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阅读短文(中考精题含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敬业与乐业(节选)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敬业与乐业》阅读题:1.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2.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
(3分)4.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优秀6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优秀6篇)《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提出疑问: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结合注解1了解梁启超。
补充:(多媒体呈现)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
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设计如下话题:(多媒体呈现话题)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及答案全册精讲+→班班通教学系统5天前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4.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答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
(如答“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论点”也可给分)15.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答案】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三、整体感知[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读《敬业与乐业》,完成文后题目。
(9分)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目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果实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小题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
(可用文中原话)(2分)小题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中的言行相顾指什么?结合文章解释。
(2分)小题3: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中的摇头叹气是作者的想象,你认为它有何作用。
(2分)小题4: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懒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请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你有点懒?(3分)参考答案:小题1: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或:有业是做人之本。
)小题1:言是指他说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行是指他没做事后一天不肯吃饭。
小题1:摇头叹气使论述的语言形象生动,并引起听众对无所事事者的注意和思考。
小题1:略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孔子、禅师以及我的语言描写来概括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即可。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敬业与乐业》,完成后面小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小题1:本段中具有统领作用的一句是()A.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B.第二要乐业C.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D.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小题2:本段主要论证方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B.因果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C.正反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D.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小题3:下面的示例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种看法的一项是()A.居里夫人在成堆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因她怀着找到镭的`梦,她为之奋斗,乐在其中。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引导语:阅读理解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如何提升阅读理解一直是同学们的一道难题,YJBYS文学网小编为此整理除了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问题与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阅读《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1—6题。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13.(12分)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祥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班级:姓名:一、《敬业与乐业》选段梁启超①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1.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答:2.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答:3.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答: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2分)答:1.我们要敬业(2分)2.道理论据。
(1分)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意近即可)(1分)3.不好。
(1分)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
(1分)4.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
(举例正确1分,评价合理1分)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或根据词义找到文中对应的语句。
(1)亵渎: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________ ____ 2.认真阅读选文,概括两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 3.请你根据文中划横线句子再列举一个历史或现实中有名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并简述相关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4.第二段中为什么对不敬业者既“从学理方面说”又“从事实方面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列举选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至少两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6.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谈谈你对文中加粗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1)轻慢,不敬(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2.第一段:论述为何要敬业。
第二段:论述怎样敬业。
3.“略”。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4.从理论到实际论说其危害性,增强说服力。
5.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6.这种说法绝对化。
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固然是美的、可赞颂的,但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享受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表述可以不同,只要意思对即可)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 8分)敬业与乐业(节选)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小题1】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论证一个什么观点?(2分)答:【小题2】选文第③段在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小题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小题1】论述人们有业的必要性。
评分:2分。
【小题2】本段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无业很可怕,从反面论述有业很重要,与第④段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述人们有业的必要性。
评分:共4分,对这段进行概括1分,反面1分,答出与下文对比1分,答出论述的内容1分。
【小题3】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喻成蛀米虫、盗贼,形象的告诉人们没有职业的懒人是万恶之首,是要彻底讨伐,万不容赦的。
从而进一步论述人人都要有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小题1】试题分析:选文节选自《敬业与乐业》,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
此部分中第二自然段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即“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因此,选文论证的是“有业之必要”。
读二段之后内容可知,确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理解能力。
点评:概括(提取)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
分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谈论话题的看法,观点。
先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再看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寻找原句,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小题2】试题分析:“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审题的关键,我们要整体感知选文,看整体的论证思路,一、二段提出论点,三、四段论证论点,五段总结。
第三段在写“无业游民”,第四段在写“百丈禅师”明显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因此,本段与第四段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更有力地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论证思路,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看看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根据这些内容,分析题干中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得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3】试题分析:画线句“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所以可以从比喻或比喻论证的角度来回答。
此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没有职业的懒人是万恶之首,是万不容赦的,从而有力地证明了选文的论点,有业的必要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
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