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电力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方案

电力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方案一、设计题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二、设计的原始资料(另附)三、设计的内容要求按照下述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本设计,共同形成1份“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原始资料分析、系统的功率平衡及无功补偿的装置2.确定若干可能的网络方案1)设计电网布线形式及相应的电压等级。
2)选择线路的导线型号。
3)选择各变电站中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主接线形式。
3.对上述方案经初步比较(比较项目如下)选择出2~3个设计方案1)路径长度2)导线长度3)有色金属消耗量4)系统侧高压断路器数目4.对上述方案经详细比较(比较项目如下)选择一个最优设计方案1)电压损耗(2)一次投资(3)年运行费(4)电能损耗5.对最优方案进行下列三种方式的潮流计算,并绘出潮流分布图1)正常情况最大负荷(此时,一般应再校验各导线的型号,必要时做相应重选)。
2)正常情况最小负荷。
3)故障情况最大负荷。
6.按照各结点电压的要求进行调压方式的选择和相应的计算7.最优网络的统计数字如下1)一次投资2)年运行费3)输电效率4)物资消耗统计表8.标准图纸要求1)初步方案比较图一张(2号图纸)。
2)最优方案主接线图一张(2号图纸)。
3)最大及最小潮流分布图一张(2号图纸)。
四、主要参考资料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1、3册西北电力设计院2.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梁志瑞3.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东南大学 曹绳敏4. 《电力工业常用设备手册》 第3册5.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1电力电量平衡1.1系统有功平衡1.1.1 系统用电负荷发电机总装机容量(有功功率的额定值之和)应大于所有最大负荷之和。
系统总用电负荷为:4.max 3.max 2.max 1.max 44.max P P P P Pi i+++=∑=MW MW MW MW 51457+++= MW 31=有了各个区域内的最大用电负荷,将其相加,再乘以同时率,即得系统最大用电负荷y P ,其表达式为:∑==41.max 1*i i y P K P式中∑=41.m ax i iP----区域内各个所最大用电负荷之和;1K ----同时率。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单位:XXX电气设计有限公司二、项目名称:XXXXXX电力工程设计方案三、项目概述XXXXXX电力工程是指对XXX地区XXX用电需求进行分析和调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出满足用电需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
该工程涉及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系统等内容,是为了满足地区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网结构而进行的综合性工程。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地区用电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项目背景XXXXXX地区电力需求规模大、用电负荷增长快,电网结构老化,供电可靠性不高。
为满足地区用电需求,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进行综合性的电力工程设计,并予以实施。
五、设计目标1.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电力工程设计,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降低故障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改善配电系统。
进行电力工程设计,改善配电系统规划和设备选型,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合理的电力工程设计,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4. 满足用电需求。
通过电力工程设计,保证地区用电需求得到满足,提高用电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5. 提高电网安全性。
进行电力工程设计,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六、设计内容1. 输电线路设计。
对地区电网输电线路进行规划和设计,优化线路走向、导线选择、塔杆选型,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2. 变电站设计。
针对地区的用电需求和电网结构,进行变电站的布局和选址,设计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配电系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配电系统设计。
设计配电系统的规划和布局,选取合适的配电设备,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 安全保障设计。
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电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追求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环节,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方案步骤、技术细节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一、明确设计目标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第一步是明确设计目标。
目标是整个设计的灵魂,指引着设计的方向。
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如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二、优化设计方案在明确设计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的核心,包括电力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布局优化等方面。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最佳的方案。
在方案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选型: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设备,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使用寿命等因素。
2、布局优化:根据项目的空间布局和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节能降耗:在方案设计中,需要注重节能降耗,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环境保护: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三、技术细节阐述在确定最佳方案后,我们需要详细阐述技术细节。
技术细节是电力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包括设备安装、线路布置、系统调试等方面。
我们需要根据方案设计,制定出详细的技术实施计划,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在技术细节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安装:根据方案设计,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2、线路布置: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合理布置线路,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系统调试:在设备安装和线路布置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XXXX电力工程1.2 项目地点:XXXX1.3 工程规模:XXXX1.4 工程性质:XXXX1.5 建设单位:XXXX1.6 设计单位:XXXX二、设计依据2.1 法律法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计。
2.2 国家标准:遵循《电力工程设计规范》、《电力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2.3 地方政策:符合当地政府相关政策要求。
2.4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进行设计。
2.5 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依据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进行设计。
三、工程设计3.1 设计原则(1)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优势,提高电力工程的现代化水平。
(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考虑施工、运行、维护的方便性,降低运营成本。
3.2 设计内容(1)电力线路设计:包括线路走向、截面、塔型、绝缘子串、金具等。
(2)变电站设计:包括主变压器、配电装置、控制保护装置、接地装置、建筑结构等。
(3)配电网设计:包括配电线路、配电设备、自动化系统等。
(4)电力工程其他相关设施:如通信、排水、防火、防雷等。
四、施工组织设计4.1 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2 施工人员组织:合理配置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
4.3 施工材料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合理控制库存,防止浪费。
4.4 施工设备配置: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4.5 施工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五、投资估算根据工程设计内容,综合考虑工程材料、设备、人工、运输、施工等费用,编制投资估算。
六、结论与建议6.1 结论:本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地方政策要求,设计原则正确,设计内容完整,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投资估算准确。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一个科学合理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电力需求、电源规划、电网架构、设备选型、环境保护等。
接下来,将为您详细阐述一份完整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述首先,明确电力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以及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例如,某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现有的电力设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新建一座变电站以提高供电能力。
二、电力需求分析这是设计方案的基础。
通过对该地区历史用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合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人口增长趋势等因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用电峰谷差异,为电源和电网的规划提供依据。
三、电源规划根据电力需求预测结果,确定电源的类型和规模。
常见的电源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在选择电源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能源资源分布、环境影响、成本效益等因素。
例如,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建设火电厂;在风力资源充足的地区,则适合发展风力发电。
四、电网架构设计电网是电力传输的重要通道,其架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电力的输送效率和可靠性。
设计时要考虑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输电线路的路径和电压等级等。
一般来说,电网架构应遵循分层分区、结构合理、运行灵活的原则,以确保电力能够安全、稳定地输送到用户终端。
五、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是保证电力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
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电缆等。
设备的选型要根据电网的电压等级、容量要求以及运行环境等因素进行。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维护成本等方面,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线路,保护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自动化系统则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运行管理效率。
电力工程项目策划方案设计

电力工程项目策划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将针对某地区的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当地电力需求,并且在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项目目标1. 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
2. 优化电力供应结构,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和质量。
3. 满足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范围1. 电力生产:包括火电、水电、风电等多种电力生产方式。
2. 电力传输:包括输电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以及变电站的升级。
3. 电力分配:包括对当地电网的改造和扩建,确保电力分配的稳定可靠。
四、项目方案1. 电力生产方案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情况,可以综合考虑火电、水电、风电等多种发电方式。
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需要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电力传输方案对于输电线路的建设和改造,需要考虑当地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敷设方案,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
同时,需要对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变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实现输电线路的高效运行。
此外,还需要加强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 电力分配方案对于当地电网的改造和扩建,需要根据电力需求的增长情况,合理规划和设计电网的布局和结构,确保电力分配的稳定可靠。
同时,需要加强电网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另外,还需要提高电网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五、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勘察设计、环境评估等工作。
2. 项目建设阶段:包括土地征用、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
3. 项目运营阶段:包括设备调试、试运行、正式投产等工作。
4. 项目验收和交付:包括项目验收、投产交付、技术培训等工作。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地区的电力工程设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障该地区的电力供应稳定和可靠。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地区电力工程设计2.项目地点:某地区3.项目规模:1000MW4.项目类型:新建电厂5.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三、项目设计方案1.总体设计思路本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水电站进行发电,同时结合风电、太阳能和传统火力发电,形成多能源互补的发电体系,以满足该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同时,本方案将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在发电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具体设计方案(1)水电站设计:利用某地区丰富的水力资源,设计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
水电站设计将采用先进的水轮发电机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力资源的发电潜力,确保水电站的稳定运行。
(2)风电场设计:充分利用某地区的风力资源,设计建设多座风电场,采用最新的风力发电技术,提高风电发电效率,同时降低风电场的对环境的影响。
(3)太阳能发电设计:考虑某地区充足的日照资源,设计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4)传统火力发电设计:在保证环保的前提下,设计建设一座传统火力发电站,作为电力供应的备用和调峰设施。
四、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可大大增加当地的电力供应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繁荣。
2.社会效益: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3.环保效益:本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范例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范例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一座新建的工业园区,总规模约为300亩,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停车场等设施。
项目需要配套一套完备的电力系统,以满足工业园区内各类用电需求。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套可靠、高效、安全的电力系统,为工业园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确保生产和办公的正常运转。
1.3 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电力系统设计2.1 供电方式考虑到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较大,我们决定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 主变电站我们将设计一座主变电站,用以接入电网,并将电能转换成适合工业园区用电设备的中、低压电力。
主变电站将配置备用变压器以应对突发故障的发生。
2.3 配电系统主变电站输出的电能将通过配电系统输送到工业园区内的各个设施。
我们将设计合理的电力配网,避免单点故障,确保供电的连续性。
2.4 配电设备我们将使用可靠的开关设备和配电装置,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并按照标准配置过电压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设备。
2.5 用电设备针对工业园区内的不同用电需求,我们将对用电设备进行细致的分类,设计相应的用电回路,并确保用电设备与电力系统的匹配性。
2.6 零散用电除了工业园区内的大型设备和生产线外,我们还将为办公区、宿舍区等提供零散用电。
我们将设计合理的零散用电配电系统,确保正常用电。
2.7 系统自动化我们将引入先进的电力监控和自动化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建设方案3.1 设备选择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将选择合资质、品质可靠的设备供应商,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3.2 工程施工我们将选择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确安装和调试。
3.3 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电力工程相关的安全规范,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3.4 资金预算我们将合理预估电力系统的建设成本,并提供详细的资金预算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方案一、设计题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二、设计的原始资料(另附)三、设计的容要求按照下述设计的容与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本设计,共同形成1份“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原始资料分析、系统的功率平衡及无功补偿的装置2.确定若干可能的网络方案1)设计电网布线形式及相应的电压等级。
2)选择线路的导线型号。
3)选择各变电站中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主接线形式。
3.对上述方案经初步比较(比较项目如下)选择出2~3个设计方案1)路径长度2)导线长度3)有色金属消耗量4)系统侧高压断路器数目4.对上述方案经详细比较(比较项目如下)选择一个最优设计方案1)电压损耗 (2)一次投资 (3)年运行费 (4)电能损耗5.对最优方案进行下列三种方式的潮流计算,并绘出潮流分布图1)正常情况最大负荷(此时,一般应再校验各导线的型号,必要时做相应重选)。
2)正常情况最小负荷。
3)故障情况最大负荷。
6.按照各结点电压的要求进行调压方式的选择和相应的计算7.最优网络的统计数字如下1)一次投资2)年运行费3)输电效率4)物资消耗统计表8.标准图纸要求1)初步方案比较图一(2号图纸)。
2)最优方案主接线图一(2号图纸)。
3)最大及最小潮流分布图一(2号图纸)。
四、主要参考资料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1、3册西北电力2.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梁志瑞3.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东南大学 绳敏4. 《电力工业常用设备手册》 第3册5.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1电力电量平衡1.1系统有功平衡1.1.1 系统用电负荷发电机总装机容量(有功功率的额定值之和)应大于所有最大负荷之和。
系统总用电负荷为:4.max 3.max 2.max 1.max 44.max P P P P Pi i+++=∑=MW MW MW MW 51457+++= MW 31=有了各个区域的最大用电负荷,将其相加,再乘以同时率,即得系统最大用电负荷y P ,其表达式为:∑==41.max 1*i i y P K P式中 ∑=41.m ax i i P ----区域各个所最大用电负荷之和;1K ----同时率。
同时率1K 与电力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等因素有关,参照表1-1,去同时率为0.90,得y P =27.9MW 。
表1-1同时率1K 参考值1.1.2 系统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系统的供电负荷,就是用电负荷加上为输送负荷而产生的功率损耗。
系统的供电负荷g P 表达式为:y g P K P 211-=式中 2K ----网损率; y P ----系统的用电负荷。
在规划设计时,网损是用网损率计算,而网损率是以供电负荷的百分数所表示,一般为5%~10%,本设计取2K =8%,则33.30=g P MW 。
系统发电负荷是指满足系统供电负荷,以及发电机电压支配负荷的需要,发电厂发出的功率,其表达式为:)(113z g f P P K P +-=式中 g P ----系统的供电负荷; z P ----发电机电压支配负荷; 3K ----厂用电率。
通常发电厂厂用电率如表1-2,查表,取3K =6%,得f P =49.29MW 。
表1-2发电厂厂用电率K 3(%)1.1.3 系统备用容量负荷备用容量。
通常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低值适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
本设计为小系统,取为5%。
事故备用容量。
通常为最大发电负荷的10%左右,本设计取为10%。
检修备用容量。
通常为最大发电负荷的8%~15%,具体数值有系统情况而定,本设计取为10%。
考虑备用容量后,系统发电负荷为:'f P =f P *(1+5%+10%+10%)=61.61MW发电机组额定容量为:e f P .=25*3=75MW发电机组工作效率为K=61.61/75=82.14%,正好满足发电机组在80%~100%的经济出力的要求,有利于事故时系统频率的稳定,也有利于供电的可靠性及运行的经济性。
1.2 无功补偿的设置取各个变电站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
每个站的补偿容量计算如下:1.2.1 1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补偿前的无功为:Q max .1=P max .1cosθ0√1−cosθ02=70.85×√1−0.852=4.34Mvar补偿后的无功容量为:Q max .1=P max .1cosθ0√1−cosθ2=70.95×√1−0.952=2.30Mvar1号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为Q c .1=Q max .1−Q′max .1=2.04Mvar1.2.2 2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补偿前的无功为:Q max .2=P max .2cosθ√1−cosθ02=50.85×√1−0.852=3.10 Mvar 补偿后的无功容量为:Q max .2=P max .2cosθ√1−cosθ2=50.95×√1−0.952=1.64Mvar 2号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为Q c .2=Q max .2−Q ′max .2=1.46Mvar1.2.3 3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补偿前的无功功率:Q max .3=P max .3cosθ0√1−cosθ02=140.85×√1−0.852=8.68Mvar补偿后的无功容量为:Q max .3=P max .3cosθ√1−cosθ2=140.95×√1−0.952=4.60Mvar 3号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为: Q c .3=Q max .3−Q′max .3=4.08Mvar1.2.4 4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补偿前的无功功率为:Q max .4=P max .4cosθ0√1−cosθ02=50.85×√1−0.852=3.10Mvar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 max .4=P max .4cosθ√1−cosθ2=50.95×√1−0.952=1.64Mvar 4号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为Q c .4=Q max .4−Q′max .4=1.46MvarQ G <Q ∑,故由发电机提供的无功功率不能满足电网的无功需求,要进行补偿,各个变电站总补偿容量为:∑Q max .i 4i =1=9.04Mvar2供电方案设计与比较2.1 方案的初步设计根据电力负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以及电力负荷分布的特点,我们设计出了6种初步供电方案,各个方案的网络拓扑见附录(I )。
2.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2.2.1主接线设计要求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方式,应根据厂装机容量、单机容量、设备特点、最终规模等,结合电力系统现状与将来发展,以及本厂再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等条件综合确定,其接线方式应具备可靠、灵活、经济等基本性能特点。
2.2.2 发电厂主接线设计此电厂发电机组容量为25MW,台数为3台,低压侧采用双母接线;用3台主变压器与110KV网络联系。
高压侧都有4回出线,所以选择双母线的主接线形式。
2.2.3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1)变电所的高压侧接线,应尽量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如桥型接线、变压器—线路组等,在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下,也可在地区线路上采用分支接线,即T形接线,但在系统主干网上不得采用分支接线。
2)在具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中,当35~220KV线路为双回线时,若无特殊要求,该电压级主接线均采用桥型接线。
3)在35~60KV配电装置中,当线路为3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若连接电源较多、出线较多、负荷较大或处于污秽地区,可采用双母线接线。
4)在110、220KV配电装置中,当线路为3~4回时,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若为枢纽变电所,线路在4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线接线。
5)如果断路器不允许停电检修,则应增加相应的旁路设施,其原则基本同前。
根据以上要求对各种方案的主接线选择见表(3)。
2.3导线的选择与校验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S j=(√P+Q)max√3J e N=P√3J e N式中(√P2+Q2)max—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线路最大持续视在功率,KVA;U N—线路额定电压,KV;J e—经济电流密度,A/mm2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接近的标称截面积导线。
2.3.1方案I对环网进行初步潮流计算:S A=(5+j1.643)155+(14+j4.602)∗130+(5+j1.643)∗109+(7+j2.3)∗3622+25+21+73+36=19.16+j6.295KVA SA′=(7+j2.3)∗141+(5+j1.643)∗68+(14+j4.602)∗47+(5+j1.643)∗2222+25+21+73+36=11.84+j3.89KVAS2−3=14.164+j4.655KVAS3−4=0.164+j0.053KVAS1−4=4.836+j1.59KVA经计算、查表可得T3−4=T1−4=T2−3=4000h时,J e=1.28;T A−1=4292h时,J e=1.22;T A−2=4104h时,J e=1.26;计算A-2线路得,S A−2=√22323∗1.26∗110=42.014mm2计算2-3线路得,S2−3=√223√3∗1.28∗110=30.57mm2计算3-4线路得,S3−4=√223√3∗1.28∗110=0.705mm2计算1-4线路得,S1−4=√223√3∗1.28∗110=20.876mm2计算A-1线路得,S A−1=√223√3∗1.22∗110=53.60mm2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I jmax=P√3U cosφ线路A-2:I A−2max=3√3∗110∗0.95=105.854A<234A线路2-3:I2−3max=3√3∗110∗0.95=78.115A<234A线路3-4:I3−4max=3√3∗110∗0.95=1.764A<234A线路1-4:I1−4max=3√3∗110∗0.95=130.276A<234A线路A-1: I A −1max =33∗110∗0.95=53.032A <234A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经查表得所有线路均采用LGJ50/8。
单位重量为195.1Kg/Km 。
线路长度为349.8Km ,所以有色金属消耗量为68.25吨2.3.2方案IIS A =(19+j6.251)∗150+(5+j1.645)∗109+(7+j2.3)∗3622+41+73+36=21.203+j6.976 KVA S A ′=(7+j2.3)∗136+(5+j1.643)∗63+(19+j6.251)∗2222+41+73+36=9.797+j3.223 KVAS 2−4=S A −S 2=21.203+j6.976−19−j6.251=2.203+j0.725KVAS 2−3=14+j4.602KVAS 1−4=S A ′−S 1=2.797+j0.92KVA 经计算、查表可得T 2−4=T 1−4=T 2−3=4000h时,J e =1.28;T A −1=4292h时,J e =1.22; T A −2=4104h时,J e =1.26;计算A-2线路得, S A −2=√22323∗1.26∗110=46.49mm 2计算2-3线路得, S 2−3=√223√3∗1.28∗110=30.455mm 2计算2-4线路得, S 2−4=√223√3∗1.28∗110=9.585mm 2计算1-4线路得, S 1−4=√223√3∗1.28∗110=12.169mm 2计算A-1线路得,S A −1=√223√3∗1.22∗110=53.60mm 2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I jmax =P √3U cos φ线路A-2: I A −2max =3√3∗110∗0.95=117.156A <234A 线路2-3: I 2−3max =14∗103√3∗110∗0.95=77.356A <234A 线路2-4: I 2−4max =3√3∗110∗0.95=24.346A <234A 线路1-4: I 1−4max =3√3∗110∗0.95=30.908A <234A 线路A-1: I A −1max =3√3∗110∗0.95=108.264A <234A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