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乌镇演讲:道德经给我的人生智慧(完整视频 全文)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一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以下是20 句经典名句及解释: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道是无法言说的,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名也是无法定义的,能够定义出来的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解释:当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丑就产生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第四章解释: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解释: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圣人也是一样的,不偏袒任何人,而是一视同仁。

5.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解释:话说得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6.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释: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说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令人惊喜,失去宠爱令人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才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全文诵读解释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诵读解释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诵读解释及译文哇塞,啊,那可真是一部超级厉害的经典!就好像是一把能打开智
慧大门的神奇钥匙。

你想想看,老子他老人家在那么久以前,就写下了这么深刻的道理。

“道可道,非常道”,这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玄乎?但其实里面蕴含着
无尽的智慧呢!比如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可不是说天地
不善良哦,而是在告诉我们自然的规律是很公平的,不会对谁特别偏爱。

再看看“上善若水”,哎呀呀,这不就是在说我们要像水一样柔和、
包容嘛!水可以适应各种环境,遇到石头就绕过去,多聪明呀!我们
在生活中也应该这样,不要硬刚,要学会灵活应对。

还有“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简直太有道理啦!好事和坏事
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
灰心,说不定后面就有好事等着你呢;当你正得意的时候,也别太骄傲,小心乐极生悲哦。

我觉得真的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诵读、仔细琢磨的经典,它能让我
们变得更加智慧、更加豁达!。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多篇).doc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多篇).doc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多篇)第一篇:白岩松演讲稿白岩松演讲稿:这可能是我在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当中可能很少会提及的字眼,但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在2020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

但是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

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语,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

2020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又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都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他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但是2020年的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本学期的课程,与其说是从《比较政治制度研究》开始的,不如说是从《道德经》开始的。

——X教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援引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名句,从文化的深层渊源来解释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并列举了诸葛亮、范蠡、韩信等历史名人的典故,与同学们探讨做人做事的学问,让吾辈受益良多。

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从《道德经》中提炼的四字精髓——藏锋露拙。

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

应该说,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才能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

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

”——时时处处显露才华而不知避讳就容易得罪人,得罪人就容易导致事业的失败,这并不是智者所为。

所谓藏锋露拙,并不是要埋没自己的才能,而是要保护自己,不招致祸患,从而在必要的时候更好的展现自己,打开成功的大门。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聪明的人要懂得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做出暂时的退让。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

明代洪应明在其著名的《菜根谭》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

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意思是:雄鹰和猛虎是最凶猛的两种动物,它们一旦出击捕食,几乎从不会空手而归。

有趣的是,在准备捕食前,雄鹰站在那儿就好象在打盹,猛虎走起路来则似乎生了病——这其实只是它们故意示弱的一种障眼法,既可避免因锋芒过露而遭到攻击,又可麻痹对手。

因此,君子只有善于掩藏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才能肩负起重任,以实现鸿鹄之志。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为魏王,曹丕与曹植争立太子,进入了决定性阶段。

曹子建“才高八斗”,深得曹操青睐。

曹丕深知父亲对弟弟的喜爱远甚于自己,在这次夺位大战中,已经先输了弟弟一大截。

于是,他越发规正自己的行为,对父亲越发恭敬孝顺,对外谦虚谨慎,广交良友,赢得自己在曹操和众大臣心中的好感度。

白岩松演讲稿 精品

白岩松演讲稿 精品

白岩松演讲稿精品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次演讲。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坚持与创新。

一、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坚持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首先,我们需要坚守初心。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碍,都要记住自己最初的梦想和目标。

只有坚守初心,我们才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我们需要坚持自我。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诱惑,但只有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才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地走自己的路。

同时,我们要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根据这个目标制定自己的计划和行动。

最后,我们需要坚持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和提高。

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实现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企业和个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首先,创新能够推动技术进步。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进行创新,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我们需要关注科技的最新发展,并积极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其次,创新能够激发潜力。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发掘出来。

我们需要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无限可能。

最后,创新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中,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三、坚持与创新的结合坚持和创新并不是对立的,在实践中,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只有在坚持自己的初心和目标的同时,接受新的思维和方法,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们要坚持创新。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够获得新的机遇和突破。

最全的名人演讲讲座全集视频

最全的名人演讲讲座全集视频

最全的名人演讲讲座全集视频播放1.人际沟通—十三把小飞刀播放2.了解自己洞悉别人播放3.徐国煊体验式学习了解自己洞悉别人播放4.知识时代速度学习法则播放5.情感财富论播放6.学习消费学会消费播放7.性格决定命运09播放8.北大精彩演讲(韩世荣)02.flv播放9.北大精彩演讲(韩世荣)03.flv播放10.华人顶级实战名师成杰01.flv播放11.v成功学成功的钥匙黑幼龙01.flv播放12.人生只做三件事——曾仕强.flv播放13.演讲大师陶铭经典视频A播放14.演讲大师陶铭经典视频B播放15.王志康-吸引力法则(秘密)播放16.王志康-影响别人的人是富人,被别人影响的人是穷人播放17.观人术1播放18.杨滨:性格领导力02【冲浪的石头分享】播放19.余世唯:如何塑造管理者的性格魅力03【冲浪的石头分享】播放20.做最具生产力的事..骆超老师播放21.做最具生产力的事..骆超老师播放22.彭清一讲座02播放23.彭清一信念的力量终生学习播放24.彭清一播放25.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上)李燕杰播放26.超级影响力12.flv播放27.邹越感动中国,让生命充满爱.flv播放28.徐小平为年轻人规划人生.flv播放29.寻找成功的定律朱骏(上).flv播放30.寻找成功的定律朱骏(下).flv播放31.传统鉴人之术与心理测量魏钧08.flv播放32.武汉图书馆名家论坛之沟通三议(45).flv播放33.学习型中国成功论坛播放34.学习型中国石岩播放35.4陈安之播放36.4陈安之播放37.学习型中国李光斗播放38.学习型中国成功讲座播放39.学习型中国成功讲座播放40.学习型中国成功讲座播放41.学习型中国成功讲座播放42.成功学创富者—众多企业家谈创业史02.flv播放43.想过这样的生活吗.flv播放44.俞敏洪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讲座散记播放45.励志播放46.徐鹤宁主持安东尼罗宾上海演讲会播放47.【拍客】优酷拍客直击著名作家刘墉走进西安高校与青年学子共话如何活出闪亮人生播放48.自信心培训播放49.我受够了梁凯恩播放50.励志短片7QQ985099631播放51.马云演讲播放52.年轻人少走弯路的十大忠告.flv播放53.年轻人少走弯路的十大忠告视频.flv播放54.杨滨:性格领导力01【冲浪的石头分享】.flv播放55.杨滨:性格领导力02【冲浪的石头分享】.flv播放56.性格生产力杨滨.flv播放57.如何释放你的压力播放58.催眠与心理咨询治疗播放59.心理重建与情绪管理播放60.李中莹-情绪管理1-2播放61.李中莹-情绪管理1-1播放62.郑日昌: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播放63.答旦:心理健康是长寿的重要条件播放64.贾福军: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播放65.李兰妮:走出抑郁—一个抑郁症作家的精神档案播放66.李艳:识别情绪及睡眠异常信播放67.一直走下去播放68.学生心理键康教育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播放69.邹越老师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播放70.专业的性格讲座江雅苓性格讲座心理学四种性格播放71.森田心理训练课程第一单元榜样篇2。

百家讲坛道德经讲座全集

百家讲坛道德经讲座全集

百家讲坛道德经讲座全集《百家讲坛道德经讲座全集》是一套以古籍《道德经》为基础的讲述道德教育和哲学思考的讲座系列。

通过解读《道德经》的文字内容,讲座全集深入探讨了人生哲学、人际关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值得思考的道德指导。

本讲座全集分为多个篇章,每一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道德经》,并将其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道德原则。

第一篇章是《道德经的引言》,通过对《道德经》起源和内容的介绍,为全集的学习打下基础。

讲座以少言多义的思维方式解读了《道德经》中的经典篇章,鼓励观众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篇章是《道德经中的修身篇》,讲座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道德经》中的观点,解释了如何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以及如何具备道德品质。

第三篇章是《道德经中的成家篇》,讲座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道德经的教诲,讲座提倡夫妻间的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

讲座鼓励观众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实现家庭的幸福。

第四篇章是《道德经中的治国篇》,讲座中思考了领导者如何以德治国的问题。

通过对《道德经》中关于慎重用人、尊重民众的观点解析,讲座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

第五篇章是《道德经中的平天下篇》,讲座中强调了对待他人的公平和善良。

通过探讨《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自然和谐的理念,讲座提倡观众在人际关系中以善良和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人。

第六篇章是《道德经中的致无知篇》,讲座中思考了知识与谦虚的关系。

通过对《道德经》中关于无知的态度的解读,讲座呼吁观众在学习和交流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百家讲坛道德经讲座全集》以《道德经》为基础,通过深入解读和实际应用,为观众提供了一套有关道德教育和哲学思考的素材。

通过学习和应用其中的道德原则,观众能够更好地思考人生意义,处理人际关系,塑造道德品质,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感受白岩松的触动之旅:从励志演讲稿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感受白岩松的触动之旅:从励志演讲稿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感受白岩松的触动之旅:从励志演讲稿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创业者和自媒体人,我一直在不断地寻找那些能够激励我前行的力量和智慧。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白岩松先生的一场励志演讲,从中汲取了很多启示和感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鼓舞了我前进的步伐。

白岩松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媒体人、资深主持人、评论员和作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摇钱树。

他的节目风靡全国,许多人因为他才关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读完他的文章,总感觉益处匪浅。

在演讲中,白岩松先生谈到了他的创业经历和成功之道,分享了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他引用了经典的名言和著名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成功的半数是信念,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我们走过困难,迎接光明。

白岩松先生还提醒我们要多思考、多读书、多交流,不能让自己陷入固有思维和舒适区,创业就是要做出一些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他讲到了梦想和希望的重要性,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和使命,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外,白岩松先生也强调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人的心态会决定自己的运气和命运,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他阐述了自己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好心态的方法,如适时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多与乐观向上的人交往等。

最令人感动的是白岩松先生分享了自己的感人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他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依旧保持着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不停地前行,鼓舞着无数的人。

这场演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意识到,创业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在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在这场演讲中,我汲取了白岩松先生的很多智慧和力量,感触颇深。

此次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思考和行动中,我想要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和爱心的人,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

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地努力,坚信自己,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

谢白岩松先生的演讲,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自己需要前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岩松乌镇演讲:道德经给我的人生智慧(完整视频全文)乌镇文化讲坛:白岩松的生命之书(雅达书院&势象空间)3月24日下午,白岩松作客“乌镇文化讲堂”,入场券一票难求。

乌镇刮起了强劲的“白岩松热”。

此次讲堂,白岩松以“《道德经》——我的生命之书”为题,结合自己的心灵体悟,分享了《道德经》的文化魅力和诸多启人深思的人生智慧。

对此,现场听众赞叹道:“听了这堂讲座,恨不得马上买本《道德经》细读。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比网上的鸡汤文更打动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次文化讲堂上,白岩松都分享了些什么让听众深受启发的文化、智慧~01你越无私,得到就越多《道德经》有点像巴赫的音乐,看着非常简单,越看越复杂。

老子恐怕是一个特具有微博精神和微信精神的人,《道德经》5000字,81条,把《道德经》就弄成了除《圣经》外翻译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书籍。

5000字的东西,越往里看越能看出深意。

“道”字怎么写?先写首,然后走之,就是知行合一,思想和行为统一。

《道德经》分成道篇和德篇,所以称其为《道德经》。

在我看来,道篇是对大千世界万物规律的阐述,而德篇是你知道这些规律后你如何去实现。

我们这个时代都在聊智慧、有用、胜利、刚强等等,老子是相反的,他说“功成身退,天之道”。

智慧在老子那儿就变成了愚,大智若愚,你一聪明,人们就开始跟你斗心眼了,斗着斗着,这个时代就复杂了,淳朴的民风就消失了。

我们这个时代,都在强调有用,老子强调的是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关系,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

《道德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不是不为,老子反对的是人世间功利性有目的为。

下面,我拿一些条款和大家来聊聊。

当然,不同的人触碰《道德经》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感悟也是不一样的。

《道德经》第二章里头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对我来说,在我的不同的生命阶段对它的理解发生了三、四次的变化。

那么,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美,难道不是别人觉得美,因此我们觉得美吗?那这种局面到底是美还是丑?这是这一个时代非常让人担心的事情。

所以,今年我的一个《提案》中还提到了“关注‘双一流’,更要关注‘非名校’”。

《道德经》里有很多名人名言,比如“天长地久”,为什么天最长、地最久?一个重要原因是天地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你们、他们活着而周而复始,天和地从来不会考虑自己,但最后的结果是,天和地服务的那些人总是有周期的,而天和地本身却是最长久的,所以是“因其无私而成其私”。

这句话太重要了,它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或者个人向前走的很重要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我们知道人性是自私的,但一味自私,结果会很糟糕,但是让人无私,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和人性又是相悖的。

老子太会做思想工作了,他说“因其无私而成其私” ,就是说你越无私,你得到的就越多。

02“有用”其实来自“无用”我个人认为,《道德经》里你最要记住的一句话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呢?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季节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会生老病死,但后面这句话“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这个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疾风暴雨的变化,而是缓慢的运行方式。

所以,当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就会问这是不是最烦的,我知道这事儿正在往好的方向去发展,我越是糟糕的时刻越内心平静,越是当别人认为我很好的时候,我越是有不安定感,因为,好的事物会向另一个方向去转化。

很多人会问我,你闲暇的时间都在干什么啊?我说,我读书的闲暇时间是在做节目。

看似逗乐子的一句话,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认为是真的。

生命的真正事情是什么?有用和无用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在别人眼里,我主持节目的时候是有用的。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做有用的事情,大家认为有用就是能挣着钱的、能出名的、能升官的,剩下其他的就是没用的。

到底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老子专门讲了很多东西,比如他说天地之间有点像个大风箱,空的,但是你只要动,风箱的动力是无穷的,永远能够产出,这真有道理。

接下来,老子还举了几个例子,我翻译成白话文来说,比如说杯子,我们都说瓷杯子、玻璃杯子、紫砂杯子等等,我们都在强调杯子的性状是瓷、玻璃或者紫砂等等,但是老子说了,杯子真正有用的不是瓷、玻璃或者紫砂,而是围出来的空。

再比如说建筑,我们看到的是门、窗、墙、顶,但这些其实是没有用的,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

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儿?在举了那么多例子后,老子总结出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看不到的东西才是可以用的东西,“利用”就是这么来的。

你一下子就理解了有用和无用之间的转化。

我从来不上微信,我不会在我看似有用的东西上去着力,当我把这块放空了以后,我能看到的就是有用的,朋友圈里到底有多少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转800圈也会到我的眼前,因为有用嘛。

我平常更多的时间是在看书、听音乐、和朋友聊天、发呆,但是我所有你们认为我有用的时光,全来自于我在做你们认为无用事的时候积累的东西。

我经常看着书20多分钟时,我的思维就会飞向很远的地方,诞生很多创新的想法。

所以,有用和无用之间怎么转化?现在的中国人放在有用的事情上的时间太多了,由于我们没有很多时间花在无用的事情上,所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当贫乏。

这是对我的启示。

03动中静,忙中闲,乃永葆安宁之道《道德经》的第十二章里谈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色彩一多了,人们就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了,声音混杂了,耳朵也就聋了,味道太复杂了,最后你的嘴就吃不出什么味道了。

老子认为“圣人为腹不为目”,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聪明的人是为实在的内容而不是为表面的东西。

《道德经》第十五章说到,水污浊怎么办?静下来就清了。

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把自己像水一样,放置个十分钟,静会儿?静为燥君,你平常的烦躁,静能管它。

老子强调的不是不作为,他是在强调一种你怎么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安宁感或者说是安全感。

老子强调是不断、缓慢地动,动中求静。

其实,现代人应该求得的是动中静和忙中闲。

经常有人说“我现在太忙了,你等我哪年退下来,我就静下来。

”其实,没有我们以为的“等我忙完这段就静下来”,等你真退下来,闲下来,你反而不适应了,会说“我去找点事情干吧”。

所以,你要做到的是动中静,忙中闲,永葆安宁的方式就是徐徐地在动,不断有新的东西在生长。

《道德经》的第十六章中提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什么意思?如果你知道万事运行的规律,你就会变得包容,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包容,越容易包容的人,就越容易公正,越公正的人就越该当领导,越会当领导的人就会跟天结合,天就跟道、跟规律结合,一旦你照规律做事,就能做得久,就不会有其他的危险。

从这个逻辑线条中,我们就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要多看书,因为看多了书,知道的就多了,就越懂得包容,包容了就会公正了,公正了就有领导力了,才能接近“道”,才能长久地把一件事做下去。

《道德经》的第二十三章中的内容是对人的心理按摩,当你遇到痛苦的事情时,你怎么办?书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吹不了一晚上的,暴雨下不了一天的。

狂风暴雨谁干的?老天爷干的,连老天爷都不能让风雨长久,更何况人?我认为,在现代心理的调试和抚慰上,这个很重要,只要你能坚信这一点,你遇到任何难事都能扛过去。

04《道德经》里的博大智慧《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几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的意思是说,上等的人是听到好的道理,就努力去干去了,中等的人听到好的道理,是一边干一边怀疑,最糟糕的人听到好的道理,开口就是骂。

《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意思是治理大的国家要像做小鱼、小虾一样,不要来回翻腾,不要开膛破肚,不要折腾,要用规律去治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中的神神鬼鬼就会消失。

如果你治理国家是用邪门歪道,这个国家就会沉渣泛起,各种妖魔鬼怪全来说话。

治理一个国家如此,管理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提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江海为什么能成为百谷之王呢?老子回答说,很简单啊,因为江海比别人低啊,所以千江万河归大海。

想想,我们做人,也是这个理。

我认为老子是一个极富摇滚精神的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老子说过“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多好啊,国家不太大、人不多,大家不是不想和别人打交道,而是没这个需求。

我觉得在一个小地方,把我们所需求的事情全都解决了,我们就不需要舍近求远了。

这个世界上,我很羡慕那些小国家,他们由于小,便不争,也没得争。

比如不丹,幸福指数是世界第一,小国寡民,该有的都有了,人家不需要地铁,地铁是为了解决长距离而无法到达才需要建设的交通工具,如果溜达着就能达到目的地,要地铁干嘛呢。

所以,老子其实知道,一切不可更改,但是请允许他理想一下。

最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提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什么意思?圣人不攒那么多东西,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道德经》的结束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当《道德经》讲到这里时,谁还会说老子是无为消极的?无为怎么会是“为而不争”呢?老子的意思是做你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但是不争。

我为这个“不争”解读了三个含义,就是不争结果,不争论,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恼火,这样,你就自由了。

05《道德经》——生命之书我怎么跟《道德经》结缘的呢?为什么说叫我的生命之书呢?24岁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采访无数大家,采访了半年之后,我幸运地触碰到了一套书,叫《曾国藩》,一个多月的时间全看完了,一下子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

隔了24年,去年春节前后,我重新看了一遍《曾国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的情节我都忘记了,但是我发现价值观已经是我的了。

曾国藩是儒家入世,后来从儒家转到法家,一切从严,但是屡战屡败,一次又一次跳河又被人救起,屡屡攻不下太平天国的总部,心灰意冷,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恰巧那时,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曾国藩闭门不出,左宗棠骂他“你以你爸去世放弃太平天国之责任”,但是曾国藩就是在这次回家的过程中,重读《道德经》,结果豁然开朗,忽然发现,刚强无法胜柔弱,结果,他带着老庄的哲学出山,人际关系全部捋明白,一举攻下南京,奠定了他的事业直至顶峰。

这是曾国藩的人生故事。

对于我来说,或许是我24岁时读《曾国藩》隐隐约约有这样的印象,也许是某种偶然或者是命运的安排,在三十五、六岁时,我走进了《道德经》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