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银杏黄酮提取物前景简述

合集下载

不同方法提取银杏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不同方法提取银杏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28一 8
江苏农 业科学
21 00年第 4期
邵菊芳, 朱红威, 毅.不同方法提取银杏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马 J .江苏农业科 学,0 0 4 :8 2 1( ) 28—20 9
不 同方法 提取 银杏果 实 中黄酮类 化 合 物 的研 究
邵 菊芳 , 朱红 威 ,马 毅
( 国矿 业 大 学 化工 学 院 , 苏徐 州 2 1 1 ) 中 江 2 16
香 糖 和月 饼 等 。为 提 高 黄酮 纯 度 和 收率 , 取 工 艺非 常关 键 。 提
液黄酮含量测定参照庄 向平等的方法 。对 所测数据采用
线 性 回归 法 计 算 出 标 准 曲 线 的 回 归 方 程 为 Y=9. 5 3 0x+
0 4 31r . 6 , =0 9 96( 1 。 . 9 图 )
黄 酮 含 量 ( gg 计 算 公 式 为 : = ( 3 0 D + /) M 9. 5
0 4 31 .6 )×V m。其中 : / D为 5 0n! 1 i处提取液吸光值 ; t V为提
取 液体 积 ( L ; m ) m为 用 于 提取 的 银 杏果 质 量 ( ) g。 122 果 实 中总 黄 酮 的提 取 和 测 定 .. () 1 乙醇 法 提 取 : 杏 银 果 实 除 去骨 质 外 种皮 , 于 7 置 O℃ 烘 箱 中 8h 粉 碎 , 取 1g , 称 ,
溶液 , 匀 , 加 7 % 乙 醇 溶 液 至 刻 度 , 匀 , 置 1 i 摇 再 0 摇 放 5rn后 a 于 50n 处 测 量 吸 光 度 。绘 制 标 准 曲线 。3种 方 法 的 提 取 1 m
头类 : 如听装清水 白果罐头 ;2 饮料类 : () 主要有银杏晶 、 银杏

银杏黄酮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

银杏黄酮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

•药学进展•银杏黄酮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权明春V苏振宏'’2,方大维3,谢小林4,解举民L2(l.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2.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 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 3.黄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湖北黄石435000;4.黄石市精神 病医院医务科,湖北黄石435003)摘要:目的银杏作为常见的中草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银杏黄酮是银杏叶中提取的最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之一。

根据银杏黄酮的理化性质可以通过树脂吸附法、超临界萃取法和溶剂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

研究发现银杏黄鲖具有促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衰老、提升记忆力、抗肿瘤和肝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已经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 压、高血脂、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胃癌和卵巢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

关键词:银杏黄酮;药理作用;分离纯化;疾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29X( 2020) 11-0789-04Doi:10.12048/j.issn. 1674-229X.2020.11.014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and Function of Ginkgo FlavoneQUAN Mingchun1 ,SU Zhenhong' 2 , FANG Dawei3,XIE Xiaolin4 , XIE Jumin12( {.Medical College o 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y Hubei 435003, China ; 2. Hubei Key Laboratory o f Renal Disease Occurrence and Intervention y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3 ^ China; 3.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shi, Huangshi y Hubei ^35000 .China ;4. Department o f Medical .Huangshi Psychiatric Hospital, Huangshi, Hubei 435003, China)ABSTRACT :Ginkgo biloba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has a long medicinal history in China. Ginkgo flavone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dicinal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ginkgo leaf.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ginkgo flavone, it can b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resin adsorp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solvent extrac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ginkgoflavonepossesse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ti-oxidation, anti-aging, improving memory, anti-tumor and liver protection and so on. Ginkgo flavone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to treat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ischemia,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 diabetes, alzheinier's disease, atherosclerosis, gastric cancer and ovarian malignancy and other difficult miscellaneous diseases.KEY WORDS:Ginkgo flavone;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disease treatment银杏树又称为白果树,它早在千万年前就已存 在,在我国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故又有“活化石”之称[1]。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2006年7月中成药July2006第28卷第7期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V01.28No.7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苗建英(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陕西宝鸡721007)关键词:银杏;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528(2006)07-1060-02银杏(Ginkgobiloba·L)是我国的特产植物,研究证明:银杏叶中含有数十种活性成份,其中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

富含这两类成份的银杏叶活性物,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l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老年痴呆症和防治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

1,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已作为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使用,对银杏叶中活性成份的提取和分离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据文献资料报道:浸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水、醇.水及丙酮.水体系进行提取。

水提法黄酮的总含量大约在10%左右,黄酮含量偏低,一般不符合要求。

醇-水(70%乙醇)一树脂法所得粗品,必须用树脂进行精制,生产周期长,操作过程繁锁,产品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低。

顽丙酮一水(50%丙酮)提取法因丙酮易挥发且价格高等,普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本文根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特点,对醇一水体系的提取物采用碱性溶解,酸性沉淀,溶剂萃取等方法,从银杏叶浸出液中富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提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最佳工艺条件。

1实验部分1.1药品及仪器银杏叶(采于宝鸡市区);70%乙醇(工业级);芦丁、亚硝酸钠、硝酸铝和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R-201旋转蒸发仅及R-201恒温水浴锅(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PHS-3C型精密PH计、721B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HPLC一10A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1.2实验步骤称取200g干燥、粉碎的银杏叶,每次以70%乙醇600mL浸取剂,在一定温度及pH条件下浸取3次,每次3h,合并浸取液,经抽滤、浓缩至无醇味,石油醚脱脂后,以200mL的乙酸乙酯分两次萃取,合并萃取液,得乙酸乙酯相I;水相以稀HCI调pH值至3.0,产生黄色沉淀,抽滤,沉淀物用150mL乙酸乙酯充分溶解,滤去不溶物,得乙酸乙酯相Ⅱ,合并乙酸乙酯溶液I、Ⅱ,真空蒸发,回收溶剂,得黄色粉末。

银杏黄酮的生理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银杏黄酮的生理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 g 0 m /(k ・ ) 20 g 0 g d 、0 /(1 d 的银 杏黄 酮可 明显抑 m 【 ) g・ 制心肌 M A含量升高及 c D K含最的降低; g k d 、 5 m /( g・ ) O 1 g 0 0m /(k ・ ) 20m /(k ・ ) g d 、0 g g d 的银杏 黄 酮可提 高心
(O ) R O一 反应阻止脂 质过氧化 … 。 螯合金 属离子 [ 。银 ② 2 ]
杏 黄酮可以和金 属 离子 ( u 等 ) 合 , 化脂 质 氢过 氧化 c¨ 结 催
K m a i 教授发现, o ptc nk 银杏黄酮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而
正常 的细胞没有死亡 , 这也是黄酮类 化合物 在抗癌 方 面的一 个优势 。刘心 平等 研 究 发 现 , 用 R .C 采 TP R方 法 检 测 显 示, 银杏 叶黄酮类 化合物作用 H l 细胞 2 ea 4h后 ,e- R A B l2m N
1 银杏黄 酮的生理 作用研 究现状
1 1 抗氧化作用 .
银杏黄酮在体外具有 自由基清除功能, 如超氧阴离子羟 基及过氧化氢 自由基 等 。对 于 由于氧 自由基造 成 的损伤 具 有保护作用 , 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供氢能力 。 且有剂量依赖性, 其抗氧化的机制主要表 现在三 个方 面 : 清除 自由基 和 活 ① 性氧。其作用机理在于它阻 止了 自由基在体 内产生 的二 个阶段 :即 与 0一 应 阻 止 自由 基 产 生 ; 脂 质 过 氧 基 :反 与
链反应。另夕 , I黄酮类物质在肠道内, - 可由肠道细菌转化为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弱植物雌激素, 起到抗氧化作用。周君富 等H 在临床上用银杏黄酮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时, 发现治疗 后患者的 S D平均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 O 过氧化脂质含景 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平均含量低于治疗前, 并接近正常对照 组 。章家胜等 研究 银杏叶总黄酮对小 鼠脑、 缺氧 的保 护 心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16 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学院:医药学院专业:药学班级:_ B1204学号:128183 姓名:伊尔夏提·艾力指导老师:郝青青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银杏树又称白果树或公孙树,属银杏科植物,主要产于中国,是当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黄酮类化合物是银杏叶中的主要药效成分。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

我国银杏叶资源占世界资源的3/4以上,但在银杏叶的提取和测定上,还很落后。

所以要更深深一步对银杏叶进行研究。

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

一般为人工栽培。

栽培地区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浙江,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

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

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

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银杏叶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症和调节免疫细胞效应等。

还具有降血脂,血压和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肝炎,等多种药理及保健作用。

为了能更合理地利用银杏资源,提高银杏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率,需要提高提取方法及分离方法的效率,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药理实验表明药用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水侵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水侵取法由于侵出效率低,杂质含量高,后处理工艺复杂而很少被采用,而机密溶剂提取法成本高,溶剂残留,工艺有待改进。

(完整版)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完整版)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

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多种,形成国际市场上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

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产地、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

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

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

1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1.1 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

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

1.1.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

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

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 1.2%-1.5%。

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

1.1.2 有机溶剂浸提法一般的有机溶剂浸提法。

田呈瑞等研究了乙醇浸提银杏叶黄酮的方法。

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资料

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资料

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目前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在两种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和一种毒性成分(银杏酸)上。

中国药典对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如下:总黄酮含量≥24%,内酯含量≥6%,银杏酸含量<10ppm。

这是提取物在每次临床试验中提取物显示实质功效的等级。

二、银杏叶提取物市场需求分析2013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达到348.6吨,下图为2009-2014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统计。

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总销售额估计达20亿~25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银杏叶粗提取物金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

2012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表现出供应稳定的态势,辽宁产含量为100%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出口报价为46美元/公斤。

三、银杏在全国的分布量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60多个县市,另外台湾也有少量分布。

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详见下表。

省份市(县)江苏泰兴、邳州、吴县、泰县、泰州山东郯城、海阳、文登广西灵川、兴安、临贵、桂林湖北随州、安陆、南潭、孝感、京山河南新县、光山、信阳、峡县、嵩县浙江长兴、诸暨、临安、富阳、安吉贵州盘县、正安、务川、道真安徽金寨、霍山、舒城、歙县、宁国、广德湖南祁阳、宁远、道县、资兴、新化、洞口、桑植四川安县、北川、彭州、都江堰广东南雄福建浦城、崇安、龙溪、建阳、上杭江西婺源、德兴、上饶、分宜河北遵化、易县辽宁丹东我国五大银杏基地:1、邳州是全国五大银杏基地最大种植基地。

现有银杏树成片园21万亩,银杏果年产量900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银杏士青叶产量1.2万吨,约占全国部产量的60%。

银杏酮生产能力250吨,占全国总量的80%。

2、“天下银杏第一乡”的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

3、宋店银杏基地为全国五大银杏基地之一。

生产100t银杏黄酮提取物工厂设计

生产100t银杏黄酮提取物工厂设计

生产100t银杏黄酮提取物工厂设计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市场分析与拟建规模第三章总体布置与交通运输第四章黄酮素车间生产工艺与设备选型第五章辅助设施与公用工程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第八章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第九章企业组织与职工定员第十章实施规划与人员培训第十一章投资估算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第一章总论一、工厂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人员运用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设计粗略的银杏黄酮提取物的工厂。

设计侧重在工厂中提取车间工业流程。

二、工厂的主要构成工厂项目构成表三、工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黄酮素生产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四、本工厂经济报告的结论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年销售收入为 5100.00万元年平均利润为1194.12万元年税金为428.00万元年利税和为1622.12万元所得税后,前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6.43%和34.49%投资利润率为37.53%投资利税率为50.98%企业财务盈利能力好。

通过对清偿能力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2年)为5.7年。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拟建规模一、产品市场预测1银杏的功效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为最古老的中生代的孓遗稀有植物之一,为中国特产。

其果实在中国古来就作药用。

益心敛肺,平喘止痛,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冠心病、心绞痛。

银杏叶的药用价值从本世纪60年代才有系统研究。

到现在已经发现,银杏叶中所含的银杏黄酮甙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和清除体内有毒过氧自由基的作用,所含有银杏苦内酯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PAF受体拮抗剂,是哮喘临床治疗最有前景的药物,另外银杏叶中所含的白果内酯对神经单元的器质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银杏的化学成分据不完全统计,有黄酮素30种、单萜及位半萜17种,萜内酯6种,聚异成稀9种,儿茶素和异花青色素6种,烷基酚及酚类12种,脂肪酸及有酸11种,其它芳香化合物4种。

近年又从银杏叶中分得上述以外的化学成分17种。

其中7种为新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关于银杏叶提取物前景的简述目录一、关于银杏 (2)1.银杏简介 (2)2.银杏的分布: (2)二、银杏叶提取物 (2)1.名词解释: (2)2.银杏(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2)3.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3)4.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概况 (3)4.1银杏叶提取物的国市场状况 (4)4.2银杏叶提取物的国际市场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银杏1.银杏简介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别名白果树,公树,鸭脚树等。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号称活化石。

银杏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

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树”,有“公种而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

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

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2.银杏的分布:银杏曾在北美和欧洲广泛分布,直到冰川时期世界上绝大部分银杏被毁灭,仅在中国有少量幸存。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银杏的主产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000公顷,占全世界80%以上,而且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银杏产量约占全国的70%。

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如的三泰地区、邳州、吴县,的郯城县、市、市,广西的灵川、兴安等。

二、银杏叶提取物1.名词解释:中国药典2005标准(CP2005):银杏黄酮≥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银杏总酯≥6%,银杏酸<10ppm。

EGB761:低酸银杏叶提取物(银杏黄酮≥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银杏总酯≥6%,银杏酸<5ppm)。

EGB1212:为对接新修订的USP31版美国药典,围绕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供应全球主流市场,康恩贝集团发布的第七代银杏叶提取物标准,银杏酯(银杏叶提取物组分中真正起抗凝作用)含量比EGB761高1倍。

2.银杏(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明代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银杏“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咳,缩小便”。

1932年,日本学者在银杏叶中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

20世纪50年代,德国Schwabe公司在银杏叶提取物中找到一个最佳组分构成比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银杏叶的药用价值,这个构成比例被欧洲接受为银杏叶提取物标准,即EGB761。

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首次从银杏叶中提取单体有效活性成分,药理实验证明其含有黄酮醇苷、萜类酯等有效活性成分,对治疗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功效。

20世纪70年代,德国医学媒体报道,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中枢和外周血管血流量,可用于防治心、脑及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

20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Brapuat发现了银杏叶的酯成分有很强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随后银杏叶制剂作为第一个进行临床的PAF拮抗剂进行了三期临床观察,银杏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因发现银杏酯B的分子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

至今在世界上同一种研究中,唯有银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随后,银杏叶提取物的用途得到更深入、广泛的研究。

1994年,银杏叶提取物在德国被核批准治疗改善阿尔兹海默氏病(老年痴呆)和血管疾病。

近年来,国外研究人员对银杏叶提取物的医疗保健作用做了大量研究,研究认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有以下医疗保健作用:1)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2)防治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如中风、痴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外伤、抑郁症及伴随的症状如眩晕、耳鸣、头疼、记忆力减退等;3)防治阿尔兹海默氏病(老年痴呆);4)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引起的间歇性跛行;5)防治糖尿病、青光眼;3.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美国一直是中国银杏叶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国企业对美出口的EGB产品一直参照旧版美国药典标准(黄酮24%、银杏酯6%),而新版修订的USP31版美国药典采用的是更为严格的EGB标准。

新版美国药典在银杏叶提取物标准方面参考了欧盟标准,欧盟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中不仅有活性成分的含量标准,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银杏叶提取物杂质的标准,并对未知成分的含量限度以及诸如银杏酸的含量限度做了要求。

4.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概况全球每年银杏叶提取物制品的总销售额达50多亿美元(2010年),其中美国市场约20亿美元,欧洲市场约20亿美元,其它国家约10亿美元(其中,国为1.3亿美元,中国估计约为6亿美元)。

在国,银杏叶提取物由于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加上中药保护到期后亦已取消,银杏叶提取物市场犹如“战国时代”,不仅行业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及恶性竞争也十分普遍。

由于质量标准和法规相对滞后,目前大部分国产银杏叶口服液制剂只能达到第三代CP标准或第四代标准即EGB761标准,但这两个标准均已落后于欧盟标准和美国USP31标准。

国产银杏叶提取物企业多沦为初级的原料供应商,处在产业链的底层,在国际市场上议价能力低下。

在国外主要市场提高准入门槛的情况下,加快提高标准,并通过展开创新性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国银杏叶提取物产业必须重视的课题。

康恩贝集团提出EGB1212标准,就是希望围绕欧标和美标供应全球主流市场,即按照USP31版标准的上限(银杏酯12%)来生产。

美国欧洲韩国中国其它4.1银杏叶提取物的国市场状况中国银杏叶产品开发创新还十分滞后,银杏叶提取物的开发仍然上不了规模。

而国外厂商不断更新质量标准,设置准入门槛,这几方面原因导致从2000年起的一段时期,国银杏叶提取物供过于求,使该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从2004年起,国际市场对银杏叶提取物需求很大,使该产品价格上扬1倍。

同时,国市场在医院市场用药金额强劲增长的形势下,2006年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药金额比2005年增长了25.7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43.52%,总金额超过30亿元。

2007年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4.2银杏叶提取物的国际市场状况国际上的银杏叶制品已达300多种(2010年),美国市场上银杏叶制品种类繁多,已成为最畅销的草药产品之一。

据统计,银杏叶产品排在近10年美国最畅销的10大草药之列,2003年银杏叶产品排在第二位。

由于该产品的疗效和极低的毒副作用,在美国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市场前景。

欧洲的银杏叶制剂的总产值约为20亿欧元(2010年),德、法两国应用历史较长,已批准为OTC药进行销售。

在德国,银杏叶制品是使用最广泛的植物药之一。

德、法两国的银杏叶提取制剂产品在世界围占较高份额,如德国Schwabe的Tebonin(金纳多),法国Beaufor-Ipsen的Tanakan(达纳康),两家两家企业银杏叶胶囊、片剂、注射剂等系列产品,其市场销售额约占世界银杏叶制剂的60%。

银杏叶提取物是国际市场上天然药物中使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有关专家预计,近几年,由于受世界植物药和保健品市场强势拉动影响,银杏叶提取物将会出现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在全球,从事银杏叶提取物研制的国家较多,欧洲是最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地区。

德国、法国在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制剂研制成功后,又进一步延伸开发了包括注射剂在的多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

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在销售银杏叶制剂,在通过化药治疗举步维艰下,人们逐渐转向天然植物药,老龄化的需求使银杏提取物迎来发展机遇。

全球老龄人口正以2.5%的发展速度逐年递增,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四分之一。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银杏注射剂、丹参系列制剂、灯盏花素注射液、根素注射液、三七皂甙等5大类植物提取物制剂占国医院心血管中成药的半壁江山。

银杏叶制剂为全球销量领先的植物药品种。

目前全球银杏叶制剂市场销售额已超过50亿美元的规模。

随着全球老年龄化社会的到来,预计该品销售量将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在我国医院处方药和零售药市场中,银杏树叶提取物制剂是现代中成药领域中十分抢眼的品种,数据显示:2013年,国医院脑血管及抗痴呆药物市场已达到22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14.55%。

其中银杏叶制剂市场占据了20%。

国银杏叶制剂市场约为45亿元。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销售市场已达到了10亿元市场规模。

截止2015年1月,据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数据库资料显示:国生产和进口的银杏叶提取物生产销售厂商已有114家,其中注射剂13家,主要是银杏达莫、舒血宁、银杏酯注射液、杏芎氯化钠注射剂。

口服制剂100家,主要有片剂、分散片、胶囊、软胶囊、丸剂、滴剂、滴丸、酊剂、颗粒剂、复方制剂和保健品等10多个剂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银杏加工产业链上的生产经营厂商有300多家,主要生产银杏叶提取物及下游产品,包括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饮料等系列产品。

而银杏叶系列药物已成为临床上用于脑血管病及抗痴呆症药物市场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剂。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银杏叶提取物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认为:近两年,银杏叶提取物口服释药技术发展较快,临床应用的口服制剂已现有的普通制剂向缓释、控释及泡腾片多种新释药技术发展,已进入制剂更新换代的时期。

在众多制剂中,口服剂有较好的性价比,而且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制剂疗程较长,因此市场用药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而胶囊剂的相对份额一直在缩小,一方面老年人吞咽功能较差,另一方面受毒胶囊的影响,将被新的释药产品所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