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
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大作业答案
![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大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262fca49649b6648d747b8.png)
颜色
红
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
绿
青
蓝
紫
喜欢人数
55
57
41
31
29
46
28
(4)从某班随机抽取5名走读生和6名住校生,测得英语口语成绩如下表。问走读生与住校生英语口语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最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什么?
走读生
65
48
27
56
5
36
(1)判断该数据是否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说明原因。(10分)
(2)对学生的成就动机(X)和成绩(Y)进行回归分析并检验其显著性。(20分)
(3)规定成就动机水平在50分以上为高成就动机,50分以下为低成就动机;学业成绩60分以上为高分者,60分以下为低分者。列出成就动机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四格表并计算两者的 相关。(20分)
42
35
38
41
51
住校生
56
62
49
47
55
59
(5)五位教师对三个小组图画成绩进行评定,问评价的成绩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最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什么?
教师
分数
甲
乙
丙
1
62
45
85
2
77
60
79
3
68
78
82
4
54
56
76
5
70
62
2.答:两组数据均为连续等距数据,则可以近似的用积查相关求二者相关程度;如果学生的成绩是等级评定,则需要将动机的数据“降格”为等级数据,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公式。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A. 体重B. 身高C. 离散程度一样D. 无法比较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A. 6B. 6.5C. 6.83D. 7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B. 70%C. 90%D. 95%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A. 二列相关B. 点二列相关C. 四分相关D. Φ相关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A. [55.5-56.5]B. [55.49-56.5]C. [55.5-56.49]D. [55.49-56.49]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C. 完全随机取样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
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A. 1/16B. 3/16C. 1/8D. 9/16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B. 标准差C. 百分位差D. 四分位差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
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A. 30,2B. 30,6C. 26,2D. 26,6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B. (50, 70)C. (58, 62)D. (57.5, 62.5)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093)《教育心理学》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1.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哪些能力?2、学习者和环境的不同因素都将影响到动机的激发,请以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影响为例,简述交互影响具体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考虑?3、简述学习的基本阶段。
4、人本主义课程主张开设哪些类型的课程?参考答案: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2:[单选题]布鲁纳突出强调了()在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A:学习动机B:模仿行为C:认知结构D:思维方式参考答案:C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3:[单选题]归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A:寻求理解B:总结经验C:寻找帮助D:获得答案参考答案:A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2.答:(1)归因的表述。
(2)表扬和批评。
(3)情绪表达。
(4)提供帮助。
3.答:(1)注意。
(2)目标预期。
(3)提取先前知识。
(4)选择性知觉。
(5)语义编码。
(6)做出反应。
(7)反馈强化。
(8)提取应用。
4.答:(1)认知课程。
(2)情感课程。
(3)体验课程。
4:[单选题]维果斯基强调()和教学支持在学生逐步发展技能的过程中的作用.A:社会学习B:强化C:教学环境D:社会交往参考答案:D1.答:(1)教学认知能力。
2015年秋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0062】大作业A标准答案

2)已知某次测验80人均分58,标准差10,考生通过比例为70%,某考生分数为75,问他是否通过测验?若通过,则通过的考生中比他分数更低的有多少?
答:该题实际上属于分数线问题。根据标准正态分布中Z分数与概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将该生分数转换成Z分数,查表得到对应的中央概率,再将相应尾端概率与70%进行比较。该人的Z分数=(75-58)/10=1.7,查正态分布表,单侧检验z=1.645时,p=95%,故该人在考生中的排名是在5%之内的.通过了。
要根据研究者取得的数据类型来判断如果幸福感被简单划为幸福和不幸福两个对立面而不是某个量表上的连续分数则两个变量都是名义变量只能取得记数数据及各种教育水平上幸福的有多少人不幸福的有多少人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应用心理学2015年12月
4)为研究教育程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对幸福感(幸福、不幸福)是否有影响,调查得到各级受教育程度水平下感觉幸福和不幸福的人数,应选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
要根据研究者取得的数据类型来判断,如果幸福感被简单划为幸福和不幸福两个对立面,而不是某个量表上的连续分数,则两个变量都是名义变量,只能取得记数数据,及各种教育水平上幸福的有多少人,不幸福的有多少人,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
答:这是一个完全随机化设计,将学生分为集中循环复习、分段循环复习、逐个击破式复习、梯度复习。然后进行进一步多重比较。
2)假设某次考试分数服从正者进行奖励,某考生考了88分,问该考生能否得到奖励?
答:该问题可利用标准正态分布中Z分数与概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求解。先将30%的比例转换为中央概率,查表得到Z分数,再利用均值和标准差得到该生是否可以得到奖励。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思考题1简答题(第一部分)1. 简述条形图、直方图、圆形图、线图以及散点图的用途2. 简述正态分布的主要应用3. 简述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在进行组间比较上的区别和联系4. 简述Z分数的主要应用5. 简述卡方配合度检验和卡方独立性检验的区别6. 简述方差分析法的步骤7. 简述方差和差异系数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上的区别和联系8. 简述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的思路9. 简述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方差分析的区别10. 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区别和联系11. 简述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检验的区别12. 简述卡方检验的主要用途13. 简述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区别和联系14. 简述假设检验中零假设和研究假设的作用15. 简述条图、饼图和直方图用法的区别和联系16. 简述什么是抽样分布17. 简述统计量和参数的区别和联系18. 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19. 简述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点二列相关系数间的区别20.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应当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不需计算)1.某研究者欲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2.用动机量表测得学生的学习动机,3.再用标4.准化学绩考试测得成绩,5.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等距数据。
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等级评定分,6.又应如何分析?7.为研究职业类型(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对生活满意度(满意、不8.满意)是否有影响,9.应选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3.两考生的高考成绩五科如下表,已知所有考生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何判断两考生高考成绩哪一个更好?475,10,现欲选出40%高分者录用,问分数线应当定成多少?5.某校长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今年高考全区的平均分为530分,全区随机抽取100名毕业生高考平均成绩为520分,标准差42。
问该校长的预测是否准确?6.某研究者想考查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用量表测得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正态数据。
2019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1:[论述题]方法辨析题(因出题系统无法提供该选项,故方法辨析题与计算题均作为论述题,下同):某研究者欲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用动机量表测得学生的学习动机,再用标准化学绩考试测得成绩,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等距数据。
如何分析?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等级评定分,又应如何分析?参考答案:前一问应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或一元线性回归法。
后一问应用非参数的相关法,如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
2:[论述题]方法辨析题: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75,10,现欲选出40%高分者录用,问分数线应当定成多少?参考答案:这是一个分数线问题,根据标准正态分布中,Z分数与概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先将40%的右侧尾端概率转换后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到对应Z分数,再利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转换得到分数线。
3:[论述题]方法辨析题:欲考查自尊水平高低对于驾驶攻击行为的影响。
通常抽样筛选出两组高、低自尊的被试,分别测量其在驾驶攻击行为量表上的得分。
应如何进行统计检验?参考答案:该题的两个样本是独立样本,应当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
4:[论述题]方法辨析题:某校长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今年高考全区的平均分为530分,全区随机抽取100名毕业生高考平均成绩为520分,标准差42。
问该校长的预测是否准确?参考答案: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由于总体方差未知,可以使用t检验法,但由于样本容量较大,也可以直接使用z检验法。
5:[论述题]方法辨析题:16名小学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被试分别解决一种算术问题:加、减、乘、除,各10道,记录下平均解题时间,问小学生解决四类问题的解题时间有否显著差异。
参考答案:该题有四个实验条件,考虑使用方差分析。
因为每组被试分别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故可直接使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差分析。
6:[单选题]下列描述中,属于零假设的是?A:少年班大学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B:母亲的耐心程度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数量呈负相关关系C:在高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优于低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D:听觉工作记忆容量不大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参考答案:D7:[判断题]正偏态分布中,三类集中量数的关系是均值>中数>众数。
18春西南大学《教育统计学》在线作业

判断题1、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可以反映其原始数据在团体中的位置。
A.√B.×判断题2、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来反映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
A.√B.×判断题3、点计数据是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A.√B.×判断题4、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
A.√B.×判断题5、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
A.√B.×判断题6、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属于随机变量。
A.√B.×判断题7、几何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
A.√B.×判断题8、用量尺测得的学生身高数据属于测量数据。
A.√B.×判断题9、 t分布是一种标准正态分布。
A.√B.×判断题10、直方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A.√B.×判断题11、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和标目构成。
A.√B.×判断题12、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A.√B.×判断题13、样本上的数字特征称为样本容量。
A.√B.×判断题14、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实验前后进行两次测验,所获得的两组测验结果属于相关样本。
A.√B.×判断题15、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A.√B.×判断题16、点估计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
A.√B.×判断题17、数据60、45、90、66、80的中位数是90。
B.×判断题19、分层抽样是按照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把总体划分成几部分(即几个层),然后从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抽样方法。
A.√B.×判断题20、机械抽样的基本方法是:排序、确定间隔、抽取个体。
A.√B.×判断题21、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的抽样方法。
A.√B.×判断题22、从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相关关系包括强(高度)相关、中度相关、弱(低度)相关。
西南最新版[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11372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7.png)
西南最新版[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0282]《教育统计学》第一批次[判断题]“65、69、72、87、92”这组与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就是76.4分后。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整群抽样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抽样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直条图就是用面积则表示频数原产的图形。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概率为0的事件就是必然事件。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一组数据中存有极端数值时用算术平均数做为分散量指标也能够较好地叙述数据的典型水平。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可以采用标准差去比较两组单位相同的数据资料的差异程度。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任何随机事件的概率都就是在0与1之间的正数。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标准差就是方差的平方根。
参考答案:恰当[判断题]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超过30的样本。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圆形图中扇形面积则表示各组成部分所占到的比重。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只列举观测对象的名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数据指标名称的统计表就是直观表中。
参考答案:恰当[判断题]机械抽样不能和单纯随机抽样结合使用。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70、89、70、90分这组与数据的全距就是20分后。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符号检验就是以正负号做为检验资料的统计数据检验方法。
参考答案:恰当第二批次[判断题]某班50个学生中有2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女生的概率是0.4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存有5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别为:88、73、88、78、98分后,这组与成绩的众数就是98分后。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重回分析的前提就是两个变量之间存有有关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双向表中χ2检验适用于于按照两种标准分类的点计数据资料。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秩和检验适用于于比较两个单一制样本的差异。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分组属分层抽样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A. 体重B. 身高C. 离散程度一样D. 无法比较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A. 6B. 6.5C. 6.83D. 7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B. 70%C. 90%D. 95%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A. 二列相关B. 点二列相关C. 四分相关D. Φ相关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A. [55.5-56.5]B. [55.49-56.5]C. [55.5-56.49]D. [55.49-56.49]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C. 完全随机取样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
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A. 1/16B. 3/16C. 1/8D. 9/16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B. 标准差C. 百分位差D. 四分位差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
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A. 30,2B. 30,6C. 26,2D. 26,6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B. (50, 70)C. (58, 62)D. (57.5, 62.5)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B. 与显著性α无关C.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D. 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12、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来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是(d)A. 直方图B. 线形图C. 条形图D. 散点图13、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用于处理两组均值比较问题的是?(a)A. 中数检验法B. 方差分析法C. t检验D. Z检验14、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A. 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B. 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C. 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D. 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15、对120位学生家长进行测试得到其家庭教养方式四种类型(如民主型、专制型等)的人数,欲描述其次数分布,应使用的次数分布图是?(c)A. 散点图B. 线形图C. 条形图D. 直方图16、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c)A. 点二列相关B. 二列相关C. 皮尔逊相关D. 斯皮尔曼相关17、下列描述中,属于零假设的是?(d)A. 少年班大学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B. 母亲的耐心程度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数量呈负相关关系C. 在高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优于低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D. 听觉工作记忆容量不大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18、“反应时间”的变量类型是(d)A. 称名变量B. 顺序变量C. 等距变量D. 等比变量19、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时,可用( b )表示典型情况。
A. 中数B. 众数C. 平均数D. 方差20、如果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哪一类错误(b )?A. 第一类和第二类B. 只是第一类C. 只是第二类D. 不会犯错误21、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c)A. 0.80B. 0.40C. -0.30D. -0.6022、二项分布B(n,p)的概率分布图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为对称分布(b )。
A. np=0.5B. p=0.5C. np=5D. p=123、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为50,中数为51,众数为53,该组数据的分布为(a)A. 负偏态B. 正偏态C. 正态D. t分布24.左图所示为某样本分布的概率分布图,左右临界值分别为0.269和3.717,该分布属于(a )A. F分布B. 卡方分布C. t分布25、下列属于统计量的有(ac )。
A. sB. μC. rD. σ26、下列属于算数平均数优点的是(abc )。
A. 反应灵敏B. 计算严密C. 适合进一步代数运算D. 极端值对其不产生影响27、可以用来描述某一数值在整组数据中位置的统计量有(bc )。
A. 百分位差B. 百分等级C. 标准分数D. 差异系数28、在进行下列哪些统计时,需要知道总体或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acd )。
A. 积差相关B. Φ相关C. 区间估计D. 假设检验29、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bd )。
A. 圆形图B. 直方图C. 直条图D. 线形图30、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正确的是(bcd )?A. 如果H0在α=0.05 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α= 0.05 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B. 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将有很大概率拒绝H0C. 如果H0在α= 0.01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在α=0.05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D. 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α=0.05 的标准,实验者乙用α=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Ⅱ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小于实验者乙31、下面各组分布中,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bcd )。
A. 正态分布B. t分布C. 卡方分布D. F分布32、下列可以作为虚无假设的有(bd )。
A. μ1>μ0B. μ1≥μ0C. μ1<μ0D. μ1≤μ033、关于数据的不同类型,下面观点正确的是(ac )。
A. 称名数据是计数数据B. 计数数据是根据顺序数据统计出来的C. 比率数据可以转化为等距数据D. 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34、下列哪些是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acd )。
A. 必须是成对数据,并且不少于30B. 样本必须是正态分布C. 相关变量是连续数据D. 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35、t分布与正态分布一样,都是单峰对称性分布,从图形上看,t分布比正态分布略低。
(b)A.√B.×36、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b)A.√B.×37、在集中趋势量中,均值比中数更不容易受到抽样的影响。
( a)A.√B.×38、百分等级分数是已知个体分数在次数分布中的位置,求其值。
( a)A.√B.×39、研究某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则该班所有学生是一个样本。
( a)A.√B.×40、条形图用于表示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
(b)A.√B.×41、请阐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联系与区别。
本题参考答案:联系:两者都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它们都具有以下特征:钟形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平均数、中数和众数三者相等;中央点最高,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下的面积均为1,所有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Z分数公式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正负一个标准差包含了68%左右的个案,正负1.96个标准差包含了95%左右的个案,正负2.58个标准差包含了99%左右的个案。
区别: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即有多少种不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组合,就有多少个正态分布,但标准正态分布只有一种,它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可以说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个特例。
42、 1.什么是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影响二类错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本题参考答案:一类错误是指虚无假设H0是正确的,但研究者却拒绝了它,也叫I型错误,或弃真错误。
二类错误发生在当研究者不能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时,意味着假设检验不能检测出真正的处理效应,即对处理效应视而不见的错误,也称作II型错误,或纳伪错误。
影响二类错误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参数的真值大小;显著性水平a大小;样本所在总体的标准差;样本容量。
43、基本随机变量分布与抽样分布分别是什么本题参考答案:基本随机变量分布是随机变量各种不同取值情况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等。
抽样分布是从同一总体内抽取的不同样本所求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如平均数分布,方差分布,相关系数分布等。
二者都是用来描述变量的分布,不同的是前者一般用来描述总体的分布,后者只能描述抽样统计量的分布。
44、从某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其阅读能力得分为28,32,36,22,34,30,33,25,31,33,29,26。
假设阅读能力为正态分布,试估计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总体平均数95%的置信区间。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本题参考答案:45、下表为两个连续变量X和Y的原始数据,假设其为正态分布,计算两列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
本题参考答案:46、从某地区的六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30人,平均身高为2850px,抽取女生27人平均身高为2812.5px。
根据以往的资料,该地区六岁男童身高的标准差为125px,女童身高的标准差为162.5px,能否认为该地区男女儿童身高有显著差异。
(α = 0.05)本题参考答案: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总体方差未知,因此使用t检验法。
且应当使用单侧检验。
计算得到= 6.847 > t.01(9)= 2.821故拒绝零假设,认为少管所罪犯的反社会行为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48、计算题:某研究者认为哲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高于正常水平。
他调查了哲学专业的一个随机样本在批判思维能力测验上的得分如下表。
已知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均值为7。
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他的假设。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分数12 5 3 7 6 6 5 2 5 6本题参考答案: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总体方差未知,因此使用t检验法。
且应当使用单侧检验。
计算得到= 0.829 < t.05(9)= 1.838故接收零假设,哲学专业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49、计算题:某研究者调查了大学新生的睡眠质量,使用一个睡眠问卷对一个随机样本进行测试,得到其分数如下表(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已知该问卷上的得分均值为7.5,问大学新生的睡眠质量与正常人相比有无显著差异?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总体方差未知,因此使用t检验法。
且应当使用双侧检验。
<\/FONT><\/P>计算得到<\/FONT> <\/v:stroke><\/v:f><\/v:f><\/v:f><\/v:f><\/v:f><\/v:f><\/v:formulas><\/v:path><\/FONT><\/v:shapetype> <\/v:imagedata><\/FONT><\/v:shape>= 2.85<\/FONT><\/P>50、计算题:让9名大学新生参加缪勒—莱尔错觉实验,标准线段长度为6,在某个角度下得到他们对于线段长度的估计值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