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升初北大附中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一题1分,共12分)1.(1.00分)10098400读作,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1.00分)一个数被2、3、7除结果都余1,这个数最小为.3.(1.00分)两个质数的积为偶数,其中一个必定是.4.(1.00分)20千克比轻20%.米比5米长.5.(1.00分)甲数的4倍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为.6.(1.00分)一段电线,长米,截去后,再接上4米,结果比原来电线长米.7.(1.00分)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平均数是20,可算出丙数为.8.(1.00分)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10%,促销过后又涨10%,这时商品价格是原来价格的.9.(1.00分)在,2.84,283.3%,2.8383…中,从大到小排为.10.(1.00分)吨=吨千克.11.(1.00分)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5日完成任务,到6月30日超额完成%.12.(1.00分)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4000cm2,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切成两块正好是两个相等的正方体,若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多是.二、判断题(一题一分,共5分)13.(1.00分)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判断对错)14.(1.00分)一个正方体棱长和为24厘米,它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判断对错)15.(1.00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判断对错)16.(1.00分)甲比乙长,乙就比甲短..(判断对错)17.(1.00分)如果a>b>0,那么一定小于..(判断对错)三、选择(只有一个正确,共16分)18.(2.00分)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下面图形,()面积最大.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圆形19.(2.00分)数一数,图中一共有()条线段.A.4 B.6 C.8 D.1020.(2.00分)已知,4x+6=14,则2x+2=()A.10 B.8 C.6 D.421.(2.00分)一个南瓜重量约4000()A.厘米B.千克C.克D.毫米22.(2.00分)甲乙两股绳子,甲剪去,乙剪去米,余下铁丝()A.甲比乙短B.甲乙长度相等C.甲比乙长D.不能确定23.(2.00分)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A.等于30% B.小于30% C.大于30%24.(2.00分)若甲数的等于乙数的3倍,那么甲数()乙数.A.>B.= C.<25.(2.00分)圆面积扩大16倍,则周长随着扩大()A.16倍B.32倍C.4倍三、计算题(共32分)26.(5.00分)直接写出结果÷3= 4.2÷0.07=11×45+38==0.875×24=1÷=7.2×=8﹣=0.25﹣=×0÷=27.(3.00分)(16﹣15.3)××2.428.(3.00分)1÷(4﹣0.05×70)×129.(3.00分)(1×+)÷(11﹣1)30.(3.00分)128×41﹣1×128﹣40÷31.(3.00分)3的除以1.85与的差,商是多少?32.(3.00分)一个数的40%比它的3倍少10,求这个数.33.(6.00分)看图填空: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分,在图书馆借书用分.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千米.三、应用题(每题4分,其中第8题7分,共35分)34.(4.00分)红星机床厂,今年生产机床2600台,比去年产量的2倍还多400台,去年生产机床多少台?35.(4.00分)一个水池,单独开甲进水管需10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乙进水管需12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丙放水管需30小时放完一池水,问同时开放三管,多少小时将空池注满?36.(4.00分)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75千米,预计3小时到达,行了1小时,机器发生故障,就地维修了20分钟,要想准时到达而不误事,以后每小时应加快多少千米?37.(4.00分)甲乙两仓库的货物重量比是7:8,如果从乙仓库运出,从甲仓库运进6吨,那么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4吨,求:甲乙两仓库原有货物各有多少吨?38.(4.00分)筑路队计划5天修完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22%,第二天修了全程的23%,最后三天修的路程之比是4:4:3,最后一天修27米,则这条公路多长?39.(4.00分)一块合金含铜与锌比为3:4,用此合金制造铜锌之比为1:2的新合金63克,问要加铜还是加锌,加多少克?40.(4.00分)脱粒用的电动机的传动轮直径为0.16米,脱粒机的传动轮直径为0.24米,若电动机每分钟转3600转,则脱粒机的转动轮每分钟转多少转?41.(7.00分)某校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问:(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3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一题1分,共12分)1.(1.00分)10098400读作一千零九万八千四百,四舍五入到万位是1010万.【分析】(1)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到底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来读;(2)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求近似数,对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数字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去掉尾数加上计数单位“万”.【解答】解:(1)10098400读作:一千零九万八千四百;(2)10098400≈1010万;故答案为:一千零九万八千四百,1010万.【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多位数的读法和求近似数,写数时注意补足0的个数,求近似数时注意带计数单位.2.(1.00分)一个数被2、3、7除结果都余1,这个数最小为43.【分析】因为这个数除以2,除以3,除以7都余1,要求这个数最小是多少,就是用2、3、7的最小公倍数加上1即可.【解答】解:2×3×7+1=42+1=43答:这个数最小是43.故答案为:43.【点评】此题考查了带余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先求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余数,解决问题.3.(1.00分)两个质数的积为偶数,其中一个必定是偶数.【分析】根据: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所以积为偶数的两个质数,其中一个必为偶数;故答案为:偶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数相乘积的奇偶性,掌握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的规律.4.(1.00分)20千克比25千克轻20%.米比5米长.【分析】(1)20%的单位“1”是要求的量,20千克是单位“1”的1﹣20%,求单位“1”用除法.(2)的单位“1”是5米,要求的数量是单位“1”的1+,用乘法可以求出.【解答】解:(1)20÷(1﹣20%)=25(千克);(2)5×(1+)=(米);故答案为:25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进一步发现比单位“1”多或少百分之几,由此解决问题.5.(1.00分)甲数的4倍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为3:22.【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4=乙数×,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甲数×4=乙数×甲数:乙数=:4=3:22故答案为:3:22.【点评】此题主要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6.(1.00分)一段电线,长米,截去后,再接上4米,结果比原来电线长 3.92米.【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这根电线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则这根电线截去后,还剩(1﹣),剩下的电线再加4米,然后减去原来的长度,就是现在的长度比原来的长的长度.【解答】解:×(1﹣)+4﹣,=×+4﹣,=+﹣,=﹣,=,=3.92(米);答:结果比原来电线长3.92米.故答案为:3.9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多的长度,就等于现在的长度减原来的长度.7.(1.00分)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平均数是20,可算出丙数为28.【分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算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与甲、乙两个数的和,进而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乙两个数的和”解答即可.【解答】解:20×3﹣16×2,=60﹣32,=28;故答案为:2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三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两个数的和,然后相减即可.8.(1.00分)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10%,促销过后又涨10%,这时商品价格是原来价格的99%.【分析】第一个10%的单位“1”是原价,设原价是1,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10%,用乘法求出降价后的价格;再把降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降价后价格的1+10%,用乘法求出现价,再用现价除以原价即可.【解答】解:1×(1﹣10%)=0.9;0.9×(1+10%),=0.9×110%,=0.99;0.99÷1=99%;答:商品价格是原来价格的99%.故答案为:99%.【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问题容易解决.9.(1.00分)在,2.84,283.3%,2.8383…中,从大到小排为 2.84>2.8383…>>283.3%.【分析】先把分数和百分数都化成小数,然后按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就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相同就再比较千分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解答】解:=2.833…,283.3%=2.833,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可以得出:2.84最大,2.8383…第二大,2.833…比2.833大,所以上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2.84>2.8383…>>283.3%,故答案为:2.84>2.8383…>>283.3%.【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注意把百分数和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10.(1.00分)吨=3吨80千克.【分析】把3吨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3直接填入3吨,然后把吨化成千克数,用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解答】解:×1000=80(千克);故答案为:3,8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11.(1.00分)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5日完成任务,到6月30日超额完成20%.【分析】将总工作量定为1,则计划工作效率为1÷30=,实际工作效率为1÷25=,那么到6月30日超额完成(30×﹣1)÷1.【解答】解:将总工作量定为1,实际工作效率为1÷25=,则到6月30日超额完成:(30×﹣1)÷1,=1,=20%;答:到6月30日超额完成20%.故答案为:20%.【点评】完成本题的关健是将总工作量当做1.12.(1.00分)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4000cm2,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切成两块正好是两个相等的正方体,若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多是7200平方厘米.【分析】(1)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切成两块正好是两个相等的正方体,那么说明这个长方体的横截面是个正方形;那么以长为边的面的面积就是横截面的面积的2倍,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4×2+2=10个横截面的面积之和,所以可以求得一个横截面的面积为:4000÷10=400平方厘米;(2)把这样的2个长方体的横截面相连,组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正好减少了2个横截面的面积.【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4×2+2=10个横截面的面积之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横截面面积为:4000÷10=400(平方厘米),把这样的两个长方体按照横截面相连得到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为:4000×2﹣400×2=8000﹣800=7200(平方厘米);答:若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多是72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7200平方厘米.【点评】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拼组时,把面积最大的面相连,拼组后的表面积最小;把面积最小的面相连,拼组后的表面积最大.根据表面积公式,利用方程求出这个长方体的横截面的面积,是本题的难点.二、判断题(一题一分,共5分)13.(1.00分)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作答,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只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才组成比例;所以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14.(1.00分)一个正方体棱长和为24厘米,它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正确.(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有12条长度相等的棱,所以可计算出每条棱的长度,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为:24÷12=2(厘米),正方体的体积为:2×2×2=8(立方厘米),答: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为8立方厘米.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正方体的每条棱的棱长,然后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15.(1.00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判断对错)【分析】因为只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未必底边和高分别相等.例如:底边长为4厘米,高为3厘米和底边长为2厘米,高为6厘米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但是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解答】解:如上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但是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所以,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认真进行分析,通过举例进行验证,故而得出问题答案.16.(1.00分)甲比乙长,乙就比甲短.错误.(判断对错)【分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甲比乙长,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1+),乙就比甲短1﹣1÷(1+)=,由此得出判断.【解答】解:甲比乙长,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1+),即甲数是乙数的,乙就比甲短1﹣1÷=.故此题错误.【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关键是明确题中的两个所对应的单位“1是不同的,甲比乙长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乙比甲短是把甲数看作单位“1”.17.(1.00分)如果a>b>0,那么一定小于.√.(判断对错)【分析】=,=,如果a>b>0,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可知,<,即<.据此解答.【解答】解:=,=,如果a>b>0,则<,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灵活运用.三、选择(只有一个正确,共16分)18.(2.00分)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下面图形,()面积最大.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圆形【分析】根据题意可设铁丝的长为12.56米,那么根据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可分别计算出他们的边长,然后再利用他们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铁丝的长为12.56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2.56÷4=3.14(米),正方形的面积是:3.14×3.14=9.8596(平方米);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2.56÷2=6.28(米),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长可为3.15米,宽为3.13米,长方形的面积是:3.15×3.13=9.8595(平方米);假设是正三角形,其边长是:12.56÷3≈4.2(米),三角形的高小于斜边,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小于4.2×4.2÷2=8.82(平方米);圆的半径是:12.56÷2÷3.14=2(米),圆的面积是:2×2×3.14=12.56(平方米);8.82<9.8595<9.8596<12.56;所以围成的圆的面积最大.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在周长相等的所有图形中,围成的圆的面积最大.19.(2.00分)数一数,图中一共有()条线段.A.4 B.6 C.8 D.10【分析】这条线上一共有5个点,每两个点都可以组成一条线段,一共有5×4种排列情况,又由于每两个点都重复了一次,比如AB和BA就是同一条线段,所以这条线上的5个点,一共有5×4÷2种组合.【解答】解:根据题意,这条线上的5个点,它的组合情况是:5×4÷2=20÷2=10(条);答:图中一共有10条线段.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答可以按排列组合的方法解答,也可按顺序一条一条得数出,当直线上的点比较多时,可以用公式:线段的条数=n×(n﹣1)÷2,(n为点的个数)计算.20.(2.00分)已知,4x+6=14,则2x+2=()A.10 B.8 C.6 D.4【分析】先根据4x+6=14求出x的值,进而把x的值代入2x+2中,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4x+6=14,4x=14﹣6,4x=8,x=2;2x+2,=2×2+2,=6;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x的值,进而根据题意,解答即可.21.(2.00分)一个南瓜重量约4000()A.厘米B.千克C.克D.毫米【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个南瓜的重量应用“克”做单位,据此进行选择.【解答】解:一个南瓜重量约4000克.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2.(2.00分)甲乙两股绳子,甲剪去,乙剪去米,余下铁丝()A.甲比乙短B.甲乙长度相等C.甲比乙长D.不能确定【分析】首先区分两个的区别:第一个是把把甲的绳长看作单位“1”,剪去的占总长度的;第二个是一个具体的数量;两个意义不一样,且两股绳子的原长的大小关系不知道,因而无法比较大小.【解答】解:因为两个意义不一样,因而无法比较大小,假设两股绳子的原长相等,则:比如说两根绳子都长2米,那第一根剩下1.5米,第二根剩下的是1.75米,则乙比甲长;另外,比如说两根绳子都长1米,那第一根剩下0.75米,第二根剩下的也是0.75米,则余下的长度相等;再如两根绳子都长0.4米,那第一根剩下0.3米,第二根剩下的是0.15米,则甲比乙长;故选:D.【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就表示具体的数,要做到正确区分.23.(2.00分)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A.等于30% B.小于30% C.大于30%【分析】因为6克盐14克水制成的盐水的含盐百分比是6÷(6+14)=30%,所以,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仍是30%.【解答】解:因为用6克盐14克水制成的盐水的含盐百分比是6÷(6+14)=30%,所以,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仍是30%.故选:A.【点评】完成本题的关健是明确加入的盐水的含盐的百分比是多少.24.(2.00分)若甲数的等于乙数的3倍,那么甲数()乙数.A.>B.= C.<【分析】两两相乘的积相等,与较小数相乘的那个数较大,比较与3的大小,即可解答.【解答】解:由甲数的等于乙数的3倍可得:甲数×=乙数×3,因为<3,所以甲数>乙数.故选:A.【点评】此题关键明白两两相乘的积相等,与较小数相乘的那个数较大.25.(2.00分)圆面积扩大16倍,则周长随着扩大()A.16倍B.32倍C.4倍【分析】本题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求出圆的面积和半径以及周长和半径的比例关系来求解.【解答】解:S=πr2π是恒值,那么S与r2成正比,圆面积扩大16倍,半径的平方就扩大了16倍,半径扩大4倍;C=πrπ是恒值,那么C与r成正比,半径扩大4倍,周长也扩大4倍.故选:C.【点评】本题圆的面积和半径以及周长和半径的比例关系来求解.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三、计算题(共32分)26.(5.00分)直接写出结果45+38=÷3= 4.2÷0.07=11×=0.875×24=1÷=7.2×=8﹣=0.25﹣=×0÷=【分析】÷3把48分解成48+,除法变成乘法,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0÷根据有关0的运算直接得出结果;其他题目按照运算法则计算.【解答】解:45+38=83,÷3=16,4.2÷0.07=6011×=133,0.875×24=21,1÷=,7.2×=2.7,8﹣=4,0.25﹣=0.05,×0÷=0.故答案为:83,16,60,133,21,,2.7,4,0.05,0.【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小数点的位置.27.(3.00分)(16﹣15.3)××2.4【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简算.【解答】解:(16﹣15.3)××2.4=0.8×(×2.4)=0.8×0.4=0.32【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8.(3.00分)1÷(4﹣0.05×70)×1【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然后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解答】解:1÷(4﹣0.05×70)×1=1÷(4﹣3.5)×1=1÷×1=×=2【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29.(3.00分)(1×+)÷(11﹣1)【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加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解答】解:(1×+)÷(11﹣1)=(+)÷(11﹣1)=÷9=×=【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30.(3.00分)128×41﹣1×128﹣40÷【分析】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解:128×41﹣1×128﹣40÷=128×41﹣1×128﹣40×128=128×(41﹣1﹣40)=128×0=0【点评】乘法分配律是最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31.(3.00分)3的除以1.85与的差,商是多少?【分析】根据题意,可用乘,再用所得的积除以1.85减去的差,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85﹣)=÷1.6=答:的除以1.85与的差,商是.【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的表述确定算式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即可.32.(3.00分)一个数的40%比它的3倍少10,求这个数.【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一个数的40%比它的3倍少这个数的(3﹣40%),它对应的数量是10,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解答】解:10÷(3﹣40%)=10÷260%=3答:这个数是3.【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数量对应了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33.(6.00分)看图填空: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40分.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分析】根据统计图知,小华骑车从家去图书馆借书,行驶20分钟后停留了20分钟,继续前行,又经过20分钟后,共行驶了5千米到达图书馆,在图书馆逗留40分钟后骑车回家只用了20分钟;据此可以求得小华去的时候的平均速度及返回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20+40=60分钟=1小时,5÷1=5(千米),(2)5,=5×3,=15(千米),答: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40分.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故答案为:20;40;5;15.【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行驶时间与行驶路程的数量关系,以及利用统计图中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应用题(每题4分,其中第8题7分,共35分)34.(4.00分)红星机床厂,今年生产机床2600台,比去年产量的2倍还多400台,去年生产机床多少台?【分析】由今年生产机床2600台,比去年产量的2倍还多400台,可知去年的产量×2+400就等于今年的产量,把去年的产量看做单位“1”,又是所求的问题,因此用方程解决比较简单.【解答】解:设去年生产机床x台,由题意得:2x+400=26002x=2200x=2200÷2x=2200×x=1000答:去年生产机床1000台.【点评】此题考查基本数量关系,今年的产量=去年产量×2+400,由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35.(4.00分)一个水池,单独开甲进水管需10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乙进水管需12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丙放水管需30小时放完一池水,问同时开放三管,多少小时将空池注满?【分析】把水池的容量看作单位“1”,那么甲水管工作效率就是,乙水管的工作效率就是,丙水管的工作效率就是,它们同时开放的工作效率就是=,它们工作时间就是工作量单位:1除以它们合作的工作效率,即1=(小时)【解答】解:=1=(小时)答:同时开放三管,小时将空池注满.【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时往往把工作总量看做1,再利用它们的数量关系解答.36.(4.00分)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75千米,预计3小时到达,行了1小时,机器发生故障,就地维修了20分钟,要想准时到达而不误事,以后每小时应加快多少千米?【分析】根据“每小时行驶75千米,预计3小时到达”,可先求出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再根据“行了1小时”,可求出剩下的路程和剩下的时间,进一步求得要想准时到达的行驶速度,进而求得应加快的速度即可.【解答】解: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75×3=225(千米),剩下的路程:225﹣75×1=150(千米),剩下的时间:3﹣1﹣=(小时),准时到达的行驶速度:150=90(千米),应加快的速度:90﹣75=15(千米).答:要想准时到达而不误事,以后每小时应加快15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即可.37.(4.00分)甲乙两仓库的货物重量比是7:8,如果从乙仓库运出,从甲仓库运进6吨,那么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4吨,求:甲乙两仓库原有货物各有多少吨?【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进行解答,设乙仓库原有货物x吨,从乙仓运出后,则乙仓还有(1﹣)x吨,由甲乙两仓库的货物重量比是7:8可知甲仓库原有x 吨;又“从甲仓库运进6吨”,此时甲仓库有()吨,乙仓有[(1﹣)x+6]吨,又此时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4吨,据此可得方程:(﹣6)﹣[(1﹣)x+6]=14.解此方程即得乙仓原有货物的吨数,进而求得甲仓货物的吨数.【解答】解:设乙仓原有货物x吨,则甲仓库原有x吨,可得方程:(﹣6)﹣[(1﹣)x+6]=14﹣6﹣﹣6=14,x=26,x=208;甲仓原有:208×=182(吨);答:甲仓库原有货物182吨,乙仓库原有货物208吨.【点评】通过设未知数,根据所给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8.(4.00分)筑路队计划5天修完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22%,第二天修了全程的23%,最后三天修的路程之比是4:4:3,最后一天修27米,则这条公路多长?【分析】本题应先求出最后三天共修的长度,然后再求全长.最后三天修的路程之比是4:4:3,最后一天修27米,把最后三天修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最后三天共修:27÷=99(米);要求全长,把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了全程的22%,第二天修了全程的23%,那么这99米占全长的(1﹣22%﹣23%),列出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4+4+3=11(份);最后三天共修:27÷=99(米);这条公路长:99÷(1﹣22%﹣23%),=99÷55%,=180(米);答:这条公路长180米.【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39.(4.00分)一块合金含铜与锌比为3:4,用此合金制造铜锌之比为1:2的新合金63克,问要加铜还是加锌,加多少克?【分析】首先根据合金含铜与锌的比是3:4,新合金的铜与锌之比为1:2,可得需要添加锌;然后根据新合金的铜与锌之比为1:2,可得新合金的铜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新合金的总重量乘以铜占的分率,求出铜的重量是多少克;最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铜的重量除以它占原来合金的重量的分率,求出需要原来合金多少克,再用新合金的重量减去需要原来的合金的重量,求出需要添加锌多少克即可.【解答】解:63﹣63×÷=63﹣63×÷=63﹣21=63﹣49。

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北大附中初一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北大附中初一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北⼤附中初⼀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A .t he yB .t hemC .t hei rD .t hei rs—W h y d o you like d o l p hin s ?—B eca us e a r e f r iendl y .2.A .o nB .inC .H ow l o ngD .H ow o f t en—W hen w e r e you b or n ?—I w a s b or n J u l y 5, 2006.t h 3.A .p la y t he che ssB .p la y ing so cce rC .p la y t he g u i t a rD .p la ys p ian oW e w an t stu den ts f or t he S ch oo l D a y . C an you ?4.A .W henB .W h yC .W ha tD .W he r e— d o e s S c ott g o to wor k ?—H e al w a ys g o e s to wor k a t s e v en o 'cl o ck .5.A .H ow fa rB .H ow l o ngC .H ow soo nD .H ow o f t en— i s i t f ro m your h o me to t he sup e r ma r ke t ?—A b out 5 min ut e s ' w alk .6.A .S oB .B utC .F orD .A ndH e need s to c ross t he r i v e r e v e ry s ch oo l da y . he i s n 't af r aid o f g o ing to s ch oo l ,beca us e he l ov e s s ch oo l v e ry m u ch .7.—C an w e w ea r a ha t in cla ss ?—N o , .8.A .a kind o fB .kind s o fC .kind o fD .a kindM an y p e op le like to r ai s e d o g s a s p e ts beca us e t he y 'r e f r iendl y and s ma rt .9.A .cleaningB .i s cleaningC .a r e cleaningD .cleanL oo k ! S o me stu den ts t he cla ssroo m n ow .10.A .B .C .D .A t t he beginning o f J ell y fi s h S h o e s , L a ur a t h r e w he r ne w jell y s h o e s in to t he s eabeca us e .t he y w e r e s ee -t h rou gh and p ink s he didn 't need t he s h o e s an y m or e s he o nl y l ov ed bab y jell y fi s hs he ha t ed jell y fi s h and had t h ou gh t t he s h o e s w e r e made o f t hem⼆、⾸字⺟填空(每⼩题1分,共4分)11.D ea r J ane ,H ow 's i t g o ing ? I 'm ha v ing a g r ea t t ime v 1 m y a u n t in C anada . S he 's wor king he r e and I 'm g o ing to su mme r s ch oo l . I 'm stu d y ing E ngli s h and I 'm lea r ning a l 2 . I 'm al so v i s i t ing so me o f m y o ld f r iend s . I 'm so ha ppy to s ee t 3 again . I t 's af t e r n oo n r igh t n ow ,and I 'm s i tt ing b y t he poo l and d r inking or age j u ice . I t 's w a r m and su nn y , and i t 's v e ry 4 (r ela x ) he r e .S ee you soo n .S u L in三、完形填空(每⼩题1分,共8分)12.B"W h o wou ld like to st a y af t e r cla ss to hel p me s e t up to m orrow 's s cience lab ?" a s k s M rs . L y nch . B ef or e t he s cience t eache r 1 he r qu e st i o n , G ail puts up he r hand qu ickl y . O f c ours e , s he w an ts to hel p M rs . L y nch . G ail w ill be 2 if e v e ry cla ss e v e ry da y i s s cience . S he t ake s a qu ick l oo k a rou nd t he cla ssroo m . T he ot he r stu den ts ro ll t hei re y e s . T he y a r e af r aid o f c o ming to s cience cla ss .1. 2. 3. 4. 5. 6. 7. 8.A f t e r cla ss,he r cla ss ma t e N ic o le c o me s to he r and w hi sp e rs(⽿语),"W e kn owyou'r e 3 M rs. L y nch o nl y beca us e you w an t to ge t a g oo d g r ade."G ail d o e s n't b ow he r head.S he i sprou d t ha t s he i s a g oo d s cience stu den t.T he su bjec ti s e x ci t ing!T hink o f h ow man y t hing s in t he wor ld ha s g ot be tt e r beca us e o f 4 ! G ailcan g o o n da y d r eaming f or e v e r,b ut n ow s he ha s to hel p M rs. L y nch to ge t e v e ryt hing r ead yf or to m orrow's lab.T he ne xt m or ning a t s ch oo l,G ail find s he r cla ss ma t e s st anding outs ide t he cafe t e r ia(⾃助餐厅)and worry ing ab out 5 b r eakfa st.W hen G ail ge ts to t he cafe t e r iad oor,s he find s out t he pro blem.T he d oor i s l o cked(锁住的)and t he ke y can't tur n. M r.N ort h,t he c usto dian(管理员),ha s been try ing to op en t he d oor f or half an h our.G ail ha s an 6 .S he b orrows a lead p encil and qu ickl y ge ts so me lead out. N e xt,s he pus he s t he lead in to t he l o ck and tw i sts i t.T hen s he a s k s M r. N ort h to put t he ke y in t he l o ck and tur n i t. A f t e r try ing s e v e r al t ime s,t he l o ck 7 .T he stu den ts chee r and gi v eG ail high fi v e s a s t he y ge t in to t he cafe t e r ia.N ic o le s mile s a t G ail,"I g u e ss s cience i s n'tso 8 ." I t i s s cience t ha t s a v e s t he da y.A.a s k sB.s h owsC.make sD.fini s he sA.f r eeB.ha ppyC.af r aidD.ang ryA.callingB.t eachingC.hel p ingD.v i s i t ingA.a rtsB.l ov eC.d r eam sD.s cienceA.s ha r ingB.c oo kingC.mi ss ingD.or de r ingA.ideaB.an sw e rC.in t e r e stD.ac t i v i tyA.fall sB.op en sC.b r eak sD.cl os e sA.bad ef u lC.f u nn yD.diffic u l t四、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2分)13.F r iend s a rou nd t he W or ldT he su n s hine s o n ne w f r iend s in ne w p lace s.S o me o f t he p lace s a r e s imila r to t he p lace s w he r e you li v e and so me a r e n ot. B ut all o f t he s e f r iend s l ov e to s ing and p la y.A F r iend in K or eaH i, I'm C hang-Y o ng,and I'm15y ea rs o ld. M y famil y li v e s in an a p a rt men t inS e ou l,t he ca p i t al o f S out h K or ea.T he spr ing he r e i s w a r m and bea ut if u l. O nsp ecial da ys, I d r e ss in a s ilk jacke t called H anb o k.A F r iend in A ustr aliaA .a s ilk jacke tB .a T -s hi rtC .a d r e ssD .a c o a t(1)A .a p a rt men tB .t he c ou n tryC .woo den h utsD .t he N ort h P o le(2)A .w a r mB .h otC .c oo lD .c o ld(3)H i , J o hn i s m y name . I 'm an A b or iginal A ustr alian . A b or igine s ha v e li v ed in A ustr alia f or man y y ea rs . I li v e w i t h our m ot he r in t he c ou n try . M y fa vor i t e s ea so n i s a utu mn . I t 's c oo l . W e o f t en w ea rs T -s hi rts .A F iend in T an z aniaH ell o , m y name i s M anka , and I li v e in T an z ania . I t 's al w a ys h ot he r e . M ost o f us like in woo den h uts (⼩屋) w i t h g r a ss roo f s . M y fa t he r t ake s ca r e o f t he ca tt le . C a tt le a r e v e ry im port an t f or us .A F r iend in C anadaH i , I am called K i p anik . W e li v e in n ort he r n C anada , nea r t he N ort h P o le . I t i s s n owy and c o ld m ost o f t he t ime he r e . S o I o f t en w ea r a hea vy c o a t . M y famil y o f t en us e s a d o g s led to tr a v el t h rou gh a r ea s c ov e r ed w i t h s n ow .O n sp ecial da ys , C hang -Y o ng w ea rs .M ost o f p e op le in T an z ania li v e in .T he w ea t he r in n ort he r n C anada i s .14.U ne xp ec t ed b ut G oo dW ha t a fine da y ! M an sor w a s sur e t ha t he wou ld s ee hi s bi rt hda y pr e s en t o n t he dining t able . I t had been like t hi s f or t he p a st 15 y ea rs . W ha t e v e r ha pp ened , hi s p a r en ts wou ld p lace t he pr e s en t ne xt to hi s gla ss o f milk o n t ha t da y . H e had gi v en v a r i ous hin ts (暗示)ab out w ha t he r eall y w an t ed , and e v en s ilen t l y put a p ic tur e o f t he m o bile p h o ne in to hi s m ot he r 's handbag . I t w a s im poss ible t ha t s he didn 't ge t t he me ss age .T o hi s surpr i s e , t he r e w a s n ot hing o n t he t able t hi s t ime . T he famil y ga v e m or ning w i s he s to each ot he r a s usu al and t alked a s if t he r e w a s n ot hing sp ecial ab out t he da y . H i s m ot he r o nl y r eminded him to clea r hi s wr i t ing t able .M an sor qu ickl y r an out o f t he h ous e a s he did n ot w an t hi s p a r en ts to s ee he w a s s ad t ha t t he y had f or g ott en hi s bi rt hda y ! H e wou ld feel be tt e r if he j o ined hi s f r iend s a t t he O ld P e op le 's H o me . A s he did n ot w an t to st a y a rou nd t he h ous e an y l o nge r , he g ot in to t he fi rst t a x i he s a w . H e w a s st ill s ad w hile he w a s in i t .A .H e t alked to hi s p a r en ts .B .H e ga v e hin ts to hi s p a r en ts .C .H e ca r ef u ll y cleaned hi s t able .D .H e p aid a v i s i t to hi s g oo d f r iend s .(1)A .fel t t hei r life w a s so b or ing B .r eali z ed he s h ou ldn 't be s ad C .w an t ed to o ffe r hel p to t hemD .h op ed to ge t an ot he r pr e s en t(2)A .didn 't w an t to le t him d ow n B .didn 't like t he m o bile p h o neC .e xp ec t ed him to lea r n so me t hingD .h op ed he c ou ld r e sp ec t t hei r w i s he s(3)A .B .C .D .(4)H e g ot d ow n f ro m t he t a x i and r eali z ed h ow fine t he w ea t he r w a s . T he su n w a s s hining b r igh t l y a s if to gi v e him j oy . T he chi rp ing o f t he bi r d s ligh t ened hi s hea rt . H e w alked w i t h a spr ing in hi s st e ps to O ld P e op le 's H o me . A s he l oo ked a rou nd , he s a w p e op le la u ghing and enj oy ing t hem s el v e s . T he s e o ld p e op le didn 't ge t m u ch ca r e or a tt en t i o n f ro m t hei r b usy child r en , y e t t he y w e r e ha ppy . W h y s h ou ld he be s ad ? A m o bile p h o ne w a s n ot qu i t e a big deal af t e r all .T hen he decided to g o h o me . A f t e r ge tt ing h o me , he st a rt ed to t id y hi s t able , kn ow ing t ha t hi s m ot he r e xp ec t ed him to d o so . W ai t ! W ha t 's t hi s ? A n ai r t icke t to P u la u R edang (热浪岛)f or a s c u ba di v ing c ours e ! "T he m o bile p h o ne i s nice , b utw e pr efe r t ha t you lea r n so me t hing r a t he r t han ha v e t he la t e st m o bile p h o ne . H op e you w ill like our pr e s en t ."W i t h t ea rs o f e x ci t emen t , M an sor r eali z ed t ha t he s h ou ld ha v e kn ow n t ha t hi s p a r en ts wou ld ne v e r f or ge t hi s bi rt hda y .W ha t did M an sor d o to ge t t he pr e s en t he w an t ed ?A f t e r s eeing t h os e o ld p e op le , M an sor .T he p a r en ts b ou gh t t he t icke t f or M an sor beca us e t he y .W ha t can w e lea r n f ro m t he story ?M an sor liked t he bi rt hda y pr e s en t .M an sor kne w hi s p a r en ts v e ry w ell .M an sor 's p a r en ts wou ld b uy a ne w gif t .M an sor 's p a r en ts wou ld s a y sorry to him .15.H a v e you e v e r wo nde r ed w h y bi r d s s ing ? M a y be you t h ou gh t t ha t t he y w e r e j ust ha ppy .A f t e r all , you pro babl y s ing or w hi st le w hen you a r e ha ppy .A .an e xpr e ss i o n o f ha pp ine ssB .a w a y o f w a r ningC .an e xpr e ss i o n o f ange rD .a lang u age o f t hei r ow n(1)A .B .C .D .(2)A .B .C .D .(3)A .D o bi r d s ha v e a lang u age ?B .W ha t i s a bi r d 's t e rr i tory ?C .H ow d o bi r d s s ca r e str ange rs ?D .W h y d o bi r d s s ing ?(4)S o me s cien t i sts belie v e t ha t bi r d s d o s ing so me o f t he t ime j ust beca us e t he y a r e ha ppy . H ow e v e r , t he y s ing m ost o f t he t ime f or a v e ry diffe r en t r ea so n . T hei r s inging i s ac tu all y a w a r ning to ot he r bi r d s to st a y out o f t hei r t e rr i tory .D o you kn ow w ha t a "t e rr i tory " i s ? A t e rr i tory i s an a r ea t ha t an animal , usu all y t he male ,claim s a s i ts ow n . O nl y he and hi s famil y a r e w elc o me t he r e . N o ot he r familie s o f t he s ame sp ecie s a r e w elc o me . Y our y a r d and h ous e a r e your t e rr i tory w he r e o nl y your famil y and f r iend s a r e w elc o me . I f a str ange r s h ou ld en t e r your t e rr i tory and t h r ea t en you , you migh t s h out . P ro babl y t hi s wou ld be en ou gh to f r igh t en him a w a y .I f so , you ha v e ac tu all y s ca r ed t he str ange r a w a y w i t h out ha v ing to figh t him . A bi r d d o e s t he s ame t hing . B ut he e xp ec ts an outs ide r alm ost an y t ime , e sp eciall y a t ne st ing (筑巢) s ea so n . S o he 's s c r eaming (⾼声尖叫) all t he t ime , w he t he r he can s ee an outs ide r or n ot . T hi s s c r eaming i s w ha t w e call a bi r d 's so ng , and i t i s usu all y en ou gh to kee p an outs ide r a w a y .B i r d s s ing l ou de st in t he spr ing w hen t he y a r e try ing to a ttr ac t a ma t e and w a r n ot he rs n ot to en t e r t he t e rr i tory o f t hei rs . Y ou can s ee t ha t bi r d s ha v e a lang u age o f t hei r ow n . M ost o f i t ha s so me t hing to d o w i t h a ttr ac t ing ma t e s and s e tt ing up t e rr i tor ie s .S o me s cien t i sts belie v e t ha t m ost o f t he t ime bi r d s ' s inging i s ac tu all y .W ha t i s a bi r d 's "t e rr i tory "?A p lace w he r e a bi r d ma y s h out a t t he top o f i ts vo ice .A p lace w he r e ot he r bi r d familie s a r e n ot acce pt ed .A n a r ea f or w hich bi r d s figh t again st each ot he r .A n a r ea w hich a bi r d c o n s ide rs to be i ts ow n .W h y d o bi r d s kee p o n s inging a t ne st ing s ea so n ?B eca us e t hei r s inging hel ps f r igh t en outs ide rs a w a y .B eca us e t hei r s inging hel ps ge t r id o f t hei r fea rs .B eca us e t he y w an t to find outs ide rs a rou nd .B eca us e t he y w an t to in v i t e m or e bi r d f r iend s .W ha t i s t he be st t i t le f or t hi s p a ss age ?16.(1)(2)(3)(4)(5)S u mme r cam p i s a g r ea t p lace f or making ne w f r iend s and finding p e op le to hang out w i t h . E v en if you d o ha v e f r iend s , j ust c o n s ide r i t an opportu ni ty to find ne w p e op le and make ne w f r iend s , and ma y be st a rt up o ne o f t h os e lifel o ng f r iend s hi ps .F i rst l y , try to st a rt c o n v e rs a t i o n s .G o up to p e op le and in tro d u ce yours elf . D o n 't la u gh too ha r d or t alk too l ou d j ust to a pp ea r c o nfiden t . A s k p e op le to g o ge t ice c r eam w i t h you or to g o to t he poo l . M ake your so cial g roup a s la r ge a s poss ible . A t cam p t he r e a r e n or mall y a t lea st a h u nd r ed kid s , and t he r e w ill be all diffe r en t typ e s o f p e op le to make f r iend s w i t h .E nj oy t he b us r ide s . O ne o f t he ea s ie st t ime s to make ne w f r iend s i s d ur ing t he b us r ide .T alk to a fe w p e op le bef or e t he b us lea v e s . T hen o nce you ge t o n t he b us , a s k o ne to s i t ne xt to you . I f he or s he i s e x ci t ed and a s k s you to s i t w i t h him or he r o n t he r ide , you kn ow t ha t you a r e liked . B r ing al o ng so me ca r d game s or ot he r m u l t i -p la y e r ac t i v i t ie s to d o o n t he b us . Y ou migh t be able to make f r iend s bef or e you e v en lea v e t he b us !P e op le w ill o nl y w an t to hang out w i t h you if you 'r e b ot h in t e r e st ed and in t e r e st ing . S o ,be pr e p a r ed to a s k qu e st i o n s and an sw e r t hem too . K ee p in mind t ha t m us ic i s a g r ea t w a y to b r ing p e op le to ge t he r , so if you 'r e n ot sur e w ha t to t alk ab out , a s k so me o ne ab out t hei r fa vor i t e s inge r or band .B e c r ea t i v e . I f t he r e i s n ot hing to d o , t hink o f so me t hing ! M ake p e op le t hink o f you a s t he o ne to ha v e f u n w i t h . A ll a rou nd cam p t he r e a r e t hing s to d o . Y ou w ill be highl y r e sp ec t ed b y tur ning t he m ost b or ing ac t i v i t ie s in to t he m ost in t e r e st ing o ne s . D o n 't be af r aid o f ne w idea s . S o me t ime s t he y can make you popu la r .S h ou ld you la u gh too ha r d j ust to a pp ea r c o nfiden t ?W ha t can you b r ing o n t he b us r ide ?W ha t can you d o if you a r e n ot sur e w ha t to t alk ab out ?H ow can you be highl y r e sp ec t ed ?W ha t i s t he p a ss age mainl y ab out ?六、翻译句⼦(每⼩题2分,共10分)17.我可以给他带个⼝信吗?C an I a f or him ?18.你能告诉他给我回个电话吗?C ou ld you j ust t ell him to me ?19.我们周⼀到周五不得不穿校服。

(北师大版)2018小升初数学试卷

(北师大版)2018小升初数学试卷

北师大版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30分)1.(3分)如果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并且>>.把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是.2.(3分)如果4a=3b,那么a:b= :,a和b成比例.3.(3分)如果海平面高度记为0米,比海平面高记为正,比海平面低记为负,A地的海拔高度为﹣35米表示.4.(3分)3,0.8,1.2配上一个数就能组成比例,这个数可能是.(要求填完整)5.(3分)老师包内有24支铅笔,下面是一个小朋友任意拿60次,每次记录的结果如下:蓝:正正正正正正正黄:正正正正正猜猜蓝、黄铅笔可能各有支.6.(3分)2000名学生排成一排按1、2、3、4、5、6、7、6、5、4、3、2、1、1、2、3、4、5、6、7、6、5、4,、3,、2、1、…循环报数,则第2000名学生所报的数是.7.(3分)买一辆汽车,分期付款购买要多加价7%,如果现金购买可按九五折优惠.小新算完后发现分期付款比现金购买多付7200元,那么这辆汽车的原价是元.8.(3分)一根2米长的圆柱体木材,锯成3段小圆柱后,它们的表面积总和比原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原这根木材的体积是立方分米.9.(3分)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5.42cm,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10.(3分)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甲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三角形乙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3×8=24分)11.(3分)给分数的分母乘以3,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A.3 B.7 C.14 D.2112.(3分)一根3米长的钢材,先截下它的,再截下,还剩()米.A.1 B.2 C.1/4 D.3/413.(3分)把a克糖放入b克水中,此时糖水的含糖率是()A.a+b B.C.D.14.(3分)从A城到B城,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8小时,甲车速度比乙车()A.快25% B.慢20% C.慢80% D.快20%15.(3分)将甲组人数的拨给乙组,则甲、乙两组人数相等.原甲、乙两组人数的比是()A.5:1 B.5:3 C.5:4 D.3:516.(3分)把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割成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分成()块.A.3 B.9 C.27 D.3617.(3分)在如图梯形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等于乙D.无法比较18.(3分)已知一条直线l和直线外的A、B两点,以A、B两点和直线上某一点做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就能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中的等腰三角形ABC.除此之外还能画出符合条件的()个等腰三角形.A.1 B.2 C.4 D.3三、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3×5=15分)19.(3分)如果a>0,那么一定小于a..20.(3分)车轮的直径一定,车轮的转数和它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21.(3分)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判断对错)22.(3分)用8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大正方体,大正方体的周长是16分米..(判断对错)23.(3分)盒子里放4个球,上面分别写着2、3、5、7,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单数小丽胜,摸到双数小华胜,这个规则对小丽有利,她一定能赢..(判断对错)四、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16+8=24分)24.(16分)计算(1)×8××1.25(2)1×1.25+1×2.2﹣1(3)÷[(+)×](4)7.8÷[32×(1﹣)+3.6].25.(8分)求未知数x的值(1)(2)0.36×5﹣x=.五、自己探究,动手操作.(共10分)26.(10分)如图,电车通过A站经过B站到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1)A站到B站相距千米,B站到C站相距千米.(2)返回时车速是每小时千米.(3)电车往返的平均车速是每小时千米.六、解答题(共33分)27.(8分)甲班有51人,乙班有49人,某次考试两班平均成绩是81分,乙班平均成绩比甲班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甲、乙班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分.28.(8分)六年级三个班植树,任务分配是:甲班要植三个班植树总棵树的40%,乙、丙两班植树的棵树的比是4:3,当甲班植树200棵时,正好完成三个班植树总棵树的.丙班植树多少棵?29.(8分)把一个高3分米的圆柱体底面平均分成若干扇形,然后把圆柱体切开,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增加120平方厘米,原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30.(9分)某品牌出租车起步(3公里及3公里以内)价是6元,超过3公里而在7公里以内每公里按1.5元计价;7公里以上部分每公里再加价50%.旅客从西安火车站乘出租车到距离约8公里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到达时应付多少车费?七、思维拓展.(10+4=14分)31.(8分)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购买一只价值4200元的游艇,甲支付的现金是其余三人所支付现金总数的,乙支付的现金比其他三人所支付的现金总数少50%,丙支付的现金占其他三人所支付的现金总数的,那么丁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32.(6分)甲1分钟能洗3个盘子或9个碗,乙1分钟能洗2个盘子或7个碗,甲、乙两人合作,20分钟洗了134个盘子和碗.问:洗了几个盘子几个碗?。

【精品】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2份)

【精品】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2份)

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题1.用18根1分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周长是.2.在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从2根3厘米长和2根7厘米长的小棒中,选出3根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4.把一个圆柱形状的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已知削去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削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把25克盐放在200克水中制成盐水,那么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A.1:8 B.1:9 C.1:106.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三角形B.梯形C.正方形7.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成的角是()A.100°B.105°C.110°8.下面三个数中,最接近1亿的数是()A.1.1亿B.0.99亿C.9999万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分析】由题意得长方形的周长是18分米,长与宽的和是:18÷2=9(分米),则组成长方形的长与宽情况有:8分米和1分米;7分米和2分米;6分米和3分米;5分米和4分米;再分别计算出面积,选出面积最大的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8分米;长与宽的和是:18÷2=9(分米),则组成长方形的长与宽情况有:8分米和1分米,面积为:1×8=8(平方分米);7分米和2分米,面积为:2×7=14(平方分米);6分米和3分米,面积为:3×6=18(平方分米);5分米和4分米,面积为:5×4=20(平方分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20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0平方分米;18分米.【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组成的长方形的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计算比较.2.【分析】这个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再依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其面积【解答】解:圆的面积:3.14×(4÷2)2=12.56(平方厘米);答:这个圆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2.5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及圆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明白圆的直径即为正方形的边长.3.【分析】依据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确定出底边和腰的长度,从而可以求出其周长.【解答】解:因为3+3<7,则不能选用3厘米、3厘米和7厘米的小棒;而7+7>3,因此可以选用7厘米、7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7+3=17(厘米);答: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厘米.故答案为:17.【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出这个等要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度,进而求其周长.4.【分析】把圆柱形状的木头削成最大的圆锥和原来的圆柱是等底等高的,根据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可知削去的部分为圆柱的,然后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最后根据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关系求解即可.=24÷=36(立方厘米);【解答】解:根据题意知,V柱因为圆柱形状的木头削成最大的圆锥和原来的圆柱是等底等高的,所以:V锥=V柱,=×36,=12(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析】把25克盐溶解在200克水中,就形成了25+200=225克的盐水,要求盐与盐水质量的比,也就是求25与225的比,进而写比并化简比即可.【解答】解:25:(25+200)=25:225=(25÷25):(225÷25)=1:9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意义,要注意:求的是盐与盐水的比,就要先求出盐水的质量,最后要把比化成最简比.6.【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解答】解: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定义可知:三角形最多有三条对称轴,梯形最多有一条对称轴,而正方形却有四条对称轴.答: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7.【分析】一副三角尺中有这样几种角,30°、45°、60°、90°,由此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由一副三角板中四种角的度数拼不成100°的角;B,45°+60°=105°,所以由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105°的角;C,由一副三角板中四种角的度数拼不成110°的角;故选:B.【点评】抓住一副三角板中四种角的度数的特点即可解决问题.8.【分析】要知道那个数最接近1亿,只要求出三个数与1亿的差,哪个最小就是最接近的,据此选择.【解答】解:1.1﹣1=0.1(亿);1﹣0.99=0.01(亿);9999万=0.9999亿,1﹣0.9999=0.0001(亿);0.0001<0.01<0.1,所以9999万最接近1亿;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大小比较,注意最接近就是差最小的.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题1.(3分)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九千二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平方米.2.(2分)一个五位数8□35△,如果这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那么□代表的数字是,△代表的数字是.3.(3分)用铁丝焊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至少要用铁丝厘米,如果要在框架的表面包上一层薄皮,薄皮的总面积是;包完后,这个长方体占空间的大小是.4.(1分)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50.24厘米,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5.(2分)A=2×3×n2,B=3×n3×5,(n为质数),那么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6.(4分)乙数除以甲数商是0.37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如果甲乙两数的和是,甲数是.7.(1分)玩具厂两个月生产1000辆玩具汽车,总造价b元,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元.8.(1分)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的第二十八届奥运会,按每4年举行1次,则第五十届奥运会将在年举行.9.(3分)一张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的图形是形,它的面积是原来正方形的,它的周长是原正方形的.10.(2分)在一张地图上画有一条线段比例尺千米,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的形式是,在这张图上量得宁波到上海的距离为12厘米,宁波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千米.二、选择(10分)11.(1分)钟面上,6点15分时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A.直角B.锐角C.钝角D.平角12.(1分)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A.B.C.D.2倍13.(1分)如果a是质数,b是合数,下面哪个值一定是质数()A.a+b B.ab C.ab÷b D.14.(1分)一件工作,甲单独做用的时间比乙单独做多,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比是()A.1:1 B.3:4 C.4:3 D.5:315.(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4厘米,量得一条边上的高为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4 B.30 C.20 D.12016.(1分)有一个长方体,长是a米,宽是b米,高是h米,若把它的高增加5米,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增加()立方米.A.abh+5 B.ab(h+5)C.5ab D.以上都不是17.(1分)在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A.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B.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成反比例C.一只热水瓶的容积是500毫升D.在c=πd中,c和π成正比例18.(1分)有两根长分别是40分米和90分米的木条,现在要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长度的分米数都是整数,而且不能有剩余,两根木条共能锯成()段.A.5 B.9 C.1319.(1分)一个圆柱纸筒,它的高是3.14分米,底面半径是1分米,这个纸筒的侧面展开图是()A.长方形B.正方形C.圆形D.以上都不是20.(1分)19÷6=3…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那么余数是()A.1 B.100 C.1000 D.10三、计算21.(6分)直接写出得数0.14×30=3﹣= 4.6+4=32÷10000=10.1﹣1=0÷=÷=÷6=×2÷×2=0.25×4= 22.(8分)解方程.:=:xx ﹣x=9.453.7×5﹣2x=x+4=4.7.23.(12分)脱式计算.8.82×15﹣100 15.8﹣+14.2﹣21.6﹣0.8×4÷0.8×4×3.7+3.6+5.3× 2.5×4.4 (1.5+)÷3.75﹣四、应用题(只列式,不计算.)24.(4分)学校食堂5月份烧煤1.5吨,比4月份节约用煤0.3吨,比4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25.(4分)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4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26.(4分)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24%,第五天用同样的工作效率一天修路80千米,这条路长多少千米?27.(4分)四年级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得了40分,比五年级得分的2倍少24分,五年级学生得了多少分?五、解答题28.(5分)用同样的砖铺地,铺9平方米用砖308块,如果铺12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用比例)29.(5分)一个圆柱形无盖水桶,高是48厘米,底面直径是30厘米.问:①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②如果皮的厚度忽略不计,1升水重1千克,这个水桶大约能装水多少千克?(得数保留1位小数)30.(4分)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大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31.(4分)王师傅要加工1200个零件,每天加工80个,已经加工了3天,剩下的每天加工96个,还要用多少天完成任务?32.(4分)李老师写了3篇科普故事,得稿费3400元,超出800元以上的部分按14% 缴纳个人所得税,李老师应缴税多少元?33.(4分)五年级植树336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五年级多,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多少棵?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分析】这是一道多位数的读写及各级数位换算关系的题目.1.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若某一级全为0,那么只读一个零2.写法同样是这个顺序.但要注意把各级的数位写完整,该补0的要补0.【解答】解:十亿九千二百万这个数的写法:由“十亿”我们知道,亿级上有两位数10,把它写出来;万级上的数是“九千二百”,在10的后面顺序写出来:9200;个级没有读数,就是“0”有四位数,所以写四个“0”.故“十亿九千二百万”写作:10 9200 0000.“把十亿九千二百万”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方法是:因万位以下都为零,所以把万位以下的数位去掉,后面加上单位“万”即可,故写作:109200万“十亿九千二百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求近似数,“十亿九千二百万”的近似数是“11亿”故答案是:1092000000,109200万,11亿.【点评】做好该题的前提是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则,准确理解“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单位及换算;及把握近似数的求解方法.2.【分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必须具备:被2、5整除个位上的数只能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够被3整除;现在8+3+5=16,代表的数字可以是2或5或8,符合条件.【解答】解:8+3+5=16;三角形代表的数字在个位数,必须是0;□代表的数字可以是2或5或8,才能被3整除;故答案为:2或5或8,0.【点评】此题属于考查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记住特征,灵活解答.3.【分析】求至少要用铁丝,是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求薄皮的总面积,即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求长方体的体积,根据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5+10+8)×4=33×4=132(厘米);(15×10+15×8+10×8)×2=(150+120+80)×2=350×2=700(平方厘米);15×10×8=120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32厘米,700平方厘米,1200立方厘米.【点评】此题是有关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的应用题,根据公式解答即可.4.【分析】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已知正方形的周长,则可求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进而可求正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进一步可求底面积.底面积加侧面积即是表面积.【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50.24÷4=12.56(厘米);侧面积:12.56×12.56=157.753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12.56÷3.14÷2=2(厘米);底面积(两个相等的圆):3.14×22×2=25.12(平方厘米);表面积:157.7536+25.12=182.8736(平方厘米);182.8736平方厘米=0.01828736平方米;答: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是0.01828736平方米.故答案为:0.01828736.【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可利用公式列式解答.5.【分析】利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A=2×3×n2,B=3×n3×5(n为质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3×n2;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3×n3×5;故答案为:3×n2,2×3×n3×5.【点评】此题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几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几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和它们独有的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6.【分析】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将小数0.375化成分数就能求出甲乙两数的比,知道了两数的比就能求出乙数占两数之知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0.375==3:8,(2)3÷(3+8)=,(3)如果两数之和是22,那么甲数是:22×=16,故答案为:3:8,,22,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7.【分析】要求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多少元,首先要知道总造价是多少,共生产多少辆玩具汽车,然后根据“单价=总价÷数量”逐步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等量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得出:b÷1000=答: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元.故答案为:.【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但关键是找清单价、总价和数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8.【分析】先求从第28届到第50届经过了多少届,这个届数乘4就是经过的年数,2008加上经过的年数就是第50届的举行时间.【解答】解:(50﹣28)×4=88(年),2008年+88年=2096年;故答案为:2096.【点评】本题要先求出经过多少年到第50届,用2008加上这个年数就是第50届举行的时间.9.【分析】可以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下,然后进行观察.也可以能过计算,一次对折后宽变为原来的一半,长不变,再次对折后,长也变为原来的一半.【解答】解:如下图,一次对折后宽变为原来的一半,长不变,再次对折后,长也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得到的图形还是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原来正方形面的,它的周长是原正方形的.故答案为:正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0.【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知道在图上是1厘米的距离,实际距离是30千米,现在知道图上距离是12厘米,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解答】解:30千米=3000000厘米;数值比例尺是1:3000000;30×12=360(千米);故答案为1:3000000,36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懂比例尺的意义,找准对应量,特别注意对应量的单位名称,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二、选择(10分)11.【分析】当时针指到六点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180°,当分针指到15分时,分针在3上,如时针在6上,则为直角,时针在6和7之间,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可知此角的类别.【解答】解:钟面上,6点15分时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大于90°且小于180°,则此夹角是钝角.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的概念及分类.12.【分析】我们知道,一个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把圆锥的体积看作单位“1”,是1份,圆柱的体积是3份,那么圆柱的体积应该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2倍,故选D.【解答】解:因为,一个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3﹣1)÷1=2;所以,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2倍;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圆柱、圆锥的关系,要注意圆柱和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才有3倍或的关系.13.【分析】利用特殊值解答验证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假设a=2,b=4,a+b=2+4=6是合数ab=2×4=8是合数ab÷b=a是质数==2是质数;假设a=3,b=4,a+b=3+4=7,是质数,ab=3×4=12,是合数,ab÷b=a是质数,=不是整数;综合上面的分析,ab÷b的值一定是质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应用其概念解决有关的问题.【分析】根据甲单独做用的时间比乙单独做多,把乙单独做用的时间看做单位“1”,甲单独做用的时间比乙单独多,即甲单独做用的时间是乙单独的(1+),把总工作量看做整体1,由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者的关系即可以解答.【解答】解:1÷(1+)=1÷=1×=所以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4故选:B.【点评】此题先找准单位“1”,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即可以解答.15.【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可知,底边上的高一定小于另一条斜边,所以高为5厘米对应的底为4厘米,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4×5=20(平方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分析出相对应的底和高,据公式解答即可.16.【分析】因为长方体的底面大小不变(长、宽不变),高增加5米,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是高为5米的新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求得新长方体的体积,依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b×5=5ab(立方米);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增加5ab立方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字母表示数的灵活应用.【分析】利用排除法逐一分析解答即可:大于90度的角还可能是平角和周角,则A错;热水瓶的容积不可能那么小;π是恒定的.据此可以正确作答.【解答】解:大于90度的角还可能是平角和周角,则A错;热水瓶的容积不可能那么小,B 错;π是恒定的,c不会和π成正比例.因此应选B.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简单易行.18.【分析】先分别把40、90分解质因数,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段的长度,再用40和90的和除以每段的长度求出一共锯成的段数.【解答】解:40=2×2×2×590=2×3×3×540和90的最大公因数为2×5=10(40+90)÷10=13(段)答:两根木条共能锯成13段.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并用此解决实际问题.19.【分析】根据对圆柱的认识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其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然后计算后选择即可.【解答】解:底面周长(展开图的长)=2×3.14×1=6.28(分米);展开图的宽=圆柱的高=3.14分米;6.28≠3.14,不是正方形,是长方形.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20.【分析】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但余数扩大100倍,由此解决问题.【解答】解:1900÷600=3 (100)故选:B.【点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商不变,余数相对应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三、计算21.【分析】根据分数和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0.14×30=4.23﹣=2 4.6+4=8.632÷10000=0.003210.1﹣1=9.1÷6=×2÷×2=40.25×4=10÷=0÷【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2.【分析】(1)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2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2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0.5,最后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4)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4,然后两边同时乘2即可.【解答】解:(1):=:xx=×x=x×2=×2x=(2)x﹣x=9.45x=9.45x÷=9.45÷x=10.8(3)3.7×5﹣2x=18.5﹣2x=0.518.5﹣2x+2x=0.5+2x0.5+2x=18.50.5+2x﹣0.5=18.5﹣0.52x=182x÷2=18÷2x=9(4)x+4=4.7x+4﹣4=4.7﹣4x=0.7x×2=0.7×2x=1.4【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2)此题还考查了解比例问题,要熟练掌握,注意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23.【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3)按运算顺序计算,先算0.8×4÷0.8×4,按运算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最后算减法;(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5)把4.4看成4+0.4,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减法.【解答】解:(1)8.82×15﹣100=132.3﹣100=32.3(2)15.8﹣+14.2﹣=(15.8+14.2)﹣(+)=30﹣1=29(3)21.6﹣0.8×4÷0.8×4=21.6﹣3.2÷0.8×4=21.6﹣16=5.6(4)×3.7+3.6+5.3×=(3.7+5.3)×+3.6=9×+3.6=5.4+3.6=9(5)2.5×4.4=2.5×(4+0.4)=2.5×4+2.5×0.4=10+1=11(1.5+)÷3.75﹣=÷﹣=﹣=﹣【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四、应用题(只列式,不计算.)24.【分析】由“学校食堂5月份烧煤1.5吨,比4月份节约用煤0.3吨”可知,4月份烧煤(1.5+0.3)吨,求比4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用5月份比4月份节约的吨数(0.3吨)除以4月份烧煤的吨数.【解答】解:0.3÷(1.5+0.3)=0.3÷1.8≈16.7%答:比4月份节约约16.7%.【点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用这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在这里两数之差就是0.3吨,另一个数就是(1.5+0.3)吨.25.【分析】要求4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由题意可知,甲行的快,因为是同向而行,同时出发,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先分别算出甲行的路程和乙行的路程,然后用甲行的路程减去乙行的路程即可.【解答】解:5.5×4﹣5×4=(5.5﹣5)×4=2(千米),答:4小时后两人相距2千米.【点评】此题做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运用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论.26.【分析】由“前4天修了全长的24%”可求出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几分之几,即工作效率,由于第五天的工作效率不变,修了80千米,用80千米除以工作效率就是这条路的长度.【解答】解:80÷(24%÷4)=80÷6%=1333(千米)答:这条路长1333千米.【点评】此题属于百分数的基本应用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7.【分析】要求五年级学生得了多少分,通过题意可知,五年级得分的2倍是(40+24)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解答】解:(40+24)÷2=64÷2=32(分)答:五年级学生得了32分.【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做题时应注意比五年级得分的2倍少24分,即加上24后正好是五年级得分的2倍.五、解答题28.【分析】同样的砖,方砖的面积一定,也就是铺地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的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关系.设要用x块砖,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要用x块砖,则12:x=9:3089x=308×12x=308×12÷9x=410,答:要用410块砖【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29.【分析】要求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这个圆柱形无盖水桶的表面积,因为是无盖水桶,只要求出它的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即可;要求这个水桶大约能装水多少千克,先求出它的体积,换算单位后,再乘上每升水的重量,就是所要求的答案.【解答】解:圆柱形无盖水桶的底面周长是:3.14×30=94.2(厘米);底面积是:3.14×=3.14×152=706.5(平方厘米)无盖水桶的表面积=94.2×48+706.5=4521.6+706.5=5228.1(平方厘米)5228.1平方厘米≈5200平方厘米无盖水桶的体积=706.5×48=33912(立方厘米)33912立方厘米=33912毫升=33.192升≈33.2升33.2×1=33.2(千克)答: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皮5200平方厘米,这个水桶大约能装水33.2千克.【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圆柱形无盖水桶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特别是在求表面积的时候,因为是无盖水桶,只要求出它的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即可.30.【分析】本题知道了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周长是18.84米,可先求出底面半径是多少,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V=sh求出体积,最后求出重量即可.【解答】解:18.84÷3.14÷2=3(米)3.14×32×2××750=3.14×9×2××750=3.14×6×750=14130(千克)答:这堆小麦约重14130千克.【点评】此题是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解答时不要漏了乘.31.【分析】每天加工80个,已经加工了3天,先用每天加工的个数乘3天,求出已经加工了多少个,再用零件总数减去已经加工的个数,求出还剩下多少个零件,再用剩下的个数除以剩下,每天加工的个数,即可求出还需要的天数.【解答】解:(1200﹣80×3)÷96=960÷96=10(天)答:还要用10天完成任务.【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已经加工的个数,进而求出还剩下的页数,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解.32.【分析】要求李老师应缴税多少元,通过题意可以得知:先要求出超过800元以上的有多少元,用3400元减去800元可求出等于2600元,按14%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求2600元的14%是多少,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得出.【解答】解:(3400﹣800)×14%=2600×14%=364(元)答:李老师应缴税364元.【点评】本题类型属于税率问题,先分析题意,看所求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计算出结果.33.【分析】把五年级植树的棵数看成单位“1”,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五年级多,用五年级植树的棵数乘即可求出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多少棵.【解答】解:336×=42(棵)答:比六年级少植树42棵.【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D(1)x+1=x﹣(2)=1+23.(6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0.21除以的商加上2.4乘以的积,和是多少?(2)一个数的比160的25%多40,这个数是多少?五、综合应用题24.(3分)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25.(3分)一个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水,将一个底面直径为10厘米的圆锥形铁锤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水面升高了3厘米,铁锤的高是多少厘米?26.(4分)学校购买了一批防雾霾口罩,已知甲种口罩每盒150元,乙种口罩每盒200元,学校购买了这两种口罩50盒,合计花费8500元,求甲、乙两种口罩各购买了多少盒?27.(5分)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驶了全程的,第二小时行驶了余下的12.5%,此时离中点还有40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8.(5分)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将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绕最长的边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分析】作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斜边)上的高,根据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绕最长的边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一个有两个有共公底的圆锥,且上面圆锥的高小于下面圆锥的高.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有一共公边的等腰三角形,用上面三角形的高小于下面三角形的高.【解答】解:如图将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绕最长的边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故选:B.【点评】关键弄清这个直角三形绕最长边旋转后得到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再从正面观察是一个什么图形.2.(3分)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A.支出80元B.收入20元C.支出20元D.收入80元【分析】因为收入与支出相反,所以由收入100元记作+100元,可得到﹣80元表示支出80元.【解答】解: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支出80元.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负数的意义,运用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实例.3.(3分)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的线段表小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2:80 B.1:40 C.2:800 D.1:4000000【分析】要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先统一单位,然后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80千米=8000000(厘米)比例尺是2:8000000=1:4000000;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统一单位,然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4.(3分)小数3.976精确到0.01,正确的答案是()A.3.9 B.4.00 C.3.98 D.3.99【分析】根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看精确到哪一位,就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得近似值”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数3.976精确到0.01,正确的答案是3.98;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解答此题的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进而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5.(3分)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中a,b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中的虚线剪成图d样式,将紙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形是()A.B.C.D.【分析】根据题目要求,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解答】解: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向上对折,向右对折,从右下角剪去一个四分之一圆,从左上角和左下角各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结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6.(3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紹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可以【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紹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7.(3分)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5:3,则此三角形为()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可以设一份为k,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k,5k,3k.则2k+5k+3k=180°,10k=180°,k=18°,2k=36°,5k=90°,3k=54°,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内角和定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三角形的分类.解答此类题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可简化计算.8.(3分)如果一些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恰好可以组成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把所有这些小立方体一个接一个向上摞起来,大概有多高呢?以下选项中最接近这一高度的是()A.天安门城楼高度B.未来北京最高建筑“中国尊”高度C.五岳之首泰山高度D.国际航班飞行高度【分析】由1m3=1000000cm3知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1000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其总长为1cm×1000000=1000000cm=10km,据此可得.【解答】解:因为1m3=1000000cm3,所以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1000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则1cm×1000000=1000000cm=10km,而最接近这一高度的是国际航班飞行高度,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常识和单位换算,根据题意得出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1000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是解题的关键.9.(3分)在长方形ABCD中放入六个长、宽都相同的小长方形,尺寸如图所示,求小长方形的宽AE.若设AE=x(cm),依题意可列方程()A.6+2x=14﹣3x B.6+2x=x+(14﹣3x) C.14=3x﹣6 D.6+2x=14﹣x【分析】如图,设AE为xcm,则MR=AM为(14﹣3x)cm,根据图示可以得出关于AN=MW的方程.【解答】解:设AE为xcm,则AM为(14﹣3x)cm,根据题意得出:因为AN=MW,所以AN+6=x+MR,即6+2x=x+(14﹣3x)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要求学生会根据图示找出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10.(3分)如图,某公园有两段路AB=175米,BC=125米.在这两段路上安装路灯,要求A,B,C三点各设一个路灯,相邻两个路灯间的距离都相等.则在这两段路上至少要安装路灯()个A.14 B.13 C.12 D.11【分析】由于A、B都要安装,所以相邻路灯距离是175的约数,由于B、C都要安装,所以相邻路灯距离也是125的约数,175和125最大公约数为25,AB 路段需要安装:175÷25+1=8个,BC路段需要安装:125÷25+1=6个,由于B点计算重复,所以这两段路上至少要安装路灯:8+6﹣1=13个;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75=5×5×7125=5×5×5175和125的最大公约数为:5×5=25,(175÷25+1)+(125÷25+1)﹣1=8+6﹣1=13(个)答:在这两段路上至少要安装路灯13个.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1.2吨= 1200 千克.【分析】把1.2吨化成以千克做单位的数,用1.2乘进率1000即可.【解答】解:1.2吨=1200千克.故答案为:120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2.(3分)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加上12 .【分析】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可以正确进行作答.【解答】解:的分母加上14,变成了7+14=21,扩大了21÷7=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应该扩大3倍,变成6×3=18,所以分子应该加上18﹣6=12.答:分子应该加上12.故答案为:加上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13.(3分)在一场NBA的篮球比赛中,我国著名运动员姚明共投篮25次,6次未中,他在这场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是76% .【分析】命中率=投中次数÷投篮次数×100%,投中次数是(25﹣6)次,投篮次数是25次.据此解答.【解答】解:(25﹣6)÷25×100%,=19÷25×100%,=76%.答:他在这场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是76%.故答案为:7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命中率公式的掌握情况,注意乘上100%.14.(3分)对于任何数,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d﹣bc,那么当=18时,x的值是 3 .【分析】根据定义新运算:=ad﹣bc,得到方程2×5﹣4(1﹣x)=18,再解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依题意有2×5﹣4(1﹣x)=1810﹣4+4x=184x=12x=3故答案为:3.【点评】考查了定义新运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出的等式得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15.(3分)自2016年3月1日起,微信对个人用户的零钱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每位用户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目前按0.1%收取手续费,每笔最少收0.1元.小明的妈妈从未提现过,此时想将微信零钱里的15000元提现,那么将收取手续费14 元.【分析】15000元减去1000元,求出收费部分的钱数,再乘0.1%即可求解.【解答】解:(15000﹣1000)×0.1%=14000×0.1%=14(元)答:将收取手续费 14元.故答案为:14.【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1000元不在收费之内的,再根据手续费=本金×费率进行求解.16.(3分)若将偶数2,4,6,8,10,12,14,16,……依次排成一行:246810121416…则从左右数的第101个数码是 1 .【分析】从2到100的偶数中,一位数的偶数有4个数码,二位数的偶数有10×9个数码,可得从2到100的偶数列共有4+10×9+3=97个数码,后面紧接着的偶数是分别是102,104,所以第101位数码是104的百位数字1.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偶数2,4,6,8,10,12,14,16,……依次排成一行,从2到100的偶数列共有4+10×9+3=97个数码,后面紧接着的偶数是分别是102,104,则第101位数码是104的百位数字1.答:从左右数的第101个数码是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页码问题,关键是得出从2到100的偶数列共有4+10×9+3=97位数码.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对的打“√”错的打“×”)17.(2分)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判断对错)【分析】因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四条边的长度不变,进而根据周长的含义: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可知周长不变;长方形被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底的大小没变,而高变小了,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它的面积就变小了.【解答】解:因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四条边的长度不变,所以周长不变;长方形被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底的大小没变,而高变小了,所以它的面积就变小了.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要细心观察和灵活应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能力.18.(2分)记不超过10的质数的平均数为M,则与M最接近的整数是4.√(判断对错)【分析】10以内的质数有2、3、5、7,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用这四个数之和除以4就是这四个数的平均数M,再根据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方法求出它的近似值看是否约等于整数.【解答】解:10以内的质数有2、3、5、7M=(2+3+5+7)÷4=17÷4=4.258≈4即M最接近的整数是4,原题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关键是根据质数的意义找出10以内的质数.19.(2分)某校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判断对错)【分析】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把男生人数相当于5份,女生人数是4份,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用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的份数除以比后面女生人数的份数,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4)÷4=1÷4=0.25=25%则某校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把比看成份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等于这两个数份数的差除以比后面数的份数.20.(2分)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都相等,邡么圆锥与圆柱底面半径的比3:1.×(判断对错)【分析】设圆锥和圆柱的高是h,体积是V,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与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可分别得出它们的底面积,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设圆锥和圆柱的高是h,体积是V,则: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的比::=3:1,底面积是半径的平方比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与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的灵活应用.四、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每小题12分,共12分)21.(12分)计算(写出计算过程).2.8+5+7.2+3()×7222×+25×75%﹣7×0.752100÷[56×()]【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4)先把中括号里面的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解答】解:(1)2.8+5+7.2+3=(2.8+7.2)+(5+3)=10+9=19(2)()×72=×72+×72+×72=66+63+15=129+15=144(3)22×+25×75%﹣7×0.75=(22+25﹣7)×=40×=30(4)2100÷[56×()]=2100÷[56××56]=2100÷(24﹣21)=2100÷3=700【点评】此题是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2.(6分)求未知数.(1)x+1=x﹣(2)=1+【分析】(1)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加上,再同时乘2求解;(2)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4,化简方程,再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x,加上3,再同时除以3求解.【解答】解:(1)x+1=x﹣x+1﹣x=x﹣﹣xx﹣=1x﹣+=1+x=x×2=×2x=2(2)=1+5x﹣3=4+2x+25x﹣3=2x+65x﹣3﹣2x=2x+6﹣2x3x﹣3=63x﹣3+3=6+33x=93x÷3=9÷3x=3【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23.(6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0.21除以的商加上2.4乘以的积,和是多少?(2)一个数的比160的25%多40,这个数是多少?【分析】(1)先算商,再算积,最后相加.(2)先用乘法算160的25%,再加上40,求出和.最后用和除以.【解答】解:(1)0.21÷+2.4×=0.35+0.6=0.95答:和是0.95.(2)(160×25%+40)÷=(40+40)÷=80×=120答:和是12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列式顺序,再正确解答.五、综合应用题24.(3分)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分析】由于两个扇形一部分重合,所以阴影的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扇形的面积和减去长方形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 3.14×62+×3.14×42﹣6×4= 3.14×36+ 3.14×16﹣24=28.26+12.56﹣24=40.82﹣24=16.82.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82.【点评】解答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关键是观察分析图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是求各部分的面积和,还是求各部分的面积差,再根据相应的面积公式解答.25.(3分)一个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水,将一个底面直径为10厘米的圆锥形铁锤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水面升高了3厘米,铁锤的高是多少厘米?【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圆柱形玻璃杯的水面上升的3cm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形铁锤的体积,由此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变形:h=3V÷s,即可求出铁锤的高.【解答】解:3.14×102×3=314×3=942(cm3)10÷2=5(cm)942×3÷(3.14×52)=2826÷78.5=36(cm),答:铁锤的高是36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26.(4分)学校购买了一批防雾霾口罩,已知甲种口罩每盒150元,乙种口罩每盒200元,学校购买了这两种口罩50盒,合计花费8500元,求甲、乙两种口罩各购买了多少盒?【分析】设购买甲种口罩x盒,则购买乙种口罩为(50﹣x)盒,根据甲种口罩每盒150元,乙种口罩每盒200元,购买这两种口罩50盒,合计花费850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答】解:设购买甲种口罩x盒,则购买乙种口罩为(50﹣x)盒,由题意得,150x+200(50﹣x)=8500150x+10000﹣200x=8500﹣50x=﹣1500第21页(共23页)x=30则50﹣x=50﹣30=20答:购买甲种口罩30盒,购买乙种口罩20盒.【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27.(5分)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驶了全程的,第二小时行驶了余下的12.5%,此时离中点还有40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意得:x+12.5%×(1﹣)x+40=x,解此方程即可.【解答】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意得:x+12.5%×(1﹣)x+40=xx x+40=xx+40x=x x40=xx=40x=200.答: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28.(5分)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第22页(共23页)【分析】设全程为1,则小明从在爸爸追他的这段时间里走了全程的(),爸爸走了全程的(1﹣),则小明和爸爸两人的速度比为:():(1﹣)=2:7,那么步行和骑车的时间比就是7:2,所以小明步行需要5÷(7﹣2)×7=7分钟,则步行完全程需要7=分钟.【解答】解:步行和骑车的速度比是():(1﹣)=2:7,则步行和骑车的时间比就是7:2,所以小明步行需要5÷(7﹣2)×7=7(分钟),步行完全程需要7÷=(分钟).答: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分钟.【点评】完成本题的关健是据从爸爸开始追到追上这段时间两人所行的路程求出两人的速度比.第23页(共23页)。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以及答案(2)(word解析版)(精品)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以及答案(2)(word解析版)(精品)

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A.B. C.D.2.(3分)最小的两位奇数是()A.1 B.10 C.11 D.993.(3分)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A.0.6925≈0.693 B.8.029≈8.0 C.3.2549≈3.26 D.4.196≈4.204.(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与内角和的比是1:4,这是一个()三角形.A.直角B.锐角C.钝角D.等边5.(3分)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吨数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吨数的比是()A.5:4 B.6:5 C.5:3 D.3:56.(3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原来小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120 B.360 C.480 D.7207.(3分)当x为()时,3x+1的值一定是奇数.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8.(3分)随着通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收费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了a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元.A.b﹣a B.b+a C.b+a D.b+a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9.(2分)12和18的公约数有个.10.(2分)定义“A☆B”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3A﹣2B,已知x☆(4☆1)=7,则x=.11.(2分)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则乙的存款为元.12.(2分)某自然数加10或减10,都是完全平方数,则这个自然数是.13.(2分)某小学六年级选出男生的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共有156人,则这个年级有男生人.14.(2分)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下午1点从学校出发,走了一段平路,爬了一座山后按原路返回,下午七点回到学校.已知他们的步行速度平路为4千米/小时,爬山3千米/小时,下山为6千米/小时,返回时间为2.5时.则他们一共行了千米.15.(2分)一个长方体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是3、6、8平方厘米,这个长万体的体积为立方厘米.16.(2分)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比是3:1,乙组中男女比是5:3,则丙组中男女人数比为.17.(2分)某人到商店买红蓝两种笔,红笔定价5元,蓝笔定价9元,由于购买量较多,商店给予优惠:红笔8.5折,蓝笔8折,结果此人付的钱比原来节省了18%,已知他买了蓝笔30支,那么红笔买了支.18.(2分)一本书的页码是连续的自然数,1,2,3,…,当将这些页码加起来的时候,某个页码被加了两次,得到不正确的结果1997,则这个被加了两次的页码是.19.(2分)已知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中点,若三角形EFC,ABE,AFD 的面积分别为3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整数,则三角形AEF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20.(1分)0和1都是自然数..(判断对错)21.(1分)能化成有限小数.(判断对错)22.(1分)当三角形两内角之和小于90时,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23.(1分)3和4是互质数,它们也都是12的质因数.(判断对错)24.(1分)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同时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4倍..(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8分)25.(4分)直接写出得数.42÷(+)=×101﹣=+++++=(1﹣)×(1﹣)×(1﹣)×…×(1﹣)=26.(6分)求未知数﹣+=1﹣=227.(12分)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7÷[(1+1.5)÷1]3.14×43+7.2×3.14﹣150×0.314÷2﹣1×÷7+××128.(6分)列式计算(1)8减去除以的商,所得的差乘,积是多少?(2)4加上一个数的75%等于11.5,求这个数.五、综合应用题(共21分)29.(3分)一个圆柱形沙堆,底面积是77.5平方米,高是2.4米,每立方米的沙重2吨,若用一辆载重量8吨的汽车去运,需要多少次可以运完?(结果保留整数)30.(4分)有两个粮仓,已知甲仓装粮600吨,如果从甲仓调出粮食,从乙仓调出粮食75%后,这时甲仓的粮食比乙仓的2倍还多150吨,乙仓原有粮食多少吨?31.(4分)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每户用煤气在60立方米以内的部分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超出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王芳家上月共交煤气费60元,她家上月用煤气多少立方米?32.(5分)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33.(5分)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018年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A.B. C.D.【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A、C、D都是轴对称图形,只有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2.(3分)最小的两位奇数是()A.1 B.10 C.11 D.99【分析】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为奇数;最小的两位奇数是11;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最小的两位奇数是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偶数与奇数的意义的灵活应用.3.(3分)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A.0.6925≈0.693 B.8.029≈8.0 C.3.2549≈3.26 D.4.196≈4.20【分析】精确到0.01就是保留两位小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0.6925≈0.693,是精确到0.001;B、8.029≈8.0,是精确到0.1;C、3.2549≈3.26,计算错误;D、4.1974≈4.20,是精确到0.0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精确到0.01就是保留两位小数.4.(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与内角和的比是1:4,这是一个()三角形.A.直角B.锐角C.钝角D.等边【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与内角和的比是1:4,则最大的顶角的度数是内角和的,然后乘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求出这个最大的角,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断即可.【解答】解:180×=180×=90(度)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三角形内角、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关键是求出最大的内角.5.(3分)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吨数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吨数的比是()A.5:4 B.6:5 C.5:3 D.3:5【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乙堆煤比甲堆煤少,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把甲堆煤看做单位“1”,那么乙堆煤就是,所以甲乙两堆煤的比是:1:=5:3,故选:C.【点评】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从而得出甲乙两堆煤的数量关系.6.(3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原来小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120 B.360 C.480 D.720【分析】根据题干可得,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拼成大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由此可得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小圆柱的体积是:12×10=120(立方厘米),故选:A.【点评】抓住四个相同的小圆柱拼组大圆柱的方法,得出小圆柱的高和底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3分)当x为()时,3x+1的值一定是奇数.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分析】因为3x+1的值一定是奇数,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奇数+偶数=奇数”可知:3x一定是偶数,因为3是奇数,根据“偶数×奇数=偶数”可知:x一定是偶数;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当x为偶数时,3x+1的值一定是奇数;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偶数和奇数的性质进行解答.8.(3分)随着通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收费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了a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元.A.b﹣a B.b+a C.b+a D.b+a【分析】设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x元,则根据题意,以现在的收费标准为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表示出原收费标准即可.【解答】解:设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x元,由题意得,(x﹣a)(1﹣25%)=b,(x﹣a)×75%=b,x﹣a=b,x=b+a.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实质是实现从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述到用字母表示一种转化,设出未知数,借助方程,列出等式,从而求出答案.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9.(2分)12和18的公约数有4个.【分析】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分别找出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进而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所以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明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和公因数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2分)定义“A☆B”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3A﹣2B,已知x☆(4☆1)=7,则x=9.【分析】根据定义“A☆B”为A的3倍减去B的2倍,把x☆(4☆1)=7改写成方程的形式,解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解答】解:x☆(4☆1)=7,x☆(4×3﹣1×2)=7,x☆10=7,3x﹣10×2=7,3x﹣20=7,3x=7+20,3x=27,x=27÷3,x=9;故答案为:9.【点评】关键是根据定义的新的运算方法把含有要求的字母的式子写成方程的形式,解方程即可.11.(2分)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则乙的存款为4600元.【分析】根据题意,此题的等量关系为:“甲存款的1﹣40%等于乙存款的1﹣40%加上2个120元”,再根据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设乙存款x元,则甲存款是9600﹣x元,由此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答】解:设乙存款x元,则甲存款是9600﹣x元,由题意得:(9600﹣x)(1﹣40%)x=(1﹣40%)x+2×1205760﹣60%x=60%x+24060%x+60%x=5760﹣2401.2x=5520x=4600;答:乙的存款4600元.故答案为:46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数用设出的字母表示,再根据数量关系等式:甲存款的(1﹣40%)等于乙存款的(1﹣40%)加上2个120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12.(2分)某自然数加10或减10,都是完全平方数,则这个自然数是26.【分析】根据题意,设这个自然数为m,,两个方程相减可得:A2﹣B2=(A﹣B)×(A+B)=20,把20写成两个数的乘积的形式可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由此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解答,求出A、B的值即可求出m解决问题.【解答】解:设这个自然数为m,,所以A2﹣B2=(A﹣B)×(A+B)=20,因为20=1×20=2×10=4×5,而(A﹣B)与(A+B)同奇同偶,所以只能是,解得,所以m=62﹣10=26.答:这个自然数为26.故答案为:26.【点评】此题较为复杂,关键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得出(A﹣B)×(A+B)=20进而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解答问题.13.(2分)某小学六年级选出男生的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共有156人,则这个年级有男生99人.【分析】根据题干,设有男生x人,女生y人,根据“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共有156人和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求得男生的人数.【解答】解:设有男生x人,女生y人,列方程组为:,解这个方程组,得;答:这个年级有男生99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再求解.14.(2分)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下午1点从学校出发,走了一段平路,爬了一座山后按原路返回,下午七点回到学校.已知他们的步行速度平路为4千米/小时,爬山3千米/小时,下山为6千米/小时,返回时间为2.5时.则他们一共行了24千米.【分析】首先根据: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求出春游一共用时多少,再用它减去返回用的时间,求出去时用了多少小时;然后根据题意,设返回时下山用了x小时,则去时上山用了x+1小时,再根据去时上山的路程=返回下山的路程,列出方程,求出返回时下山用了多少小时;最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返回时下山的路程和走平路的路程,进而求出他们一共行了多少路即可.【解答】解:春游一共用时:7﹣1=6(小时)去时用时:6﹣2.5=3.5(小时)去时多用:3.5﹣2.5=1(小时)设返回时下山用了x小时,则去时上山用了x+1小时,所以3(x+1)=6x3x+3=6x3x+3﹣3x=6x﹣3x3x=33x÷3=3÷3x=1[6×1+(2.5﹣1)×4]×2=[6+6]×2=12×2=24(千米)答:他们一共行了24千米.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返回时下山用了多少小时.15.(2分)一个长方体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是3、6、8平方厘米,这个长万体的体积为12立方厘米.【分析】设长、宽、高分别为a,b,c则:ab=3,ac=6,bc=8;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因为ab=3,ac=6,bc=8;两边分别相乘,(abc)2=3×6×8;即:(abc)2=144;因为12×12=144,所以体积为12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分别设出长、宽、高,进而根据题意,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列出式子,进行解答即可.16.(2分)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比是3:1,乙组中男女比是5:3,则丙组中男女人数比为5:9.【分析】根据甲、乙、丙三组人数的比为10:8:7,可设甲组人数为10x,乙组人数为8x,丙组人数为7x,那么三组共有人数为25x;再根据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可求得男会员是15x人,女会员是10x人;由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1,求得甲组男会员是7.5x人,女会员是2.5x人;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5:3,求得乙组男会员是5x人,女会员是3x人,那么丙组的男会员就是15x﹣7.5x﹣5x=2.5x人,丙组的女会员就是10x﹣2.5x﹣3x=4.5x人,那么丙组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2.5x:4.5x=5:9.【解答】解:设甲组为10x人,乙组为8x人,丙组为7x人,则三组共有会员:10x+8x+7x=25x(人),俱乐部有男会员:25x×=15x(人),俱乐部有女会员:25x×=10x(人),甲组有男会员:10x×=7.5x(人),甲组有女会员:10x﹣7.5x=2.5x(人),乙组有男会员:8x×=5x(人),乙组有女会员:8x﹣5x=3x(人),丙组有男会员:15x﹣7.5x﹣5x=2.5x(人),丙组有女会员:10x﹣2.5x﹣3x=4.5x (人),则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2.5x:4.5x=5:9.答: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5:9.故答案为:5:9.【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应用,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先求得总人数和俱乐部有男女会员的人数,然后分别求得甲乙两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进而分别求得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再写出比并化简比即可.17.(2分)某人到商店买红蓝两种笔,红笔定价5元,蓝笔定价9元,由于购买量较多,商店给予优惠:红笔8.5折,蓝笔8折,结果此人付的钱比原来节省了18%,已知他买了蓝笔30支,那么红笔买了36支.【分析】设:红笔买了x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买红笔和蓝笔的总价,进而求出红笔和蓝笔的总价和,进而把“红笔和蓝笔的总价和”看作单位“1”,实际付红笔和蓝笔的总价和的(1﹣18%),进而根据“实际付款钱数﹣实际付的买红笔的总价=实际付的蓝笔的总价”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红笔买了x支,(5x+30×9)×(1﹣18%)﹣5x×0.85=30×9×0.8,(5x+270)×0.82﹣4.25x=216,4.1x+221.4﹣4.25x=216,221.4﹣0.15x=216,0.15x=221.4﹣216,x=36;答:红笔买了36支.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较难,解答时应先设出所求量为未知数,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求出买红笔和蓝笔的总价,进而根据实际付款钱数、实际买红笔的总价和实际买蓝笔的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18.(2分)一本书的页码是连续的自然数,1,2,3,…,当将这些页码加起来的时候,某个页码被加了两次,得到不正确的结果1997,则这个被加了两次的页码是44.【分析】本题中我们可设共有n页,被加了两次的页码为x,由题意可知页码总和一定小于等于1997,x小于等于总页数n.那么用特殊值法求得n=62.则被加了两次的页码x就等于错误结果1997减掉正确结果n(n+1)÷2的差.【解答】解:设共n页,被加了两次的页码是x则n(n+1)÷2≤1997,且x≤n用特殊值法求得n=62,则被加了两次的页码是:1997﹣62×(62+1)÷2=xx=1997﹣63×31x=1997﹣1953x=44;故答案为:44.【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用特殊值法求解的页数n,则被加了两次的页码就等于错误结果减掉正确结果的差.19.(2分)已知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中点,若三角形EFC,ABE,AFD 的面积分别为3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整数,则三角形AEF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此题可假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为2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则△EFC的高为1厘米,底EC为6厘米,△AFD的高也为1厘米,底AD为10厘米,又由于△ABE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正好高是2,底是10﹣6=4厘米,可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10=20平方厘米,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后,此题得解.【解答】解:假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为2厘米,则:三角形EFC,AFD的高为1厘米.又根据三角形EFC,ABE,AFD的面积分别为3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可求:EC=3×2÷1=6(厘米)AD=5×2÷2=10(厘米)BE=10﹣6=4(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10=20(平方厘米)三角形AEF的面积是:20﹣3﹣4﹣5=8(平方厘米)答:三角形AEF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点评】本体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面积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20.(1分)0和1都是自然数.正确.(判断对错)【分析】根据自然数的含义: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如0、1、2、3、4…;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自然数的含义可知:0和1都是自然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了自然数的含义.21.(1分)能化成有限小数.√(判断对错)【分析】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先把这个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再看分母,如果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或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解答】解:==0.2,分母只含有质因数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关键是看这一最简分数的分母是否只含有质因数2或5,是,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22.(1分)当三角形两内角之和小于90时,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错误.【分析】本题可据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及钝角三角形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小于90°,则另外一个角的度数一定大于90°;有一个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为一定为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判断三角形类别的能力.23.(1分)3和4是互质数,它们也都是12的质因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因为3×4=12,所以说3和4都是12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3和4是互质数,它们也都是12的因数,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此题考查倍数与约数的意义,倍数和约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24.(1分)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同时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4倍.×.(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圆柱的底面积=πr2和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圆柱的底面积=πr2,所以底面半径扩大2倍,则它的底面积就扩大2×2=4倍,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底面积扩大4倍,高同时扩大2倍,则它的体积就扩大4×2=8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在圆柱的体积公式中的灵活应用.四、计算题(共28分)25.(4分)直接写出得数.42÷(+)=×101﹣=+++++= (1﹣)×(1﹣)×(1﹣)×…×(1﹣)= 【分析】(1)先算括号内的+=,再用42除以,就是等于42×,约分、计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用乘括号内的(101﹣1),先算括号内的,即用×100,约分、计算.(3)看作=1×、看作﹣、看作﹣……看作=﹣,原式等于1﹣+﹣+﹣……﹣+﹣,中间正、负抵消,只剩1﹣.,再计算.(4)1﹣=12﹣()2,根据平方差公式12﹣()2=(1﹣)×(1+)=×,同理,各括号的和都可以用×的形式表示出来,约分后是×、再计算即可.【解答】解:(1)42÷(+)=36;(2)×101﹣=2; (3)+++++=;(4)(1﹣)×(1﹣)×(1﹣)×…×(1﹣)=. 【点评】分数的巧算关键是根据算式的特征及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公式,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26.(6分)求未知数﹣+=1﹣=2【分析】①先化简左边,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两边再同时乘6求解;②先化简左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6,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1求解.【解答】解:①﹣+=1x+=1x+﹣=1﹣x=x×6=×6x=5②﹣=2(﹣)×6=2×64x+2﹣3x+9=12x+11=12x+11﹣11=12﹣11x=1【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27.(12分)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7÷[(1+1.5)÷1]3.14×43+7.2×3.14﹣150×0.314÷2﹣1×÷7+××1【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2)先变式,变成有相同因数的算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把除法变成乘法,再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计算.(4)先计算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再和第二个分数相乘.【解答】解:(1)17÷[(1+1.5)÷1]=17÷[÷1]=17×=7.5(2)3.14×43+7.2×31.4﹣150×0.314=3.14×43+72×3.14﹣15×3.14=3.14×(43+72﹣15)=3.14×100=314(3)÷2﹣1×÷7+×==×(﹣===(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在整数计算中的运算.28.(6分)列式计算(1)8减去除以的商,所得的差乘,积是多少?(2)4加上一个数的75%等于11.5,求这个数.【分析】(1)先用除以求出商,再用8减去求出的商,得到差,最后用求出的差乘即可;(2)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75%就是(11.5﹣4),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个数即可.【解答】解:(1)(8﹣÷)×=(8﹣)×=×=答:积是.(2)(11.5﹣4)÷75%=7.5÷75%=10答:这个数是10.【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五、综合应用题(共21分)29.(3分)一个圆柱形沙堆,底面积是77.5平方米,高是2.4米,每立方米的沙重2吨,若用一辆载重量8吨的汽车去运,需要多少次可以运完?(结果保留整数)【分析】先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求出这堆沙的体积,进而求出这堆沙的总重量,每辆车的载重量已知,用这堆沙的总重量除以每辆车的载重量,即可求得几次可以运完.【解答】解:77.5×2.4×2÷8=186×2÷8=372÷8≈47(次)答:需要47次可以运完.【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这堆沙的体积,进而求出这堆沙的总重量,于是就可以求出几次可以运完,要注意计算结果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应向前进1.30.(4分)有两个粮仓,已知甲仓装粮600吨,如果从甲仓调出粮食,从乙仓调出粮食75%后,这时甲仓的粮食比乙仓的2倍还多150吨,乙仓原有粮食多少吨?【分析】因乙仓调出粮食后的重量×2+150=甲仓原有粮食的重量﹣甲仓调出粮食的重量,据此数量关系可列式.【解答】解:设乙仓原有粮食x吨,根据题意得:2×(1﹣75%)x+150=600﹣600×,2×0.25x+150=600﹣200,0.5x=250,x=500;答:乙仓原有粮食500吨.【点评】用方程解应用题首先要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式解答.31.(4分)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每户用煤气在60立方米以内的部分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超出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王芳家上月共交煤气费60元,她家上月用煤气多少立方米?【分析】据题意可知,每户用煤气在60立方米以内的部分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超出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60×0.8=48(元),60﹣48=12(元),即这12元是由于用煤气超过60立方而按每立方1.2元收费的部分,12÷1.2=10(立方米),所以王芳家上月用煤气:60+10=70(立方米).【解答】解:(60﹣60×0.8)÷1.2+60=12÷1.2+60,=10+60,=70(立方米).答:王芳家上月用煤气70立方米.【点评】明确题目中煤气的收费标准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2.(5分)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分析】根据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可以求出植树的总棵数,甲、乙、丙每天植树的总棵数,以及需要植树的天数,再根据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可以求出需要乙在A地植树的棵数,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甲25天完成的棵数:24×25=600(棵),那么乙要再A地植树的棵数:900﹣600=300(棵),即做了的天数:300÷30=10(天),。

【精品】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真题(逐题解析版)

【精品】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真题(逐题解析版)

【精品】2018年北京版⼩升初数学试卷真题(逐题解析版)2018年北京版⼩升初数学试卷⼀、填空题1.(3分)我国⾹港特别⾏政区的总⾯积是⼗亿九千⼆百万平⽅⽶,写作平⽅⽶,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平⽅⽶,省略“亿”后⾯的尾数写作平⽅⽶.2.(2分)⼀个五位数8□35△,如果这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那么□代表的数字是,△代表的数字是.3.(3分)⽤铁丝焊⼀个长⽅体框架,框架长15厘⽶,宽10厘⽶,⾼8厘⽶,⾄少要⽤铁丝厘⽶,如果要在框架的表⾯包上⼀层薄⽪,薄⽪的总⾯积是;包完后,这个长⽅体占空间的⼤⼩是.4.(1分)把⼀个圆柱体的侧⾯展开,得到⼀个正⽅形,已知正⽅形的周长是50.24厘⽶,那么圆柱体的表⾯积是平⽅⽶.5.(2分)A=2×3×n2,B=3×n3×5,(n为质数),那么A,B两数的最⼤公约数是,最⼩公倍数是.6.(4分)⼄数除以甲数商是0.375,甲数与⼄数的⽐是,⼄数是甲⼄两数之和的,如果甲⼄两数的和是,甲数是.7.(1分)玩具⼚两个⽉⽣产1000辆玩具汽车,总造价b元,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元.8.(1分)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的第⼆⼗⼋届奥运会,按每4年举⾏1次,则第五⼗届奥运会将在年举⾏.9.(3分)⼀张正⽅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的图形是形,它的⾯积是原来正⽅形的,它的周长是原正⽅形的.10.(2分)在⼀张地图上画有⼀条线段⽐例尺千⽶,把它写成数值⽐例尺的形式是,在这张图上量得宁波到上海的距离为12厘⽶,宁波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千⽶.⼆、选择(10分)11.(1分)钟⾯上,6点15分时分针和时针所夹的⾓是()A.直⾓B.锐⾓C.钝⾓D.平⾓12.(1分)圆柱的体积⽐与它等底等⾼的圆锥体积⼤()A.B.C.D.2倍13.(1分)如果a是质数,b是合数,下⾯哪个值⼀定是质数()A.a+b B.ab C.ab÷b D.14.(1分)⼀件⼯作,甲单独做⽤的时间⽐⼄单独做多,甲和⼄⼯作效率的⽐是()A.1:1 B.3:4 C.4:3 D.5:3 15.(1分)⼀个平⾏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6厘⽶、4厘⽶,量得⼀条边上的⾼为5厘⽶,这个平⾏四边形的⾯积是()平⽅厘⽶.A.24 B.30 C.20 D.12016.(1分)有⼀个长⽅体,长是a⽶,宽是b⽶,⾼是h⽶,若把它的⾼增加5⽶,则这个长⽅体的体积增加()⽴⽅⽶.A.abh+5 B.ab(h+5)C.5ab D.以上都不是17.(1分)在下⾯四句话中,正确的⼀句是()A.⼩于90度的⾓都是锐⾓,⼤于90度的⾓都是钝⾓B.在⽐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成反⽐例C.⼀只热⽔瓶的容积是500毫升D.在c=πd中,c和π成正⽐例18.(1分)有两根长分别是40分⽶和90分⽶的⽊条,现在要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段(每段长度的分⽶数都是整数,⽽且不能有剩余,两根⽊条共能锯成()段.A.5 B.9 C.1319.(1分)⼀个圆柱纸筒,它的⾼是3.14分⽶,底⾯半径是1分⽶,这个纸筒的侧⾯展开图是()A.长⽅形B.正⽅形C.圆形D.以上都不是20.(1分)19÷6=3…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100倍,那么余数是()A.1 B.100 C.1000 D.10三、计算21.(6分)直接写出得数0.14×30=3﹣= 4.6+4=32÷10000=10.1﹣1=0÷=÷=÷6=×2÷×2=0.25×4= 22.(8分)解⽅程.:=:xx ﹣x=9.453.7×5﹣2x=x+4=4.7.23.(12分)脱式计算.8.82×15﹣100 15.8﹣+14.2﹣21.6﹣0.8×4÷0.8×4×3.7+3.6+5.3× 2.5×4.4 (1.5+)÷3.75﹣四、应⽤题(只列式,不计算.)24.(4分)学校⾷堂5⽉份烧煤1.5吨,⽐4⽉份节约⽤煤0.3吨,⽐4⽉份节约了百分之⼏?25.(4分)甲⼄两⼈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时⾏5.5千⽶,⼄每⼩时⾏5千⽶,4⼩时后两⼈相距多少千⽶?26.(4分)修路队修⼀条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24%,第五天⽤同样的⼯作效率⼀天修路80千⽶,这条路长多少千⽶?27.(4分)四年级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得了40分,⽐五年级得分的2倍少24分,五年级学⽣得了多少分?五、解答题28.(5分)⽤同样的砖铺地,铺9平⽅⽶⽤砖308块,如果铺12平⽅⽶,要⽤多少块砖?(⽤⽐例)29.(5分)⼀个圆柱形⽆盖⽔桶,⾼是48厘⽶,底⾯直径是30厘⽶.问:①做这个⽔桶⾄少要⽤⽪多少平⽅厘⽶?(得数保留整百平⽅厘⽶)②如果⽪的厚度忽略不计,1升⽔重1千克,这个⽔桶⼤约能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1位⼩数)30.(4分)⼀个圆锥形⼩麦堆,底⾯周长是18.84⽶,⾼2⽶,如果每⽴⽅⽶⼩麦⼤约重750千克,这堆⼩麦约重多少千克?31.(4分)王师傅要加⼯1200个零件,每天加⼯80个,已经加⼯了3天,剩下的每天加⼯96个,还要⽤多少天完成任务?32.(4分)李⽼师写了3篇科普故事,得稿费3400元,超出800元以上的部分按14% 缴纳个⼈所得税,李⽼师应缴税多少元?33.(4分)五年级植树336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五年级多,五年级⽐六年级少植树多少棵?2018年北京版⼩升初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3分)我国⾹港特别⾏政区的总⾯积是⼗亿九千⼆百万平⽅⽶,写作1092000000平⽅⽶,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109200万平⽅⽶,省略“亿”后⾯的尾数写作11亿平⽅⽶.【分析】这是⼀道多位数的读写及各级数位换算关系的题⽬.1.读多位数的⽅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从⾼位到低位⼀级⼀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个0,或者连续有⼏个0的,都只读⼀个零.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若某⼀级全为0,那么只读⼀个零2.写法同样是这个顺序.但要注意把各级的数位写完整,该补0的要补0.【解答】解:⼗亿九千⼆百万这个数的写法:由“⼗亿”我们知道,亿级上有两位数10,把它写出来;万级上的数是“九千⼆百”,在10的后⾯顺序写出来:9200;个级没有读数,就是“0”有四位数,所以写四个“0”.故“⼗亿九千⼆百万”写作:10 9200 0000.“把⼗亿九千⼆百万”改成⽤“万”作单位的数,⽅法是:因万位以下都为零,所以把万位以下的数位去掉,后⾯加上单位“万”即可,故写作:109200万“⼗亿九千⼆百万”省略“亿”后⾯的尾数,就是求近似数,“⼗亿九千⼆百万”的近似数是“11亿”故答案是:1092000000,109200万,11亿.【点评】做好该题的前提是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则,准确理解“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单位及换算;及把握近似数的求解⽅法.2.(2分)⼀个五位数8□35△,如果这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那么□代表的数字是2或5或8,△代表的数字是0.【分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必须具备:被2、5整除个位上的数只能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够被3整除;现在8+3+5=16,代表的数字可以是2或5或8,符合条件.【解答】解:8+3+5=16;三⾓形代表的数字在个位数,必须是0;□代表的数字可以是2或5或8,才能被3整除;故答案为:2或5或8,0.【点评】此题属于考查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记住特征,灵活解答.3.(3分)⽤铁丝焊⼀个长⽅体框架,框架长15厘⽶,宽10厘⽶,⾼8厘⽶,⾄少要⽤铁丝132厘⽶厘⽶,如果要在框架的表⾯包上⼀层薄⽪,薄⽪的总⾯积是700平⽅厘⽶;包完后,这个长⽅体占空间的⼤⼩是1200⽴⽅厘⽶.【分析】求⾄少要⽤铁丝,是求长⽅体的棱长总和,求薄⽪的总⾯积,即长⽅体的表⾯积,最后求长⽅体的体积,根据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5+10+8)×4=33×4=132(厘⽶);(15×10+15×8+10×8)×2=(150+120+80)×2=350×2=700(平⽅厘⽶);15×10×8=1200(⽴⽅厘⽶);故答案为:132厘⽶,700平⽅厘⽶,1200⽴⽅厘⽶.【点评】此题是有关长⽅体的棱长总和、长⽅体的表⾯积、长⽅体的体积的应⽤题,根据公式解答即可.4.(1分)把⼀个圆柱体的侧⾯展开,得到⼀个正⽅形,已知正⽅形的周长是50.24厘⽶,那么圆柱体的表⾯积是0.01828736平⽅⽶.【分析】把⼀个圆柱体的侧⾯展开,得到⼀个正⽅形.已知正⽅形的周长,则可求正⽅形的边长(圆柱的底⾯周长),进⽽可求正⽅形的⾯积(圆柱的侧⾯积).求出圆柱的底⾯周长,进⼀步可求底⾯积.底⾯积加侧⾯积即是表⾯积.【解答】解:正⽅形的边长(圆柱的底⾯周长):50.24÷4=12.56(厘⽶);侧⾯积:12.56×12.56=157.7536(平⽅厘⽶);底⾯半径:12.56÷3.14÷2=2(厘⽶);底⾯积(两个相等的圆):3.14×22×2=25.12(平⽅厘⽶);表⾯积:157.7536+25.12=182.8736(平⽅厘⽶);182.8736平⽅厘⽶=0.01828736平⽅⽶;答:那么圆柱体的表⾯积是0.01828736平⽅⽶.故答案为:0.01828736.【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圆柱的表⾯积的计算,可利⽤公式列式解答.5.(2分)A=2×3×n2,B=3×n3×5,(n为质数),那么A,B两数的最⼤公约数是3×n2,最⼩公倍数是2×3×n3×5,.【分析】利⽤求⼏个数的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的⽅法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A=2×3×n2,B=3×n3×5(n为质数),所以A和B的最⼤公约数是3×n2;A和B的最⼩公倍数是2×3×n3×5;故答案为:3×n2,2×3×n3×5.【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个数的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的⽅法:这⼏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个数的最⼤公因数;这⼏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和它们独有的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公倍数.6.(4分)⼄数除以甲数商是0.375,甲数与⼄数的⽐是3:8,⼄数是甲⼄两数之和的,如果甲⼄两数的和是22,甲数是16.【分析】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值通常⽤分数表⽰,也可以⽤⼩数或整数表⽰.将⼩数0.375化成分数就能求出甲⼄两数的⽐,知道了两数的⽐就能求出⼄数占两数之知的⼏分之⼏.【解答】解:(1)0.375==3:8,(2)3÷(3+8)=,(3)如果两数之和是22,那么甲数是:22×=16,故答案为:3:8,,22,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的意义.7.(1分)玩具⼚两个⽉⽣产1000辆玩具汽车,总造价b元,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元.【分析】要求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多少元,⾸先要知道总造价是多少,共⽣产多少辆玩具汽车,然后根据“单价=总价÷数量”逐步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等量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得出:b÷1000=答:每辆玩具汽车造价是元.故答案为:.【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字母表⽰数,但关键是找清单价、总价和数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8.(1分)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的第⼆⼗⼋届奥运会,按每4年举⾏1次,则第五⼗届奥运会将在2096年举⾏.【分析】先求从第28届到第50届经过了多少届,这个届数乘4就是经过的年数,2008加上经过的年数就是第50届的举⾏时间.【解答】解:(50﹣28)×4=88(年),2008年+88年=2096年;故答案为:2096.【点评】本题要先求出经过多少年到第50届,⽤2008加上这个年数就是第50届举⾏的时间.9.(3分)⼀张正⽅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的图形是正⽅形,它的⾯积是原来正⽅形的,它的周长是原正⽅形的.【分析】可以拿⼀张正⽅形的纸折⼀下,然后进⾏观察.也可以能过计算,⼀次对折后宽变为原来的⼀半,长不变,再次对折后,长也变为原来的⼀半.【解答】解:如下图,⼀次对折后宽变为原来的⼀半,长不变,再次对折后,长也变为原来的⼀半.所以得到的图形还是正⽅形,它的⾯积是原来正⽅形⾯的,它的周长是原正⽅形的.故答案为:正⽅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的动⼿能⼒和空间想象能⼒.。

北大附中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北大附中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北大附中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北大附中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一、填空每个括号0.5分,共18分。

1、40%=8( )=10:( )=( )(小数:)2.、1千米20米=( )米4.3吨=( )吨( )千克3 时15分=( )时2.07立方米=( )立方分米3、四百二十万六千五百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4、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 ),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

5、4、8、12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0.25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

7、在1 、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8、在1、2、310十个数中,所有的质数比所有的合数少( )%。

9、晚上8时24时记时法就是( )时,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经过了( )小时。

10、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12、六(1)班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优秀率(80分及以上)达到60%,优秀人数有( )人。

1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2014年是( )(填平年或闰年),全年共有( )天。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1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18.兴趣小组做发芽实验,浸泡了20粒种子,结果16课发芽了,发芽率是16%。

( )19.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20.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大 附 中
1、 (1)1994×199319931993-1993×199419941994=_________________
(2)1994+12 -113 +212 -313 +412 -513 +…+199212 -199313
= .
2、一次考试,参加的学生中有1/7得优,1/3得良,1/2得中,其余的得差,已知参加考试的学生不满50人,那么得差的学生有 人。

3、有一城镇共5000户居民,每户的子女不超过2人,一部分家庭有1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2个孩子,那么此城镇共有孩子 人。

4、1992年爷爷年龄是孙子的10倍,再过12年,爷爷年龄是孙子的4倍,那么1993年孙子是 岁。

5、有一块麦地和一块菜地,菜地的一半和麦地的1/3合起来是13亩。

麦地的一半和菜地的1/3合起来是12亩,那么菜地有 亩。

6、科学家进行一次实验,每隔5小时作一次记录,他做第12次记录时,时钟正好九点正,问第一次作记录时,时钟是 点。

7、甲数是36,甲、乙两数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88,那么乙数是 。

8、一名学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得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那么这道题的被除数是 ,除数是 。

9、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十字架”面积是150平方厘米,它的周长是 。

10、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
4.20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多少钱?
11、某工厂第四季度共生产零件1410个,其中10月份与11月份产量的比是6:7,12月份与11月份产量的比是3:2,求这三个月产量之比是多少?三个月各生产了零件多少个?
12、如图,△ABC 中,AD :DB=2:1,BE :EC=3:1,CF :FA=4:1,那么△DEF 是△ABC 的面积的几分之几?
13、把一批苹果分给幼儿园大小两个班,平均每人分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每人可分10个,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人可分几个?
14、龟兔赛跑,同时出发,全程7000米,龟每分钟爬30米,兔每分钟跑330米,兔跑了10分钟就停下来睡了215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问龟和兔谁先到达终点?先到的比后到的快多少米?
15、一项工程甲、乙合作完成了全工程的
107,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一共做了2
110天,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15天,如果由乙单独做,需多少天?
E B
16、如图,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以圆孤为分界线的甲、乙两部分面积的差(大的减去小的)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
甲乙
17、12和60是很有趣的两个数,这两个数的积恰好是这两个数的和的10倍:
12×60=720,12+60=72。

满足这个条件的正整数还有哪些?
18、某天早上8点甲从B地出发,同时乙从A地出发追甲,结果在距离B地9千米的地方追上.如果乙把速度提高一倍而甲的速度不变,或者乙提前40分钟出发,那么都将在距离B地2千米处追上.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19、有一种饮料瓶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容积是30立方厘米。

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厘米。

瓶内现有饮料多少立方厘米?
20、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参观,由于学校仅有一辆车,车速是每小时60千米,且只能坐一个年级的学生.已知三年级学生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一年级学生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为使两个年级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则三年级与一年级学生步行的距离之比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