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与厂商供给决策
经济学原理知识:弹性原理——为什么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如此重要

经济学原理知识:弹性原理——为什么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如此重要弹性原理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描述了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在市场上,所有的供给和需求都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描述了市场何时会做出止步的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弹性原理的概念以及其为何在经济学中如此重要。
什么是弹性原理弹性原理指的是某种特定资源或商品的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邮件价格的影响。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小,该资源或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小。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则价格弹性较大。
在经济学中,价格弹性是指一个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在价格变化时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较大,则需求弹性大。
相反,如果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反应较小,则需求弹性较小。
供给的情况类似,并由供给弹性来衡量。
需求与价格弹性的关系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确定购买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这直接影响对市场恢复平衡的速度。
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也较小,需求量也不会大幅下降。
反之,如果需求弹性较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价格的变动将对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例如,如果家庭紧缩预算后,汽车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本来可以负担汽车的家庭放弃汽车购买。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价格弹性相对较高,意味着需求下降的程度与价格上涨的程度大致相等,自然而然地,汽车制造商和车行将必须调整价格来平衡汽车市场,否则面临所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如果汽车价格弹性较低,需求与价格的变化之间的变动并不相等,汽车制造商可以轻松地提价,因为消费者仍然愿意买车,不管价格是多少。
供给与价格弹性的关系供给弹性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的反应程度。
如果供给弹性较高,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的供给量也会大幅增加。
如果供给弹性较低,当价格上涨时,供给的增加将不会对价格带来显著影响。
例如,在农业市场中,当农民收成减少,农产品的供应量下降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对企业决策的实际意义 (2)1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对企业决策的实际意义众所周知,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目标。
而商品价格无疑对于商品的需求与供给都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组成。
如何制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在销售量与单位利润之间达到巧妙的平衡使总利润达到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与完善,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越来越被中国企业家所接受与加以应用。
在此,我们通过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来讨论分析企业如何在商品价格的制定与调整上进行决策。
一、需求价格弹性理论概述在经济学中,我们假设消费者与厂商均为理性人,即力图以自己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经济学定义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率对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率的敏感程度,是一个没有单位的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负号仅为了是系数为正值,没有特殊含义。
)假定需求函数为Q=f(P)。
1.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定义: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则 Q P P Q P P Q Q Ed ⋅-=-=∆∆∆∆几何意义:(中点公式)Q P P Q P P QQEd ⋅-=-=∆∆∆∆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定义: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1211212211221122/)(2/)(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则 Q P dP dQ Q P P Q p Ed ⋅-=⋅-=∆∆→∆lim 0几何意义:Q P dP dQ Q P P Q p Ed ⋅-=⋅-=∆∆→∆lim 0PC OP OQ QD AC AD===1.3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Ed=0,称该商品完全无弹性。
供给与需求:弹性及其应用

需求量(Q)
0
需求价格弹性大
需求价格弹性小aBiblioteka 边际收益MR=a - 2 bQ
a/b
a/2b
需求曲线P=a - bQ
A
需求量(Q)
0
总收益TR= aQ - bQ2
弹性与总收入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价格弹性大于1时,边际收益为正,价格下降导致的需求数量增加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即价格弹性小于1时,边际收益为负,价格下降导致的需求数量增加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价格弹性单位弹性时,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
点弹性
价格变动无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测度
C为AB上的任一点,则C点的Edp为:
0
P
Q
C
B
D
A
E
因为ΔCEB∽ΔAOB
线性需求曲线不同点弹性变化
假定是线性需求曲线P = a - bQ
需求量(Q)
0
价格(P)
需求曲线
Q趋近于0时, Edp趋近于无穷
P趋近于0时, Edp趋近于0
讨论1
在下列每一对物品中,你认为哪一种物品的需求更富有弹性,为什么? 指定教科书或神秘小说。 贝多芬音乐唱片和一般古典音乐唱片 生啤酒和水 分析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行业内某企业的需求弹性哪个更大些?为什么?
讨论2
两个司机——汤姆和杰瑞,每个人开车到加油站。在看价格之前,每个人都发出了一个指令。汤姆说:“我加10加仑汽油。”杰瑞说:“我想加10美元汽油。”每个司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需求的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市场需求与生产者供给弹性

市场需求与生产者供给弹性市场需求和生产者供给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市场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总量,而生产者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市场需求和生产者供给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弹性。
本文将探讨市场需求和生产者供给的弹性,以及弹性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的弹性市场需求的弹性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市场需求的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三种情况。
1. 完全弹性需求完全弹性需求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即价格一稍有变动,市场需求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市场上有很多替代品可供选择的商品或服务,如日用品、娱乐产品等。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其他替代商品,导致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则会更倾向于购买该商品,市场需求大幅上升。
市场需求的完全弹性对供给端的影响是巨大的,生产者必须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供给量。
2. 完全不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是指无论价格如何变动,市场需求都不会发生改变。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必需品或独特商品的市场上,如医疗服务、水、电力等。
无论价格上涨或下跌,人们都无法取消或削减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不会发生改变。
对于生产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掌控市场价格,因为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也会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
3. 中间弹性需求中间弹性需求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介于完全弹性和完全不弹性之间。
这是市场需求弹性的最常见情况。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减少购买数量或寻找替代品,导致市场需求下降;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能会增加购买数量,市场需求上升。
这种情况需要生产者在制定市场策略时综合考虑价格因素和市场需求弹性。
二、生产者供给的弹性生产者供给的弹性是指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生产者供给的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三种情况。
理论经济学中的供给弹性与供应曲线

理论经济学中的供给弹性与供应曲线供给弹性和供应曲线是理论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市场运行和经济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探讨供给弹性对于供应曲线的影响以及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变化。
供给弹性是指供应量对于需求或者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或价格变动时,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将导致供应量的不同变化。
供给弹性的计算方式是通过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化除以需求或价格的百分比变化得到的,通常以正数表示,以反映供应量的正向变化。
当供给弹性大于1时,表示供给量对需求或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即供给是弹性的;当供给弹性小于1时,表示供给量对需求或价格的变化不太敏感,即供给是非弹性的。
供应曲线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供给关系的图形,它显示了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一般来说,供应曲线是一个向上倾斜的曲线,即价格上涨,供给量也会相应增加。
供应曲线的斜率取决于供给弹性的大小。
在弹性供给的情况下,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的增加速度较快,曲线的斜率较大;在非弹性供给的情况下,供给量的增加速度较慢,曲线的斜率较小。
供给弹性和供应曲线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行解释。
假设某个市场上的商品供给是弹性的,即供给弹性大于1。
当需求增加或价格上涨时,供给量的增加速度将高于需求或价格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市场供给量增加。
此时,供应曲线的斜率较大,即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高。
然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供给弹性和供应曲线的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供给弹性通常较高。
竞争性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众多,供给量相对充足,因此对需求或价格的变化更为敏感。
这种情况下,供应曲线的斜率较大,市场供给量的波动范围较大。
相反,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中,供给弹性通常较低。
垄断企业或少数几个供应商拥有市场控制权,他们对于需求或价格的变化相对不太敏感。
在这种情况下,供应曲线的斜率较小,市场供给量的波动范围较小。
此外,供给弹性还与生产成本的变化有关。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弹性可能会受到限制,供给量的增加速度变慢,供应曲线的斜率减小。
西方经济学第三讲-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性
1.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 价稳 加人民负担
价上升,增
2.需求弹性大日常品 薄利多销 价上升,减 少企业收入
3.需求弹性大供不应求的高档品 高价 调节供求
出口W价格也应考虑 同样适用调节企业供给
二、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也有一定意义 消费者:需求缺乏弹性 分析恩格尔定律
下降原因: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三)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量对于相关W的价格变动作出的反应 程度,与替代品多少和可替代程度成正比。
ExypQQxx
Py Py
EyxpQQyy
Px Px
两种W可替代 取“+” 如牛肉、猪肉
互补 取“-” 汽油、汽车
需求交叉弹性为“0”
相互独立
二、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 (一)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对于W本
(3)替代品多少和可替代程度。替代 品多、可替代程度大,则弹性大
(二)需求收入弹性
W的需求量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化作出反应 的程度。(M是最初收入,△M是收入的一次 变动量)
Em Q MQM Q M MQ
(收入与需求量同向变动,取“+”)
高需求收入弹性 Em>1 高档、奢侈品
低
0<Em<1 必需品
P
D
S
P2
PP*0
E
P1
P3
o
Q4Q2Q*Q1Q3
Q
稳定型P 蛛网
D
S
P3 P1
P*
E
P2 P0
o
Q
Q1 Q* Q2
Q3
Q4
三类蛛网模型的条件:
➢ 收敛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 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弹性与供给决策

论弹性与厂商供应决策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中弹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并以需求价格弹性为例描述了弹性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弹性理论分析了厂商供应决策。
关键字:弹性 经济 决策引言:弹性作为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不仅对经济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现代供应商家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弹性分析在商品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企业活动中对营销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弹性分析,可以掌握商品以及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和总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而,正确把握弹性与厂商供应决策的关系就显得格外必要。
正文:一、弹性的数学含义弹性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指相对变化率,用比例来说,是自变量变化1%所引起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数,因而弹性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单位的计量法, 即是无量纲的。
变量y 随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函数关系)(x f y =。
设)(x f 在区间),(b a 内可导,且0)(≠x f ,函数的相对改变量()()()x f x f x x f y y -∆+=∆与自变量的相对改变量x x∆之比为:()()()()()()()x f x x f x f x x f x x x f x f x x f x xy y ⋅-∆+=∆-∆+=∆∆:: 。
当0→∆x 时,则有()()()()()x f x f x x f x x x f x x f x 'lim 0⋅=⎥⎦⎤⎢⎣⎡⋅∆-∆+→∆,称()()x f x f x '⋅为函数)(x f 在点x 处的弹性,记作:()()x f x f x Ex x Ef ')(⋅=,它的数学意义是当x 产生1%的改变时,)(x f 近似地改变的百分比。
二、弹性的经济含义及应用在经济学中,弹性是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否灵敏。
第2章 供需弹性论

65 60 50 40 30 20 10
75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900 850 750 650 550 450 350
450 400 300 200 100 0 0
供给曲线的移动
P
S0:Q=100+10P
(Pc=50,F=90)
S1:Q=250+10P (Pc=31.25,F=90) S2: Q=-200+10P (Pc=50,F=30)
二、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 指一种商品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 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称为均衡数量。
三、均衡价格的形成
P
P1 A B E
过剩
P
E
S
Pe
P2 A
短缺
Pe
B
O
QA Qe
QB
Q
O
QA
QB
Q
供大于求
供不应求
均衡价格的决定
Qs = 100 + 10 × P Qd 1300 20 P
P 90 70 (750,65) 50 30 10
S0
(500,40 )
0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Qd
五、特殊的供给曲线
P
SS P
SS
O P SS
Q
O P
Q
SS
O Q O Q
六、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指非价格因素不变(供给曲线不变),因 价格的变化,供给数量沿着原供给曲线而 变化。 供给的变动 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 线的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与弹性对厂商供给决策的影响
摘要: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对厂商的生产与销售收入有着直接的关系。
厂商往往要根据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变化作出决策,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本文将分析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如何影响厂商供给决策。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厂商供给决策、总收益、利润。
弹性原本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一种物体对外界力量的反应程度。
后来弹性被引用到经济学上,经济学上弹性的概念是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提出的。
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否敏感。
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属性。
在经济学中,弹性一般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市场上有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后,会吸引大批的消费者业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人迅速增加;而有的商品价格下降后,只吸引少量的消费者前来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入减少。
为什么两种商品降价后,给商家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
市场上有的商品价格上涨后,厂商会大量的增产;而有的商品价格上涨,厂商却不增产呢?引起这种不同的反应主要是因为两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不同。
而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根据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做出供给决策。
一、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反映价格变动的比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其公式是:Ed=需求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为了方便,我们的取值是取绝对值。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小,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例如:高档产品价格上涨或下降,人们对其的购买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这种产品是富有弹性的;日常必需品的价格变动不会引起人们对其的购买发生多大变化,因此这种产品是缺乏弹性的。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它分为五种情况:完全无弹性,完全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
一、Ed=0,即完全无弹性,说明不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固定不变,这时的需求量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二、Ed=∞,即需求完全有弹性。
说明价格一旦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
零;价格低于既定价格,商品马上被一抢而空。
这时的需求量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三、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
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就相应减增1%。
起需求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四、1>Ed>0,即需求缺乏弹性。
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1%。
∞>Ed>1,即需求富于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及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该商品替代品数目多寡以及相近的程度、该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性、以及该商品用途的多寡等。
商品替代数目的多寡以及相近程度是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间越相近,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其次,该商品在消费者预算重要性越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重要性越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再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当这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以便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
当这类商品降价后,消费者将购买较多的数量,以便用于比较次要的用途上。
但是有时难以依据一种条件判断商品是否富有弹性,有些商品虽然有多种用途,但是缺乏相近的替代品,例如水就属这类商品:有些商品虽然替代品种多,但是占家庭预算的比较小,例如肥皂这类商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小。
二、什么是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反应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
起计算方式是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如果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供给量是富有弹性的。
如果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可以说这种物品的供给量是缺乏弹性的。
由于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所以它反映在供给曲线的形状上。
供给价格弹性在极端情况下为零,即供给完全无弹性,此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供给量总是相同的。
随着弹性上升,供给曲线越来越平坦,这表明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来越大。
在另一个极端,供给完全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它反映了这一事实:价格
极小的变动会引起供给量很大的变动。
供给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如下五类:一、完全无弹性:弹性等于零,供给线为垂直线;二、缺乏弹性:弹性小于1,供给曲线上该点切线首先与横轴相交;三、单位弹性:弹性等于1,供给曲线上该点切线与原点相交;四、富有弹性,弹性大于1,供给曲线上该点切线首先与纵轴相交;五、完全有弹性,弹性等于无限大,供给曲线为水平直线。
供给情况取决于生产状况。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相对于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要复杂。
主要有以下四种因素:一、生产难易程度。
供给量受到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资金、生产周期、技术含量的影响。
要求不高的产品,当价格变动时其产量变动速度较快,供给弹性大;反之则小。
二、商品增产后成本增量的大小。
如果价格上涨,但厂商生产该商品的成本增加,而厂商增长的可能性反而变小,则供给价格弹性小;反之则大。
三、调整生产时间的长短。
调整产量是需要时间的,如果调整生产需要的时间很长,而价格上涨与调整生产增加产量对厂商的收益反而不利的话,则厂商不会增产,此时供给价格弹性小;反之则大。
四、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产品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产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则小。
三、厂商如何根据弹性作出决策
探讨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极其决定因素对于厂商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厂商生产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总收益紧密相关。
厂商在制定价格或变动产品的价格和增加产量或降低产量时,一定要考虑自己产品需求价格弹和供应价格弹性的大小。
下面就具体分析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总收益供给决策之间的关系。
因为大多数商品要么富有弹性,要么缺乏弹性,有时商品供给要么富有弹性,要么缺乏弹性。
所以主要分析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和降价对厂商供给决策与总收益的影响。
需求是否富有弹性的商品提价或降价对厂商总收益的影响。
生产经营只要以市场需求弹性理论作指导, 就能够提高自己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从而实现其增加利润的决策目标。
例如,生产经营者掌握了市场需求弹性理论以后, 就可以分析自己的产品在现行价格下的市场销售量以及市场上的替代品情况, 然后计算出价格调整后不同价格条件下的产品需求弹性, 再根据价格调整后产品的弹性值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这样, 就可以尽量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决策所产生的
失误。
若某种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厂商降价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大量购买,会较少总收益。
比如“谷贱伤弄”就是一个例子。
若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厂商降价会引发抢购,因而厂商提价则会增加总收益。
比如“薄利多销”就是个例子。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可以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调节作用, 为通过价格杠杆平衡供需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还可分析价格变化对商品销售收入的调节作用, 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扩大销售增加盈利提供理论指导。
二、供给是否富有弹性的商品增产或减产对厂商总收益的的影响。
生产经营者要根据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生产难易程度、商品增产后成本增量的大小、调整生产时间的长短、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等诸要素作出科学生产决策,从而提高收益。
例如,生产者优化了自己的生产能力了以后,就可以根据价格的变动来生产,当产品价格上涨,商场可以扩大生产抢占市场,从而保证收益。
综上所述,企业在制定或变动产品价格和产品生产时,一定要考虑自己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价格策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原理》李家军(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1
《生产与生活》都辉(著),海天出版社,2010.6
《现代微观经济学》【美】欧文·B·塔克(著),中信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