降低常见于大量消化液丢失、使用排钠利尿剂等。 2、K+正常值:3.5~5.5mmol/L 当K+>5.5mmol/L时,表现为微循环障碍甚至心搏骤停。 当K+<3.5mmol/L时,表现为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 3、Cl-正常值:96~106mmol/L 当Cl-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呼吸性碱中毒、高渗性脱水等。当Cl-降低,常见于呕吐、大量体液丢失等。 4、Ca2+正常值:2.1~2.55mmol/L 当Ca2+升高,常见于甲亢、维生素D过多、肿瘤转移等。 当Ca2+降低,常见于急性胰腺炎、肾功能障碍等。 (二)判断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 PH正常值为:7.35~7.45,平均值为7.40 当PH>7.45为碱中毒,PH<7.35为酸中毒 (三)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判断有无呼吸衰竭主要根据PaO2和PaCO2来决定。 PaO2正常值:80~100mmHg PaCO2正常值:35~45mmHg PaO2<60mmHg作为呼吸衰竭的临床实验室依据。

当PaO2<60mmHg,伴有PaCO2升高为ll型呼吸衰竭;当PaO2<60mmHg,,PaCO2正常表现为l型呼吸衰竭。 (四)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1、PaCO2主要判断肺泡通气量及呼吸性酸碱失衡。正常值:35~45mmHg 当PaCO2>50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常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是ll呼吸衰竭的实验室依据。 当PaCO2<35mmHg,为肺泡通气过量,常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2、HCO3-正常值:22~27mmol/L HCO3-<22mmol/L,为代谢性酸中毒 HCO3->27mmol/L,为代谢性碱中毒 (五)其他一些参考数值 1、AB、SB的正常值:22~27mmol/L 当AB>SB,为高碳酸血症,AB<SB为低碳酸血症。 2、SaO2正常值:96%~100% 3、BE正常值:±3mmol/L 4、乳酸浓度正常值:1.0±0.5mmol/L 对指导重症监护救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心梗、心功能不全、缺氧等。 5、葡萄糖浓度正常值:4.2~6.0mmol/L,浓度升高常见于糖尿病、心梗:脑外伤+肝硬化等;浓度降低常见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急性肝炎等。

超完整血气分析报告临床解读

超完整血气分析报告临床解读 临床实验室根据临床需要,对肝素化的全血进行多种参数的酸碱平衡与血气的检测。血气及PH测定,多用血气酸碱分析仪同时测出O2、CO2分压和PH三项指标。由此计算出气体及酸碱平衡诊断指标。还必须提供患者当时的体温、血红蛋白、吸氧浓度等参数,便于仪器计算其他参数。 1、健康人体内有完整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使血液PH稳定在正常范围内(PH7.35-7.45)。临床上把检查血液PH作为观察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 PH>7.45为碱血症,常见于①代谢性碱中毒,主要因碱性药物过量或丢酸过多所致,如服用或注射碱性药物过多、消化道上段梗阻伴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呼吸性碱中毒,由于呼出二氧化碳过多所致,如癔症、高热昏迷、颅脑损伤、药物中毒,肝硬化腹水等均可发生换气过度而导致本症。 PH<>,见于:①呼吸性酸中毒,主要由于肺排出CO2障碍所致,如肺气肿、重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

吗啡等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等。②代谢性酸中毒,主要由于体内非挥发性酸积贮或碱丢失所致。前者如休克、急性感染、全身麻痹、糖尿病、肾衰竭等;后者如严重腹泻、长期胆道引流或十二指肠引流、肠瘘等。 2、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PCO2测定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之一。PCO2>5.98kPa(45mmHg)为高碳酸血症,其极值为17.29 kPa (130mmHg).PCO2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PCO2<4.65>4.65>,其极值为<1.33>1.33> 3、氧分压(P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肺和组织中进行交换的每一个氧分子均必须通过这一物理溶解状态。PO2测定是反映机体有无缺氧的指标。PO2低于7.31 kPa(55mmHg)即呼吸衰竭;PO2低于4 kPa(30mmHg)即有生命危险。 PO2降低见于:①呼吸道病变,如咽后壁脓肿、喉水肿、喉及气管内异物、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②肺组织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肺纤维化、肺不张等。③胸膜病变,如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等。④胸廓病变,如胸部外伤、手术、畸形等。⑤纵隔病变,如纵隔肿瘤、纵隔气肿等。⑥心血管病变,如心力衰竭、心包积液、休克等。⑦血液系病变,如重症贫血、出血性疾病等。⑧神经系病变,如脑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脊髓灰质炎等。 4、氧饱和度(O2Sat)和血红蛋白50%氧饱和度时氧分压(P50)与氧分压测定基本相同,亦是反映机体有无缺氧的客观指标,O2Sat 是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值。O2Sat受Hb影响,而PO2不受Hb影响。 5、总二氧化碳(TCO2)是指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

血气分析报告中的指标解读了解BE和HCO的含义与作用

血气分析报告中的指标解读了解BE和HCO 的含义与作用 血气分析报告中的指标解读:了解BE和HCO的含义与作用 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血液和酸碱平衡情况的重要信息。在血气分析报告中,BE(碱剩余量)和HCO(碳酸氢盐)是两个常见的指标,对于了解人体酸碱平衡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BE和HCO的含义和作用进行解读。 ①BE(碱剩余量): BE是一个反映酸碱平衡的指标,它表示在单位血量中的碱性或酸性成分的浓度。一般情况下,BE的正常范围为-2到+2mmol/L,表示血液中的酸碱度处于平衡状态。当BE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机体酸碱平衡出现了问题。 BE的增高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 1. 代谢性碱中毒:当体内产生过多的碱性物质,如乳酸、碳酸氢盐等时,可导致BE的增高; 2.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功能异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减少,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而使得碱性物质升高; 3. 肾脏功能异常:肾脏在排泄酸碱物质时可能出现问题,使得BE 升高。 BE的降低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

1. 代谢性酸中毒:当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如乳酸酸中毒、尿毒症等时,可导致BE的降低; 2. 呼吸性碱中毒:呼吸功能异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过多,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使得碱性物质降低; 3. 呼吸系统代偿碱中毒: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呼吸功能减弱,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使得BE降低。 ②HCO(碳酸氢盐): HCO是指血浆中的碳酸氢盐浓度,也是衡量血液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正常范围在22-28mmol/L之间,表示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处于正常状态。 HCO的增高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 1.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碳酸氢盐的浓度增加,从而导致HCO的增高; 2. 呼吸性酸中毒:呼出的二氧化碳减少,血液中的碳酸氢盐浓度升高,使得HCO增高; 3. 肾脏功能异常:肾脏在排泄碳酸氢盐时可能出现问题,使得HCO的浓度升高。 HCO的降低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 1. 代谢性酸中毒:体内碳酸氢盐的浓度减少,导致HCO的降低;

血气分析报告及阅读

血气分析报告及阅读 一、血气分析报告之内容 按内容的获得方法: 1.分析仪直接测定的内容 2.分析仪计算所得的内容 3.阅读者自己计算的内容 按参数类别: 1.体液中某些气体〔类型及压力〕:O2,CO2 2.体液中主要酸碱物质:乳酸、碳酸、磷酸、蛋白酸及其酸根〔碱〕等3.体液中局部电解质:如Na+ K+ Ca++ 4.体液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pH Hb Hct Glu SO2 血气分析报告涉及的临床知识 1.水电解质平衡 2. 酸碱平衡 3.血液气体分析 4.某些生理指标及治疗指标〔如体温、吸氧 浓度等〕 分析仪直接测定的内容 检测参数意义Measured: (现代血气分析:三电极系统pH、PCO2、O2) 1.PH:血液PH 即血浆中H+浓度的负对数值。正常为7.35~7.45,平均为7.4。PH>7.45为碱血症;PH<7.35为酸血症。假设以[H+]表示,正常为45~35mmol/L。 PH Decease Acidosis “Normal〞Alkalosis Decease Acidemia Common Alkalemia 2.PO2:氧分压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氧的张力。一般正常人PaO2为80~100mmHg。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低于30mmHg即有生命危险。预计值PaO2=(103-岁×0.42) 〔PaO2 (mmHg)=102-0.33 ×岁〕,但随着年龄增大,PaO2一般不低70mmHg。 3.PCO2(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分压:指血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正常为35~45mmHg,平均40mmHg;静脉血为39~52mmHg,平均45mmHg。血浆中CO2 为26mml/L,约1.17mmol/L。PaCO2↓10mmHg,血钾↓0.5mmol/L。 4.Hct (Hematcrit);红细胞压积正常范围为35~51% 5. Na+:钠离子正常血清钠为135~145mmol/L,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缓冲盐、神经应激性等。 6. K+:钾离子正常血清钾为3.5~4.5mmol/L;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持神经和肌肉应激性〔兴奋〕、对心肌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等。 7.Ca++:离子钙以游离状态存在的血清钙〔正常为2.25~2.75mmol/L〕,正常参考范围为1.15~1.35mmol/L50%,是维持生理作用的主要局部。其主要功能是对心肌作用、神经肌肉应激性、参与磷的代谢。 https://www.360docs.net/doc/1a19310303.html,c(Lactate):乳酸正常参考范围为0.5~2.2mmol/L Lactate>4.0mmol/L:需要救治;Lactate >9.0mmol/L:死亡率高。临床医生通过监测乳酸水平来评估治疗效果,乳酸水平降低说明组织氧供得到改善。 9.Glu(Glucose,Glu) 全血葡萄糖正常参考范围为3.3~5.3mmol/L。 计算参数意义Derived Parameters: 1.Ca++(7.4):标准〔PH7.4〕离子钙。 2.HCO3- (actual bicarbonate.AB) 实际碳酸氢盐:为血浆中HCO3-的实际含量,受呼吸因素影响,正常动脉血为21~25mmol/L,平均为24mmol/L。 3.HCO3- std(standard bicarbonate,SB) 标准碳酸氢盐:指在37℃,PCO240mmHg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所测得的HCO3- 的含量,不受呼吸因素影响。正常动脉血为

血气分析报告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pH值([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7.35—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4.65—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Pa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 (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a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实际碳酸氢盐(SB)和标准碳酸氢盐(AB)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 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正常人SB和AB两者无差异,但AB受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22—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二氧化碳总量 TCO2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95%为HCO3-结合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02。它的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呼吸因素对TCO2也有影响。 【正常参考值】24—32 mmol/L 缓冲碱 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阴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HPO4-、Hb和血浆蛋白。正常值45~

轻松读懂血气分析报告

轻松读懂血气分析报告 动脉血气分析是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可用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判断通气换气功能、缺氧及缺氧程度等等。 1 认识血气分析指标 1. 氧合指标 包括: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 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90~100 mmHg。 PaO2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预计PaO2值(mmHg)=100 - 0.33×年龄(岁)±5,也就是说,对于 80 岁的老年人来说,氧分压 68 mmHg 也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正常人动脉 SaO2为 95%~98%,如低于 90% 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 氧合指数(PaO2/FiO2):即氧分压/吸氧浓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血气分析报告单上,此项指标需要结合氧分压的数值和实际吸氧浓度来人为计算,氧合指数≥ 400 为正常。如果PaO2下降,而加大吸氧浓度虽然可以提高 PaO2,但计算氧合指数仍小于 300 ,提示有急性肺损伤。 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吸氧浓度为21%(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正常氧分压最低为9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90/0.21 = 429; 氧分压为 6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 60/0.21 = 286,PaO2 < 60

mmHg 提示有呼吸衰竭。 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鼻导管吸氧的病人,血气分析报告单上会出现PaO2 >100 mmHg 的情况,此时计算吸氧浓度的公式为(21 4 × 氧流量)/100。 例如,测得 PaO2为 130 mmHg,吸氧流量若为 3 L/min,则氧浓度为(21 4*3)/100 = 33%,从而计算得到氧合指数为130/0.33 = 393,提示在当前呼吸机参数或吸氧情况下,患者呼吸功能可。 2. 二氧化碳指标 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35~45 mmHg,平均值为 40 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 5~7 mmHg(用来判断是不是错采了静脉血)。 PaCO2<35 mmHg :低碳酸血症, PaCO2>45 mmHg :高碳酸血症; PaCO2>50 mmHg :提示存在呼吸衰竭。 3. 酸碱指标 包括:酸碱度(PH 值)、剩余碱(BE)、碳酸氢根(HCO3-) 酸碱度(PH 值):正常范围 7.35~7.45。PH ≤ 7.35 为酸中毒,PH ≥ 7.45 为碱中毒。人体可生存的极限 PH 为 6.8~7.8。当机体存在严重碱中毒(pH >7.65)时,病死率高达85% 以上;酸血症对机体危害的 pH 是在 7.20 以下,也就是说,机体耐酸不耐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体强大的代偿能力,PH 即便正常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需要进一步判断。 剩余碱(BE):正常范围0±3 mmol/L。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更是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一个指标。顾名思义,BE 正值越大,表示存在代碱,反之,BE 负值负的越多,表示存在代酸。 碳酸氢根(HCO3-):包括理论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正常值 22~27 mmol/L,平均 24 mmol/L。SB 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其数值的增减反映体内的 HCO3- 的贮存量,以此表明代谢成分的增减。代酸时 SB 降低,代碱时 SB 升高。AB 是实际条件下测

血气分析实验报告怎样写

血气分析报告怎么写 一:概述 血气分析能对患者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电解质紊乱程度,通气功能以及换气功能做出全面的评估,为治疗提供依据。 采血部位的选择 1.多选用外周浅表易于扪及、大小合适、易于进入的动脉血管,且供血区域侧支循环丰富,如果发生动脉痉挛或栓塞,不至于造成组织缺血。 2.桡动脉最符合以上条件,因此也是临床上用于采血做血气分析最常见的部位。 3.如果桡动脉无法穿刺,足背动脉、胫后动脉、颞浅动脉(主要用于婴儿)、肱动脉和股动脉都能用于穿刺采血。但是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肱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应为禁忌,因为这些血管位置较深,穿刺后不能有效的压迫止血,容易造成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4.任何神经外科手术重建的血管,都不应用于动脉穿刺。 选择好桡动脉,我们就可以进行穿刺了吗? 别着急,如果是危重患者需要做动脉穿刺置管术时,我们还需要提前做Allen实验。 Allen试验 定义:用于测试桡动脉和尺动脉对掌部的供血是否顺畅的一个方法,考虑患者是否适合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经典的艾伦试验的做法是: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15s 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Allen试验阳性,表明尺动脉和桡

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行动脉穿刺;反之,如果在5~1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阴性,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穿刺,或行介入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Allen实验为阳性时,则可以行动脉穿刺置管术。如果仅做动脉采血,且患者尺动脉供血正常,则可以不进行Allen实验。 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1.病人手掌向上,手腕稍微过伸拉,扪及桡动脉。 2.消毒穿刺部位,消毒操作者的手。 3.1%利多卡因浸润穿刺点,以减轻穿刺时病人的疼痛。 4.打开血气针注射器,将其回抽至1ml处。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动脉,两指固定在动脉上,右手持血气针从两指间进针或从食指侧面进针,进针方向逆血流方向,进针角度45°。 5.见回血时,保持该角度不变固定。待动脉血自动进入血气针1ml后,左手用棉签按压穿刺点,右手拔针,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已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6.局部按压3-5分钟。 主要参数类别 血气指标:PaCO2,PaO2,HCO3-,BE值,SaO2等。 血中电解质:Na+,K+,Ca2+等。 生化指标:Lac,Hct,H。 二: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PH值定义及正常值 定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值,是反映人体酸碱状况的重要指标。

七步快速教你学会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七步快速教你学会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数值,经常让非专业人士和初学者'犯晕'。其实,掌握一些窍门,血气分析也会变得easy,下面的七步快速诊断'公式',或许能帮到你。第一步:判断有无呼吸衰竭?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水平--PaO2<60mmHg:可诊断呼吸衰竭(伴PaO2↑为II型呼吸衰竭;不伴有PaO2↑,为I型呼吸衰竭)PaO2处于60~80 mmHg之间:低氧血症第二步: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pH<7.35为酸血症 pH>7.45为碱血症通常这也是需要尤其关注的原发异常。谨记: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可能是机体代偿的结果。第三步: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观察PaO2和碳酸氢根(HCO3-)水平-- PaO2>50 mmHg:肺泡通气不足,见于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PaO2<35 mmHg:肺泡通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Ⅰ型呼衰。HCO3-<22 mmol/L:可为代谢性酸中毒;HCO3->27 mmol/L:可为代谢性碱中毒。此外,pH值改变方向与PaO2改变方向也有规律: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O2改变方向相同。但要注意,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机体只存在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时,有双重甚至三重酸碱紊乱时,该规律不适用。第四步: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在单纯性酸碱紊乱时,碳酸氢根与碳酸的比值(HCO3-/H2CO3分数)中确定一个变量为原发性改变后,另一个变量即为继发性代偿性反应。 在混合性酸碱紊乱时,HCO3-/H2CO3分数中确定一个变量为原发性改变后,另一个变量则为又一个原发性变化(简称'继发性变化')。

血气分析指标解读

认识血气分析指标 1. 氧合指标 包括: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 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90~100 mmHg。PaO2 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预计 PaO2 值(mmHg)=100 - ×年龄(岁)±5,也就是说,对于 80 岁的老年人来说,氧分压 68 mmHg 也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正常人动脉 SaO2为 95%~98%,如低于 90% 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 氧合指数(PaO2/FiO2):即氧分压/吸氧浓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血气分析报告单上,此项指标需要结合氧分压的数值和实际吸氧浓度来人为计算,氧合指数≥ 400 为正常。如果 PaO2下降,而加大吸氧浓度虽然可以提高 PaO2,但计算氧合指数仍小于 300 ,提示有急性肺损伤。 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吸氧浓度为 21%(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21%),正常氧分压最低为 9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 90/ = 429; 氧分压为 6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 60/ = 286,PaO2 < 60 mmHg 提示有呼吸衰竭。 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鼻导管吸氧的病人,血气分析报告单上会出现 PaO2 > 100 mmHg 的情况,此时计算吸氧浓度的公式为(21 + 4 ×氧流量)/100。 例如,测得 PaO2为 130 mmHg,吸氧流量若为 3 L/min,则氧浓度为(21+4*3)/100 = 33%,从而计算得到氧合指数为 130/ = 393,提示在当前呼吸机参数或吸氧情况下,患者呼吸功能可。 2. 二氧化碳指标 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35~45 mmHg,平均值为 40 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 5~7 mmHg(用来判断是不是错采了静脉血)。 PaCO2<35 mmHg :低碳酸血症, PaCO2>45 mmHg :高碳酸血症; PaCO2>50 mmHg :提示存在呼吸衰竭。 3. 酸碱指标 包括:酸碱度(PH 值)、剩余碱(BE)、碳酸氢根(HCO3-) 酸碱度(PH 值):正常范围~。PH ≤为酸中毒,PH ≥为碱中毒。人体可生存的极限PH 为~。当机体存在严重碱中毒(pH >)时,病死率高达 85% 以上;酸血症对机体危害的 pH 是在以下,也就是说,机体耐酸不耐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体强大的代偿能力,PH 即便正常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需要进一步判断。 剩余碱(BE):正常范围 0±3 mmol/L。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更是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一个指标。顾名思义,BE 正值越大,表示存在代碱,反之,BE 负值负的越多,表示存在代酸。 碳酸氢根(HCO3-):包括理论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正常值 22~27 mmol/L,平均 24 mmol/L。SB 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其数值的增减反映体内的 HCO3- 的贮存量,以此表明代谢成分的增减。代酸时 SB 降低,代碱时 SB 升高。AB 是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碳酸氢根含量,受呼吸影响。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报告是医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报告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解读方法和临床意义。 酸碱度(pH):pH是指血液中的酸碱度,正常值为35-45。pH低于35表示酸中毒,高于45表示碱中毒。 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是指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张力,正常值为35-45mmHg。PaCO2高于45mmHg表示呼吸性酸中毒,低于35mmHg 表示呼吸性碱中毒。 氧分压(PaO2):PaO2是指血液中氧的张力,正常值为80-100mmHg。PaO2低于60mmHg表示缺氧。 碳酸氢盐(HCO3-):HCO3-是指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正常值为22-27mmol/L。HCO3-高于27mmol/L表示碱中毒,低于22mmol/L 表示酸中毒。 标准碳酸氢盐(SB):SB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测定的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正常值为22-27mmol/L。SB高于27mmol/L表示碱中毒,低于22mmol/L表示酸中毒。

缓冲碱(BB):BB是指血液中能够中和酸的物质含量,正常值为 45-55mmol/L。BB高于55mmol/L表示碱中毒,低于45mmol/L表示酸中毒。 剩余碱(BE):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测定的血液中剩余的碱的含量,正常值为-3到+3mmol/L。BE高于+3mmol/L表示碱中毒,低于-3mmol/L 表示酸中毒。 观察pH值:pH值是判断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如果pH值低于35,说明存在酸中毒;如果pH值高于45,说明存在碱中毒。 分析PaCO2:PaCO2是反映呼吸功能的指标。如果PaCO2高于45mmHg,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如果PaCO2低于35mmHg,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呼吸性碱中毒。 注意HCO3-:HCO3-是反映体内代谢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如果HCO3-高于27mmol/L,说明患者可能存在碱中毒;如果HCO3-低于 22mmol/L,说明患者可能存在酸中毒。 综合分析:解读血气分析报告时,需要将各项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例如,如果PaCO2升高而HCO3-正常,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呼吸性酸中毒而非代谢性酸中毒。如果PaO2降低而HCO3-升高,说明患者可能

动脉血气分析报告

动脉血气分析一.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二.临床应用价值 过去因为医院条件落后,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亦仅仅根据症状和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由于临床症状和CO2cp受很多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其临床价值有限,自从开展血气分析以后已基本弃用。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 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然而,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也是继低氧血症之后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三.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1.氧合状况的指标 〔1pO2[PaO2、PO2]〔动脉血氧分压是指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波动范围较大,与年龄有关,一般为80~100mmHg。 临床意义: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O2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但一般只有当pO2<60mmHg时,才引起组织缺氧,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2O2SAT[SaO2、SO2]〔动脉血氧饱和度是指动脉血液中Hb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即氧合Hb占Hb的百分比。 正常值:90~100%。 临床意义:O2SAT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情况下也作为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但与pO2不同的是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尤其当合并贫血或Hb减低时,此时虽然O2SAT正常,但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氧。 〔3O2CT[CaO2]〔动脉血氧含量是指每100ml血液中实际带氧量的毫升数,包括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以化学结合形式存在的氧。 正常值:18~21ml/dl,平均19ml/dl。 临床意义:O2CT能真实地反映动脉血液中氧的含量,是较可靠的诊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血气分析22975-范本模板

血气分析 概述血气分析能对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电解质紊乱程度,通气功能以及换气功能做出全面的评估,为治疗提供依据 采样时需注意: 用20ml注射器清理测压管道中的肝素 采样管需用肝素润管抗凝 采样后立即封闭,不能与空气接触 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 有创血压检测患者的血气采集 准备空针5ml 2ml 肝素盐水 常用的采血部位: 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 1、股动脉 病人下肢外展、外宣关节略向外屈曲,以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为穿刺点.进针角度为90°. 患者平卧,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以腹股沟韧带下1。5~2.0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垂直,保持90°角. 2、桡动脉 病人穿刺点选择在桡动脉波动最明显处上延2cm~3cm处(即掌横纹上5cm~6cm的动脉搏动处)45°角进针。 3、足背动脉 病人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处,选择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进行穿刺,循向心方向以15~20°进针。 4、肱动脉 病人平卧,卷袖置上臂,触动肱动脉搏动处(测血压时的听诊部位)45°角进针。 注意事项 1、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是动脉血,能真是地反映体内的氧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静脉血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 2、抗凝剂的选择:因需测定全血血气,所以必须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 浓度肝素100毫克+0。9%盐水 注意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应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与空气接触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并污染血标本。 标本放置时间:宜在30分钟之内检测,否则,会因为全血中有活性的RBC代谢,不断地消耗O2,并产生CO2,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一。概述 血气分析报告内容 主要参数类别 血气指标:PCO2,PO2,HCO3-,BE值,SO2等 血中电解质:Na+,K+,Ca2+等 生化指标:Lac,Hct,Hb等

血气分析仪报告

深入学习、理解血气分析仪原理;尤其是样品采集、分析流程;哪些检测量,特别是CO2、O2、PH、葡萄糖、乳酸的测量原理,计算方法;影响测量的因素,实现方案比较 血气分析仪是通过对人体血液以及呼出气体的酸碱度( PH),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进行定量测定来分析和评价人体血液酸碱平衡状态和输氧状态的仪器。 主要由管路系统,电极系统,电路系统组成。结构大致如下所示: 样本 恒温测量 室 pH参比 毛 细 管 放大模数转换处理器显示及打印温度传 感器 pH PCO2 PO2 加热 器 工作原理为:被测血液样本在管路系统的抽吸下,进入恒温测量室内。由紧贴在恒温室壁上的毛细管测量。毛细管管壁上开了4个孔,分别被pH、pH参比、PCO2和PO2这4支电极感测头紧紧将这4个孔堵严,其中,pH和pH参比电极共同组成对pH值的测量系统, 被测量的血液吸入测量毛细管后,管路系统停止抽吸;这样,血液中pH、PCO2和PO2同时被4支电极所感测,电极将它们转换成各自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后被送至计算机统计,计算机处理后将测量值和计算值显示出来并打印出测量结果。 样本采集流程:通过蠕动泵将血液吸入管路系统中的恒温测量室,由紧贴在室壁上的毛细管来测量分析。 样本分析流程:血气分析仪测量参数的方法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在测量样品之前,需用标准液及标准气体确定pH、PCO2和PO2三套电极的工作曲线。通常把确定电极系统工作曲线的过程叫做定标或校准。每种电极都要有两种标准物质来进行定标,以便确定建立工作曲线最少需要的两个工作点。 pH系统使用7.383和6.840两种标准缓冲液来进行定标。氧和二氧化碳系统用两种混合气体来进行定标。第一种混合气中含5%的CO2和20%的O2;第二种含10%的CO2,不含O2。 定标结束后,得到三套电极的工作曲线。然后通过4个电极来测量样本中的pH、CO2、O2。 测量pH:pH测量电极是一种玻璃电极,由Ag-AgCl电极和适量缓冲溶液组成,主要利用膜电位测定溶液中H+浓度,参比电极为甘汞电极,其作用是为pH电极提供参照电势。通过血样中的H+与玻璃电极膜中的金属离子进行交换产生电位差异,它与血样中的H+浓度成正比例关系。 大多数血液的pH值在7.4左右,电极在pH6-8范围内是电位响应的最佳工作区,都产生理论值的电位响应,精度可达到±0.002pH。由于血液pH正常值范围很窄,电极在血液pH测量时立即产生电位响应,电位响应时间与膜厚有关,如果膜过厚,则响应时间延长,因此膜厚必须小于0.2mm。受血样量的限制,膜面积必须制得很小。膜电阻也直接影响电极的稳定性,因此膜电阻要尽可能低,

血气分析指标解读

认识血气分析指标 1.氧合指标 包括: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 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90〜100 mmHg. Pa02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预计Pa02值(mmHg) =100- X年龄(岁)±5,也就是说,对于80岁的老年人来说,氧分压68 mmHg也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正常人动脉Sa02为95%〜98% 如低于90%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 氧合指数(PaO2/FiO2):即氧分压/吸氧浓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血气分析报告单上,此项指标需要结合氧分压的数值和实际吸氧浓度来人为讣算,氧合指数> 400为正常。如果Pa02下降,而加大吸氧浓度虽然可以提髙Pa02,但计算氧合指数仍小于300 , 提示有急性肺损伤。 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吸氧浓度为21% (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正常氧分压最低为9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90/ = 429; 氧分压为60 mmHg时氧合指数为60/ = 286, Pa02 < 60 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鼻导管吸氧的病人,血气分析报告单上会出现Pa02 > 100 mmHg的情况,此时计算吸氧浓度的公式为(21 + 4 X氧流量)/100. 例如,测得Pa02为130 mmHg,吸氧流量若为3 L/min,则氧浓度为(21+4*3) /100 = 33%, 从而il•算得到氧合指数为130/二393,提示在当前呼吸机参数或吸氧情况下,患者呼吸功能可。 2.二氧化碳指标 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35〜45 mmHg,平均值为40 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髙5〜7 mmHg (用来判断是不是错采了静脉血)。PaC02<35 mmHg :低碳酸血症, PaC02>45 mmHg :高碳酸血症; PaC02>50 mmHg :提示存在呼吸衰竭。 3.酸碱指标 包括:酸碱度(PH值)、剩余碱(BE)、碳酸氢根(HC03-) 酸碱度(PH值):正常范围〜。PH W 为酸中毒,PH 2 为碱中毒。人体可生存的极限 PH为〜。当机体存在严重碱中毒(pH >)时,病死率高达85%以上:酸血症对机体危害的pH是在以下,也就是说,机体耐酸不耐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体强大的代偿能力, PH即便正常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需要进一步判断。 剩余碱(BE):正常范囤0±3mmol几。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更是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一个指标。顾名思义,BE正值越大,表示存在代碱,反之,BE负值负的越多,表示存在代酸。碳酸氢根(HCO3-):包括理论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正常值22〜27mmol/L, 平均24 mmol/L0 SB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其数值的增减反映体内的HCO3-的贮存量,以此表明代谢成分的增减。代酸时SB降低,代碱时SB升髙。AB是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碳酸氢根含量,受呼吸影响。 四步读懂血气分析报告 Step 1: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方法:看PH, PH 2 初步判圧为失代偿性碱中毒;PH W 初步判泄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