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正确写法
对联的写法与要求

对联的写法与要求
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学形式,通常由两句对仗工整、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
对联的写法有许多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字数相等: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多有少。
2. 结构对应:对联的上下联结构要对应,即相应的词语应保持一致的词性,如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等。
3. 平仄对立:对联的上下联平仄要相对立,即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4. 意义相关:对联的上下联意义要相关,可以是相关事件、相似情景、相同概念等,但必须相互呼应,而不是相互矛盾或无关。
5. 语言优美:对联的语言要优美,用词要精炼、形象、富有表现力,不能过于直白或过于晦涩。
6. 韵律和谐:对联的上下联读起来要顺口、和谐,有节奏感。
7. 遵循传统:对联的格式、语言、意象等应遵循传统习惯,不能随意创新或改变。
在写对联时,要注意以上要求,才能写出好的对联。
同时,要多读多练,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10篇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精彩10篇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篇一1、按音调平仄分,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三声四声为仄,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为平。
2、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因为先有因后有果。
3、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4、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关于对联的种类篇二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
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
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
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
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
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
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
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
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
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
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
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
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
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
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
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春联的书写格式

春联的书写格式
在中国,春联是每逢春节必不可少的装饰物。
一般来说,春节前就会陆续看到各种市场上
售卖的春联,有些商家还会配上一些漂亮的插图,让人一眼就能被吸引到。
在家人们还会
自己动手写春联,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春联一般都是由七言或五言组成,寓意吉祥和美好。
写春联的格式非常严格,每句都要对仗,字数要适中,要表达出节日的喜庆和祝福。
写春联需要动脑筋,要选用合适的字句,
要有一定的诗意和韵律感。
春联的内容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新年的祝福,可以写一些吉祥的话语,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其次可以表达对家庭的关怀和祝福,如“团团圆圆幸福在,家和万事兴”;最后可以写一些吉祥的寓意,如“迎春接福福满门,福满家庭笑逍遥”。
在写春联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注重对仗,比如韵律感等。
此外,春联的内容
要简洁明了,不要画蛇添足,要让人一眼就能了解其中的寓意。
总之,写春联是一门非常
有趣的艺术,不仅能表达人们的祝愿,还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动手写春联,为新的一年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美好的期
待吧!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左右对联怎么贴范文二份

左右对联怎么贴范文二份左右对联怎么贴 1这里按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
我们__古代多以“左”为大位。
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
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
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
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你看。
明清时期建成的__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
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
以“左”为大位的传__直沿用至今。
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__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报纸上所标方位的“左”“右”是以读者为观点的)。
我们现在贴对联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
这里所说的上联联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比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的“新年纳余庆”是上联,“佳节号长春”是下联。
有个别用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
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里有一副__生前手书的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上联,而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作下联。
这副联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一副对偶句。
可能是别人从__通篇手书中摘出作联的,也可能是__自己从王勃名篇中摘来作联的。
另当别论。
但是,同样在滕王阁,还有其他所有对联都是以古时的“左”为大位的。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
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
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按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看横批: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
所以,主要看横联。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写对联,能让语言表达更加精彩,对联的写法也有许多方法与技巧,下面就以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来说明:1. 关联造句:写对联时,可以根据上联中的词语,找出关联的词语,用关联的词语来创作下联,可以让对联的内容更加精彩。
例如:上联:江山秀丽,下联:山水有情。
2. 相对对位:相对对位是指在上联中用一个词,在下联中也用一个词,用相反的方式描述,使得上联与下联相互呼应,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春暖花开,下联:秋凉叶落。
3. 构词押韵:构词押韵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根据上联的词语,构造新的词语,这样就可以保证对联的押韵,也能增加对联的魅力。
例如:上联:绿水青山,下联:蓝天白云。
4. 押调韵:押调韵是指在写对联时,不仅要考虑字里行间的押韵,还要考虑篇章的押调,从而使得语言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桃李春风,下联:柳絮秋雨。
5. 词性搭配:词性搭配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将上联中使用的词性,在下联中采用相反的词性,从而使得上联与下联形成对比,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桃花流水,下联:山鸡放音。
6. 反义对托:反义对托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将上联中的词语,与下联中的词语进行对比,从而使得上联与下联形成对照,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欢歌笑语,下联:悲痛哀嚎。
7. 根据时令:写对联时,可以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来创作上联与下联,从而使得对联更有时令感。
例如:上联:雨后春色,下联:风吹夏香。
8. 定式押韵:定式押韵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采用一定的押韵形式,这样就可以让语言更有节奏感,也能保证对联的押韵。
例如:上联:鸟语花香,下联:月明林荫。
9. 押尾韵:押尾韵是指在写对联时,上联与下联的末尾字,要有一定的押韵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对联更有节奏感,也能保证对联的押韵。
例如:上联:桃花水晶,下联:草木青翠。
10. 押头韵:押头韵是指在写对联时,上联与下联的头字,要有一定的押韵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对联更有节奏感,也能保证对联的押韵。
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

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 对联,⼜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头、柱⼦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整,平仄协调,是⼀字⼀⾳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化瑰宝。
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希望⼤家能够喜欢。
⼀、关于对联书写格式 所谓格式(或称款式、样式),就是指对联书写所表现的形态。
虽然简单讲,对联书法就是两⾏竖写的作品,但它们的表现形态并不完全⼀样,字⾯的排列也不尽相同。
就格式⽽⾔,笔者姑且把它归纳为以下四种: 1、两张“条幅”式:条幅是竖⾏书写的长条作品,上下长,左右窄,呈竖式,是对联书写最为常见且使⽤频率最⾼的⼀种格式。
具体讲,“条幅”是指将整张宣纸竖着裁成两半,或裁成三个长条,尺幅呈横短竖长的形状。
它⼀左⼀右两边张贴、悬挂或镌刻。
由于实⽤对联⼀般⽂字较少(短则四五⾔,长则⼗⼏⾔),两边正⽂分别从上到下⼀⾏便可写完。
这种对联书法使⽤范围较为⼴泛,书斋、厅堂、楼宇、店铺、名胜古迹和展览最为常见(见图1)。
2、单张“中堂”式:中堂是较为宽⼤的条幅。
顾名思义,中堂⼀般挂在屋⼦客厅正⾯墙上的正中。
中堂是指整张宣纸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例为2:1,以竖式为准,整张宣纸的尺⼨,有三尺、四尺、六尺、⼋尺等。
将整张宣纸竖式不⽤裁开,联⽂按左右两⾏写在⼀张纸上,竖着悬挂。
这种样式常见诸于居室布置、书法展览、书报杂志和⽹络(见图2)。
按照传统,对联的尺幅可以等同于中堂的尺幅(就宽度⽽⾔),也可以⼩于中堂的尺幅,但不可以⼤于中堂的尺幅。
上述条幅式属于单边⼀⾏(特指正⽂),左右形成⼀对,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不可反置;中堂式属于单幅两⾏。
这两种格式⼀般适⽤于书写中短联。
3、“龙门”式:有的联⽂多则⼏⼗字,甚⾄百余字,书写这种长联就必须⽤“龙门”对格式加以处理。
龙门对的特征是:上下联⾄少是两⾏甚⾄数⾏,上联⾃右向左排列,下联相反,⾃左向右排列。
书法对联 形式

书法对联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上下联分别竖书,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这是最常见的形式,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对联。
2. 上下联一横一竖,交替排列,整体呈矩形。
这种形式比较新颖,适合在室内悬挂。
3. 上下联平行书写,长度一致,类似于条幅。
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书写较长的对联。
4. 左右两联分别书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与传统的对联形式相呼应。
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书写内容较为
传统或古典的对联。
5. 上联居中,下联位于左侧,整体呈矩形。
这种形式比较少见,但也有一些书法家选择这种形式来创作对
联。
无论选择哪种形式,都需要注意上下联的对应关系,保持整体的美观和协调性。
同时,在书写时也需要注意字体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字距和行距等细节问题,以使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联写作技巧(一)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
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 / 6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
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
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
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
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2 / 6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正确写法
论及对仗之方法,不论选择何种对仗形式,皆必须注意如何构思,如何用字、措词、造句,诗意方能贯串。
其词意方面,有取其相对者,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有取其相似者,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有取其相关者,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青草地”对白云天”等。
然词性方面,宜取其相同者方能成对。
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
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它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
亦有将动词与状词列入实字类者。
诗中所用以名词、代名词、动词、状词居多,副词、介词、连词较少,至如叹词与助词等则更少。
对偶即是一联两句之中,其句型与词性之排列相同也。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状词对状词。
且其词句之组成型态,亦应相同。
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
于今且将前人常用之对法,举其可为模范者,说明于下,以为初
一、实字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
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中对仗以实字居多,故称为实字对”。
二、虚字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诗中对仗以虚字居多,故称为虚字对”。
三、错综对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之八)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此种对法,即前章所谓之倒装句”法。
四、连珠对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杜甫:滟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杜甫:登高)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此即迭字”对法。
五、人物对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对中以人物”之典故为主轴。
六、鸟兽对玄豹夜寒和露隐,骊龙春暖抱珠眠;旅梦乱随蝴蝶散,
离魂潜逐杜鹃飞;诗中对仗以鸟兽”为主轴。
七、数目对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销万古愁;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八、巧变对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此即重出句法之对(亦即张正体氏所谓之拱璧对”者)九、隔句对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
长此即第一句与第三句相对,而第二句与第四句相对。
此种对法,又称扇对格。
《苕溪渔隐丛话》云: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
如杜少陵《哭台州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
东波《和郁孤台》云: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
又唐人绝句,亦用此格,如去年花下流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之类是也”。
十、互成对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风雨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坠时;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武侯祠)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杜甫:明妃村)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此种对法亦称句中自对”,如首例句中之风雨”自对,管弦”自对,而风雨”又与管弦”成对,黄叶”与青楼”亦各自成对。
沈德潜《说诗晬话》云: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五言如王摩诘: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七;言如杜必简: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杜;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
白鸟飞”之类,方板中求活,时或用之”。
又洪迈《容斋续笔》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
盖起于《楚辞》蕙烝兰藉,桂酒椒浆;桂棹兰枻,斲冰积雪”。
自齐粱以来,江文通庾子山诸人亦如此”。
《升庵诗话》亦云:王维诗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严维诗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鹭涛”,皆谓之当句对”。
十一、流水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杜甫:野望)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此种句法,两句只言一种意思,且互为因果。
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梅圣俞五字律诗,于对联中,十字做一意处甚多。
如《碧澜亭》诗云: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初见淮山》云: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送俞驾部》云:何时鹢舟上,远见炉峰迎”《;送张子野》云:不知从此去,当见复何如”《;和王尉》云:度鸟不曾下,新文谁寄评”《;昼寝》云:及尔寂无虑,始知机尽空”。
如此者不可胜举,诗家谓之十字格”。
老杜亦时有此格,如《放船》云: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对雨》诗云: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江月》云:天边长作
客,老去一沾巾”。
今人用之者殊少也”。
十二、问答对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此种对法,以一问一答方式为之。
然答语不可过于直率,须把诗意荡开,方能显出含蓄与蕴藉。
十三、借韵对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见寻。
厨一作庖)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因寻樵子径,为到葛洪家;此种对法,乃是借同音字以为对仗。
如借杨”为羊”,以对出句之鸡”字,借下”为夏”,以对下句之秋”,借迁”为千”,以对上句之十”字,及借子”为紫”,借洪”为红”,而琢成对仗。
明俞弁《逸老堂诗话》云:《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
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
《朱子儋诗话》谓其论诗近于穿凿。
余谓孟浩然有庖厨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以;鸡”对杨”。
老杜亦有枸杞因吾有,鸡栖奈尔
何?”以枸”对鸡”。
韩退之云眼昏长讶双鱼影,耳热何辞数爵频”以;鱼”对爵”。
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
唐人多有此格,何谓穿凿哉?”十四、虚实对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孟浩然:访天台)舳舻为实字,来往为虚字;利涉为虚字,而风潮为实字。
如此相对,称为虚实对”,亦有以交股对”目之者。
十五、交股对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王安石)出句之第四字
密”,对下句第七字之疏”出;句第七字之少”,对下句第四字之多”。
如此交互相对,称之为交股对”。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耸巫山一段云”亦同于此类。
释惠洪《冷斋夜话》载介甫诗云: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多”字当作亲”字,世俗传写之误。
洪之意,概欲以少”对密”,以疏”对亲”。
予作荆南教官,与江朝宗偶论及此,江云:惠洪多妄诞,殊不晓古人诗格”。
此一联以密”对疏”字,以多”字对少”字,正交股用之,所谓蹉对法也”。
十六、浑括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武侯祠)伯仲之间”与指挥若定”,在字面上虽不甚工整,然整联看来,意思却铢两悉称。
如此只对意不对字面者,称之为浑括对”。
十七、逆挽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沈德潜《说诗晬话》云:温李擅
长,固在属对精工,然若工而无意,譬之剪彩为花,
全无生韵,弗尚也。
义山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飞;卿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对句用逆挽法,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为跳脱”。
以上为绝句与律诗之对偶型态,与属对方法,至于排律之对偶,则除首联与末联不对外,中间不论句数多寡,皆须用对。
此为近体诗运用对偶之准则,至于古体诗,则对与不对,固无一定之限制,纵有对句,亦极其自由。
可毋庸赘述。
以下再摘录数则前人有关琢对之诗论,以供读者参考。
关于合掌”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
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长联除外)。
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
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
这就是要忌”的道理。
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合掌的: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
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
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
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
例如:神州滋雨露,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
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
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
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
正对”则不然。
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
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
也有同一联内出现意思重复者。
如湖南猴年征联,有人撰联如下:积极地热情地欢送旧岁;高兴地愉快地迎接新年。
对联应该注意什么_新手必看对联的禁忌1.忌上重下轻2.忌乱脚3.
忌三平尾或三仄尾4.忌孤平和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6.忌合掌
7、忌上下联无关8、忌失替,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