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合集下载

能耗计量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能耗计量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7
4 能耗数据区分及编码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能耗计量系统采集的能耗信息应全面、准确,应能客观反映建筑运营过程中对于 各类能源的依赖和耗费。采集的信息应便于对建筑能耗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 4.1.2 建筑能耗计量信息由建筑基本信息和能耗数据两部分组成。 4.2 建筑基本信息 4.2.1 建筑基本信息应包括建筑编码、建筑名称、建筑地址、建筑竣工日期、建筑层数、建 筑功能、建筑总面积、空调面积、采暖面积、建筑空调系统形式、建筑采暖系统形式、建筑 结构形式、建筑外墙材料形式、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建筑外窗类型、建筑玻璃类型、窗框材 料类型、经济指标(电价、水价、气价、热价) 、填表日期、能耗监测工程验收日期。建筑基 本信息可以表格方式人工录入,具体见附录 A《建筑基本信息表》 。 4.2.2 建筑编码采用 18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由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生成,具体编码如下: 1 代码 1~12 位为该建筑所在街道区位数字代码(前六位表示建筑物所在的行政区) 。 2 代码第 13 位表示建筑类型:居住建筑为 1;中小型公建为 2;大型公建为 3。 3 代码第 14 位表示建筑功能: 分为科教文卫建筑、 旅游建筑、 通信建筑、 交通运输用房、 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其他建筑共 7 类。 4 代码第 15~18 位为各类建筑流水号。 5 建筑编码由上级数据中心或建筑管理部门统一分配。 【条文说明】街道区位数字代码参照《民政统计代码编制规则》 (民发〔2002〕170 号)民政 统计代码规定。民政统计代码共有 12 位数字,分为三段:第一段为 6 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 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 3 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 3 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 和村民委员会。按照民政部有关全国行政区划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规定取得属于该建筑 12 位街道代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将建筑类型分为六类,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增加其 他建筑类,如综合建筑类则归于其他建筑类。 考虑到本规范与其他建筑功能分类衔接,将 7 大类建筑又分为若干小类,编码规则以小类 划分,以方便对照,具体如下表所示:

搭建数据平台 实现动态监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方案概要

搭建数据平台 实现动态监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方案概要

现对 国家机 关 办公 建筑 和 大型 公 共建 筑 的节 能监 管提 供 手段 为 制 据 ,接 收和 汇总 各 省级 数据 中心 上 传 的能耗 汇 总数 据 生成 国 家级
报 财 定 国家机 关 办 公建 筑和 大 型公 共建 筑 的节 能 改造 政 策 .节 能 运行 管 的汇 总数 据和 相 关分 析 数据 以报 告 . 表 形式 提供 给建 设 部 、 理 制度 等提 供 数据 支持 ,促 进 国家机 关 办 公建 筑 和大 型公 共建 筑 节 政 部 .统 计 部 等 国 家 相 关 主 管 部 门
\/ 厂 _ 1
w 务 特 峨并0

w冉■ 斋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完成 技术 导 则 的征 求意 见稿 ; 完成 监 测系 统软 件 的开 发 与部 署 i 完成 部级 监 测平 台 的搭 建 并 实现 动 态监 测
臂悬■ 备一




图 2系统 总体结构


完成 监 测系 统建 设 .运 营 管理 制度 。
维普资讯
上 报 的数 据采 集 包 进 行解 密 解压 后入 库 () 据 采集 网关命 令 下达 :根 据 用户 命令 的 发送 范 围 .将 命令 3数 发 送 到指 定 的数 据采 集 网关
() 4原始数据 包解析服 务 读取没 有解析 的数据包 , 根据 数据包定义 的格式 完成 对数据包 的解析 工作 把解析成功 的数据保存到 数据库 () 能 耗数 据计 算 从 数据 库 里读 取 出没 有进 行计 算 的计 量 5表计
范 》等
\ 、 )
( R 瞄务 近, - s P .
_▲ 1r ' q '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附件: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二月前言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省级、市级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的业务需求,并综合考虑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能耗监测系统需求,研究制定了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包括综述、软件系统框架、数据传输需求和系统安全需求等内容,以及针对省市级数据中心规范关键数据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上传xml格式等两个附录。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编制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编制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和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

联系人:杨柳忠电话:010-******** 传真:010-********目录1综述 (12软件系统框架 (32.1 系统功能框架图 (32.2 应用层软件功能描述 (4 2.2.1数据采集软件子系统 (4 2.2.2数据处理子系统 (42.2.3数据上报子系统 (62.2.4数据接收子系统 (62.2.5消息管理子系统 (62.2.6数据分析展示子系统 (7 2.2.7建筑业主服务子系统 (7 2.2.8公众服务子系统 (82.2.9信息维护子系统 (82.2.10系统监测子系统 (9 2.3 分项能耗计算规则 (9 2.4 平台数据库结构 (102.5 平台开放性和扩展性 (10 3数据传输需求 (113数据传输需求 (113.1 数据上传 (113.2 数据接收 (123.3 数据上传的XML接口要求 (144系统安全需求 (154.1 访问控制功能 (154.2 数据安全控制 (164.3 网络安全控制 (161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中央级平台功能定义说明书081215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中央级平台功能定义说明书081215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中央级平台功能定义说明书一、中央级平台目标定位1.中央级平台的主要用户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中央级平台是在各省市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和国务院、教育部等直属机构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以下简称下级平台)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全国数据汇总分析平台,设在国家建筑节能行业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央级平台的用户主要有:(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2)财政部相关部门;(3)国家从事建筑节能研究的授权用户;(4)其他相关人员。

2.中央级平台的主要功能总结管理用户和研究用户对中央级平台的需求定位,提出中央级平台的主要功能如下:(1)维护全国统一的数据字典,安排各省、市平台和国务院、教育部等直属机构平台的数据中心代码和数据传输时刻;(2)接收下级平台上传的数据,并下发数据字典和其他需要统一更新的数据;(3)了解各城市各类建筑主要分类分项能耗的平均值,初步掌握各城市建筑能耗基本特点;(4)从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外墙形式、建筑空调供热形式、气候带、时间段、节能改造措施等多种角度对各下级平台上传的能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各类型建筑节能潜力,为制订用能定额标准和各项管理政策提供依据;(5)跟踪各重点关注建筑的动态能耗数据,初步掌握标杆建筑节能特点,并与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系统对应数据进行校验,总结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经验;(6)结合数据上传情况,评价各下级平台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效;(7)向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展示建筑能耗监测的成果。

二、中央级平台数据内容和数据交换方式1.中央级平台的数据内容为实现中央级平台的功能定位,综合考虑数据统计分析需求和数据上报效率之间的平衡关系,初步确立中央级平台的数据内容为各下级平台上传的建筑基础信息、建筑逐时分类能耗数据和第一级分项能耗数据,以及由此汇总得到的各层级分类分项能耗汇总值和平均值。

各下级平台向中央级平台上报抽稀后的建筑能耗数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测算依据如下:(1)增加建筑能耗数据不会带来存储方面的很大压力。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校字[2013]66号签发人:袁聚祥河北联合大学关于规范校内绩效工资标准及相关补贴的意见各单位:经河北省相关部门审批,河北省高校绩效工资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根据河北省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关于规范校内绩效工资标准及相关补贴的意见》已报学校党委常委(扩大)会研究批准,现通知如下:一、依据(一)冀政办[2010]37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暂行)的通知》。

2、河北省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结果的通知(会议)。

(二)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工资组成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构成。

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是保证工作人员基本生活水平的工资待遇;绩效工资是高校自己制定的,要求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主要与学校内部的考核挂钩;工资组成规范后,只有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或岗位才能发放津贴补贴,仍按原规定发放。

三、校内绩效工资标准规范意见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一)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岗位确定,每月按河北省规定的标准发放。

省直事业单位原来按规定发放的保留补贴、燃料补贴、职务津贴、误餐费、预发工资性补贴等和单位自行建立的属于合法合规的津贴补贴、奖金,一律纳入基础性绩效工资管理,不再另行发放。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由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可设立岗位津贴、业绩津贴(统称校内津贴)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等项目。

1、岗位津贴岗位津贴由个人所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党政管理职务或工人技术等级决定。

2、业绩津贴我校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津贴共分11级(含特级),由个人前三年的教学和科研业绩决定,打破职务界限;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采取固定业绩津贴标准。

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按照每年12个月发放,各类人员每月津贴标准见下表。

浅谈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能耗监测系统-表格图形可以参考

浅谈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能耗监测系统-表格图形可以参考

浅谈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能耗监测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m2。

2万m2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到4%,但是能耗却占到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其中单位面积耗电量更是普通民宅的10到15倍。

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在我国现有的约430亿m2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是现在的3倍以上。

因此,做好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工作,对实现“十一五"建筑节能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智能建筑节能措施和现状目前,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主要是由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来实现的。

BAS系统可以根据预先编排的时间程序对电力、照明、空调等设备进行最优化的管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工程中,通常采用如下节能措施:1)定时法:根据大楼工作作息时间按时启停控制设备,如风机、照明等.2)温度—时间延滞法:根据大楼内温度保持的延滞时间,提前关闭空调主机或锅炉达到节能之目的。

3)调节供水温度:根据室内外实际温度调节空调系统的供水温度,设定合适的供水温度减少系统主机的过度运行,实现节能.4)经济运行法:在室外温度达到13℃时,可直接将室外新风作为回风;在室外温度达到24℃时,可直接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可节约对送回风系统进行处理的能源。

5)设备等寿命运行:对楼内冷热源主机、泵机、风机等设备进行等时间交替运行,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节省维护费用。

根据国外工程经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可为新的办公大楼节能20%左右。

然而据统计,国内智能建筑中真正达到节能目标的还不到10%,80%以上的智能建筑内BAS系统仅仅作为设备状态监视和自动控制使用,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建筑内各个系统的能耗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实现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而楼宇分项计量是能耗监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准确地评估建筑内不同用途区域的能耗,并提供合理的调整方案。

楼宇分项计量的设计和安装技术是确保能耗监测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在楼宇分项计量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特点和使用需求。

根据不同的用途区域,可以将建筑划分为办公区、公共区、储备区等,然后针对每个区域进行单独计量。

例如,办公区可以按照不同楼层进行划分,而公共区则可以按照楼栋进行划分。

这样可以更细致地了解不同区域的能耗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能源管理和调整。

其次,在安装技术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计量设备选择和安装。

计量设备应选择品质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通信设备的安装。

通信设备用于将计量数据传输至监测系统,因此需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同时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再者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应遵循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频率,在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和分析。

数据处理可以采用专业的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展示,以便于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调整。

此外,楼宇分项计量的设计和安装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监测点的选择和设置。

监测点的设置应覆盖到建筑的主要用能设备和系统,并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其次是能耗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通过传感器、电表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再者是能源消耗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并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

最后是能耗监测系统的运维和管理。

建立科学的运维和管理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用电分项计量导则

用电分项计量导则

附件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八年六月前言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要求,研究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分为电能分项计量及冷热量计量两部分,包括总则、术语、分类、设计、计量装置性能参数、安装、验收等部分。

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系人:王虹: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联系人:柳忠:0本导则参编单位: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电能分项计量部分)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1)3 分类 (3)4 设计规定 (3)5 计量装置性能参数 (7)6 安装要求 (8)7 校验和比对 (9)8 其它 (10)9 验收 (11)附录1 电能计量装置常用典型接线图 (12)附录2 分项用电计量表计设置的加法和减法原则 (13)1总则1.1为了实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统一楼宇分项计量方法,依据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技术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不适用于任何用于贸易结算和计费的电能计量系统。

【条文说明】明确本导则的制定依据、适用围。

1.3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标准。

【条文说明】相关规主要有《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DL/T614-1997,《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 825-2002,《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 188-200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093-2002,《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电能计量柜基本试验方法》DL/T549-1994、《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 50168-2006、《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 GB 50303-2002)2术语2.1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1: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前言
1、省、市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构成
省级、市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构成如下图所示:
省级、市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构成示意图
A类数据库:数据中心及建筑基本情况数据库
B类数据库:分类分项能耗数据库
C类数据库:设计安装数据库
D类数据库:计量表原始数值数据库
市级数据中心完整包含以上四类数据库,市级数据中转站可只包含A、D类数据库。

省级平台如要接收市级数据中转站所有上传数据则包含以上四类数据库,如只接收市级数据中心的上报数据,则可精简掉C、D类数据库和B类数据库的部分数据表。

2、省、市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一致性要求
本文档中A类、B类数据库结构是强制性要求,各省、市级数据中心对表名、字段名和字段可选值都必须严格遵守,这将是软件测评和项目验收的重点考核指标。

本文档中C类、D类数据库格式是推荐性要求,建议各地采
3、省、市级数据中心可扩展的内容
省、市级数据中心在确保A类、B类数据库的表名和字段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可根据工作要求增加部分数据表或在现有数据表增加部分字段,新增的数据表(字段)不得与现有数据表(字段)冲突。

省、市级数据中心在确保现有数据表中部级统一数据字典的情况下,可根据工作要求增加部分可选值(建议不超过10个),新增的可选值统一从P,Q,……向下编码,不得与部级统一发布的可选值冲突。

如果某个可选值先由省、市级数据中心自己添加,而后再
由部级统一发布,则省、市级数据中心需要统一到部级发布的编码上并替换已被使用的原有值。

省、市级数据中心在打包上报数据时,对于自行添加的所有非部级统一的除分类分项能耗代码以外的数据字典可选值,需要将该值转化为“Z”(其它)之后再上传。

对于省、市级数据中心自行添加的分类分项能耗代码,应与上一级数据中心协商确定上传值。

对于复杂建筑适用多种可选值的情况,建议单选出现频率最高的可选值,或者增添复合型可选值。

4、数据表及字段前缀说明
T_*_**:T-Table(数据库表)F-Field(数据表字段)
T_DC_**:DC-Data Center(数据中心)
T_BD_**:BD-Building(建筑)
T_DT_**:DT-Dictionary(字典)
T_EC_**:EC-Energy Consumption(能耗)
T_ST_**:ST-Setting(设计安装)
T_OV_**:OV-Original Value(原始值)
一、A类数据库:建筑基本情况数据库
1、数据中心基本信息表
T_DC_DataCenterBaseInfo
注:数据中心代码由部里统一分配,项目开通前提交申请获取
2、城市温度信息表
T_DC_CityTempInfo
注1:城市温度信息可从城市气象管理部门处共享,最好是逐时平均温度信息注2:对于一个数据中心管理多个城市的情况,可存储多个城市的温度信息
3、建筑基本项数据表
T_BD_BuildBaseInfo
注1:行政区划代码参照民政部最新的全国行政区划规定,可细化到区。

如果是国家(中央)直属单位或高校的建筑、省级直属单位或高校的建筑,则使用建筑所在城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注2:建筑功能、建筑空调系统形式、建筑采暖系统形式、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外墙材料形式、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建筑外窗类型、建筑玻璃类型、窗框材料类型等字段的可选值参见《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部分已有所扩展。

4、建筑扩展项数据表
T_BD_BuildExInfo
5、建筑附加文件表
T_BD_BuildAddFile
注1:附加文件以文件服务器方式存储,此处保留全路径
注2:照片最好是JPG格式,分辨率最好在1024×768之内
注3:支路布置图(配电图)最好是DWF格式,便于浏览器查看,DWG文件可转换为DWF 文件
6、建筑群基本信息表
T_BD_BuildGroupBaseInfo
注:建筑群由一个单位的多栋建筑组成,为便于选择和比较而定义
7、建筑群-建筑对应关系表
T_BD_BuildGroupRelaInfo
8、建筑节能改造信息表
T_BD_BuildEngyConsRenoInfo
二、B类数据库:分类分项能耗数据库
1、分类分项能耗字典表
T_DT_EnergyItemDict
附:T_DT_EnergyItemDict表的数据
注:本表数据参考了《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中规定的能耗数据模型,各地扩展时需得到部里批准
2、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表
T_EC_EnergyItemResult
注1:本表记录从原始仪表读数经拆分计算之后得到的分类、分项能耗变化量,要求按照15分钟间隔(1刻钟)进行时间配准,要求尽可能分项到最细项
注2:考虑到本表记录增长速度非常快,可按照月份进行数据表分区(适用于Oracle 9i、SQL Server 2005及其以上版本)
3、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逐时汇总表
T_EC_EnergyItemHourResult
注1:本表记录对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按整小时、粗粒度汇总的结果
注2:本表记录相对于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表已经减少很多,可按照年份进行数据表分区,也可不分区
4、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逐日汇总表
T_EC_EnergyItemDayResult
注1:本表记录对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按整天、粗粒度汇总的结果
注2:本表记录相对于分类分项能耗拆分结果表已经减少很多,不用按时间分区
三、C类数据库:设计安装数据库
1、支路拓扑及装表关系描述表
T_ST_CircuitMeterInfo
2、监测仪表使用信息表
T_ST_MeterUseInfo
注:本表格基于建筑所有监测仪表数据都通过数据采集器归集和上报的数据传输模式设置,如果不是该方式,则本表结构可做相应调整
3、监测仪表产品信息表
T_ST_MeterProdInfo
4、监测仪表产品参数表
T_ST_MeterParamInfo
注:F_ChangeRate 转换成标准单位的具体分类分项单位参见表T_EnergyItemDict的说明
5、数据采集器信息表
T_ST_DataCollectionInfo
6、分类分项计算公式表
T_ST_CalcFormula
注:分类分项计算公式是存储在数据库中还是定义在专门负责计算的动态程序中,可由各数据中心自行决定,如果不存储则可取消本表
四、D类数据库:计量表原始数值数据库
1、计量表原始数值表
T_OV_MeterOrigValue
注1:一个监测仪表的一个监测参数存一条记录。

多功能表有多参数,对应有多条记录
注2:考虑到本表记录增长速度非常快,可按照月份进行数据表分区(适用于Oracle 9i、SQL Server 2005及其以上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