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本管理-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
第07讲_第8章重难知识点

第八章成本管理框架第一节成本管理概述(略)第二节量本利分析与应用量本利分析概述——端午卖粽子【分析】假设没有固定成本分析本量利考虑固定成本会发生什么?再来看看公式吧,还要背算我输分析的假设公式汇总·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单价×(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例题】【例8-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售价为6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24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0元,当年产销量20000件。
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率及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60-24=36元边际贡献总额=36×20000=720000元边际贡献率=36÷60=60%利润=720000-100000=620000元单一产品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例题】【例8-2及3】某企业销售甲产品,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为130000元,假定正常经营下销售量为5000件,要求计算甲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保本作业率边际贡献率=(100-50)/100=50%保本销售量=130000/50=2600件保本销售额=130000/50%=260000元保本作业率=2600/5000=52%单一产品本量利分析——安全边际分析【例题】【例8-4】某企业销售甲产品,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为130000元,假定正常经营下销售量为5000件,要求计算甲产品的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5000-130000/50=2400(件)安全边际率=2400/5000=48%利润=50×2400=120000元练习【单选题】根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中级财务管理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方法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方法1.加权平均法2.联合单位法3.分算法4.顺序法5.主要产品法(一)加权平均法1.含义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补充: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二)联合单位法1.含义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计算步骤与公式(1)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作为联合单位(2)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3)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4)某产品保本点=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三)分算法1.含义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2.基本步骤与公式(1)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2)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提示】分配标准的选择: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四)顺序法1.含义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2.排序方法(1)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偿,边际贡献低的后销售、后补偿(2)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3)按照市场实际销路是否顺畅来确定,但这种顺序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熟练掌握)☆考点精讲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
(一)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然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计算出保本点销售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成本变动)∑各种产品销售额×100%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某种产品销售额∑各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量=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某种产品销售单价(二)联合单位法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多种产品保本点的计算问题转换为单一产品保本点问题的计算。
根据存在稳定比例关系的产销量比,可以计算出每一联合单位的联合单位边际贡献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并以此计算整个企业的联合保本点销售量以及各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三)分算法分算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固定成本的分配。
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第八章成本管理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1.含义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补充:=综合保本点销售额=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补充要求】按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综合保本点销售额;(3)各产品保本点。
表8-2 数据资料表项目销售量(件)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售收入(元)各产品的销售比重边际贡献(元)边际贡献率A产品300002012600000%24000040% B产品200003024600000%12000020% C产品10000402840000025%12000030%合计1600000100%48000030%【解析】(1)综合边际贡献率=480000/1600000=30%或:综合边际贡献率=40%×%+20%×%+30%×25%=30%(2)综合保本销售额=180000/30%=600000(元)(3)A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25000(元)B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25000(元)C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5%=150000(元)(4)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20=11250(件)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30=7500(件)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000/40=3750(件)。
2019年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练习题

2019年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练习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管理意义的是()。
A、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B、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C、通过成本管理减少环境污染D、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某企业生产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甲产品销售收入100万元,乙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固定成本1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则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
A、40%B、50%C、60%D、无法确定3、在顺序法下,用来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的是()。
A、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B、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C、各种产品的经营利润D、各种产品的税后利润4、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
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100B、150C、200D、3005、某利润中心本期销售收入为700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3800万元,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为1300万元,其不可控但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则该中心的可控边际贡献为()万元。
A、1900B、3200C、5100D、13006、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300元,单价10元,目标利润为500元,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为()。
A、200件B、80件C、600件D、100件7、下列成本差异中,应该由劳动人事部门承担责任的是()。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固定销售费用5000元,固定管理费用50000元。
单位变动制造成本5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9元,单位变动管理费用1元。
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成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8月份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000元,能量差异-600元。
若已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则该企业8月份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数为()元。
A.1400B.2000C.3400D.16002.某利润中心本期销售收入为700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3800万元,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为1300万元,其不可控但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则该中心的可控边际贡献为()万元。
A.1900B.3200C.5100D.1300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A.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B.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C.产销平衡D.产品产销结构稳定4.某企业本月固定成本10000元,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80元,本月销售量为1000件。
如果打算使下月比本月的利润提高20%,假设其他的资料不变,则销售量应提高()。
A.12%B.10%C.8%D.15%5.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列不属于导致材料价格差异的是()。
A.供货厂商B.运输方式C.采购批量D.产品设计结构6.下列成本差异中,应该由劳动人事部门承担责任的是()。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固定销售费用5000元,固定管理费用50000元。
单位变动制造成本5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9元,单位变动管理费用1元。
该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如果保证本年不亏损,则至少应销售()件产品。
A.22500B.1875C.7500D.37508.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为2000件,单位成本300元,实际产量2450件,实际单位成本270元,则该成本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10%B.20%%C.9.8%D.10.2%9.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单价为5元,单价的敏感系数为5。
第八章 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概述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八章 成本管理知识点:量本利分析概述● 详细描述:(一) 量本利分析的含义量本利分析,也叫本量利分析,简称CVP分析(Cost - Volume -Profit Analysis),它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在一定期 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 利分析主要包括保本分析、安全边际分析、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 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等内容。
量本利分析作为一种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运用量本利分析可以预测在保本、保利条件下应实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与风险分析相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降低经营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证企业实现既定目标;与决策分析相联系,可以用于企业进行有关的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为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应用等提供理论准备。
(二)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在量本利分析中,成本、业务量和和j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
这些假设一方面有助于建立简单数学模型来反映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使得量本利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般来说,量本利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假设前提:1. 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2. 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提示】即表明当销售量在相关范围内变化时,产品的单价不会发生变化。
3. 产销平衡【提示】假设产销平衡,主要是在保本分析时不考虑存货的影响。
4. 产品产销结构稳定【提示】因为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保本点会受到多种产品贡献和产销结构的影响,只有在产销结构不变的基础进行的保本分析才是有效的。
(三)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例题:1.下列属于量本利分析需要满足的基本假设有()。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核心考点-第八章 成本管理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核⼼考点-第⼋章 成本管理本章考情分析题型 2017A 2017B 2018A 2018B 2019A 2019B 单项选择题 4题4分 3题3分 2题2分 1题1分 2题2分 4题4分多项选择题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0分 2题4分 1题2分判断题 1题1分 1题1分 2题2分 0分 2题2分 1题1分计算分析题 0分 3.5分 5分 5分 5分 0分综合题 6分 8分 0分 7分 0分 9分合计 13分 17.5分 11分 13分 13分 16分第⼋章核⼼考点列表第⼋章核⼼考点⼀: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核⼼考点⼆:单⼀产品的盈亏平衡分析与安全边际分析核⼼考点三: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核⼼考点四:⽬标利润与利润敏感性分析核⼼考点五: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运⽤核⼼考点六:标准成本制定与分析原理核⼼考点七: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核⼼考点⼋:作业成本核⼼考点九:责任成本核⼼考点⼀: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例题·计算题】某企业⽣产A产品,年销量20000件,单价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30元/件,固定成本160000元,请计算本量利分析基本指标。
1.变动成本率2.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30=20(元)=单价×边际贡献率=50×40%=20(元)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变动成本=1000000-600000=400000(元)=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20000×20=400000(元)=销售收⼊×边际贡献率=1000000×40%=400000(元)3.利润利润=销售收⼊–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0000×50-20000×30)-160000=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0000×(50-30)-160000=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0000×20-160000=销售收⼊×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1000000×40%-160000=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400000-160000=240000(元)核⼼考点⼆:单⼀产品的盈亏平衡分析与安全边际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本量利分析的核⼼内容(1)盈亏平衡点①以实物量表⽰——盈亏平衡销售量②以货币单位表⽰——盈亏平衡销售额(2)盈亏平衡作业率盈亏平衡作业率2.安全边际分析(1)安全边际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财务管理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知识点: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
法
● 详细描述:
【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要求】按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3)各产品保本点
【答案】
表8-2 数据资料表
项目
销售量(件)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售收入(元)各产品的销售比重边际贡献(元)边际贡献率A产品
30000201260000037.5%24000040%B产品
20000302460000037.5%12000020%C产品10000402840000025%12000030%
(1)综合边际贡献率=480000/1600000=30%
或:综合边际贡献率=40%×37.5%+20%×37.5%+30%×25%=30%
(2)综合保本销售额=180000/30%=600000(元)
(3)A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37.5%=225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37.5%=2250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5%=150000(元)
(4)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20=11250(件)
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30=7500(件)
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000/40=3750(件)
例题:
1.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Σ各产品销售收入)x100%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安全边际率X各产品销售利润率)
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利润+固定成本)/Σ各产品销售收入]x100%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含义可知,选项A和选项D的表达式正确;根据:边际贡献=利润+固定成本,选项A正确,即可确定选项C也正确;根据: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可以确定选项B的表达式错误。
2.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万件、2万件、1万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万元。
按加权平均法确定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30%
B.综合保本销售额为60万元
C.B产品保本销售额为22.5万元
D.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为11250件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总的边际贡献=3×(20-12)+2×(30-24)+1×(40-28)=48(万元
合计
1600000100%48000030%
);总的销售收入=3×20+2×30+1×40=160(万元);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8/160×100%=30%。
综合保本销售额=18/30%=60(万元),B产品保本销售额=60×(2×30/160)=22.5(万元),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60×(3×20/160)=22.5(万元),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20=1.125(万件)=11250(件)。
3.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各产品安全边际率
×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
×100%=∑(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因此,选项A、D的表达式正确;由于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所以,选项B的表达式正确;由于各产品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所以
,选项C的表达式也正确。
4.已知某企业生产销售甲乙两种产品,2010年销售量分别为20万件和30万件,单价分别为40元和6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24元和3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为20元和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万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56.92%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46.92%
C.保本点销售额为426.26万元
D.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量为3.28万件
正确答案:A
解析: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0X(40-24)+30X(60-
30)]/(20X40+30X60)X100%=46.92%,保本点销售额=200/46.92%-426.26(万元>,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额=20X40/(20X40+30X60)X426.26=131.16(万元),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量=131.16÷40=3.28(万件)。
5.在多品种条件下,能够影响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大小的因素有()。
A.企业固定成本总额
B.各种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C.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D.全厂目标利润
正确答案:B,C
解析: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S各产品边际贡献÷2各产品销售收入=2(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6.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四种。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