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含反思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教育幼儿要爱护身边的一切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松鼠的图片、大尾巴的图片、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邀请幼儿观察小松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松鼠的外形特征。
(2)展示小松鼠的大尾巴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大尾巴的特点。
2. 故事讲述:(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
(2)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作用?3. 活动拓展:(1)邀请幼儿扮演小松鼠,模拟使用大尾巴的场景。
(2)让幼儿分组讨论,想一想还可以用大尾巴做什么。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在倾听、表达、观察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动物特征的认知和喜爱程度,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故事课件:《小松鼠的大尾巴》。
2. 小松鼠和大尾巴的图片。
3.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4. 故事角色头饰。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小松鼠和大尾巴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松鼠的外形特征和大尾巴的作用。
2. 故事讲述: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
3. 故事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小松鼠的大尾巴还有什么作用,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5.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彩色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心中的小松鼠和大尾巴,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在观察、表达、角色扮演等方面表现积极,对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

中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尾巴”这一概念•能够熟练掌握“小松鼠”这一角色,了解角色特点•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能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故事场景或主题内容,提高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小松鼠和大尾巴的故事。
小松鼠和大尾巴一起玩耍,小松鼠因为嫉妒大尾巴的长尾巴而变得很生气,于是想出了各种方法想要让大尾巴被别人嘲笑,后来小松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向大尾巴道歉,两个朋友重新相处融洽。
语言点1.新词学习:尾巴、嫉妒2.角色介绍:小松鼠、大尾巴3.情感教育:友谊、宽容、道歉活动安排步骤一:朗读故事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边讲解边指出小松鼠和大尾巴的特点,然后开始朗读故事。
学生可以跟着教师一起朗读故事,列举出自己听到的新单词。
步骤二:听力练习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其表演故事情节,其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故事,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步骤三:角色扮演让学生依照故事中的角色,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完成角色扮演后,让学生自己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反思。
步骤四:手工DIY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绘画或制作小松鼠和大尾巴的场景或主题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情节表现得更加真实或有趣,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作品。
教学评估通过教学流程,学生对故事主要人物名字和意义的认识程度得以提高,教学目标得到了实现;学生可以在绘画或手工DIY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学生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教学拓展1.教师提供一些相关游戏和活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藏尾巴”游戏体验故事中的尾巴之争。
2.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编写有关动物的小故事作为补充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中班语言教学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教师朋友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

中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中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5篇中班语言小松鼠的大尾巴教案1教学目标:1、使儿童了解壁虎的生理特征,它的尾巴有自我保护的功能――断了可以再生。
2、培养幼儿用连贯的词句复述故事。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教学准备:①儿歌《比尾巴》磁带。
②故事《小壁虎借尾巴》磁带。
③幻灯片两张。
④各种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1、放儿歌《比尾巴》,导入新课。
放儿歌《比尾巴》。
大家来听一下,儿歌里主要讲了什么?讲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的样子,这么多小动物都有尾巴,而且都很漂亮,它们都在互相炫耀自己美丽的尾巴,可有一只小动物在偷偷地哭呢?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只小动物的尾巴断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它很伤心!这只小动物是谁呢?它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后来怎么办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
出示小壁虎的图片。
2、看图画,观察。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小壁虎长什么样子?(长着大大的脑袋,身上有许多小黑点,还有一根长长的尾巴。
可是现在它的尾巴断了,很短。
小壁虎是吃蚊子等害虫的动物,我们大家要爱护它)。
3、想问题,听故事。
没讲故事前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它怎么又有尾巴了呢?打开录音机放《小壁虎借尾巴》,听故事,思考问题。
4、回答问题。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别的`小动物的尾巴不合适,它们的尾巴也有用处。
小壁虎的尾巴是自己长出来的,它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5、根据故事,表演故事。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把它拍成电视,那老师是导演,我来挑演员。
找幼儿表演,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老师在旁提示,念故事背景。
评价幼儿表演,鼓励幼儿。
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6、教唱歌曲《小壁虎》,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带动作、表情教唱歌曲《小壁虎》。
7、想故事内容,结束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幼儿发表独到的见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我来帮助你吧!"的句式。
2.了解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
3.感受动物间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观察图片,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并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与故事内容相符的PPT图片。
2、春、夏、秋、冬四幅图画若干张。
3 、动画《小松鼠的大尾巴》【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松鼠尾巴图片,引出话题。
1.师:今天啊,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哦~它有点害羞,只露出了一个尾巴,那请你猜猜看,它会是谁呢?我们先来看看这条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师:它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原来啊,是小松鼠来我们教室做客了。
3.师小结:小松鼠有一条又大又漂亮的大尾巴,它的大尾巴的作用可大了,可以帮助它做很多事情。
不信你们瞧,春天的时候,它就用自己的大尾巴在树上跳来跳去的。
那松鼠的大尾巴还能在四季帮助小松鼠做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幼儿观察PPT图片的内容,猜测故事内容。
1. 出示PPT图片内容,让幼儿观察。
师:瞧,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景物判断季节)师:春天到了,小松鼠出门去散步,它遇到了谁?小兔在干什么?小松鼠会对小兔说什么呢?(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猜测小松鼠与小兔之间的对话)师: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 出示PPT图片内容,让幼儿观察。
师:这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师:夏天到了,小松鼠出门去乘凉,它又会遇到谁呢?小蜗牛怎么了?小松鼠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它的?3. 出示PPT图片内容,让幼儿观察。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小松鼠出门去找吃的,它又会帮助谁呢?它是怎样帮助小鸡的?4. 出示PPT图片内容,让幼儿观察。
师:冬天来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小松鼠又会用它的尾巴做什么呢?师小结:原来,松鼠的尾巴有那么多的用处啊!春天它用大尾巴在树上跳来跳去;夏天它用大尾巴扇风,帮自己和小蜗牛扇凉;秋天它用大尾巴帮小鸡扫树叶;冬天它用大尾巴盖在身上当被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的语言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小松鼠的图片、大尾巴的图片、故事课件等。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接触过小动物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小松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松鼠的外形特征。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如平衡、遮挡阳光等。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讲述故事内容,并展示小松鼠的大尾巴的特点。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小松鼠的大尾巴,并写上相关描述。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小松鼠的大尾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参与讨论和情景表演。
但在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时,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仍需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
要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延伸:1.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2. 环境延伸: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动物世界”主题墙,让幼儿展示自己画的小松鼠大尾巴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 成果评价:评估幼儿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和角色特点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小松鼠尾巴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欢小松鼠,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小松鼠尾巴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小松鼠的图片、视频等。
2. 经验准备:让幼儿观察过松鼠,对松鼠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小松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松鼠的特点。
2. 讲述故事:播放小松鼠的视频,讲述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
3. 讨论:故事中,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小松鼠很珍惜它的尾巴?4. 活动延伸:分组讨论,让幼儿想象如果没有尾巴,小松鼠生活会怎样?5. 总结:引导幼儿关爱动物,珍惜自己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小松鼠的大尾巴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能积极参与讨论,并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小松鼠的尾巴。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羞涩,今后需要在活动中多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对小松鼠的大尾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小松鼠的大尾巴。
2. 关注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能想象没有尾巴的小松鼠生活会怎样。
3. 评价幼儿对小松鼠的关爱之情,是否能理解并珍惜自己的特点。
七、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分享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和趣事。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作用。
3. 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重点描绘尾巴部分。
八、教学策略调整:1. 在讨论环节,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更容易参与进来。
2. 在活动延伸环节,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尾巴可以用来保持平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小松鼠尾巴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小松鼠尾巴图片、小松鼠手偶、森林背景图。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过观察动物尾巴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松鼠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小松鼠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小松鼠尾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尾巴的形状、颜色,并说出尾巴的特点。
(2)教师讲述小松鼠用尾巴保持平衡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尾巴的作用。
(3)小组讨论: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尾巴的认识,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尾巴的作用。
(4)情景表演: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松鼠,模拟尾巴保持平衡的动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尾巴的作用。
3.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小松鼠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
五、作业设计: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并谈谈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关注幼儿在情景表演中是否能正确使用尾巴保持平衡,体现出对尾巴作用的理解。
3. 搜集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物尾巴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活动的组织过程和教学效果,思考如何在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想象,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八、教学延伸:1.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尾巴展”,让幼儿展示自己收集的动物尾巴图片或手工作品。
2. 主题活动:开展“动物尾巴运动会”,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
2.能够理解并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3.能够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模仿角色的动作。
4.能够在游戏中借助语言行为,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二、教学内容《小松鼠的大尾巴》三、教学重点1.听懂故事并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2.加深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模仿角色的动作。
2.运用语言行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故事书《小松鼠的大尾巴》。
2.多媒体设备。
3.模仿小松鼠和其他角色的动作、道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出故事背景(10分钟)1.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故事主题。
2.评估学生之前的语言水平,对其进行简单的了解和评估。
3.利用图片或其他形式,向学生介绍小松鼠的形象。
第二步:展示主故事(20-25分钟)1.录制或朗读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
2.让学生听故事,并通过问题回答检查他们的理解能力。
3.让学生讲述故事中每个角色的形象和动作。
4.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回忆故事中的重要场景。
第三步:角色表演及模仿 (25-30分钟)1.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地模仿小松鼠和其他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2.让学生分组进行剧场演出,并请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
第四步:故事游戏 (20-25分钟)1.整合游戏元素与前几个键位相结合,采用语言行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指导学生落实游戏效果,并跟随学生的游戏进行调整和检查。
第五步:总结反思与讲评 (10分钟)1.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评估学生们的表现。
2.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并谈论自己认为最难的部分。
3.小结教学要点。
七、作业布置1.布置故事的朗读和角色表演任务。
2.让学生都制作一个有关本故事的手工画。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上学生整体情况的评估,以及布置的作业,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九、教学效果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中,学生在故事情节中,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模仿角色和角色的动作,加深了表达能力,使学生对语言的探索更加有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设计
Language activity in middle class: teaching de sign of big tail for little squirrel
中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四个季节,能认读汉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学习简单的句子讲述小松鼠的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3、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四幅;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词语四个。
小松鼠的大尾巴一条
三、活动过程:
1、猜谜揭题,引出讲述角色。
——师:尾巴像把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
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
——幼儿猜谜底(小松鼠)。
2、谈话,认读汉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小松鼠有一条又大又漂亮的大尾巴,在树上跳下来
的时候,像降落伞一样保护的小松鼠,起到了平衡作用。
小松鼠的大尾巴还有很多作用哦!在不同的季节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师: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有哪几个季节?
——引导幼儿说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幼共同阅读汉字。
3、情境表演,引导幼儿说出大尾巴的作用。
——师:春天,雨水比较多,小松鼠就可以把它的大尾巴当什么呢(伞)
——师:夏天,天气比较热,容易出汗,小松鼠就可以把它的大尾巴当什么呢?(扇子)
——师:秋天,地上都是落叶,小松鼠又可以把它的大尾巴当什么用?(扫帚)
——师:冬天,天气比较冷,小松鼠要睡觉了又可以把它的大尾巴当什么用?(被子)
4、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讨论讲述内容。
——师:小松鼠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动物。
它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了很多小动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它的大尾巴帮助其它小动物的。
(1)出示第一幅,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下小雨了,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小鸡怎么了?小松鼠会对小鸡说什么?小松鼠是怎样来帮助它的?
——师幼共同讲述内容。
(2)观察第二幅,并讲述画面内容。
师:夏天,小松鼠出门去,它遇到了谁?小蜗牛怎么了?小松鼠会对小蜗牛说什么?小松鼠是怎样来帮助它的?
——师幼一起讲述故事一遍。
——请幼儿上前讲述。
——幼儿一起看图讲述。
(3)观察第三幅,并讲述画面内容。
幼儿自己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启发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当扫帚用的情节。
——请幼儿上前讲述。
——幼儿一起看图讲述。
(4)观察第四幅,并讲述画面内容。
——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的内容,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请幼儿上前讲述。
——幼儿一起看图讲述。
5、给故事取名。
师:这几幅图小朋友讲的故事都很好听,我们一起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出示大尾巴,引导幼儿说出《小松鼠的大尾巴》。
6、师幼共同表演讲述故事《小松鼠的大尾巴》。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