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道案例ppt课件
国外绿道案例PPT课件

(2)该行动计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为大众 确定出了新的“绿道层”。
(3)此外,三维计算机生成的未来河流廊道模型展示出 了河流未来发展的蓝本。
(4)该行动计划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成本评估、运作和 管理建议以及项目发展的战略。
2021/3/7
CHENLI
6
案例3: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项目背景:
札幌大通公园实景图
CHENLI
12
项目介绍(3):
港北新城社区级绿道 与日本大多数新城一样,港北新城作为人都市圈内的配套
新城进行建设的。横滨对港北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安排,以新 型花园城市为建设目标,作为21世纪横滨市副中心开始开发, 规划人口规模为30万。
新城绿道特征:
绿道网络系统的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港北新城区划出专门的保护的农业用地,将农业和
③ 积极有效地争取基层公众的支持,多渠道听取使 用者的意见,并吸收国际上相关研究及实践经验 而不断改进。
④ 关注绿道生态效益、保护多样生态环境,积极采 取措施增进公众对自然的了解和情感。
公园连接道线路图及实景
2021/3/7
CHENLI
10
案例4:日本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公园+1新城)
项目简介(1):
2021/3/7
日本港北新城绿道网络规划图
CHENLI
13
经验借鉴:
建设与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日本城市绿道网络系统是在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
上”的建设中完成的,既有城市政府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建设大型 的绿道;也有开发商或住宅联合会在开发新住区时按照《都市公 园法》进行建设,“自下而上”的完成绿道网络建设。
第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化的目标结合起 来。这也正是世界园林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 理工业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的和谐常 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
国内国外绿道规划建设对比共46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国内国外绿道规划建设对比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绿道

绿道的定义
指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一般地,沿着 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 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 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 带状景观斑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 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 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斑块之间的联 系。
类型
(1)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 (2)游憩型 (3)自然生态型 (4)风景名胜型 (5)综合型
珠江三角洲地图
绿道的启示
绿道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
对自然保护的启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四大系统
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规划的启示 由于城市的无序蔓延,人工绿化隔离带很难 发挥应有的作用 ,绿道途径可以将单个公 园的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 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当 中,使各个公园的生态效益、游憩效益和 历史文化效益得以更好的发挥
美国东海岸绿道
世界上最长的绿道, 全长3300公里 贯通美国15个州 休闲娱乐,户外运动, 文化遗产旅游等功能
新加坡绿道 促进社会和谐
新 加 坡 绿 道 理 念 图
公园绿地系统由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 里公园、公园串联网络四级体系组成,其 中公园串联网络相当于“绿道”,在公园 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联通作用。
绿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绿道的发展
国外绿道的经验 国内绿道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绿道的启示
绿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绿道的提出
一世纪前 欧洲 散步、狩猎、划船等娱 乐项目 20世纪50年代 Whyte提出绿道一词 60到70年代 绿道概念进一步发展 1987年,绿道概念才得到美国官方首肯
游憩型
绿道专题探究PPT

目前我国绿道均为满足人们游憩
单一功能而建设。主要有:在城市外
围自然山体中修建的绿道;原有道路
改造建设的绿道;在原本城市绿地中
修建的绿道;滨海绿道。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11
小结
我国绿道现阶段的实施结果类似美国greenway初期阶段希望构建绿 道而最后变成道路系统建设的现象。且从greenway现阶段的发展来看, 相互连接的开放空间系统才是greenway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绿 道在未来的建设中可以吸取美国经验,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成相互连接的开 放空间系统。
国内探讨,未进入实践阶 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实
段
践,同时引发国内绿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道研究热潮
4
概念的比较
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
VS 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
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 计和管理的线性要素组成的具有多 功能的土地网络。该定义强调整体 土地保护网路的构建。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13
国内外部分绿道案例
国内:1、浙江嘉兴绿道 2、广东深圳绿道 3、广东广州绿道
国外:1、英国伦敦东南绿链 2、美国纽约城市绿道 3、卢瓦尔河流域绿道
2020/11/19
中国绿道在未来的发展中可借鉴美国greenway的分类方式,结合 本国特色来构建合理的。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10
实施的比较
美国现阶段突破了初期单一游径 或散落公园的实施结果,形成了土地 保护的网络。被保护的土地构成一个 相互协作的网络,一个完整的开放空 间景观系统,融游憩、资源保护、生 态、历史文化保护与解说等多种功能 于一体。
绿道专题探究ppt课件

中美两国的“绿” 与“道”
发展的比较; 概念的比较; 结构的比较; 分类的比较; 实施的比较; 总结;
3
发展历程的比较
美国绿道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早,理论与体 系较为完善;而我国起步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 段,国内绿道的实践及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游径为主要形式,功能较 为单一,以游憩或是控制城 市发展为主
绿道探究
1
研究意义
目前,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greenway已成为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 珠三角在探索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上也开始引入greenway的建设模式,并将其 定义成“绿道”。自珠三角绿道建设之后,绿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呈现蓬勃兴 起之势,但我国绿道的定义及建设方式与方向等问题还表现得较为模糊。通过 对美国greenway与中国绿道发展历程、概念、结构构成方式、分类、具体实施 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阐明中国绿道现阶段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绿”与“道” 的结合,希望通过对美国Greenway发展模式与经验的借鉴,为我国绿道建设提 供参考。
我国现有绿道系统串联各类节点并在慢行道周
边划定出一定范围的绿道控制区。但没点之间建立自
然连接廊道,生态完整性不足。没有将绿道与节点
等进行整体的考虑。
7
小结
结构上两者存在差异,美国的greenway是由受保护的土地构成的 完整的网络系统,而广东省绿道则是周边有绿化或没有绿化的慢行道游 憩网络,类似于美国面向户外游憩所建设的游步道系统。
19th下半叶——20th上半 叶
初期阶段
以线性游径为主要形式, 注重线性的空间建设
20世纪60—70年代
中期阶段
线性要素组成的 多功能土地网络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阶段
1985—2006年 理念引入,理论介绍
滨水步道绿道案例研究ppt课件

16
1.2美国波士顿绿道——翡翠项链
7.牙买加公园:牙买加湖面积25公顷,最深处水深1 米,为1.2-1.5万年前的冰川遗迹,以天然泉水为水源 。以牙买加湖为中心设计的牙买加公园,总面积约50 公顷。 户外活动:划船、钓鱼。
公园内绿道
公园内绿道
6至9部分的公园节点充分表现设计者自然式园林设计风格,塑造了田园乡野环 境氛围。结合周边地形地貌,设计自然、朴素、不着人工痕迹的绿道形态。
滨河绿带
滨河绿带
后湾沼泽地
公共花园
波士顿公园
滨河绿带区 位
波士顿公园
骑行步行道
道路断面
道路断面
8
1.2美国波士顿绿道——翡翠项链
滨河绿带
露天剧场 儿童游戏设施 小卖部 露天剧场
9
1.2美国波士顿绿道——翡翠项链
滨河绿带
滨河区域场景
滨河码头
体现乡村野趣的滨水区域
帆船运动
雕塑
码头
既感受游艇帆船的时尚气息
关系。(注:奥姆斯特德,被誉为“现代园林之父”,还创建了纽约中央公园体系)
3
1.2美国波士顿绿道——翡翠项链
牙买加公园 河道景区和奥 姆斯特德公园
8
7
阿诺德植物园
6
后湾沼泽地
5 4 3
马省林荫道
滨河绿带
富兰克林公园
公共花园
9
2 1
波士顿公地
【九部分】 1波士顿公地,2公共花园,3马省林荫道,4滨河绿带,5后湾沼泽地,6河道景区与奥姆 斯特德公园,7牙买加公园,8阿诺德植物园,9富兰克林公园。 【特点】 1-3利用原有绿地,形状规则;4-9为创作设计,结合地貌形成不规则图形,如触角一般,
海员、战士纪念碑
圣安东尼滨河步道PPT课件

南段的改造还与河流周边一些教区的财产息息相关,这些建筑在18世纪由传教士们建造起来,背向河流,周围为城市的高 楼大厦所包围。此外,建于1745年的埃斯帕达大坝,也是当年西班牙殖民传教区为了疏导洪水并用于灌溉所筑的7座大坝之一; 还有具历史意义的农业水利灌溉系统,包括许多水渠,现在仍然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因此,规划的目标也包括保护和恢复河周 边的这些历史地区。
圣安东尼滨河步道
2020/2/17
1
圣安东尼滨河步道 :
• 地点:110百老汇街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州 面积:大约5英里
对于全球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而言,这里是一个灵感来源。圣安东 尼滨河步道是一座具有多重身份的公共公园:是这个城市主要的旅游 目的地,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公园内配备有效的雨洪控制工程设 施,还有对德克萨斯州丰富植物的展示。滨河步道全年365天开放, 由沿着圣安东尼河岸分布的人行道网络组成,步道平面略低于街道水 平高度。。沿线排布着酒吧、商店、餐厅和宾馆。公园不仅是一座吸 引游客的圣地,同时也是一座绿色网络,连接起了从Alamo到河流
(2)滨河步行带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 圣安东尼奥河的改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1年9月,发生了一次洪水 决堤,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和50人死亡,这次洪水引发政府对圣安 东尼奥河进行了防洪整治。其中,27岁的建筑师罗伯特·休格曼(Robert H.Hugman)提出了他的滨水区开发模式,意图使流经市中心的圣安东尼奥河 畔恢复古典的魅力和氛围,他将这一方案称为"Paseo Del Rio"(帕塞欧·迪 尔·里约)滨水步行带。Paseo Del Rio的基本思路,是将威尼斯风情与奥姆斯 台德模式结合一体,简单地说,也就是将滨水商业设施与公园般的环境结合 一体,创造出一派滨水繁华景象。如今的帕塞欧·迪尔·里约已成为圣安东尼奥 市第二大旅游胜地,每年可接待游客700万人。 沿河步行带长约4000米,跟随着圣安东尼奥河蜿蜒流经市中心,相当于 一条带状的滨河公园。步行带内植满茂盛的柏树、橡树、柳树,还有各种种 满植物的小花园。沿河步道由卵石铺砌,几与河面相平,点缀着喷泉,放置 着休息长椅,另一侧有各种商业设施——酒店、商场、宜人的小卖店、上百 家各种风味的餐馆、露天的茶座、咖啡厅、酒吧等。通过螺旋形台阶就可以 上至更高处喧闹繁华的城市街道。河道上拱桥道道,平添一份宁谧和怀旧; 沿河两岸设置着色彩斑斓的灯具,使这一带入夜时更富迷人魅力。同时,在 河道中还可行驶露天小游船,供游人随河水去感受圣安东尼奥母亲河的醉人 历史。
国外绿道建设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北京人大2013.99BEIJINGRENDA特别关注国外绿道建设典型案例及其启示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 文/图规划先驱奥姆斯特德1867至1900年间的作品“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被视为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绿道。
之后,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绿道建设,特别是近十年来,绿道建设在世界各地发展很快。
除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较早开展的国家以外,意大利、德国、法国、新西兰、埃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绿道规划研究。
本文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案例,总结当前综合性绿道的发展经验,借鉴其中先进的建设理念,寻求具有北京特色的绿道建设方式。
国外绿道建设典型案例(一)结合城市公园体系的绿道建设奥姆斯特德的波士顿公园系统是将城市公园与公园之间通过绿地连成系统,形成完整“翡翠项链”状的公园体系。
查尔斯·艾略特将其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形成了波士BEIJINGRENDA 特别关注顿大都市公园系统。
20世纪初,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提出了“公园道”的全新概念并进行规划实践,著名的蓝嵴公园道将美国国家公园和旅游胜地等重要游憩景观联结起来。
这种结合城市公园的绿道建设,对形成完整的城市公园体系、发挥其景观和生态效益有重要影响。
1991年,新加坡开始建立一个串联全国绿地和水体的绿色网络,由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里公园、公园串联网络四级体系组成。
目前,新加坡公园绿地达到1763公顷,包括26个区域公园、11个新镇公园、192个邻里公园,道路绿化带达到4200公顷。
公园串联网络被称为“城市中的绿道”,通过连接山体、森林、主要的公园、隔离绿带、滨海地区等,形成通畅的长达40公里的绿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与新加坡类似,北京拥有众多城市公园,有良好的建设公园体系的基础,绿道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和游憩功能。
不同的是,北京的城市规模非常大,且拥有广阔的市域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工业河流 这条河是国际级的船运转运点,据评估,
河流的资产高达13亿美元,每年创造近2000万 美元的财产税。
3 景观目的地 迈阿密河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餐饮、
购物等各种娱乐活动的热点区域。该绿色通道 已经将迈阿密河从过去的城市败笔转变成为一 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4.河流的遗产 迈阿密河的考古记录向人们展示了从美洲
河道景区和 奥姆斯特德
公园
后湾沼泽地
阿诺德植物 园
富兰克林公 园
麻省林荫道
波士顿公园 1
项目概况:
公园位于波士顿市中心,面积达50英亩。 这里从波士顿公地到富兰克林公园绵延约16公 里, 由相互连接的9 个部分组成。
林荫道宽60米,中间有30米宽的街心绿带, 两侧的住宅都面向大道,使街心绿带构成社区 的活动中心。
① 波士顿公地(Boston Common) ② 公共花园(Public Garden) ③ 马省林荫道(Commonwealth Avenue) ④ 滨河绿带(Esplanade), 又称查尔斯河滨公园 ⑤ 后湾沼泽地(Back Bay Fens) ⑥ 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又称浑河改造工 程(Muddy River Improvement) ⑦ 牙买加公园(Jamaica Park) ⑧ 阿诺德植物园(Arnold Arboretum) ⑨ 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
有慧眼和缜密的
考虑,保证了一种崭新的吸引力同时也
减少旧风貌的流
失。
3
第四: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
案例2:迈阿密河绿道——工业河流的绿色 基础设施
背景:
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河市区的迈阿密河一直是一 条工业河流。迈阿密河给人 留下负面的印象:犯罪活动 的避风港、毒品交易地以及 社区后院的下水道。
案例1: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
项目背景:
波士顿公园是一个公共园地,算得上是美国最早的公园。波士顿公园在波士顿初建时期已经 划定,供居民放养奶牛、士兵操练以及游戏、散步等户外活动。
1910-1913年,奥姆斯特德全面改造了波士顿公园,自然式布局的大树、大草坪,任人自由 漫步,一派田园风光。
牙买加公 园
绿道公共改进措施:
基于排水缓冲去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
(1) 尽可能与交通廊道和公共空间整合发展, 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度;
(2)布置配套的街道家俱,如标示系统、地图 牌、距离标志、垃圾桶、照明装置、雨棚等;
(3)沿途合理设置小广场和节点,以增加趣味 性;
(4)选取不同的栽植主题和配套设施,提高每
段绿道的特色及可识别性;
这些绿廊应至少20m宽,除布置绿化生动物在不同公园
间运动的通道,增加城市化环境中的自然元素。
7
绿道景观设计:
(1)基于排水道缓冲区的绿道 应该包括至少 4m宽的自行单车径及慢跑道,在排水保留地 的外缘布置2m宽的种植带。
(2)基于车行道保留区的绿道 选线还进一步 利用了车行道保留区。它一般由车行道及其两 侧的路侧带组成。路侧带宽度各异,但通常包 括排水暗沟上的步行道、行道树栽植带、服务 性边沿。
土著人到19世纪开始定居于此的现代移民活动。 沿河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
5.河流即是家园
迈阿密河沿岸居住着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自从南佛罗里达州出现最早的人类定居点
5
以来,这条河流就开始成为生活中心。
经验借鉴:
(1)绿道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征 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社区的意见,从而制 定了可行的沿河绿道发展计划。
(5) 加强绿道同沿途餐饮场所的联系,能提供
基于车行道保留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
8
简易快餐、咖啡店、小吃档等选择。
绿道的生态设计:
(1)人行路径和娱乐设施尽量远离敏感的栖息地; (2)对于较敏感的地区采非侵入性的方式处理; (3)了解最需要保护的物种,以防止干扰野生动 物; (4)使用木板路、护根覆盖和天然透水材料来防 止损害敏感性土壤,尽可能保留自然边界; (5)合理设置生态洼地,用无化学试剂的天然方 式净化水,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生长等。
项目介绍:
社区领导和居民们已计 划将河流从工业资源转变成 为充满活力的社会资产。
计划进一步提高河道的 可达性和实用性,使其更好 为企业、居民和游客服务, 提高土地价值。此外,新增 加的娱乐设施使得河流成为 目的地景观。
4
绿色通道工程的五大主题:
1.天然河流 迈阿密河一直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和野生动
物资源。一项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疏浚工程 正消除污染的河底沉积物,并加深河道。
绿道的环线建设:
截止2012年2月底,新加坡已建成约 200km的绿道,它们深受公众喜爱,大多数居 民选择经由绿道上班或上学。公众的广泛认可 促使国家公园局不得不加快建设进度,未来5年 将再增加3条区域级环路。
第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 化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世界园林 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理工业 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 的和谐常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
第三: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破坏性景观的
坚决改造结合起
来。内涵表征特色,保留和再现历史不
仅 是捷径,也
是对景观建筑师协调能力的挑战,须得
(2)该行动计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数据为大众确定出了新的“绿道层”。
(3)此外,三维计算机生成的未来河流 廊道模型展示出了河流未来发展的蓝本。
(4)该行动计划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成
本评估、运作和管理建议以及项目发展的
6
战略。
案例3: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项目背景:
新加坡土地资源紧张,但却有花园城市的 美誉主要源自于其绿化建设的成就。
绿道网络的构想始于1989年概念规划修编, 一方面,形成连接公园的网络,使公众能更容易 的到达公园用地。另一方面,在建成区营造自然 廊道,让鸟类能从一处自然保护区迁移到另一处, 帮助它们寻找食物或繁殖地。
项目设想:
主要公园与开敞空间应由源自绿色缓冲带
的绿色廊道相连接,共同构成综合的网络体系以
优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绿道特点:
复合功能,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 遗产旅游于一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 效益。
2
经验借鉴:
第一:他们已经将群体的需求与个体的需 求良好地结合起来。园林景观的服务主 体经历着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 兼顾的历程,波士顿不同类别的园林景 观是在以公众为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更 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