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吕晓寅版第9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吕晓寅版第9章

58.9 × 106 463 × (615
+
402)
=
143.8������/������������2
������ = 1.1 − 0.65 ������������������ = 1.1 − 0.65 × 2.01 = 0.6533 > 0.2且������ < 1.0
������������������������������������
(������������
+
������������ ������������ )������02
=
1 8
×
(5
+
0.5
×
10)
×
5.22
=
33.8������������
•Leabharlann ������(2)C30 混凝土 ������������������ = 2.01������/������������2 ������������ = 3.0 × 104������/������������2 HRB335 级钢筋 ������������ = 2.0 × 105������/������������2
)
143.8
14.727
= 1.9 × 0.6533 × 2.0 × 105 (1.9 × 30 + 0.08 0.02034)
= 0.102566������������ < ������������������������ = 0.3������������
2.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计算跨度������0 = 5.2������。永久荷载(包括自重在 内)标准荷载值������������ = 5������������/������,楼面活荷载的标准值������������ = 10������������/������,准永久值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a)减小,增大 (b)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 (d)不变,不变
9、转子电阻增大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c ) ;临界转差率( )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不变,增大 (d)不变,减小
10、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目的是( a ) 。
(a)减小线路压降 (b)提高工作效率 (c)加快起动速度 (d)延长电机寿命
时,转子的转速 n 总要小于同步转速 n0 ,此时 0 < s < 1 ;当三相异步电动机处在再生制动
的情况下时, n > n0 ,这种情况下 s > 1,例如起重机吊重物下降,重物拖动电动机使其加
6
速;多速电动机换速(从高速转到低速)运行时,都产生再生制动。 5、在稳定运行情况下,当负载增加时,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为什么能相应增加?当负载转矩 大于电动机的最大电磁转矩时,电动机将发生什么情况?
• 负载运行时,转子绕组中有电流 流过,产生一个同步旋转磁势 ,为
了保持 不变,定子磁势 除了提供激磁磁势 外,还必须抵消转子磁
势 的影响,即: • 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方程:
o
o
o
o 结论:空载运行时,转子电流为 0,定子电流等于激磁电流;负载 时,定子电流随负载增大而增大。
8、电源电压降低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 b) ;临界转差率( ) 。
中产生旋转磁场;(2)、转子绕组自成回路。
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定子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在气隙将产生圆形
旋转磁场。旋转磁场旋转时,与转子绕组有相对运动,因此将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绕组,在感应电势的作用下将在绕组中流过三相短路电流。此电流与旋
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从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课后答案第九章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课后答案第九章

解 设各杆与铅垂线夹角为 θ ,则由平衡的各杆的受力
130
3FN cosθ = F , FN =
设钢管材料为 Q235,则
F F 2 .5 5 F = ⋅ = = 0.417 F 3 cos θ 3 2 12
= 269 > λp D2 + d 2 30 2 + 22 2 × 10 −3 π 2 EI π 3 E (D 4 − d 4 ) π 3 × 210 × 10 9 × (30 2 − 22 2 )× 10 −12 Fcr = = = = 9.37 kN 2 64 × 2.5 2 (μl )2 64(μl ) Fcr F 1 1 9.37 × 10 3 [F ] = = × = × = 7.49 kN 0.417 0.417 [n]st 0.417 3 i = =
9-4 三根圆截面压杆,直径均为 d = 160 mm ,两端均为球铰铰支,长度分别为 l1 , l2 和
l3 , 且 l1 = 2l 2 = 4l3 = 5 m 。 材 料 为 Q235 钢 , E = 206 GPa , σ s = 235 MPa ,
129
σ p = 200 MP a 。求各杆的临界压力 Fcr 。
第 9 章 压杆稳定
思考题
9-1 压杆失稳是指压杆处于什么状态? 答 压杆失稳是指压杆直线形态的平衡开始丧失的状态。 9-2 压杆临界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影响临界力 Fcr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 压杆临界力的物理意义是压杆保持微小弯曲的最小压力。 9-3 为什么说欧拉公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一范围时,应如何求压杆的临界 力? 答 欧拉公式只适用于压杆横截面上应力小于比例极限的条件, 即压杆的 λ ≥
答 长度因数范围: 0.7 < μ < 2 。

CH.9 重量分析法

CH.9 重量分析法

2. 无定形,d < 0.02 m
Fe(OH)3、Al(OH)3、大多数 硫化物 含水多、疏松、体积大、杂 质多、难过滤洗涤
沉淀类型
晶形沉淀 无定形沉淀 凝乳状 AgCl
CaC2O4,BaSO4
MgNH4PO4
胶体
Fe(OH)3
颗粒直径0.1~1m
3.2
0.02~0.1m
<0.02m
沉淀的形成(仅能定性地说明) ↓究竟生成哪一种类型的↓? 主要取决于: 1. ↓本身的性质 2. 形成↓的过程
(2) 混晶或固溶体 半径相同、晶体结构相同,极易混晶(固体溶液)。
消除方法: 分离
(3)吸留或包藏
(在分析化学中不重要)
速度太快,被吸附在表面的杂质离子还来不及 离开,就被沉积上来的离子所覆盖。 消除方法:再(无法用洗涤的方法除之) 2.后沉淀 后沉淀现象是指一种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物质,或 是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而不能单独沉淀的物质,在 另一种组分沉淀之后被“诱导”而随后也沉淀下来的 现象,而且它们沉淀的量随放置的时间延长而加多。 例如:控制 [S2-], 可使 CuS 而 ZnS 不 。但 放置后CuS吸附S2- ,使[S2-]局部过浓。 ZnS 。
1.2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1.过程
溶解、加入沉淀剂
被测物
被测物 SO42+
沉淀形式
沉淀剂 BaCl2
陈化、滤洗、烘(烧)
称量形式
称量形式
沉淀形式 BaSO4
滤,洗 BaSO4 灼烧,800℃
Mg2+ + (NH4)2HPO4
MgNH4PO4· 6H2O
滤,洗 灼烧 ,1100℃
Mg2P2O7

重量分析法指导及答案

重量分析法指导及答案

※第7章重量分析法一、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重量分析法概念,熟悉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种类。

2.了解挥发法的适用范围、熟悉直接法、掌握间接法的干燥方法。

3.熟悉萃取法的要领,掌握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了解沉淀法的概念,理解沉淀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沉淀的形成、条件选择,掌握沉淀称量和结果计算。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萃取法、沉淀法2.难点:有关计算和具体操作三、知识要点(一)基本概念1.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根据称量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包括分离和称量两大步骤。

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一般可分为挥发法、萃取法和沉淀法。

2.挥发法:挥发法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的待测组分或其它组分挥发而达到分离,然后通过称量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3.萃取法(又称提取重量法)是利用被测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被测组分从一种溶剂萃取到另一种溶剂中来,然后将萃取液中溶剂蒸去,干燥至恒重,称量萃取出的干燥物的重量。

4.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成难溶物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得到可供称量的物质进行称量,根据称量的重量求算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二)基本知识1.挥发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1)直接法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如果称量的是待测组分或其衍生物,通常称为直接法。

(2)间接法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通过称量其它组分,测定样品减失的重量来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则称为间接法。

在去除物质中水分时,常采用以下几种干燥方法:加热干燥.、减压加热干燥、干燥剂干燥。

该硅胶已失效,应在105℃左右加热干燥到硅胶重显蓝色,冷却后可再重复使用。

2.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液-液萃取分离,是利用各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分配比,而使待测组分得到萃取分离。

(1)分配系数 各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

9第九章思考题

9第九章思考题

1、如图9-6所示,一块无限长直导体薄板宽为d ,板面与y 轴垂直,板的长度方向沿x轴,板的两侧与一个伏特计相接。

整个系统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B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如果伏特计与导体平板均以速度υ向x 轴正方向移动,则伏特计指示的电压值为多少? 【答案:υBd 】详解:导体平板以速度υ向x 轴正方向移动时,其中的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B e F L υ=电子向导体薄板一侧积累形成电场,设稳定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这时电子所受的电场力为eE F e =由于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因此eE B e =υ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导体薄板两侧电势差的关系为d U E =因此dU B =υ 由此解得导体薄板两侧电势差,即伏特计指示的电压值为Bd U υ=2、如图9-7所示,矩形区域为均匀稳恒磁场,半圆形闭合导线回路在纸面内绕轴O 以角速度ω作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 点是圆心且恰好落在磁场的边缘上,半圆形闭合导线完全在磁场外时开始计时。

试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

【答案:函数关系图象见下图】详解:长度为L 的导体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棒的一端做匀速转动时,如果转动平面垂直磁场方向,金属棒中产生的电动势为图9-6图9-72i 21BL ωε=该电动势与时间无关。

半圆形闭合导线完全在磁场外时开始计时,则半圆形闭合导线在转动的前半周时间内,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后半周时间内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

如果电动势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可以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3、如图9-8所示,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并各以d I /d t 的变化率增长,一个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

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如果有感应电流存在,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答案:线圈中有感应电流;顺时针方向】详解:由7.1思考与讨论第3题的计算结果可知,通过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1ln(2π0m cbIaΦ+=μ 在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tI c b a t Φd d )1ln(2πd d 0m i +-=-=με 由于两根无限长平行直载流导线对应同一个线圈,它们中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且d I /d t >0,因此距线圈近的无限长载流导线比远的导线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前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后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总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6-9.8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6-9.8

9.8.2 计算示例
例1:测定某试样中的硫含量时,使之沉淀为BaSO4, 灼烧后称量BaSO4沉淀,其质量为0.5562 g,计算试样 中的硫含量。
a M 待测 a M 待测 F ; m样 m称量式 F=m称量式 b M 称量式 b M 称量式
mS m BaSO 4 MS 32.06 g mol 1 0.5562 g 0.07640g 1 M BaSO 4 233.4 g mol
讨论:晶形沉淀形成的条件
获得晶形沉淀应满足的条件
稀 热 搅
QS 聚集速率 定向速率 S Q S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使溶解度略有增加,相对过饱和度降低。减少杂质的吸附
在较稀的溶液中沉淀
在热溶液中沉淀


陈化
以免局部相对过饱和度太大。
使小晶粒溶解,大 晶形完整化 减少包藏,使沉淀更纯净 晶粒进一步长大
联立(1)(2)两式可得:x = 0.04225 g mNaCl= 4.23%
(2)
y = 0.2314 g mNaBr= 23.14%
应用示例
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氯化钡沉淀法)

通常将试样溶解酸化后,以BaCl2溶液为沉淀剂,将试样 中的SO42-沉淀成BaSO4, BaSO4是一种细晶形沉淀,要注 意控制条件生成较大晶体的BaSO4。因此必须在热的稀盐 酸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沉淀剂BaCl2稀溶液, 陈化后,得到较粗颗粒的BaSO4沉淀。若试样是可溶性硫 酸盐,用水溶解时,有水不溶残渣,应该过滤除去。试 样中若含有Fe3+等将干扰测定,应在加BaCl2沉淀剂之前, 加入1%EDTA溶液进行掩蔽。
缓慢加入沉淀剂,不断搅拌

九重量分析法

九重量分析法

16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例题4: 在25℃时, BaSO4在纯 水中的溶解度为 1.05 10-5 mol .L-1。如果加入过量H2SO4并 使溶液中SO4 2-的总浓度为0.0100 mol .L-1 ,问 BaSO4溶解损失为多少?(设总体积为200mL)
解:Ksp

[Ba
2
][SO
2 4
Ksp [M ][ A' ] [M ][ A]aA(H ) Ksp αA(H) s2
s [M 2 ] cA2 Ksp Ksp αA(H)
23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例6:比较CaC2O4在pH为7.00和2.00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当pH 7时
1 c2o24(H) 1[H ] 2[H ]2 1 s K sp c2o24(H) 2.0 109 1 4.5105 mol L1
烘干— 温度低, 用玻璃砂漏斗,如AgCl。 微波—干燥快, 用玻璃砂漏斗。 灼烧—温度高, 瓷坩埚(铂坩埚(HF))。 6).恒重:滤器的恒重条件要与沉淀物的相同,两次称量的差 值<0.2mg。
4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形式(CaC2O4.H2O) 称量形式( CaO ) 1).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要小; – 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 – 沉淀力求纯净; – 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9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一、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1. 溶解度
分子状态
AgCl (固) AgCl ( 水) Ag + + Cl –
CaSO4 (固) Ca2+SO42- ( 水) Ca2+ + SO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

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

所以,CaF 2在 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 14.36210mol L s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

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为非晶形沉淀。

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答: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过饱和)值。

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就以异相成核为主,能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

BaSO4和AgCl的临界值分别为1000和5.5,所以前者控制条件,比较容易保持过饱和度不超过临界值,得到晶形沉淀。

而后者临界值太小,控制条件仍无法使过饱和度小于临界值,故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由于HgS表面的S2-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说,此处的相对过饱和度显著增大,因而导致沉淀析出。

而BaSO 4沉淀表面无与S 2-或Zn 2+相同的离子,故不会出现继沉淀。

2.某人计算M(OH)3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时,不分析情况,即用公式K sp ==[ M 3+][ OH -]3计算,已知K sp =1⨯10-32,求得溶解度为4.4⨯1-9 mol ·L -1。

试问这种计算方法有无错误?为什么?答:错误。

因为按此方法求得[OH -]=4⨯10-9 mol ·L -1,即pH=5.64,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M(OH)3的K sp 极小时,所电离出的 不足以影响水的pH 值,pH =7.0。

1113237.03110[]10110sp K OH mol L s -----⨯⨯⨯⋅===3.用过量的 H 2 SO 4沉淀 Ba 2+时, K +, Na +均能引起共沉淀。

问何者共沉淀严重?此时沉淀组成可能是什么?已知离子半径: +K r =133 pm , +Na r = 95 pm ,+2Ba r =135 pm 。

答:K +的共沉淀较严重,沉淀组成可能为BaSO 4+K 2SO 4 。

这是由于K +的半径与Ba 2+的半径相近,易于生成混晶,从而引起共沉淀。

4.某溶液中含SO 42-,Fe 3+, Mg 2+三种离子,今需分别测定其中的Mg2+和SO42-,而使Fe3+以Fe(OH)3形式沉淀分离除去。

问测定Mg2+和SO42-时,应分别在什么酸度下进行为好?答:Fe(OH)3的pK sp=37.4,Mg(OH)2的pK sp=12.72,设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生成Fe(OH)3沉淀时:12.1OH-===,即pH = 1.9[]10则生成Mg(OH)2沉淀时:5.86===OH-[]10,即pH = 8.1 因此测定Mg2+应在pH 2~8酸度下进行,此时Mg2+还未水解,Fe3+已形成Fe(OH)3沉淀,不干扰测定;而测定SO42-在pH > 2酸度下进行即可。

5.将0.5 mol·L-1 BaC12和mol·L-1Na2 SO4溶液混合时,因浓度较高,需加入动物胶凝聚,使其沉淀完全。

动物胶是含氨基酸的高分子化合物(pKa1=2,pKa2=9),其凝聚作用应在什么酸度条件下进行为好?答:将0.5 mol·L-1 BaC12和mol·L-1Na2 SO4溶液混合后,生成的沉淀带正电荷,所以应加入带负电荷的动物胶,因此凝聚作用应在pH> 9的酸度下进行。

6.Ni2+与丁二酮肟(DMG)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Ni(DMG)2]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Ni(DMG)2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的形式称重。

采用哪一种方法较好?为什么?答:应采用第一种方法为好。

因为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称量所引起的相对误差越小。

Ni(DMG)2的摩尔质量显然远大于NiO,所以以Ni(DMG)2形式称重较好。

7.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1)CaCl2;(2)BaCI2;(3)FeC12;(4) NaCl+Na3PO4;(5)NH4Cl;(6)NaCl+Na2SO4(7)Pb(NO3)2+NaCl。

答:(1)三种方法均可。

(2)由于C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SO4。

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3)吸附指示剂。

(4)铁铵矾指示剂。

(5)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pH6.5~7.2 。

(6)铬酸钾指示剂。

(7)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8.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1)p 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答:结果偏高。

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2)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答:结果偏高。

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3)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答:结果偏低。

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答:结果偏低。

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 3标准溶液。

答:结果偏低。

这是由于Fe 3+将氧化I -为I 2,消耗了部分I -,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9.在沉淀重量法中何谓恒重?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是如何确定的?答:恒重是指沉淀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除去吸附的水分以及其他易挥发组分,生成稳定的称量形。

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要一致,温度的高低是由沉淀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果沉淀形本身有固定组成,只要低温烘去吸附的水分即可。

而许多沉淀没有固定的组成,必须经过灼烧使之转变成适当的称量形,灼烧温度由实验决定。

10.何谓均匀沉淀法?其有何优点?试举一均匀沉淀法的实例。

答:均匀沉淀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溶液内部逐步、均匀地析出,避免局部过浓现象。

均匀沉淀法的优点在于:沉淀颗粒大、表面吸附杂质少、易滤、易洗。

例如,沉淀CaC 2O 4:于酸性含Ca 2+试液中加入过量草酸,利用尿素水解产生的NH 3逐步提高溶液的pH ,使CaC 2O 4均匀缓慢地形成,反应为22232()2CO NH H O NH CO ∆+−−→+尿素水解的速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快。

因此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控制溶液提高的速率。

11.Ca3( PO4)2沉淀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否会受到溶解在纯水中的CO2的影响?答:受影响。

由于Ca3( PO4)2的K sp=10-28.70,溶解度不是很小,且PO43-强烈水解,使得溶液呈弱碱性。

若水中含有弱酸(H2CO3),将会促进沉淀的溶解。

12.研究PbSO4沉淀时,得到下面著名的实验曲线,试从理论上进行解释(提示:根据均相成核作用和异相成核作用进行解释)。

答:A点之前(初始浓度小于0.0068mol·L-1)时,以异相成核为主,晶核的数目基本不变。

由于沉淀颗粒的大小是由晶核形成速度和晶粒成长速度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而此时晶核形成速度一定,晶粒成长速度只取决于过饱和溶液在晶核上沉积的速度,即应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

所以A点之前沉淀颗粒的半径随初始浓度成线性增长。

A点之后(初始浓度大于0.0068mol·L-1)时,晶核数目激增,均相成核作用为主导。

由于晶核生成极快,势必形成大量微晶,使过剩溶质消耗殆尽而难于长大,只能聚集起来得到细小的胶状沉淀。

初始浓度越大,晶核数目越多,沉淀颗粒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