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用爱的雨露浇灌每一位孩子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爱是一种奇妙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而对于孩子来说,爱更是必不可少的,它如同阳光般温暖,如同雨露般滋润,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美好的人。
爱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呵护。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其他关爱他们的人,都可以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心灵。
孩子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会感受到温暖和安全,他们会更加自信、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也会更加坚强。
爱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同时也可以减少他们心灵上的伤害。
在爱的环境中,孩子可以更好地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这些都是爱带给孩子的美好品质。
爱是一种滋润的力量,它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
就像植物需要水分一样,孩子也需要爱来滋养他们的心灵。
在爱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学习充满动力。
爱可以让孩子的思维更加开阔,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而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角色中,可以用爱来鼓励、支持和指导孩子,让他们稳步前行。
爱可以让孩子不断提高自己,使他们成为更出色的人,也可以促使他们更具有创造力、有活力。
爱是一种引导的力量,它可以让孩子成为美好的人。
爱可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能够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包容的心灵去对待他人。
爱可以引导孩子明辨是非,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也可以教导孩子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
家庭、学校、社会都可以用爱去引导孩子,教导他们如何选择,如何面对挑战,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孩子因为缺乏爱而走上了不归路,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失去了健康的心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爱来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同学朋友,都应该用爱去包容并支持他们,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的种子,他们需要爱来滋养,需要关怀来呵护。
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和关怀来浇灌,让他们茁壮成长。
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爱来滋润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用爱和关怀来引导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时候,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和关怀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应该责备他们,而是要用爱和耐心来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困难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去面对,就一定可以克服。
用爱和关怀来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独和迷茫,而是充满信心和勇气。
用爱和关怀来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有人陪伴和关心,我们需要用爱和关怀来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关怀。
在孩子面临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用爱和关怀来陪伴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在孩子取得成绩和进步时,我们也需要用爱和关怀来陪伴他们,和他们共同分享快乐和成功。
用爱和关怀来陪伴孩子,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有人在身边,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感到孤单和害怕。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爱和关怀来滋润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用爱和关怀来引导孩子,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和迷茫;用爱和关怀来鼓励孩子,让他们充满勇气和韧性;用爱和关怀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充满智慧和渴望;用爱和关怀来陪伴孩子,让他们永远感到被爱和被关怀。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用爱心浇灌每个孩子

爱心浇灌每个孩子,耐心呵护每段童年俗话说:教育是一项无私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祖国的未来。
而幼儿教育更是一份需要爱的教育,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温暖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有人说,做一名幼儿教师很容易,每天就是陪着孩子玩一玩。
是的,这样的幼儿教师当然很容易,但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并不容易。
回想初次接触幼教这个行业时,我的内心满怀期待,脑海中都是浮现的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那时觉得当一名幼儿教师就是每天和幼儿们做做游戏,可当对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我才开始明白,学前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带孩子玩耍,幼儿教师不仅要向其他教师一样备课、上课、制作教具,还要掌握钢琴、美术、唱歌、舞蹈、讲故事等很多技能,要考虑结合主题布置环境和投放区域材料等等。
当遇到调皮的孩子时,我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每天早上听到小朋友们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游戏时给我大大的拥抱,大声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呀”,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他们感动。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总会出现哭闹现象,甚至害怕到园。
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是能够被爱的安全感。
语言的表达固然重要,但肢体语言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幼儿清晨来园时,我会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她的爱是真切的;当孩子在睡前想妈妈时,我会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脸,然后轻轻告诉他:“老师最喜欢你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与被爱。
班上有一名叫舟舟的小男孩。
他平常不大说话,一说话就叽哩咕噜。
最初的日子里,他天天往活动室外面跑,集体活动时从不安静地坐下来,大哭大闹,高兴时则在地上、床上爬来爬去,追进追出,批评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有时候,我甚至想,班上要是没有这个孩子该多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改变了对舟舟小朋友的看法。
一天中午,孩子们吃午点都急着去玩玩具,活动室里的桌椅乱七八糟,东一张,西一张,我正要生气,却发现舟舟小朋友走过去,将椅子一张张摆放整齐,我一阵感动,问:“高兴你怎么不去玩呢?”“椅子还没摆好呢。
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位学生

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位学生发布时间:2022-11-03T05:09:31.3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3期作者:时艳[导读]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时艳江苏省张家港市徐市小学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也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
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但师爱要高于母爱。
师爱既要有母爱的伟大、无私,又要有友爱的尊重、真诚。
一、“偏爱”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后进生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学习后进生;一种是德育后进生。
学习后进生自制力一般都很差,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有时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
我班有一位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经常不做回家作业,有时即使做,也是做一部分,而且质量很差。
我多次找他谈心,才了解到他不做作业的主要原因是贪图玩耍,家长比较忙,缺乏督促。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帮他分析学习始终上不去的原因,不是他脑子笨,而是知识掌握不牢固。
让他认识到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并鼓励他按时完成作业。
其次,在做作业的方式上,我由扶到放。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放学后我让他留在办公室里,单独为他辅导作业;慢慢让他独立做。
在作业分量上,开始让他完成作业中的一部分基本题;然后鼓励他下次能不能多做一道。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我的教育故事《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田》

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田陈婕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在学校的这一个学期里,我的身边也发生过许多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太多太多了,多得不计其数,大家似乎也曾遇见过。
这些小故事也是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插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的:“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事实正是这样,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会从教师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作为科学,它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规律;而作为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这是发生在我教的班的其中两个真实小故事。
陈凌是我班的一名男生,他长得胖乎乎的,眼睛很小,总是板着一张的脸,毫无生气。
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总爱睡觉,不睡时好像若有所思;课间,总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
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我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状态不佳。
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
经多方了解我才得知,他的父母不和在吵离婚,母亲再婚,父亲外出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希望有个完整的家。
这一切让他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以致于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学习跟不上,有点灰心丧气。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漫画书。
经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
刚好有一道实数计算题我便点名让他回答,我原本以为这道题对他是有些难度的,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答案便跟着出来了。
回答很精彩。
我被他的灵敏、聪慧惊呆了。
顿时,全班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
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下课后,我仍然对课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也是最强大的力量。
而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爱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爱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可以给予他们勇气和自信,可以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方向和希望。
我们要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爱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在这个世界上,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但同时他们也会因为不确定和害怕而退缩。
而当孩子感受到爱时,他们会感到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这种安全感能够让孩子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再因为担心而停滞不前。
爱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
当孩子被爱包围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珍视的。
这种被肯定的感觉会让孩子们对自己充满自信,不再害怕挫折和失败。
他们会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去开拓自己的天地,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总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们。
爱可以给孩子带来指引和方向。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选择和抉择,而这些抉择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而当有爱的人给予他们关怀和指引时,孩子们就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再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他们会懂得如何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去克服困难,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爱可以给孩子带来宽容和善良。
当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时,他们会学会宽容与善良。
孩子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和理解他人,懂得如何去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
这种善良和宽容会让孩子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让他们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我们也要注重教育孩子的爱心和善良,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去用爱浇灌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老师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老师可以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和关怀,让他们在学业上更加进步,也能在品德上更加完善。
1用爱浇灌每位孩子

用爱浇灌每位孩子——班主任论坛畅谈班主任管理方略,对我而言有“镜中花,水中月”之过,更有班门弄斧之嫌,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或许我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今天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与各位同仁共勉,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那份爱---用爱浇灌每位孩子。
从教14年以来,我一直承担着班主任工作这一角色,唯独前年体验了一下科任老师这一职位,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班主任工作繁琐而复杂,尤其是我们这种农村寄宿制学校。
今年按照学校的要求我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四年级小学生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接触,我还是真有点愁,毕竟他们比六年级孩子要小,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想起这些我的压力很大,与其痛苦的抱怨,不如快乐的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一接到这班我立刻向前任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在同学间了解同学的情况,很快我的工作走上了正轨。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使班级工作健康合理的开展,我觉得需要用更多的爱去感化孩子,用爱这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在爱中健康快乐成长。
尤其使我们这种寄宿制学校,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子女缺少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面对这些我们更给孩子多一份爱!经过前半学期和孩子的接触,总感觉这班学生很听话,很懂事,和我很是默契,与我以前所带的毕业班相比,调皮捣蛋的学生少了许多,只是个别学生比较懒,导致学习成绩差,为此我想了很多方法,不过我始终把理解和爱学生放在首位。
案例:在我班就有这样一位既“懒”又特殊的学生,刚一开学我就认识了他,因为他是从外校转来的,我很是关注,发现他不怎么调皮,但就是不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大字纯粹不交,我心想怎么转来这么“懒”的一个学生呀!于是我便找他谈话,问其原因,他吞吞吐吐的说,以前学校没开设大字,我不喜欢这学校,想回到原校,听事我愣住了,最后我便和家长交谈,想更多了解孩子,得知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平时只能在电话里关心他的日常生活,几次向父母哭诉想回原校,没有信心学好,也没有信心交到知心的朋友,作业更别提了,得知此事后我恍然大悟,他并不懒,只是环境问题,后来我时不时找他聊天,试图让他恢复原来的自信并告诉他:老师很欣赏你能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生活自理,更让老师佩服的是你的字很漂亮,同学们都称你为书法家呢!他听后脸上字写满了惊讶,我还特别字安排了一个开朗,作业完成效率高的学生与他同桌。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

用爱浇灌每一个孩子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感,是一种给予和包容的态度。
用爱去浇灌每一个孩子,就像给小花朵浇水一样,让他们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生活。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努力用爱去呵护他们,让他们成为有爱、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而这种爱应该包括关爱、教育和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用爱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爱是一个人最需要的东西,而孩子更是如此。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关爱。
父母应该用温暖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去拥抱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这是他们成长的动力之一。
而在学校中,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怀。
社会也应该为每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
只有在这种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生活。
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的方法,而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用爱去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
父母应该用温和的方式和耐心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不断引导他们去理解和接受正确的观念和行为规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校中,老师应该用爱去教育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有特长的人才。
社会也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通过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在这种教育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成为有品德、有才华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的雨露浇灌每一位孩子
华山镇华东小学
姜治君
用爱的雨露浇灌每一位孩子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他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要尊重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我教过语文,也教过数学等其它学科,教过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的个性也是千变万化的。
教学实践告诉我:人不可能尽善尽美,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学生不犯错误,面对正在成长的学生,需要的就是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这把钥匙。
去年,我又担任了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刘畅是这个群体中最突出的一位。
第一次接触,他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聪明,脑子活,反应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虽然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但他的行为习惯却常令我担忧:争强好胜,常惹事生非。
当与伙伴发生口角时,他总是一身理由,从不肯吃亏,宽容在他的眼中是懦弱的表现。
有时,他违反了班规,我找他谈话,他总是满脸不服气,条条有理,总觉得他有点“不听话”。
因此,当刘畅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看到他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脸,我想起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我暗下决心,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使他健康地成长。
终于有一天下午,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刘畅。
我亲切地询问:“为什么总不接受老师对你的批评,总爱跟我对着干呢?”
“你为什么总是指责我呢?”刘畅还是以他一贯的强硬作风回答我。
听了他的话,我回忆起以前对他的态度,一下子感到,我平时对他的指责太多,或许已伤了他的自尊心。
教育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的确,我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也欠妥。
我沉默了一下,对他说:“老师以前对你的态度有时是不好,只看到你的不足,常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你,老师向你道歉。
”听了我的话,他脸涨得通红,有点激动地说:“至少我不是个坏孩子。
”
“那好,我们就来个君子协定,我们互相尊重,你有事我不在同学面前说,咱们私下解决,可你也要做到在同学面前不顶撞我。
”
刘畅一声不吭,但我依然可以从他的眼中看到“不信任”三个字。
真是个个性极强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师生关系是亲密的。
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还是情韵气度,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只有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神态热情,才能做学生的益友良师,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
我了解到他十分爱看书。
我就让他当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图书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很好、及时地处理一些同学们借书、还书时发生的冲突;他上课发言积极,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于是每堂课我都不忘让他发言,并给予鼓励,当他得到了他十分渴望得到的表扬时,我看到他满脸笑容,十分自豪的样子,我也感到欣慰了。
平时,我爱帮他整整衣服,理理书包,问寒问暖,谈谈家常,交流想法。
二个月过去了,我发现他做事更认真了。
想跟我说说话,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一天中午,孩子们忙着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办公室里静静的。
“有人打起来了!”班干部们着急的话语打破了这一阵平静。
我急忙跑进教室。
两个孩子虽然眼中还有泪,可怒气明显已退了很多,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
最让我吃惊的是,刘畅气喘吁吁地坐在他俩中间,看到这一幕真的让自己很失望,难道又是他在挑唆他俩,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俩已经没事了,老师,一点小事。
”这话居然是从刘畅口中说出来的,我呆住了。
“老师,你可别表扬我,这是我该做的。
”我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眼神已经改变。
原来,他看到两名同学在为一点小事吵架,他毫不犹豫地上去进行一番劝说,并帮他俩想了个好办法……不知怎的,我注视了他很久很久,一种崭新的情感在我们之间滋长。
第二天早上,当我来到教室门口,发现刘畅正等在门口,他高兴地向我问好,然后,悄悄地递给我一长贺卡,压低了嗓门说:“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您,老师。
”我看了看他的神态,那目光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我端详着这张凝聚着爱心的贺卡,心中荡漾起一股暖流。
是呀,只有真正对孩子付出关心、爱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孩子,了解孩子,没有“爱”的教育”,哪有“美的回忆”。
当我们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已在爱中获得了爱,那爱是甜甜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