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常见有机溶剂的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

有机溶剂的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1. 有机溶剂的毒性人若长时间吸入有机溶剂的蒸气将会引起慢性中毒的现象,但短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有机溶剂蒸气的下,也会有急性中毒致命的危险。
在工业卫生上,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与溶剂的挥发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常温下,低挥发性溶剂在空气中不易造成危险。
其他对人体危害有关系者尚有溶剂的脂溶性,反应性、含杂质情形、人体吸收的方式及途径、人体的代谢速率、累积情形、个体感受及敏感性、暴露时间的长短等。
2. 对人体危害的途径(1) 经由皮肤接触引起的危害:有机溶剂蒸气会刺激眼睛黏膜而使人流泪;与皮肤接触会溶解皮肤油脂而渗入组织,干扰生理机能、脱水;且因皮肤干裂而感染污物及细菌。
表皮肤角质溶解引起表皮角质化,刺激表皮引起红肿及气泡部份。
溶剂渗入人体内破坏血球及骨髓等。
(2) 经由呼吸器官引起的危害:有机溶剂蒸气经由呼吸器官吸入人体后,人往往会产生麻醉作用。
蒸气吸入后大部份经气管而达肺部,然后经血液或淋巴液传送至其它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
因人体肺泡面积为体表面积数十倍以上,且血液循环扩散速率甚快,常会对呼吸道、神经系统、肺、肾、血液及造血系统产生重大毒害,固有机溶剂经由呼吸器官引起的中毒现象,最受人重视。
(3) 经由消化器官引起的危害:有机溶剂经由消化气管主要引起的原因,为在污染溶剂蒸气场所进食、抽烟或手指沾口等,其引起的危害,首先受害为口腔,进入食道及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现象,然后再由消化系统危害到其它器官。
3. 对人体危害的生理作用有机溶剂中毒的一般症状为头痛、疲怠、食欲不振、头昏等。
高浓度的急性中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丧失意识而产生麻醉现象,初期引起兴奋、昏睡、头痛、目眩、疲怠感、食欲不振、意识消失等;低浓度蒸气引起的慢性中毒则影响血小板、红血球等造血系统,鼻孔、齿龈及皮下组织出血,造成人体贫血现象。
一般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生理的影响有下列几种:(1)对神经系统破坏:因抑制神经系统的传导冲动功能,产生麻醉,神经系统障碍或引起神经炎等。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8.血液 苯可损害造血系统,导致白细胞和 全血细胞减少症,以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 乙二醇醚类能引起溶血性贫血(渗透脆性增加) 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
精品文档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9.致癌 在常用溶剂中,苯是肯定的 人类致癌物质,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白血 病。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
精品文档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3.心脏 有机溶剂对心脏的主要影响是 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敏感性增强。健 康工人过量接触工业溶剂后可以发生心 率不齐,甚至因心室颤动而猝死。
精品文档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4.呼吸系统 有机溶剂对呼吸道均有一定刺激 作用,高浓度的醇、酮和醛类还会使蛋白变性。 溶剂引起呼吸道刺激的部位通常在上呼吸道,接 触溶解度高、刺激性强的溶剂如甲醛类,尤其如 此。超量接触溶解度低、刺激性较弱的溶剂,常 在呼吸道深部溶解,可引起急性肺水肿。长期接 触刺激性较强的溶剂还可致慢性支气管炎。
精品文档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三类溶剂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 、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 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 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 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 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 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 酯。
精品文档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精品文档
(二)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1.挥发性、可溶性和易燃性 有机溶剂 多易挥发,接触途径以吸入为主。脂溶 性是决定它与神经系统的亲和,具有麻 醉作用的重要因素;但它又兼具水溶性, 故可经皮肤进入体内。多数有机溶剂具 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精品文档
有机溶剂的缺点

有机溶剂的缺点
有机溶剂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毒性:一些有机溶剂对人体有害,可能引起中毒和长期健康问题。
2. 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常常是易燃的,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
3. 环境影响:有机溶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那些难以降解的溶剂。
4. 不稳定性:某些有机溶剂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或分解。
5. 高沸点:有些有机溶剂的沸点很高,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蒸发,这使得使用它们变得困难和低效。
6. 成本:有机溶剂通常比水或其他替代品更昂贵。
7. 存储和运输:有机溶剂在存储和运输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们可能具有挥发性,并达到可燃的极限。
8. 使用限制:由于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某些有机溶剂在特定应用领域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尽管有机溶剂在许多工业和科学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此外,对于新的溶剂和其使用方法的评估应考虑其对环境和健康的长期影响。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范文有机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涂料、清洗剂、胶水、油漆等产品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虽然有机溶剂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很大的用途,但它们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机溶剂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防范有机溶剂的风险。
一、有机溶剂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机溶剂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入和食入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
首先,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害。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有机溶剂还可能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此外,有机溶剂还可能引发肝脏病变、皮肤病变、肾脏病变等多种疾病。
2.对环境的危害有机溶剂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有机溶剂的挥发性较高,易于进入大气,形成有机溶剂气体。
这些气体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有机溶剂还可能通过雨水的冲刷进入土壤和水体,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二、有机溶剂的预防措施为了防范有机溶剂的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预防措施:1.工作环境的改善要尽量减少有机溶剂在工作环境中的使用量,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替代有机溶剂等方式实现。
此外,还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确保工作场所能够及时将有机溶剂挥发到外部环境,减少人员接触的机会。
2.个人防护措施的采取在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触觉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有机溶剂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洗手和洗脸,以减少有机溶剂的残留。
3.员工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对有机溶剂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应进行定期的员工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有机溶剂的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有机溶剂的认识和风险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
4.合理储存和处理有机溶剂的储存和处理是预防有机溶剂危害的重要环节。
常用溶剂的毒性

1. 有机溶剂之毒性人若长时间吸入有机溶剂之蒸气将会引起慢性中毒的现象,但短时间暴露高浓度有机溶剂蒸气之下,也会有急性中毒致命的危险。
在工业卫生上,有机溶剂对人体之危害与溶剂的挥发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常温下,低挥发性溶剂在空气中不易造成危险。
其他对人体危害有关系者尚有溶剂之脂溶性,反应性、含杂质情形、人体吸收之方式及途径、人体之代谢速率、累积情形、个体感受及敏感性、暴露时间之长短等。
2. 对人体危害之途径(1) 经由皮肤接触引起之危害:有机溶剂蒸气会刺激眼睛粘膜而使人流泪;与皮肤接触会溶解皮肤油脂而渗入组织,干扰生理机能、脱水;且因皮肤干裂而感染污物及细菌。
表皮肤角质溶解引起表皮角质化,刺激表皮引起红肿及气泡部份。
溶剂渗入人体内破坏血球及骨髓等。
(2) 经由呼吸器官引起之危害:有机溶剂蒸气经由呼吸器官吸入人体后,人往往会产生麻醉作用。
蒸气吸入后大部份经企管而达肺部,然后经血液或淋巴液传送至其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之中毒现象。
因人体肺泡面积为体表面积数十倍以上,且血液循环扩散速率甚快,常会对呼吸道、神经系统、肺、肾、血液及造血系统产生重大毒害,固有机溶剂经由呼吸器官引起之中毒现象,最受人重视。
(3) 经由消化器官引起之危害:有机溶剂经由消化企管主要引起之原因,为在污染溶剂蒸气场所进食、抽烟或手指沾口等,其引起之危害,首先受害为口腔,进入食道及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现象,然后在由消化系统,危害到其他器官。
3. 对人体危害之生理作用有机溶剂中毒之一般症状为头痛、疲怠、食欲不振、头昏等。
高浓度之急性中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丧失意识,而产生麻醉现象,初期引起兴奋、昏睡、头痛、目眩、疲怠赶、食欲不振、意识消失等;低浓度蒸气引起之慢性中毒则影响血小板、红血球等造血系统,鼻孔、齿龈及皮下组织出血,造成人体贫血现象。
一般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生理之影响有下列几种:(1)对神经系统破坏:因抑制神经系统的传导冲动功能,产生麻醉,神经系统障碍或引起神经炎等。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的正常功能。
肠道问题
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可 能引发肠道问题,如腹
泻、便秘等。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01
02
03
04
头痛头晕
有机溶剂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 影响,引发头痛、头晕等症状
。
记忆力下降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可能对大脑 产生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情绪问题
脂溶性
有机溶剂易溶于脂肪,容易渗透皮肤 和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各种中毒 症状。
02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呼吸急促
长时间吸入有机溶剂,可能导 致呼吸急促,严重时甚至可能
引发哮喘。
肺损伤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有机溶剂, 可能对肺部组织造成损害,增 加患肺炎、肺气肿等疾病的风 险。
鼻咽部刺激
有机溶剂的气味通常较为刺激 ,长时间吸入可能对鼻咽部造 成刺激,引发不适感。
降低免疫力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可能降低人 体免疫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病
毒和细菌的侵害。
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恶心呕吐
有机溶剂可能对消化道 产生刺激,引发恶心、
呕吐等症状。
食欲不振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可能 导致食欲不振,影响营
养吸收。
肝脏损伤
05
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规范
了解有机溶剂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了解有机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性, 以及溶解力、稳定性等化学性质。
熟悉有机溶剂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了解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掌握正确的有机溶剂使用方法, 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眼镜和
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常用溶剂在实验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些溶剂也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就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
一、酒精类溶剂酒精类溶剂,如乙醇、甲醇等,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虽然酒精类溶剂是广泛认可的较安全的溶剂,但长期接触或大量暴露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乙醇和甲醇的蒸汽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
此外,酒精类溶剂具有易燃特性,一旦接触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
二、酮类溶剂酮类溶剂,如丙酮、甲酮等,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
酮类溶剂具有挥发性的特点,易于蒸发,并且能迅速在空气中形成可燃的混合物。
长时间暴露于酮类溶剂的蒸汽中,会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同时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头晕、失眠等症状。
三、烃类溶剂烃类溶剂,如石油醚、苯等,常用于溶解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烃类溶剂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其蒸汽可以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头晕、恶心、昏迷等症状。
苯还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苯可能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四、酸碱类溶剂酸碱类溶剂,如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等,常用于实验室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这些溶剂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容易引起皮肤和眼睛的损伤。
硫酸和氢氟酸还具有强烈的蒸气刺激性,对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因此,在实验室中应正确使用和储存酸碱类溶剂,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五、其他溶剂除了上述常见的溶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溶剂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例如,氯仿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长期暴露会损害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氯甲烷是广泛使用的溶剂,但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和肝毒性。
在使用这些溶剂时,实验室人员应保持充足的通风和合适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溶剂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这些危害。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有机溶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常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家庭日常使用。
虽然有机溶剂在很多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就有机溶剂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有机溶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刺激:有机溶剂挥发速度较快,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刺激,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
2. 神经系统损害:有机溶剂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损害。
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中,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3. 皮肤损害:有机溶剂可通过皮肤直接进入体内,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中可能导致皮肤炎症、过敏等不适反应。
某些有机溶剂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皮等问题。
4. 消防风险:有机溶剂易燃易爆,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还可能导致工厂、实验室等设施的损毁。
针对有机溶剂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面罩等。
了解有机溶剂的安全性能,避免接触高毒物或易燃物。
2. 加强通风换气:有机溶剂挥发性强,容易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引起有机溶剂浓度升高,因此建议在有机溶剂使用区域增设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3. 避免有机溶剂泄漏和挥发:正确储存有机溶剂,包装严密,防止泄漏;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避免大面积散发。
4. 个体防护:在与有机溶剂接触的场所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面罩、护目镜等,避免有机溶剂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5. 定期体检:由于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建议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6. 应急措施:在发生有机溶剂泄漏、火灾等事故时,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及时疏散人员,将有机溶剂泄漏源隔离,通风换气,避免火源。
7. 提高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有机溶剂相关的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2.化学结构 可按化学结构将有机溶剂分为若 干类(族),同类物的毒性趋于相似。例如,氯 代烃类多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刺激性等。 基本化学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其 功能团包括卤素、醇类、酮类、乙二醇类、酯 类、羧酸类、胺类和酰胺类。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7.肾脏 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肾 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多种溶剂或混合溶 剂慢性接触可导致肾小管性功能不全,出现 蛋白尿、尿酶尿。溶剂接触还可能与原发性 肾小球性肾炎有关。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8.血液 苯可损害造血系统,导致白细胞和 全血细胞减少症,以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 乙二醇醚类能引起溶血性贫血(渗透脆性增加) 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四)CCL常用溶剂介绍
二甲基甲酰胺 丙酮 丁酮 丙二醇甲醚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环己酮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二甲基甲酰胺
理化性质 无色、淡的氨气味的液体。分子式C3-H7-NO。分子量73.10。相对密度0.9445(25℃)。 熔点-61℃。沸点152.8℃。闪点57.78℃。蒸 气密度2.51。蒸气压0.49kpa (3.7mmHg25℃)。自燃点445℃。折射率 1.42817,溶解度参数δ=12.1。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二)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4.代谢与排出 不同溶剂的代谢程度各异, 有些可充分代谢,有些则几乎不被代谢。体内 溶剂主要以原形物经呼出气排出,少量以代谢 物形式经尿排出。多数溶剂的生物半减期较短, 一般从数分钟至数天。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1.皮肤 由溶剂所致的职业性皮炎,约占总例数 的20%。有机溶剂几乎全部都能使皮肤脱脂或使 脂质溶解而成为原发性皮肤刺激物。典型皮炎具 有急性刺激性皮炎的特征,如红斑和水肿;亦可 见慢性裂纹性湿疹。有少数工业溶剂能引起过敏 性接触性皮炎;个别有机溶剂甚至引起严重的剥 脱性皮炎(如三氯乙烯)。
、二氯甲烷、乙烯基乙二醇、N,N-二 甲基甲酰胺、甲苯、1,2-二氯乙烯、 二甲苯、甲醇、环己烷、N-甲基吡咯烷
酮。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三类溶剂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
、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 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
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二)理化作用与毒作用特点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四)CCL常用溶剂介绍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一类溶剂:致癌物;备受怀疑的致癌物 ;环境危害物 应避免使用
二类溶剂:非基因性动物致癌物;可能 导致不可逆中毒,比如神经性中毒,畸 形;可能导致其他可逆性中毒 限制使用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9.致癌 在常用溶剂中,苯是肯定的 人类致癌物质,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白血 病。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10.生殖系统 大多数溶剂容易通过胎 盘脂质屏障,还可进入睾丸。有些溶剂 (如二硫化碳)对女性生殖功能和胎儿的 神经系统发育均有影响。
有机溶剂慢性接触可导致慢性神经行为障碍,还可能因 小脑受累导致前庭-动眼失调及获得性有机溶剂超耐量综 合征。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3 .心脏 有机溶剂对心脏的主要影响是 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敏感性增强。健 康工人过量接触工业溶剂后可以发生心 率不齐,甚至因心室颤动而猝死。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4.呼吸系统 有机溶剂对呼吸道均有一定刺激 作用,高浓度的醇、酮和醛类还会使蛋白变性。 溶剂引起呼吸道刺激的部位通常在上呼吸道,接 触溶解度高、刺激性强的溶剂如甲醛类,尤其如 此。超量接触溶解度低、刺激性较弱的溶剂,常 在呼吸道深部溶解,可引起急性肺水肿。长期接 触刺激性较强的溶剂还可致慢性支气管炎。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2.中枢神经系统 易挥发的脂溶性有机溶剂几乎全部能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多属非特异性的抑制或全身 麻醉。
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时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酒 精中毒相似,可死于呼吸抑制。严重超量接触后中枢神 经系统出现持续脑功能不全,并伴发昏迷,以至脑水肿。
(二)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3.吸收与分布 大多数有机溶剂吸入后有40%~80% 在肺内滞留,体力劳动可使经肺摄入量பைடு நூலகம்加2~3倍。有 机溶剂多属脂溶性,故摄入后多分布于富有脂肪的组织, 包括神经系统、肝脏等;由于血-组织膜屏障富含脂肪, 故有机溶剂亦分布于血流充足的骨骼和肌肉组织;肥胖 者接触有机溶剂后,在体内蓄积量增多、排出慢。此外, 大多数有机溶剂可通过胎盘,亦可进入母乳,从而影响 胎儿和乳儿健康。
三类溶剂: 对人体有潜在毒性,可以接 触,但不超过50mg/day。 低毒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一类溶剂 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
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二类溶剂
2-甲氧基乙醇、氯仿、1,1,2-三氯 乙烯、1,2-二甲氧基乙烷、1,2,3, 4-四氢化萘、2-乙氧基乙醇、环丁砜 、嘧啶、甲酰胺、正己烷、氯苯、乙腈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5.周围神经和脑神经 有机溶剂可引起 周围神经损害,如感觉异常、运动障碍 和肌肉萎缩等;三叉神经、视神经等脑 神经功能障碍。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6. 肝脏 大剂量、时间长地接触任何 有机溶剂,均可致肝脏损害。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三)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
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 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
酯。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一)有机溶剂的分类
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
(二)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1.挥发性、可溶性和易燃性 有机溶剂 多易挥发,接触途径以吸入为主。脂溶 性是决定它与神经系统的亲和,具有麻 醉作用的重要因素;但它又兼具水溶性, 故可经皮肤进入体内。多数有机溶剂具 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