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第二单元复习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我们的公共生活基础知识梳理➊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❷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❸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利用公共资源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乐趣,丰富人生意义。
政府会给公众提供公共设施、路、桥梁、路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公园里的公共座椅,等等。
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❼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
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的还会触犯法律。
❽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❾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
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如共享单车、农家书屋等)。
❿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
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常考题型背记一、判断正误1.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及形象。
(√)2.公园的长椅是大家的,可以随便躺在上面睡觉。
(×)解析:躺在长椅上睡觉,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
3.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私人生活空间,一个公共生活空间。
(√)4.无障碍通道是为残障人士修建的,不属于公共设施。
(×)5.没有停车位了,爸爸把汽车停在了消防通道上。
(×)6.张浩同学为了方便,把共享单车骑回了自己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了解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复习和巩固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重难点句子。
•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复述课文的大意–解释生字生词–进行课文的分析和理解2.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文言文课文–理解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分析文言文课文的意义3.课文的注释和背诵–熟记课文的重点内容–注重课文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美感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相结合•视频讲解与互动•分组合作学习•复述练习和语言表达训练五、教学过程设计1.开场热身–播放与第二单元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谈论与第二单元主题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2.主体教学–教师讲解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讲解–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文内容,讨论理解课文–学生个人朗读课文,纠正语音语调错误3.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进行文言文课文阅读讨论–学生进行课文情感表达练习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六、教学评估•学生在课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进行课文的默写练习•教师进行课文意义的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价七、教学反思•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下一步的指导和改进措施通过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第二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知识点难点闯关 (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拓展练习
用“然”字组词并填空。
谁能在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呢?( 显然 ),这 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诸葛亮( 当然 ) 清楚周瑜 的阴谋,但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后来诸葛 亮( 果然 )“借”箭成功,令周瑜不得不对他( 肃然 )起敬。
部编版五下第二单元
第三关:句子我会变
部编版五下第二单元
一、猜测意思
部编版五下第二单元
6、词语解释
(1)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 ( 虚实)
(2)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
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 神机妙算) (3)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请勿自误 )
(4)形容人走路不稳的样子。( 踉跄 )
(5)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抓耳挠腮) (6)形容在暗中洞察的神态。( 伸头缩颈 )
拓展练习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猕猴(ní) 迸裂(bèng)
•
•
B.石碣(jiē) 肋骨(lèi)
•
•
C.弓弩(nǔ) 蝙蝠(piān)
•
•
D.水寨(zhài) 镌刻(juān)
•
•
妒忌(dù) •
揪住(jiū)
•
山涧(jiàn)
•
家禽(qín)
•
部编版五下第二单元
第二关:字词分得清
( 两 截) ( 景 阳 冈 ) ( 请勿自误) ( 神机妙算)
yì yǐn ér jìn jié huǒ chéng duì xǐ bú zì shèng tiān zào dì shè
( 一饮而尽 )( 结 伙 成 队 )( 喜不自胜) ( 天 造 地 设 )
lì juàn shén pí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热》复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第1课热起来了复习知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复习题:1.填空题。
(1)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产生了()。
(2)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等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答案:(1)热、摩擦、热量(2)晒太阳、打开电暖气、吃点热的食物、多穿几件衣服2.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是()。
A.烤火B.跑步C.吹电风扇答案:C。
(2)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妈妈说盖上棉被才暖和,其中的原理是()。
A.棉被能防止热量散发B.棉被能产生热量C.棉被既能产生热量,又能防止热量散发答案:A。
(3)下列方法都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其中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是()。
A.晒太阳B.吃些热的食物C.多穿些衣服答案:C。
3.想一想,下面哪些情况会使衣服热起来?请在括号内画“√”。
(1)放在衣柜里的衣服()(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5)叠好的衣服()(6)洗过的衣服()(7)和棉被放在一起的衣服()(8)压在书本下的衣服()答案:(2)穿在身上的衣服(√)(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4)刚熨烫过的衣服(√)第2课给冷水加热复习知识: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
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
复习题:1.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A. 热水重B. 冷水重C. 两者一样重答案:B解析:50℃的热水 10℃的冷水1050℃的热水,体积会变大,但重量不变,如下图所示,10℃的冷水 50℃的热水对比前后两杯热水,后面这杯10℃的冷水被加热成50℃热水重。
五年级第二单元复习(带答案)

13.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 14.反光有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建筑广泛使用玻璃幕墙就给人们带来了光的污染.1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属于热光源.比如:太阳、点燃的蜡烛.(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万多摄氏度.也有的光源只发光不发热;属于冷光源.比如:萤火虫、水银灯.16.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千万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17.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凸透镜: qian wangjing18.凹面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又叫凹镜.它能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利用凹面镜原理的有:太阳灶、铜镜取火、取奥运会圣火火种.19.像放大镜一样的凸透镜也能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发现了氧气.20.潜望镜至少有(两块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21.红色、白色、黑色按反光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黑色、红色、白色)22.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反光能力越弱;吸收热的本领越强;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吸收热的本领越弱.)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2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24.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25.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太阳能飞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充电器.)9.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10.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1.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穿起来较暖和.12.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3.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什么关系?答: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就弱.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就强.三、实验设计.1.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实验过程: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②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③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④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二).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实验过程: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的光.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实验结论: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设计实验验证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实验名称:光的强弱会影响温度变化吗?我的猜测: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实验材料:温度计、小镜子数面.不同条件:光的强弱.相同条件:照射时间、照射距离、照射角度、摆放地点.实验方法: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用一面镜子将反射光投射到温度计上;过两分钟记录温度计读数;再加一面镜子将反射光投射到温度计;过2分钟记录读数;以此方法;继续三面镜子、四面镜子等.最后进行比较.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4.设计实验验证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实验名称: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吗?我的猜测:颜色深的物体吸热能力强;颜色浅的物体吸热能力弱.实验材料:白色、粉色、黑色等纸袋各一只、温度计多支.不同条件:颜色.相同条件:纸袋大小、照射时间、摆放地点和放置方法.实验方法:将套有不同颜色的温度计同时放置在同一地方;放置的方法都一样;每隔2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比较温度的变化.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5.设计实验验证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吸热的本领有关.实验名称: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本领有关吗?我的猜测:阳光直射物体比斜射到物体吸热能力强.实验材料: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温度计三支.不同条件:阳光的照射角度.相同条件:黑色纸袋的大小、光滑度、照射时间.实验方法:将三支套有黑色纸袋的温度计分别放置在同一地方;一支与地面水平放置;一支与地面垂直;一支与阳光垂直放置;每隔2分钟观察记录一次;再作比较.实验结论: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本文将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知识。
一、小细节积累1.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地理特点。
–天气预报:学会听懂简单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2.历史知识:–秦始皇:认识秦始皇及他的统一战争。
–兵马俑:了解秦始皇陵的壶宝和兵马俑。
二、学习要点重点梳理1.地理知识:–中国地图:掌握中国地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基础知识。
–气象图:初步了解气象图的绘制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历史知识:–秦始皇统一:理解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
–兵马俑保存: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保存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地理学习:–多看地图、多练习判断方位,加深对地理地形的认识。
–多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知识。
2.历史学习:–多阅读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考古资料:了解考古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四、知识拓展1.地理拓展:–探讨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
–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础概念。
2.历史拓展:–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学习其他历史知识。
–了解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流历史。
五、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中国地理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实践,积极拓展知识面,做到知识应用灵活多样。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祝学生们学业进步,取得好成绩!。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知识点精品素材小学考点总结归纳整理

(年轻)的公子
(天造地设)的家当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嫉贤妒能)的周瑜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聪明勇敢)的石猴
(无所畏惧)的武松 (仪表堂堂)的贾宝玉
(自言自语)地说 (慢慢)地落下
(紧紧)地揪住
(狠命)地摔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
九、特殊词语
“天×地×”式词语:
天造地设 天长地久 天时地利 天经地义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 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十三、句子运用 1.这时候天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改为陈述句)
2.就血泊里用双手来提,哪里提得动!(改为陈述句)
造化——福分 家当——家产
顽劣——顽皮
六、反义词
私自——公开 顽劣——乖巧
酥软——僵硬
七、成语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喜不自胜 抓耳挠腮 天造地设 请勿自误
拱伏无违 序齿排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光滑)的大青石 (铁棒似)的虎尾
(铁锤般)的拳头 (顽劣)的猴子
(破烂)的山神庙 (官府)的榜文
“日×月×”式词语:
日精月华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升月落
形容人物智慧的词语: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
抓耳挠腮 拳打脚踢 口是心非 手忙脚乱
十、量词 一(家)酒店 一(双)筷子
一(面)旗 一(碗)酒
三(斤)牛肉 十(条)性命 一(片)好心 一(阵)狂风 一(个)石猴 一(截)哨棒 一(行)大字 一(座)铁索桥 一(块)玉 十一、精彩文句 比喻句: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排比句: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 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夸张句: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反问句: (1)何不拜我为王? (2)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十二、仿写造句 1.一万多名弓独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字词盘点1.字(1)弩(nǔ) 丞(chéng) 迸(bèng) 踉(liàng) 跄(qiàng)蹿(cuān) 抡(lūn) 簌(sù) 挈(qiè) 镌(juān)碣(jié) 讳(huì) 纨(wán) 晦(huì) 姊(zǐ) 鬟(huán)(2)难写的字“忌”: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
“曹”:上半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草字头。
“插”:注意右下部的写法,里边是两横不是一横。
“恰”:右部是“合”,不是“台”。
“酥”:不要忘记左部“酉”里面的一横。
2.词(1)必须掌握的词妒忌曹军都督委托惩罚遮挡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插满筷子饥渴恰好官府榜文谋财诡计拖着坠下胸膛两截拳头喘气酥软顺风顺水自有妙用神机妙算半夜三更踉踉跄跄抓耳挠腮喜不自胜天造地设荒郊野外安身之处(2)近义词才干~才能妒忌~嫉妒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惩处迟延~拖延疑惑~怀疑吩咐~命令晌午~中午吓唬~恐吓诡计~阴谋耻笑~嘲笑光滑~平滑开辟~开拓迸裂~裂开炎热~酷热呼唤~召唤安身~安家宽阔~宽广齐整~整齐小器~小气忌讳~避讳晦气~倒霉赶令~命令兴头~高兴横竖~反正精致~精美寂寞~孤独玲珑~精巧促狭~刁钻姊妹~姐妹(3)反义词推却➝答应惩罚➝奖赏齐全➝短缺疑惑➝相信秘密➝公开支援➝攻击恶意➝善意耻笑➝尊重敞开➝关闭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炎热➝寒冷欢喜➝难过宽阔➝狭窄顽劣➝乖巧齐整➝凌乱小器➝大方精致➝粗糙欢喜➝悲伤(4)词语归类①量词十万支箭一千多个草把子一家酒店一面旗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二斤熟牛肉一片好心一轮红日一阵狂风一行楷书大字一把西洋小银剪子②修饰词紧紧地揪住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折的哨棒铁棒似的虎尾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天造地设的家当③动词立下军令状故意延迟擂鼓呐喊抡起哨棒迸出鲜血饮涧泉拖男挈女采山花觅树果呼弟唤兄搬高凳捆剪子股拨籰子④特殊词语:AABB式词语:踉踉跄跄明明朗朗飘飘飖飖类似的词语: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工工整整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形容人有智慧的词语: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聪明绝顶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抓耳挠腮、交头接耳、口是心非、拳打脚踢二、佳句积累1.语言描写(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不仅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反衬出周瑜输得心服口服,发自内心地佩服诸葛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单词复习:
(一)、根据提示补全单词
1. 英式的E gl h;
2. 早餐br kf st;
3. 午餐l n h;
4. 给g v ;
5. 图书馆l br r ;
6. 主意、想法 d ;
7. 重的h vy; 8. 错误的wr g; 9. 要求、邀请k; 10. 电影f l ; 11. 方式、方法y; 12. 晚餐d nn r ; 13.电子邮件em l; 14. 信息inf rm ti n; 15. 三明治s ndw c ;
16. 汉堡包h mb rg r.
(二)、写出下列单词的过去式
1. have ;
2. buy ;
3. find ;
4. make ;
5. send ;
6. put ;
7. eat ;
8. give ;
二、短语或固定搭配复习:
1.I often (吃早餐) at half past six every day.
2.We had an (英式晚餐) last night .
3.Amy to me (给我写了一封信) last week.
4. I a hamburger Sam(给了Sam 一个汉堡包) yesterday.
5.We play football (在学校) every weekday.
6.We can Amy to (邀请Amy吃晚餐) with us.
7.There are lots of (不同的方式) to learn English.8.We can (得到信息) from CDs.
9.I meat and bread lunch(午餐吃了面包和肉) yesterday.
10.Mum fish us (为我们烧了鱼) last night.
三、句型复习之一:
(一)询问一日三餐吃的什么:句型构成:What+did+主语+ have for+三餐+?例句1:Amy早餐吃什么了?
(二)表达某人吃了什么:句型构成:主语+had/ate+ 食物.
例句2:Tom吃了鱼和炸薯条。
(三)邀请某人一起做某事:句型构成:Let’s+动词原形.
例句3:让我们和Sam一起吃晚餐吧。
(四)where 的用法:句型构成:Where+can+主语+find+物体+?
例句4:我能在哪里找到关于动物的书?
四、句型复习之二:连词成句
1. sandwiches, had, and, eggs, Sam, (.)
2. make, home library, a, Let’s, (.)
3. find, can, information, we, books, from, (.)
4. are, where, about, science, books, (?)
五、选择题复习:
()1. Let’s an ice cream.
A.eat
B.ate
C. eating
()2. What did you have dinner?
A.in
B.for
C. to
()3. I gave my new dictionary Amy yesterday.
A.about
B.to
C. from
()4. They have at six o’clock in the evening.
A.breakfast
B.lunch
C. dinner
()5. Sam a letter to you last night.
A.write
B. wrote
C. writed
()6.I ‘ve got an email Lingling.
A.to
B. on
C. from
()7. This is a science project animals.
A.to
B.about
C. in
()8. You can ask Amy you.
A.help
B.to help
C. helped
()9. ---can I find books about art?
---On shelf C.
A.What
B.Where
C. How
()10. I sent a card my friend last week.
A.to
B. from
C. with
()11. Tom put the book the shelf yesterday.
A.in
B.on
C. at
()12. Mum is going to meat for us tonight.
A.cooked
B.cooking
C. cook
六、阅读理解复习:
(一)Our picnic
Last Saturday, we went the Qinglong Lake for a picnic. Mum bought some Chinese food and some English food. We also took some milk and juice.
After breakfast, we went there by bus. We got to the lake at 9 o’clock. We flew a kite here, we rowed a b oat on the lake. We took lots of photos. We were very happy.
At noon, we had lunch by the lake. Dad had some bread and sausages for lunch. Mum ate two sandwiches and milk. What did I have for lunch? Nothing. Because I don’t like English food. I left my Chinese food at home. How bored I was!
()1. We went out for a picnic last .
A.Friday
B.Saturday
C. Sunday
()2. We arrived at the lake at o’clock
A.eight
B.nine
C. ten
()3. My mum had sandwiches and for lunch.
k
B.juice
C. bread
()4. I had for lunch.
A.sausages
B.hamburger
C.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