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下——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分析

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分析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变化和数量变化的关系。
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分析通过量化分析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从而判断市场的弹性,进而决定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
下面将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具体内容如下:一、需求弹性分析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情况,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
1.完全弹性需求:当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时,即当价格发生微小变动时,需求量会发生剧烈变动,我们称之为完全弹性需求。
完全弹性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弹性系数大于1、在完全弹性需求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微调价格,从而对需求量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奢侈品行业或者一些特殊市场的需求曲线可能表现出完全弹性。
2.完全不弹性需求:当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敏感,即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没有影响时,我们称之为完全不弹性需求。
完全不弹性需求曲线是垂直的,弹性系数等于0。
在完全不弹性需求情况下,企业调整价格对需求量影响很小,消费者仍然会购买同样数量的产品。
例如,生活必需品如盐类的需求曲线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弹性。
3.介于两者之间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需求的弹性程度介于完全弹性和完全不弹性之间。
需求弹性系数介于0和1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会对需求量产生反应,但变动的幅度较小。
举个例子,如果汽车价格上涨,那么购买汽车的需求量就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非常大。
二、供给弹性分析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与需求弹性类似,供给弹性也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
1.完全弹性供给:当供给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时,即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引起供给量的巨大变动,我们称之为完全弹性供给。
完全弹性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弹性系数大于1、在完全弹性供给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微调价格,从而对供给量产生巨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习题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一、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需求与需求法则2、需求弹性3、供给与供给法则4、供给弹性5、均衡价格及其变动(二)难点供求理论的应用二、关键概念需求需求曲线沿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的位移供给供求规律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三、习题(一)选择题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C )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C)A.减少 B.不变C.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3、消费者偏好不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A.替代品 B.互补品C.正常品 D.低档品E.无法确定4、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C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E.无法确定5、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 B )A.价格上升5美分 B.价格的上升少于5美分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 D.价格无法确定6、下列诸情形中,何种情况将意味着是吉芬品( B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的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的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价格弹性为正E.上述没有一个说出了吉芬品的特点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的大小( A )A.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B.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C.不影响税收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D.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无关。
8。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面包的需求向右移动(D )A。
面粉价格的上涨B。
果酱价格的上涨C。
收入的下降D。
花生酱价格的下降9、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么该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 B ) A。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理论是描述和解释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的一种理论。
供给与需求理论认为,市场上的价格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
供给指的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买方希望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市场的均衡状态。
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于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增加时,市场上的需求量超过供给量,价格往往上涨。
相反,当供给增加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价格则会下降。
这种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趋势。
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基础是马歇尔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模型。
供给曲线表示供应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它通常是一个向上倾斜的直线。
需求曲线表示购买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它通常是一个向下倾斜的曲线。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就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均衡价格。
在供给与需求理论中,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需要了解。
其中之一是需求弹性,在经济学中,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速度,从而预测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另一个相关概念是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可以衡量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速度,从而预测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研究对于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以及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供给与需求理论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市场调节机制、价格歧视、市场失灵等。
这些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内涵,并在实际应用中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供给与需求的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描述和解释了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状态和价格趋势。
通过理解供给与需求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1.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商品的价格也会稳定下来。
价格向市场均衡价调整的过程被称为价格机制。
3.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影响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高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供给弹性高意味着生产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
弹性的概念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预测市场的反应。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其中一种经济决策时所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品。
在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同时选择所有的选项。
5.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益是决策制定过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最优决策达到。
6.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在其中一时期内可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稀缺性带来的限制。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对除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向的,如环境保护、教育等,也可能是负向的,如污染、噪音等。
外部性在经济决策中往往被忽视,但它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8.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供应往往需要政府的干预。
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实物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学基础 项目二 需求和供给——进入经济学殿堂的钥匙 任务7 弹性理论

学习任务四: 弹性理论【知识目标】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能力目标】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案例导入】 “谷贱伤农”在日常生活中, 有时可以看到, 某些商品价格下降了, 人们蜂拥抢购; 而另一些商品价格下降了, 却无人间津。
《五代史·冯道传》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一年风调雨顺,年景很好,“明宗问:‘天下虽丰,百姓得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无独有偶,叶圣陶在解放前写的一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也描写了一种丰收成灾的情形。
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喜获大丰收,但当老农们粜完米后却发现他们的收益却比往年少了。
老农们感到非常迷惘: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
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为什么“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断地重演,类似的“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事件在今天也时常发生,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这里将介绍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弹性(Elasticity )是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衡量买者与卖者对市场条件变动反映大小的指标。
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
即:弹性系数 =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变动前的自变量变动前的自变量变动后的自变量变动前的因变量变动前的因变量变动后的因变量-- 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主要有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1.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及计算方法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400
•
800
•
1200
•
1600 2000 2400
•
•
•
Q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 ed = –
△Q Q △P P △Q
= –
△P
•
P Q
△Q为需求的变化量, △P为价格的变化量
即:
ed =
– △Q
△P
P1+P2
•
2 Q1+Q2 2
(Q1,P1)为变化前组合, (Q2,P2)为变化后组合。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如图: P P ed>1 ed<1 富有弹性 缺乏弹性 A 3 A 3 B B 2 2 D D 0 P 20 50 Q 0 20 25 P Q
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 下,供给增加,供 给曲线由S0右移至 S1,均衡点由E0变 为E2,均衡价格下 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供给曲 线由S0左移至S2, 均衡点由E0移至E1, 均衡价格上升,均 衡数量减少。
P
D
S2 E1 E0 E2
S0
P1 P0 P2
S1
0
Q1 Q0 Q2
S0 S1
P0
供给增加时 ,供给 曲线由S0右移至S1; 供给减少时,供给曲 线左移至S2。
0
Q2
Q0
Q1
Q
二、需求的变动
1.需求与需求量 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是需求的变动。表 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的是需求量的变动。表 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 P P0 D0 D2 Q 需求增加时 ,需求 曲线由D0右移至D2; 需求减少时,需求 曲线左移至D1。
经济学原理知识:弹性原理——为什么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如此重要

经济学原理知识:弹性原理——为什么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如此重要弹性原理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描述了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在市场上,所有的供给和需求都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描述了市场何时会做出止步的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弹性原理的概念以及其为何在经济学中如此重要。
什么是弹性原理弹性原理指的是某种特定资源或商品的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邮件价格的影响。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小,该资源或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小。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则价格弹性较大。
在经济学中,价格弹性是指一个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在价格变化时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较大,则需求弹性大。
相反,如果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反应较小,则需求弹性较小。
供给的情况类似,并由供给弹性来衡量。
需求与价格弹性的关系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确定购买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这直接影响对市场恢复平衡的速度。
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也较小,需求量也不会大幅下降。
反之,如果需求弹性较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价格的变动将对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例如,如果家庭紧缩预算后,汽车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本来可以负担汽车的家庭放弃汽车购买。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价格弹性相对较高,意味着需求下降的程度与价格上涨的程度大致相等,自然而然地,汽车制造商和车行将必须调整价格来平衡汽车市场,否则面临所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如果汽车价格弹性较低,需求与价格的变化之间的变动并不相等,汽车制造商可以轻松地提价,因为消费者仍然愿意买车,不管价格是多少。
供给与价格弹性的关系供给弹性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的反应程度。
如果供给弹性较高,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的供给量也会大幅增加。
如果供给弹性较低,当价格上涨时,供给的增加将不会对价格带来显著影响。
例如,在农业市场中,当农民收成减少,农产品的供应量下降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均衡价格理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主要研究需求与供给,以及需求与供给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反过来又如何影响需求与供给。
还涉及到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也就是弹性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时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作为均衡价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分析给我们研究经济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渠道。
在阅读本文之前,您应确定您已经阅读并理解了以下内容:均衡价格理论——需求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弹性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如果您已经阅读并掌握了以上内容,并且您有理解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需要,请您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广义上来讲,有关需求的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在以下文章中,所有提到“需求弹性”字样的都是指“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自变量为价格,因变量为需求量。
也就是说,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或者说,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根据弹性的弧弹性公式,推知需求弹性的弧弹性公式:ed = (~Q / ~P) * (P / Q)其中,ed是指需求弹性系数,~Q为需求量变化量,~P为价格变化量,P、Q分别为变化之前的价格。
根据弹性的点弹性公式,推知需求弹性的点弹性公式:ed = (dQ / dP) * (P / Q)当一种商品的价格由5降到4,需求量由400上升到800时,如何计算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根据弧弹性的定义,我们可以指导该问题符合弧弹性的计算方式,得到:~P = 4 - 5 = -1 P = 5 ~Q = 800 - 400 = 400 Q = 400ed = (400/-1) * (5/400) = -5若还是这种商品,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都未改变,价格由4上升到5,那么需求量肯定由800下降到400,此时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又是多少呢?~P = 5 - 4 = 1 P = 4~Q = 400 - 800 = -400 Q = 800ed = (-400/1) * (4/800) = -2由以上两次计算可以看出,价格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弧弹性系数值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敛型蛛网 :
定义: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 对值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价格与产 量的波动越来越弱,最后自发地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这种蛛网波动称为收敛型蛛网。
P
S
P
P3
P1
P0
P2
P4 D
Q1 Q0 Q2
Q 0 12 3 45年 份
收敛型蛛网 :
P
S
D
0
Q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用于当前经济政策问题
Y2 x2
Y1 x1
·x1 Y1
x2 Y2
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图示 (参考P48表格)
P
D
1000
A
价 格
()
(a) 富有弹性
美 元 500
⑴
B
D
⑵ 01
⑶
2
3
数量 (百万)
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图示 (参考P48表格)
P
D
价 1.00
A
格
()
美
⑴
元
0.50
B
D
(b) 单位弹性
(参考P37)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 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计算方法:
存在Y= f(x),考察 Y 对 x 的敏感程度:
△Y % △Y / Y △Y x
e
·
△x% △x / x △ x Y
弹性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点弹性和弧弹性
普通一元函数点弹性计算公式:
需求的收入弹性
(参考P55)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 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百分 比之比。
eI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Q /Q △I/I
△Q I
·
△I Q
收入弹性的计算:
P
200
150 价 格 100 D’
50
完全有弹 性的需求
D 完全无弹 性的需求 D’
D
0
100
200
300
Q
数量
完全有弹性与完全无弹性的需求
弹性在航空运输中的应用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同一种服务对不同的顾客收取不同的费用的策略 行为。
商务往来人员 对机票需求缺乏弹性 提高票价 增加总收益
GC OG
dQ P
·
dP Q
0
G
GB
GC
·
GB
GC OG OG
GC平行于AO
B
GB OG
Q
CB AC
非线性需求曲线 P 需求价格点弹性: A
F
C
0
dQ GB dP GC P OF Q OG
GC OG
es
△Q △P
· P1 Q1
P2 / 2 Q2 / 2
线性供给价格弹性的三种特殊情况:
(P52) P
价
e (a) S=0 e (b) ’S=1
格
e ∞ (c) ’’S=
Q
Q
数量
供给弹性依赖于生产者对价格的反应
决定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
行业增加生产的困难程度。 如果所有投入品易得,价格微小上升会导致产出 大幅度增加。如果生产能力受限,价格急剧上升 对产出影响不大。
P
D D’ S S’
价 格
E
S
E’
D’
S’
D
0
数量
Q
供给的扩张和需求缺乏弹性导致了农业的衰退
种植限制
如果农业部要求每一个农场减少产量,就会 导致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由于食品缺乏弹性, 限制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且增加了 农民的收益和利润。
⑵
⑶
0 1000 2000
Q
数量 (百万)
需求价格弹性与收入图示 (参考P48表格)
P
D
(c) 缺乏弹性
()
价4 格
美 元
3
⑴
2
A B
1 ⑵⑶
D
Q 0 5 10 15 20
数量 (百万)
缺乏弹性
富有弹性
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
缺乏替代品的物品
拥有丰富替代品的物品
部分商品短期内缺乏弹性,在长期内可能转变为富有弹性
闲暇游客
对机票需求富有弹性 降低票价 增加总收益
丰收悖论
设想某年大自然对农业格外开恩,寒冷的冬 季冻死了所有的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季早早到来; 没有发生恶性霜冻;喜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秧苗; 阳光灿烂的十月使得收割顺利并得以运往市场。
年终时,琼斯一家愉快地坐下来计算一年的 收入。但他们将会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 而降低了他们及其他农民的收入。
封闭型蛛网 :
定义: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 率的绝对值时,价格和产量分别按照自己的同 一幅度不断变动,永远达不到均衡状态。这种 蛛网波动称为封闭型蛛网。
封闭型蛛网 :
P P1 P2
Q1 Q3
P S
D 0
Q2 Q Q4
12345 年 份
发散型蛛网 :
定义: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斜 率的绝对值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 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最后离均衡 点越来越远。这种蛛网波动称为发散型蛛网。
更准确的定义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S
△ Q/Q △P/ P
△Q △P
·
P Q
供给价格点弹性:
es
△Q P
△P
·
Q
dQ P
·
dP Q
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参考P51-53)略
dQ CB dP AB P OP1
AB
dQ dP
P ·Q
CB AB ·
a
6
b
5 △P
4
△Q
3
2
1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Q
普通弹性公式对跳跃点计算的误区:
以a点作为起始点 :
ed
△
Q
P
·
△P Q
Qb Qa Pb Pa
· Pa Qa
5
以b点为起始点 :
ed
△Q △P
P
·
Q
Qa Pa
Qb Pb
低档商品
如曲线B
0
Q
需求的交叉弹性:
(参考P53)
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是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 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 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X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exy Y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
商 品
X
互为替代品
的
需
求
Qx
e 交叉弹性系数 xy<0,
互为互补品
e 交叉弹性系数 xy=0,
互不相关
互补品 互不相关
替代品
商品Y的价格 Py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案例: 杜邦公司玻璃纸垄断案的胜诉
供给的价格弹性
(参考P50)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市场价格的反应程度。
考察时段的长短。 随着供给者作出反应时间的增加,给定的价格变 动就会对供给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蛛网理论
(参考P60-63)
(一)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 (Cobweb theorem) 1、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生产周期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
规模无法改变;
(因为从价格信号出现到生产对价格产生完全的反应 需要时间,生产是有过程的。而生产产品这一过程的 时间长度,并不足以完成技术的革新和新替代品的发 明,所以生产规模不变。)
农业经济学 农业长期相对衰落
农产品的需求的增长慢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供给 的巨大增长。因此,竞争性很强的农产品的价格 趋于下降。而且,由于需求缺乏弹性,随着供给 的增加,农场主的收入也趋于下降。
基本农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真
农产品价格除以
实
消费者价格指数
农
产
品
价
格
比
例 坐
以每年2%的
标
速度下降
(
)
· Pb Qb
2
需求价格弧弹性计 算公式: (参考P40)
最佳算术平均法:
P
6a
5
b
4
3
2
1
Q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Pa Pb
ed
△Q
(Qa
Qb
)
△P (Pa
Pb
)
△Q △P
·Qa
2
3、产品不易储存,必须尽快销售; 4、市场信息不灵通,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未来价格和
未来需求一无所知,只能以目前价格作为制定下一期 产量的依据。
蛛网理论的函数表达式:
以Pt和Qdt分别本期的价格与产量,则这两者的 关系用函数式来表示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