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农田管道灌溉系统输水技术

合集下载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

农业节水灌溉的六种灌溉方法一、滴灌技术1. 原理和特点滴灌技术是以滴水的方式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的一种灌溉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节水、节能、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生长,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实施步骤•建设滴灌系统:包括水源、水泵、滴灌管、滴灌装置等。

•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肥料混合供给作物,实现高效土壤肥力的利用。

•控制灌溉量: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滴灌量,避免水分浪费和作物生长不良。

3. 应用范围滴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特别是适合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种植。

二、喷灌技术1. 原理和特点喷灌技术是将水通过喷头雾化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的一种灌溉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节水、节能、冷却作用和充分利用雨量。

2. 实施步骤•建设喷灌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喷头等。

•定期维护喷头:清洗和更换喷头,避免堵塞和水滴大小不一的问题。

•控制喷灌时间和强度: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设定喷灌时间和强度,避免浪费水资源。

喷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特别是适合大田作物和果树的种植。

三、微喷灌技术1. 原理和特点微喷灌技术是将水通过微喷头均匀喷洒在作物根区的一种灌溉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节水、经济、操作简便和适用于各种形状土地。

2. 实施步骤•建设微喷灌系统:包括微喷头、支管道、过滤器等。

•定期检查系统:检查喷头是否堵塞或损坏,及时清洗和更换。

•控制灌溉时间和频率: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设定微喷灌时间和频率,避免水分的过多或不足。

3. 应用范围微喷灌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特别是适合大田作物和旱地果树、蔬菜等的种植。

四、旱田水分管理技术1. 原理和特点旱田水分管理技术是在旱地农田进行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合理管理土壤水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2. 实施步骤•轮作和间作: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和组合,控制土壤湿度和避免水分浪费。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和工程管理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和工程管理措施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39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和工程管理措施◎秦燕摘要: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功能,在传统发展理念下,农田水利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极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工程管理措施,以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管理一、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类型分析(一)滴灌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借助塑料管将水经由毛管上的孔洞或者滴头输送到农作物根系部位。

在雨季,可借助相关装置将降水直接引入蓄水池中储存,而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为满足农作物生长时的水分需求,可直接将蓄水池中的水资源作为滴灌水源,如此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还能有效节约水资源。

(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同样是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节水技术,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借助专门的设备将压水流经由喷头喷洒为小水滴,最终落于土壤表面,这一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十分突出,可以满足节水、增产的需求。

在喷灌技术应用过程中,喷灌设备是重要的载体和介质,正是由于这一技术的特殊性,使得喷灌技术在农田灌溉领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受到高投入、运行管理难度大等的限制,难以大范围进行运用。

(三)雨水集蓄技术雨水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在当前农业生产活动中自然降水可以有效作为灌溉补充水。

为实现农村地区的稳步发展,各农村地区均需加强在雨水集蓄技术方面的研究,以便充分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存储雨水,从而在降水量稀少的时间段可直接利用集蓄的雨水,满足作物生长需求[1]。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一)节水灌溉管理不到位近年来,我国各农村地区加大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并意识到了节水灌溉的重要性,针对节水灌溉方面的技术、资金投入均大大增加,工程建设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监督与管理。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在开展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节水灌溉方面常常存在诸多问题,虽然通过有效的监督,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有效处理,但是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并未完全实现。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提要:低压管运输水灌溉的简介,适用条件,优点,组成,类型,布置,管材,运行管理关健词:灌溉;节水;工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它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

灌水时,使用较低的压力水头,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将水送入田间沟、畦,灌溉农田。

其管理系统的压力,一般不超过0.2MPa(2kg/cm2),在克服管道的输水压力损失之后,管道最远处出水口压力应控制的0.002~0.003MPa。

由于管道内水压力很低,故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适用条件由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在低压条件下运行的,目前主要用于井灌区,也可用于大型灌区的田间配水系统。

由于它不受地形的影响,扬水站灌区、水库自压灌区均可应用,但要注意压力水头和泥砂淤积问题。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优点灌溉管道系统与灌溉渠道系统相比较,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1)节水效益显著。

管道输水系统是利用管网输配水和灌水,可以完全避免产生输水损失和蒸发损失,节约用水,一般可比明渠系统节水30~50%,并可防止因渠系渗水而导致土壤盐碱化、沼泽化和冷浸田等的发生。

(2)土地利用率高。

管道输水系统的输配水管网大部分或全部埋设在地下,一般比明渠少占10%左右的耕地,方便交通。

(3)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

管道输水系统运用灵活方便,容易调节控制和实现自动化;可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不同作物与土壤;不会影响机耕和田间管理,并可方便地与施肥拖农药等相结合。

(4)输水速度快,灌溉效率高。

利用管道输水配水和灌水,水流速度快,灌溉效率高,灌水劳动生产率高,节约灌水用工、用时,一般可比明渠系统的灌溉效率提高1倍以上,用工减少50%左右。

(5)维修养护省工、省时,管理方便。

管道输水系统不会滋生杂草,而且孔雀易进入管道,因此可去明渠清淤除草和整修维护渠道等繁重劳动。

(6)灌水及时,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利用管道输配水和灌水,有利于作物适时适量地及时供水灌水,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1概述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水由分水设施输送到田间。

直接由管道分水口分水进入田间、沟畦。

管道输水有多种使用范围,大中型灌区可以采用明渠水与管道有压输水相结合,有专门为喷灌供水的压力输水管道,还有为田间沟畦灌溉的管道输水。

管道灌溉的特点是出水口流量大,出口不会发生堵塞,仍属地面灌溉技术。

1.1管道输水特点(一)节水节能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与土垄沟相比,管道输水损失可减少5%,水的利用率比土渠提高了30%~40%,比混凝土等衬砌方式节水5%~15%。

对机井灌区,节水就意味着降低能耗。

(二)省地、省工用土渠输水,田间渠道用地一般占灌溉面积的1%~2%,有的多达3%~5%,而管道输水只占灌溉面积的0.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同时管道输水速度快,避免了跑水漏水现象,缩短了灌水周期,节省了巡渠和清淤维修用工。

(三)投资小、效益高管灌投资较低,一般每亩在100~300元。

同等水源条件下,由于能适时适量灌溉,满足作物生长期需水要求,因而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四)适应性强压力管道输水,可以越沟、爬坡和跨路,不受地形限制,施工安装方便,便于群众掌握,便于推广。

配上田间地面移动软管,可解决零散地块浇水问题,适合当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1.2管道输水系统的组成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部分、输水配水管网系统和田间灌水系统3部分组成,见图1-1。

(一)水源与取水工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水源有井、泉、沟、渠道、塘坝、河湖和水库等。

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且不含有大量杂草、泥沙等杂物。

井灌区的取水工程应根据用水量和扬程大小,选择适宜的水泵和配套动力机、压力表及水表,并建有管理房。

自压灌区或大中型提水灌区的取水工程还应改进水闸、分水闸、拦污栅及泵房等配套建筑物。

(二)输水配水管网系统输配水管网系统是指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分水设施、保护装置和其他附属设施。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为了改善农业用水效益,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农田灌溉的科学性和节水性,制定以下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一、农田水分管理1. 设计合理的农田排水系统,确保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排水的顺畅。

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应合理布局,灌溉水与排水水体应相隔一定距离,避免污染灌溉水。

2. 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

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优先选择,避免采用泵送或开放式水渠灌溉,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

3.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特性和土壤湿度状况,科学确定灌溉时机和水量。

灌溉应在农作物生长需要水分的关键时期进行,灌溉量应适度,避免浸渍过度或缺水。

二、节水灌溉设备1. 水泵选型应合理,具备高效、省电的特点。

水泵的额定功率和流量应根据灌溉面积和灌溉需求量合理确定,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能源浪费或灌溉不足。

2. 灌溉管道和喷灌器具应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和无漏水情况。

检修和更换失效的喷灌器具,及时修补管道漏水点,减少水的浪费。

3. 滴灌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滴灌管道和滴头应定期清洗,避免堵塞和漏水,保证灌溉均匀和节水效果。

三、土壤水分监测和管理1. 对农田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进行土壤质地和水分含量分析。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水特性,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和灌溉时间。

2. 安装土壤水分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含量。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及时控制灌溉水量,确保有效利用水资源。

3. 种植适应节水灌溉的作物品种。

选择抗旱性强、耐缺水的作物品种,降低灌溉水需求,提高灌溉效益。

四、水肥一体化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

根据作物生长期、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施肥方式、时间和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水污染和浪费。

2. 灌溉水与肥料的配合应合理。

在灌溉过程中,适量加入有机或无机肥料,利用灌溉水进行配合施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五、水资源管理1.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制定农田用水计划和灌溉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农田排水技术

农田排水技术

农田排水技术农田排水是指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技术手段,将农田中的积水迅速排除,为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田排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农田质量,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排水技术,包括土地改造、排水系统建设和水资源管理。

一、土地改造土地改造是一种常见的农田排水技术,通过改变土地形态和结构,减少土壤渗透能力,改善农田排水状况。

土地改造的具体措施包括梯田建设、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

梯田建设可以将农田划分为一定的等高线级别,使水在田间自然流动,减少积水现象。

土地平整可以消除土地表面的起伏和不平整,使积水均匀流动,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排水性能,减少积水和渗透不良。

二、排水系统建设排水系统建设是一种全面的农田排水技术,通过人工建设排水设施和设备,将农田中的积水快速去除。

排水系统建设的关键是合理的排水设计和设备选择。

常见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地下排水管道和水库。

排水沟是一种沿地势开凿的人工渠道,用于收集和引导农田中的积水。

地下排水管道是一种埋设在地下的排水管道,用于将农田中的积水排出。

水库是一种可以储存和调节水量的工程设施,可用于农田灌溉和排水。

排水系统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土质和气候等因素,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和稳定运行。

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农田排水技术,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排水效率。

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灌溉和排水管理。

科学的灌溉管理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例如,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和控制水量,减少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科学的排水管理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农田中的水分状况,及时调整排水设施和排水方案,确保农田的适度排水。

此外,水资源管理还包括合理的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以避免水污染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灌溉管道系统

灌溉管道系统

灌溉管道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灌溉管道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水流方式可分为压 力灌溉和自流灌溉;按管道材质可分为塑料管、金属管和混凝土管等。
组成
灌溉管道系统主要由输水管、配水管、灌水器等组成。输水管负责将水从水源输 送到农田,配水管则将水分配到各个灌水器,灌水器直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设备安装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 确安装灌溉设备,确保设 备运行稳定、安全。
系统调试
对整个灌溉管道系统进行 调试,检查各部分是否正 常运行,调整设备参数以 满足灌溉需求。
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定期巡检
系统维护
定期对灌溉管道系统进行检查,发现 异常及时处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对灌溉管道系统进行维护,清理 管道内的沉积物、检查管道是否有破 损等,确保系统供水质量。
通过灌溉管道系统,能够实现 精准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现代化
灌溉管道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创新
环保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灌溉管道系统 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灌溉效率和 节水效果。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对灌溉管道系 统的环保要求将更加严格,需要采取更加 环保的材质和工艺。
管道的铺设与固定
管道基础处理
平整管道铺设区域,确保管道基 础坚实、稳定,防止沉降和位移。
管道铺设
按照设计方案,将管道放置在基础 之上,确保管道连接正确、顺畅。
管道固定
采用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防止 管道受到外力作用产生位移或变形。
灌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设备选型
根据灌溉需求和设计方案, 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如 喷头、滴头、水泵等。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管材与连接件、附属设备及附属建筑物、水泵选型及动力机配套、管道施工与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工程验收、工程运行维护与管理、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0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GB 4084 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9647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GB/T 10002.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 11837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12241 安全阀一般要求GB/T 13295 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663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4 低压输水灌溉用薄壁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8689—2002 农业灌溉设备小型手动塑料阀GB/T 18693 农业灌溉设备浮子式进排气阀GB/T 23241 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203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T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T 50769 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DL 499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JB/T 8512 输水用涂塑软管QB/T 1130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QB/T 1916 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SL 72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255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 317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农业农田管道灌溉系统输水技术前言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仍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而在全国用水量中,农业蒸发消耗的水量约占90%[1]。

所以,全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的关键是减少农田的蒸发蒸腾耗水量。

由于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普遍低下,就全国范围而言,水的利用率仅为45 % ,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 一80% ,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

在灌溉系统合理地推广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成本。

灌溉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较低,这也是制约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以色列、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已采用先进节水灌溉制度。

由传统的充分灌溉向非充分灌溉发展,对灌区用水进行监测预报,实际动态管理。

采用传感器来监测土壤的墒情和农作物的生长,实现水管理的自动化。

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要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仅凭单项节水灌溉技术是不可能解决的。

必须将水源开发、输配水、灌水技术和降雨、蒸发、土壤墒情和农作物需水规律等方面统一考虑。

做到降雨、灌溉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联合调用,实现按期、按需、按量自动供水。

如今,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每年农业用水更是占据了我国总用水量中的70%,农业灌溉效率低下和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是我国节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

1概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水由分水设施输送到田间。

直接由管道分水口分水进入田间、沟畦。

管道输水有多种使用范围,大中型灌区可以采用明渠水与管道有压输水相结合,有专门为喷灌供水的压力输水管道,还有为田间沟畦灌溉的管道输水。

管道灌溉的特点是出水口流量大,出口不会发生堵塞,仍属地面灌溉技术。

1.1管道输水特点(一)节水节能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与土垄沟相比,管道输水损失可减少5%,水的利用率比土渠提高了30%~40%,比混凝土等衬砌方式节水5%~15%。

对机井灌区,节水就意味着降低能耗。

(二)省地、省工用土渠输水,田间渠道用地一般占灌溉面积的1%~2%,有的多达3%~5%,而管道输水只占灌溉面积的0.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同时管道输水速度快,避免了跑水漏水现象,缩短了灌水周期,节省了巡渠和清淤维修用工。

(三)投资小、效益高管灌投资较低,一般每亩在100~300元。

同等水源条件下,由于能适时适量灌溉,满足作物生长期需水要求,因而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四)适应性强压力管道输水,可以越沟、爬坡和跨路,不受地形限制,施工安装方便,便于群众掌握,便于推广。

配上田间地面移动软管,可解决零散地块浇水问题,适合当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1.2管道输水系统的组成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部分、输水配水管网系统和田间灌水系统3部分组成,见图1-1。

(一)水源与取水工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水源有井、泉、沟、渠道、塘坝、河湖和水库等。

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且不含有大量杂草、泥沙等杂物。

井灌区的取水工程应根据用水量和扬程大小,选择适宜的水泵和配套动力机、压力表及水表,并建有管理房。

自压灌区或大中型提水灌区的取水工程还应改进水闸、分水闸、拦污栅及泵房等配套建筑物。

(二)输水配水管网系统输配水管网系统是指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分水设施、保护装置和其他附属设施。

在面积较大灌区,管网可由干管、分干管、支管和分支管等多级管道组成。

(三)田间灌水系统田间灌水系统指出水口以下的田间部分,它仍属地面灌水,因而应采取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达到灌水均匀并减小灌水定额的目的。

图1-1 灌溉管道系统组成图1.3管道输水系统的分类管道输水系统按其压力获取方式、管网形式、管网可移动程度的不同等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压力获取方式分类按压力获取方式不同可分为机压输水系统和自压输水系统。

1.机压(水泵提水)输水系统它又分为水泵直送式和蓄水池式。

当水源水位不能满足自压输水要求时,要利用水泵加压将水输送到所需要的高度或蓄水池中,通过分水口或管道输水至田间。

目前,井灌区大部分采用直送式。

2.自压输水系统当水源较高时,可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所提供的水头作为管道输水所需要的工作压力。

在丘陵地区的自流灌区多采用这种形式。

(二)按管网形式分类按管网形式不同可分为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类型。

1.树状网管网呈树枝状,水流通过“树干”流向“树枝”,即从干管流向支管、分支管,只有分流而无汇流,见图4-2(a)。

2.环状网。

管网通过节点将各管道连接成闭合环状网。

根据给水栓位置和控制阀启闭情况,水流可作正逆方向流动,见图4-2(b)。

目前国内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多采用树状网,环状网在一些试点地区也有应用。

(三)按固定方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固定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

1.移动式。

除水源外,管道及分水设备都可移动,机泵有的固定,有的也可移动,管道多采用软管,简便易行,一次性投资低,多在井灌区临时抗旱时应用。

但是劳动强度大,管道易破损。

2.半固定式。

其管道灌溉系统的一部分固定,另一部分移动。

一般是水源固定,干管或支管为固定地埋管,由分水口连接移动软管输水进入田间。

这种形式工程投资介于移动式和固定式之间,比移动式劳动强度低,但比固定式管理难度大,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宜采用半固定式系统。

3.固定式。

管道灌溉系统中的水源和各级管道及分水设施均埋入地下,固定不动。

给水栓或分水口直接分水进入田间沟、畦,没有软管连接。

田间毛渠较短,固定管道密度大,标准高。

这类系统一次性投资大,但运行管理方便,灌水均匀。

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渐推行这种形式。

2管道灌溉工程管材2.1管材管材是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比重一般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80%,直接影响到管灌工程的质量和造价。

(一)技术要求1.能承受设计要求的工作压力。

管材允许工作压力应为管道最大正常工作压力的1.5倍。

当管道可能产生较大水击压力时,管材的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水击时的最大压力。

2.管壁要均匀一致,壁厚误差应不大于5%。

3.地埋暗管在农业机具和车辆等外荷载的作用下管材的径向变形率不得大于5%。

4.满足运输和施工的要求,能承受一定的局部沉陷应力。

5.管材内壁光滑,内外壁无可见裂缝,耐土壤化学侵蚀,耐老化,使用寿命满足设计年限要求。

6.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连接方便,连接处应满足工作压力、抗弯折、抗渗漏、强度、刚度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7.移动管道要轻便,耐碰撞,耐摩擦,不易被扎破及抗老化性能好等。

8.当输送的水流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考虑对管材的特殊需要。

如灌溉与饮水结合的管道,要符合输送饮用水的要求。

(二)选择方法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以下积极因素进行管材选择:①管材管件的价格;②施工费用,包括运输费用、当地劳动力价值、施工辅助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③工程的使用年限;④工程维修费用等。

管道可选择施工、安装方便及运行可靠的高密度聚乙烯管材(HDPE)、素混凝土管、水泥砂土管等地方管材;在水泥、砂石料可就地取材的地方,选择就地生产的素混凝土管较经济。

在缺乏或远离砂石料的地方,选择PE管则可能是经济的。

另外,选择管材还要考虑应用条件及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

在管道有可能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陷的地方,不宜选择刚性连接的素混凝土管,可选择柔性较好的PE管;在跨沟、过路的地方,可选择钢管、铸铁管;在矿渣、炉渣堆积的工矿区附近,可利用矿渣、炉渣就地生产水泥预制管,这样,既发展了节水灌溉,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将来可能发展喷灌的地区,应选择承压能力较高的管材,便于发展喷灌时利用。

总之,管材选择要遵循经济实用、因地制宜、方便施工的原则。

同时还应考虑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和信誉,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四)渠灌区大口径管材的选择渠灌区由于具有控制面积大、输水流量大、输配水系统层次多、地形复杂、线路长、管网水压力分布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管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特点。

其中,中小口径的管材选择与井灌区基本一致;大口径管材和管件国内目前主要以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为主。

(五)地面移动管道的选择乙烯塑料软管、涂胶软管、橡胶管、橡塑管等。

选择时要求管材壁厚均匀,表面光滑平整,没有断线、抽筋、松筋、内外槽、脱胶、气孔和涂层夹杂质等缺陷。

典型工程效益分析:香营乡3000亩蔬菜基地自压管道节水灌溉工程,以白河堡水库北干渠为水源地,设首部沉淀过滤池和调节池各一座,配套D315管2410米,D200管4000米,D160管650米,D110管35700米,出水口640套、自压管道节水灌溉系统完成后,项目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有了显著变化,在全县的节水灌溉建设和管理上起到了真正的示范样板作用,对延庆县农业产业机制改革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深远意义。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名、特、优、新品种的发展,必将会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1、增产效益农田实行节水灌溉后,由于减少了渠道和田埂占地,可增加作物有效种植面积,并能适时灌水,提高灌水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每亩按2000Kg产量,单价按1.2元/Kg计,每亩增加收入1250元,每年可增加收入375万元。

2、节水效益与土渠灌溉相比,自压管道灌溉每亩每年可节水100m3;项目区年节水总量为30万m3。

每方水按0.12元计,可节水水费开支3.6万元。

节水转移效益按每方水0.08元计,每年可增加效益2.4万元。

3、省工效益自压管道灌溉每亩每年可节省人工3工日,项目区每年节省人工9000工日,节省人工支出18万元。

4、节地效益据测算,管溉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5%左右,项目区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50亩。

实践证明:自压管道灌溉系统节水效果明显,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缓解了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当地的灌溉水平和农业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制度改革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运用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后,每年节约用水30万m3,节约的水会为经济的其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项目区内外部环境和整体面貌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还绿化美化了环境,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节水改造的好处,深深体会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设施的发展,才能改变农业的面貌,才能富裕农民。

附录------托普物联网简介托普物联网是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项目。

浙江托普仪器是国内领先的农业仪器研发生产商,依据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托普物联网以客户需求为源头,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竭诚为传统行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