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合集下载

王国维三大境界理解

王国维三大境界理解

王国维三大境界理解
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大境界”是指:少年时期的“天真烂漫”、中年时期的“智慧成熟”和晚年时期的“淡泊寡欲”。

1. “天真烂漫”是指人生的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充满了朝气蓬勃和活力,对生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2. “智慧成熟”是指人生的中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逐渐成熟和稳重,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和责任。

3. “淡泊寡欲”是指人生的晚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人生的三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和重要性,它们构成了人生的完整和丰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它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辞的一代国学大师。

王国维之学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学、经学、文字学、美学等,真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

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

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大境界”包括: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立寒秋,望江北去。

”这词句出自宋代
词人柳咏的《雨霖铃》,王国维将之作为“昨夜西风”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悲苦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面对着无尽的苦难和困境。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衣带渐宽”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执着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爱情而不断努力,尽管面临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蓦然回首”
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顿悟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寻找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三大境界王国维

人生三大境界王国维

人生三大境界王国维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所谓的第一境界反映出了人生事业开始前的一种规划,作规划时要有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要高瞻远瞩,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从高处俯瞰世间的万事万物,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先勾勒蓝图,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后,才能化蓝图为现实。

这个规划的过程是一个既要看,又要思索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有能够耐得住寂寞的恒心,一个“独”字恰到好处地把成就事业的主人公锁定为自己一个人。

也惟有在一个人的思考中方能看到前人的经验,总结和吸纳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因子为自己所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作为人生中的第二境界,是成就事业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一个目标,一个蓝图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待事业开花结果,如不辛勤灌溉,不为它除虫等经历那些繁琐的事情,那么事业之果不仅结不了,甚至连它花的香味也不能嗅到。

所以哪怕忙到瘦了身体,憔悴不堪也不落下那份执着的追求。

也要守着这棵年幼的植物。

这句本是柳永描写的相思怀人的情绪,表达对伊人的想念,被王国维挑到这里来作为人生的的境界的第二个犹为贴切,把热恋中情人不顾一切地追求比喻为对事业的追求,更显示出了追求的真挚与热烈。

"不悔"一词显示出了要追求事业的成功必须有牺牲的精神,要有能为此不惜一切的勇气,执着的信念也必不可少。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洗礼,才能收获喜悦的果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人生的第三境界。

三境界

三境界

我国晚晴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过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境界依次递进,由远及近。

第一境界为立志高远,渴求理想,饱尝孤寂;第二境界为艰苦奋斗,执著践行,百折不挠;第三境界为水到渠成,实现理想。

三个境界相互贯通,相得益彰。

坚持三境界固然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并不是不可能的。

三境界的实践,构成人生的奋斗征程。

13、《只有一个地球》阅读训练参考答案一、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即使)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3.(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就)会别无去处。

4.我们(之所以)要好好保护地球,(是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二、方法辨析(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

(填序号)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B)2.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D)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C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A)三、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_科学小品文_的形式,从_人类生存_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只有一个地球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珍惜资源,保护地球_。

2.课文从_宇航员要往地球时的景象_引入,接着从_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_、_地球拥有资源有限__、_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以移居_三个方面来说明_保护生态环境_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_精心保护地球_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_。

四、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yìnɡ)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hén)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词是:“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酝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暄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

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

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

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

王国维为学三种境界

王国维为学三种境界

王国维“为学”的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种境界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
第二种境界则讲的是他们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叩打学门时上下求索,攀登书山时以勤为径,泛舟学海时将苦作舟的勤奋、执著与坚韧。

而第三种境界讲的则是这些人功夫到家,灵犀相通,炉火纯青,畅游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漫步书山能悟其中真谛的怡然自乐和欣喜恬适
3.众里寻她千百度,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种境界不只是针对学术研究或艺术创造的历程,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奋斗过程的综述与总括,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范文,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英语多看重要课文,熟悉词汇及用法.
为上高中考大学做准备. 初中是高中的基础,高中的竞争更为激烈.
其他时间中,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各科的学习质量,不能偏科.
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8小时),保证学习效率.
安排适当的自由时间用于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及其他活动.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 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20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凡成大事者,必经此三境。

这三种境界皆出自宋词之中,自经出现便成为有大志,大抱负者的人生指导思想。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由词人被宋真宗赏识时所写。

这一句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必须先立志,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站的足够高你才能看清远方的路。

一个“独”字也写出了在立志变强的过程中必定是孤独的,这跟尼采的观点相同,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时间去思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这句看似在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王国维要告诉我们的是坚持。

当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后,就要坚持走下去,为了理想,就算满身伤痕又如何。

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若无坚韧不拔之志怎会轻易成功。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句也是写爱情。

王国维称其是人生最终之境与于辛弃疾之意有些矛盾,但也恰到好处,成大事者,注重积累,积小步,而千里。

只要努力去做,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开朗,成功便在眼前。

境界之说只可意会,玄之又玄。

要想达到这人生三境的确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其一天碌碌无为,何不由此一试,感受王国维大师所说的境界之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国学大师,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三种境界的论述,引发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诗分别出自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作品,王国维借用它们来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从立志到成功的不同阶段
和心态。

第一境界是在迷茫中树立远大的目标。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独自登上高楼,在寒风中望着天边的路。

他心中有着无限的渴望和抱负,但也感到困难重重和孤独无助。

他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二境界是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为了心爱之人而消瘦憔悴。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和荣辱利禄,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他不畏艰险困苦,不惧风雨打击,只坚持不懈地奋斗。

第三境界是在平静中达成成就。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在茫
茫人海中寻找某个人。

他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喜怒哀乐。

但当他回头一看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是一种智慧和哲理,它告诉我们要有远见、有毅力、有平常心。

只有经历了这三种境界,才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