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合集下载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中概率统计部分的常见命令与应用。

2)掌握运用Matlab解决概率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及分布函数1)二项分布源码为:1.x=0:1:100;2.y1=binopdf(x,100,1/2); %求概率密度3.y2=binocdf(x,100,1/2);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x,y1)6.title('二项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x,y2)9.title('二项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2)几何分布源码为:1.x=0:1:100;2.y1=geopdf(x,; %求概率密度3.y2=geocdf(x,;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x,y1)6.title('几何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x,y2)9.title('几何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3)泊松分布源码为:1.x=0:1:100;2.y1=poisspdf(x,10); %求概率密度3.y2=poisscdf(x,10);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x,y1)6.title('泊松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x,y2)9.title('泊松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4)均匀分布源码为:1.x=0:1:100;2.y1=unifpdf(x,0,100) %求概率密度3.y2=unifcdf(x,0,100);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x,y1)6.title('均匀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x,y2)9.title('均匀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5)指数分布源码为:1.x=0:1:100;2.y1=exppdf(x,10); %求概率密度3.y2=expcdf(x,10);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y1)6.title('指数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y2)9.title('指数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6)正态分布源码为:1.x=-10::10;2.y1=normpdf(x,0,1); %求概率密度3.y2=normcdf(x,0,1);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y1)6.title('正态分布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y2)9.title('正态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7)卡方分布源码为:1.x=0::100;2.y1=chi2pdf(x,10); %求概率密度3.y2=chi2cdf(x,10);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y1)6.title('卡方分布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y2)9.title('卡方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8)对数正态分布源码为:1.x=0::100;2.y1=lognpdf(x,2,1); %求概率密度3.y2=logncdf(x,2,1);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y1)6.title('对数正态分布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y2)9.title('对数正态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9)F分布源码为:1.x=0::10;2.y1=fpdf(x,10,10); %求概率密度3.y2=fcdf(x,10,10);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y1)6.title('F分布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y2)9.title('F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10)t分布源码为:1.x=-10::10;2.y1=tpdf(x,10); %求概率密度3.y2=tcdf(x,10); %求分布函数4.subplot(1,2,1)5.plot(y1)6.title('T分布分布概率密度')7.subplot(1,2,2)8.plot(y2)9.title('T分布分布函数')所得图形为:2.掷均匀硬币n次,检验正面出现的频率逼近1/21)思路:编写一个程序,验证随着n的增大,正面出现的频率越来越接近1/2。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使用MATLAB 软件进行验证性实验,掌握用MATLAB 实现概率统计中的常见计算。

本次实验包括了对二维随机变量,各种分布函数及其图像以及频率直方图的考察。

1、列出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及分布函数的命令,并操作。

2、掷硬币150次,其中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这150次中正面出现的次数记为X ,(1) 试计算45=X 的概率和45≤X 的概率;(2) 绘制分布函数图形和概率分布律图形。

3、用Matlab 软件生成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数,并验证泊松定理。

4、设22221),(y x e y x f +-=π是一个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画出这一函数的联合概率密度图像。

5、来自某个总体的样本观察值如下,计算样本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画出频率直方图。

A=[16 25 19 20 25 33 24 23 20 24 25 17 15 21 22 26 15 23 2220 14 16 11 14 28 18 13 27 31 25 24 16 19 23 26 17 14 30 21 18 16 18 19 20 22 19 22 18 26 26 13 21 13 11 19 23 18 24 28 13 11 25 15 17 18 22 16 13 12 13 11 09 15 18 21 15 12 17 13 14 12 16 10 08 23 18 11 16 28 13 21 22 12 08 15 21 18 16 16 19 28 19 12 14 19 28 28 28 13 21 28 19 11 15 18 24 18 16 28 19 15 13 22 14 16 24 20 28 18 18 28 14 13 28 29 24 28 14 18 18 18 08 21 16 24 32 16 28 19 15 18 18 10 12 16 26 18 19 33 08 11 18 27 23 11 22 22 13 28 14 22 18 26 18 16 32 27 25 24 17 17 28 33 16 20 28 32 19 23 18 28 15 24 28 29 16 17 19 18] 6. 利用Matlab 软件模拟高尔顿板钉试验。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

西安交通⼤学概率论上机实验[公司名称]Matlab 上机实验尾号为7(题号5、8、9、12、16)第五题题⽬通过⾎检对某地区的N 个⼈进⾏某种疾病普查。

有两套⽅案:⽅案⼀是逐⼀检查;⽅案⼆是分组检查。

那么哪⼀种⽅案好?若这种疾病在该地区的发病率为0.1;0.05;0.01,试分析评价结果。

分析⽅案⼀需要检验N 次。

⽅案⼆:假设检验结果阴性为“正常”、阳性为“患者”,把受检者分为k 个⼈⼀组,把这k 个⼈的⾎混合在⼀起进⾏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阴性,这说明k 个⼈的⾎液全为阴性,因⽽这k 个⼈总共只要检验⼀次就够了;如果结果为阳性,要确定k 个⼈的⾎液哪些是阳性就需要逐⼀再检查,因⽽这k 个⼈总共需要检查k+1次。

因此⽅案⼆在实施时有两种可能性,要和⽅案⼀⽐较,就要求出它的平均值(即平均检验次数)。

假设这⼀地区患病率(即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概率)为p ,那么检验结果为阴性的概率为,这时k 个⼈⼀组的混合⾎液是阴性的概率为,是阳性的概率为,则每⼀组所需的检验次数是⼀个服从⼆点分布的⼀个随机变量,下⾯的问题是,怎样确定k 的值使得次数最少?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当,即时,⽅案⼆就⽐⽅案⼀好,总得检验次数为Y=。

当p=0.1时,⽤matlab 画出上述函数的图像: for i=1:1:101q p =-k q 1k q -ξ()1(1)11k k kE q k q k kq ξ=?++?-=+-1kk kq k +-p 11,k k kq q k f f()1k Nk kq k +-?k(i)=i;y(i)=(1+k(i)-k(i)*0.9^k(i))/k(i); end plot(k,y)可以看出,当k=4的时候最⼩,故此时每组⼈数应该取为4。

y=(1+k-k*0.9^k)/k*10000得到平均为5939次;P=0.05,k=5时,平均为4262次; P=0.01,k=32时,平均为3063次。

综上,采⽤合适的分组数时分组可以显著减少检验次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 MATLAB 软件的关于概率分布作图的基本操作会进行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作图绘画出分布律图形【实验要求】掌握 MATLAB 的画图命令 plot掌握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图像和分布函数图像的画法【实验容】2 、设X : U (−1,1)(1 )求概率密度在 0 ,0.2 ,0.4 ,0.6 ,0.8,1 ,1.2 的函数值;(2 )产生 18 个随机数(3 行 6 列)(3 )又已知分布函数F ( x) = 0.45 ,求x(4 )画出X 的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图形。

【实验方案】熟练运用基本的MATLAB指令【设计程序和结果】1.计算函数值Fx=unifcdf(0, -1,1)Fx=unifcdf(0.2, -1,1)Fx=unifcdf(0.4, -1,1)Fx=unifcdf(0.6, -1,1)Fx=unifcdf(0.8, -1,1)Fx=unifcdf(1.0, -1,1)Fx=unifcdf(1.2, -1,1)结果Fx =0.5000Fx =0.6000Fx =0.7000Fx =0.8000Fx =0.9000Fx =1Fx =12.产生随机数程序:X=unifrnd(-1,1,3,6)结果:X =0.6294 0.8268 -0.4430 0.9298 0.9143 -0.7162 0.8116 0.2647 0.0938 -0.6848 -0.0292 -0.1565 -0.7460 -0.8049 0.9150 0.9412 0.6006 0.83153.求x程序:x=unifinv(0.45, -1,1)结果:x =-0.10004.画图程序:x=-1:0.1:1;px=unifpdf(x, -1,1);fx=unifcdf(x, -1,1);plot(x,px,'+b');hold on;plot(x,fx,'*r');legend('均匀分布函数','均匀分布密度');结果:【小结】运用基本的MATLAB指令可以方便的解决概率论中的相关问题,使数学问题得到简化。

西安交通大学算法上机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算法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上机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日期:2016年12月23日算法实现题3-14 最少费用购物问题★问题描述:商店中每种商品都有标价。

例如,一朵花的价格是2元,一个花瓶的价格是5元。

为了吸引顾客,商店提供了一组优惠商品价。

优惠商品是把一种或多种商品分成一组,并降价销售。

例如,3朵花的价格不是6元而是5元。

2个花瓶加1朵花的优惠价格是10元。

试设计一个算法,计算出某一顾客所购商品应付的最少费用。

★算法设计:对于给定欲购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以及优惠价格,计算所购商品应付的最少费用。

★数据输入:由文件input.txt提供欲购商品数据。

文件的第1行中有1个整数B(0≤B≤5),表示所购商品种类数。

在接下来的B行中,每行有3个数C,K和P。

C表示商品的编码(每种商品有唯一编码),1≤C≤999;K表示购买该种商品总数,1≤K≤5;P是该种商品的正常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1≤P≤999。

请注意,一次最多可购买5*5=25件商品。

由文件offer.txt提供优惠商品价数据。

文件的第1行中有1个整数S(0≤S≤99),表示共有S种优惠商品组合。

接下来的S行,每行的第1个数描述优惠商品组合中商品的种类数j。

接着是j个数字对(C,K),其中C是商品编码,1≤C≤999;K表示该种商品在此组合中的数量,1≤K≤5。

每行最后一个数字P (1≤P≤9999)表示此商品组合的优惠价。

★结果输出:将计算出的所购商品应付的最少费用输出到文件output.txt。

输入文件示例输出文件示例Input.txt offer.txt output.txt2 2 147 3 2 1 7 3 58 2 5 2 7 1 8 2 10解:设cost(a,b,c,d,e)表示购买商品组合(a,b,c,d,e)需要的最少费用。

A[k],B[k],C[k],D[k],E[k]表示第k种优惠方案的商品组合。

offer (m)是第m种优惠方案的价格。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西安交通⼤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西安交通⼤学⼀、试验⽬的概率论部分1.了解 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与操作;2.熟悉 matlab ⽤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3.会⽤ matlab 求密度函数值、分布函数值、随机变量分布的上下侧分位数。

数理统计部分1.熟悉 matlab 进⾏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命令与操作.2.掌握⽤ matlab ⽣成点估计量值的模拟⽅法3.会⽤ matlab 进⾏总体数学期望和⽅差的区间估计。

4.会⽤ matlab 进⾏单个、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5.会⽤ matlab 进⾏单个、两个正态总体⽅差的假设检验。

⼆、试验问题实验五、随机变量综合试验实验内容1.产⽣ ?(6),?(10), F(6,10) 和 t (6)四种随机数,并画出相应的频率直⽅图;2.在同⼀张图中画出了 N(0,1)和 t (6)随机数频率直⽅图,⽐较它们的异同;3.写出计算上述四种分布的分布函数值和相应上侧分位点命令.实验七、对统计中参数估计进⾏计算机模拟验证实验内容:1.产⽣服从给定分布的随机数,模拟密度函数或概率分布;2.对分布包含的参数进⾏点估计,⽐较估计值与真值的误差;3.对分布包含的参数进⾏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可信度。

三、实验源程序及结果实验 5 源程序:%清空内存,清空输出屏幕clc;clear;%⾸先是指数分布n = normpdf(-2::14,6);%绘制频率直⽅图plot(-2::14,n,'color','r','linewidth',2);ylabel(' 概率密度 ');title('正态分布概率密度');%t 分布h1 = figure;t = tpdf(-3::3,6);plot(-3::3,t,'color','g','linewidth',2);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t分布频率密度');%F 分布h2 = figure;f = fpdf(0::10,6,10);plot(0::10,f,'color','k','linewidth',2);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F分布频率直⽅图');%卡⽅分布h3 = figure;ka = chi2pdf(0::15,6);plot(0::15,ka,'color','y','linewidth',2);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卡⽅分布频率直⽅图');%再来绘图h4 = subplot(2,1,1);y1=normpdf(-10::10,0,1);plot(-10::10,y1,'color','b','linewidth',2); title('N(0,1)');h5 = subplot(2,1,2);t1 = tpdf(-10::10,6);plot(-10::10,t1,'color','r','linewidth',2); %上侧分位数norminv,0,1)tinv,6)chi2inv,6)finv,6,10)运⾏结果: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N(0,1)和 t (6)随机数频率直⽅图四种分布的分布函数值和相应上侧分位点实验 7 源程序:%以正太分布为例%清空内存,清空输出屏幕clc;clear;y=normrnd(10,1,10000,1);ymin=min(y);ymax=max(y);x=linspace(ymin,ymax,80);yy=hist(y,x);yy=yy/10000;bar(x,yy);grid;xlabel( '(a)?概率密度分布直⽅图' );phat=mle(y, 'distribution', 'norm' , 'alpha' ,%对分布函数参数进⾏区间估计,并估计区间的可信度[mu,sigma,m_ci,s_si]=normfit(y,运⾏结果: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分布直⽅图得到估计参数m=σ=由上可知估计的m = ,⽽实际是 10 。

概率论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概率论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概率论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概率论教学实践活动。

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如下:二、实践目的1. 提高学生对概率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探索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概率论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实践内容1. 教学方法改革(1)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概率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创新(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教学:通过在线课程、论坛等网络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验教学:开展概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概率现象,加深对概率论知识的理解。

3. 教学评价改革(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如期中、期末考试等。

(3)多元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实践效果1. 学生对概率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概率论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 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丰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概率论知识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建模上机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建模上机实验报告

问题一某大型制药厂销售部门为了找出某种注射药品销量与价钱之间的关系,通过市场调查搜集了过去30个销售周期的销量及销售价钱的数据,如表.按照这些数据至少成立两个数学模型, 作出图形,比较误差。

问题分析:该问题是通过已知的过去30个销售周期的销量及销售价钱的 数据,来寻觅一个最能反映该药销量与价钱之间的函数曲 线。

在数学上归结为最佳曲线拟合问题。

大体思想:曲线拟合问题的提法:已知一组二维数据,即平面上的n 个点),x i i y ( i=1,2,3.....n ,i x 互不相同,寻求一个函数)(f y x =,使)(x f 在某中准则下与所有数据点最为接近,即曲线拟合得最好。

最小二乘法是解决曲线拟合最常常利用的方式.大体思路:1122 ()()()()m m f x a r x a r x a r x =+++令其中rk(x) 是事前选定的一组函数,ak 是待定系数(k=1,2,…,m,m <n), 拟合准则是使n 个点(xi,yi) (i=1,2…,n),与y=f(xi)的距离 的平方和最小,称最小二乘法准则。

一、系数的肯定22111 (,,)[()]n nm ii i i i J a a f x y δ====-∑∑记求m a a ,,1 使得使J 达到最小.0 (1,,)kJ k m a ∂==∂ 取得关于 m a a ,,1 的线性方程组:11111()[()]0 ()[()]0nmi k k i i i k n mm i k k i i i k r x a r x y r x a r x y ====⎧-=⎪⎪⎪⎨⎪⎪-=⎪⎩∑∑∑∑ 1 ,,().m a a f x 解出,即得散点图: 程序: x=[,,,,,,,,,,,,,,,,,,,,,,,,,,,,,]; y=[,,,,,,,,,,,,,,,,,,,,,,,,,,,,,]; plot(x,y,'r.')通过观察,结合实际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一、试验目的概率论部分1.了解 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与操作;2.熟悉 matlab 用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3.会用 matlab 求密度函数值、分布函数值、随机变量分布的上下侧分位数。

数理统计部分1.熟悉 matlab 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命令与操作.2.掌握用 matlab 生成点估计量值的模拟方法3.会用 matlab 进行总体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区间估计。

4.会用 matlab 进行单个、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5.会用 matlab 进行单个、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二、试验问题实验五、随机变量综合试验实验内容1.产生 ?(6),?(10), F(6,10) 和 t (6)四种随机数,并画出相应的频率直方图;2.在同一张图中画出了 N(0,1)和 t (6)随机数频率直方图,比较它们的异同;3.写出计算上述四种分布的分布函数值和相应上侧分位点命令.实验七、对统计中参数估计进行计算机模拟验证实验内容:1.产生服从给定分布的随机数,模拟密度函数或概率分布;2.对分布包含的参数进行点估计,比较估计值与真值的误差;3.对分布包含的参数进行区间估计,行区间估计,可信度。

三、实验源程序及结果实验 5 源程序:%清空内存,清空输出屏幕clc;clear;%首先是指数分布n = normpdf(-2::14,6);%绘制频率直方图plot(-2::14,n,'color','r','linewidth',2);ylabel(' 概率密度 ');title('正态分布概率密度');%t 分布h1 = figure;t = tpdf(-3::3,6);plot(-3::3,t,'color','g','linewidth',2);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t分布频率密度');%F 分布h2 = figure;f = fpdf(0::10,6,10);plot(0::10,f,'color','k','linewidth',2);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F分布频率直方图');%卡方分布h3 = figure;ka = chi2pdf(0::15,6);plot(0::15,ka,'color','y','linewidth',2);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卡方分布频率直方图');%再来绘图h4 = subplot(2,1,1);y1=normpdf(-10::10,0,1);plot(-10::10,y1,'color','b','linewidth',2);title('N(0,1)');h5 = subplot(2,1,2);t1 = tpdf(-10::10,6);plot(-10::10,t1,'color','r','linewidth',2);%上侧分位数norminv,0,1)tinv,6)chi2inv,6)finv,6,10)运行结果: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N(0,1)和 t (6)随机数频率直方图四种分布的分布函数值和相应上侧分位点实验 7 源程序:%以正太分布为例%清空内存,清空输出屏幕clc;clear;y=normrnd(10,1,10000,1);ymin=min(y);ymax=max(y);x=linspace(ymin,ymax,80);yy=hist(y,x);yy=yy/10000;bar(x,yy);grid;xlabel( '(a)?概率密度分布直方图' );phat=mle(y, 'distribution', 'norm' , 'alpha' ,%对分布函数参数进行区间估计,并估计区间的可信度[mu,sigma,m_ci,s_si]=normfit(y,运行结果: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分布直方图得到估计参数m=σ=由上可知估计的m = ,而实际是 10 。

误差 s = () /10 = %σ=对分布函数参数进行区间估计得mu =sigma =m_ci =s_si =故置信度为的情况下,m的置信区间为 [ ,]σ的置信区间为 [ ,]实验四:程序:%创建一个二维矩阵装入数据B = [00 16 25 19 20 25 33 24 23 20 24 25 17 15 21 22 26 15 23 2220 14 16 11 14 28 18 13 27 31 25 24 16 19 23 26 17 14 30 2118 16 18 19 20 22 19 22 18 26 26 13 21 13 11 19 23 18 24 2813 11 25 15 17 18 22 16 13 12 13 11 09 15 18 21 15 12 17 1314 12 16 10 08 23 18 11 16 28 13 21 22 12 08 15 21 18 16 1619 28 19 12 14 19 28 28 28 13 21 28 19 11 15 18 24 18 16 2819 15 13 22 14 16 24 20 28 18 18 28 14 13 28 29 24 28 14 1818 18 08 21 16 24 32 16 28 19 15 18 18 10 12 16 26 18 19 3308 11 18 27 23 11 22 22 13 28 14 22 18 26 18 16 32 27 25 2417 17 28 33 16 20 28 32 19 23 18 28 15 24 28 29 16 17 19 18];%将二维的矩阵 B 赋值到一维的矩阵 A 中。

A = zeros(199,1);for i = 2:200A(i-1) = B(i);end%均值Aavg = mean(A);%中位数%方差%极差Arange = range(A);%偏度%峰度Akur = kurtosis(A);fprintf('相应统计量 :\n');fprintf('均值为: %\n 中位数为: %\n 方差为: %\n',Aavg,Amid,Avar);fprintf(' 极差为: %\n 偏度为: %\n 峰度为: %\n',Arange,Askew,Akur); %频率直方图[a,b] = hist(A);bar(b,a/sum(a));xlabel(' 样本数据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频率直方图 ');%经验分布函数f = figure;cdfplot(A);gridtitle('经验分布函数 ');输出结果:>> bb相应统计量 :均值为:中位数为:方差为:极差为:偏度为:峰度为:实验九:程序:X=[508502 503 511 498 511 513 506 492 497501 510 498]; [u,o,u_,o_]=normfit(X,;fprintf('当置信度为时\n');fprintf('μ: %f\n',u);fprintf('σ: %f\n',o);fprintf('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f,%f]\n',u_(1),u_(2)); fprintf('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f,%f]\n',o_(1),o_(2)); [u,o,u_,o_]=normfit(X,;fprintf('当置信度为时\n');fprintf('μ: %f\n',u);fprintf('σ: %f\n',o);fprintf('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f,%f]\n',u_(1),u_(2)); fprintf('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f,%f]\n',o_(1),o_(2));输出结果:>> aa当置信度为时μ:σ: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当置信度为时μ:σ: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糖果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四、心得体会通过此次概率论实验,我基本了解了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与操作;熟悉了 matlab 用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概率论方面,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密度函数、分布函数等的编程计算方法,数理统计部分,熟悉并学会了参数估计、期望方差、假设检验等统计问题的编程计算方法。

这次上机实验使我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有了更深地理解,对 matlab 编程解决概率统计实际问题有了充分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